公交车营运之绩效评估与管理制度控制课件.ppt
1,公車營運之績效評估與管理控制,2,流程,緒言公車系統的營運目標績效指標的系統架構績效指標的分類指標的定義與功用結語心得與討論,3,一 緒言,大眾運輸系統承擔都市內大多數的旅次服務,公車為紓解都市大眾運輸負荷的主要角色台北聯營公車每天250萬的旅次,有效經營與提高服務水準,成為公車業者和政府機構必須努力的目標.,4,本研究依據營運應考慮的成本,服務水準以及效率等目標,建立績效評估的指標系統,作為考評的依據,行程管理控制的基準.,5,二 公車系統的營運目標,管制的事業 a.無法以追求最大利潤為唯一營運目標 b.在固定貼補經費下,追求服務量最大化,6,7,現況 a.無貼補,老人殘障除外,以票價限制利潤 b.報酬有限,造成業者以爭取最大市場為優先,忽略品質.,8,營運目標 a.求營運成本最低 b.求收益最大 c.維持相當服務品質,9,三 績效指標的系統架構,系統中的管理控制與公車系統的供給特性有關,且隨市場需求變化做調整兼具短期經常作業性以及長期策略性規劃功能,10,四 績效指標的分類,成本及收益指標 涵義 反應各路線各站或各部門的營運成本及收益.功能 作為達到最低成本或最大收益的控制指標.,11,服務性指標 涵義 反應各路線上或局部路網或整個系統的服務品質 功能 作為保證公車服務品質的控制指標,12,效率性指標 涵義 反應員工生產力以及各部門的一般行政效率 功能 作為一般行政管理效率之控制指標,13,五 成本收益性指標之定義與功用,反應單位營運成本,可作為直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之依據 a.單位行駛里程的營運成本 營運成本/行駛里程(元/車公里),14,b.單位行駛時間的營運成本 營運成本/行駛時間(元/車小時)c.單位行駛班次的營運成本 營運成本/行駛班次數(元/班次),15,反應在不同路線或地區提供服務的單位成本 a.單位載客的營運成本 營運成本/總旅次數(元/乘客)b.單位載客延人公里 營運成本/總旅次里程(元/人公里),16,反應路線或地區的市場需求,可作為防止票款舞弊的依據 a.單位行駛班次的營運收益 營運收益/行駛班次數(元/班次),17,反應該部門的整體經營效率,可作為考核之主要依據.整個系統的益本比亦可供公車定價決策參考 a.營運報酬率(收益成本比)營運收益/營運成本(百分比),18,六服務性指標的定義與功用,擁擠度 反應路線載客擁擠度及分布狀況,作為調整班次,路線或加開區間車之決策輔助指標,亦可作為考核依據.a.沿線平均擁擠度 超過容量的總人車公里/總人車公里 b.沿線加權擁擠度 加權超過總容量之總人車公里/總人車公里,19,c.沿線最高擁擠度 沿線最高擁擠點的擁擠度等車時間 反應路線乘客的等車時間亦可作為調整班次,或行車時刻表之決策輔助,亦可作為考核依據.a.平均等車時間 總等車時間/總載客旅次數(分鐘/旅次),20,行駛速度 反應公車系統的一般服務水準,可作為改善路線的規劃參考 a.單位行駛公里所需時間 旅行時間/行駛里程(分鐘/公里),21,平均載客旅程 反應公車系統的一般服務水準,可作為改善路線的規劃參考 a.平均旅次旅程時間 總旅程時間/總旅次數(分鐘/旅次)b.平均旅次長度與路線長度比 平均旅次長度/路線長度(百分比),22,七 效率性指標之定義與功用,員工生產力 a.平均產出營運時間 總營運車小時數/路線員工人數(車小時/人)b.平均產出的營運里程 總營運車公里數/路線員工人數(車公里/人),23,c.平均產出的旅次數 旅次數/路線員工人數(旅次/人)d.平均產出的旅行長度 總旅行長度/路線員工人數(人公里/人),24,車輛使用績效 a.單位車輛行駛里程數 行駛里程數/總車輛數(公里/車)b.單位車輛載客旅次數 總旅次數/總車輛數(旅次/車)c.單位里程的載客旅次數 總旅次數/總行駛里程數(旅次/車公里),25,d.單位班次的載客旅次數 總旅次數/總行駛班次數(旅次/班次)e.出車率 實際行駛班次數/計畫班次數(百分比),26,八 結語,此績效指標系統包括成本效益,服務性以及其他效率性指標,業者可迅速看出成效,並且發現問題改善之.,27,九心得與討論,績效評比與現實的關係以此反觀新竹市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