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GPS课件.ppt
全球定位衛星系統,老師:劉文雄,全球定位系統(GPS),前身為海軍導航衛星系統,該系統使得研發部門對衛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經驗,並驗證了由衛星系統進行定位的可行性,為GPS系統的研製埋下了鋪墊。目前擁有24顆GPS衛星,最少只需其中4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用戶端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及海拔高度。,位於軌道中的GPS衛星,圖片來自NASA,在測試架上的GPS衛星,圖片來自維基百科,GPS架構分為三大部份,傳送用戶端所需導航資料,GPS 主控中心地面天線傳回資訊,監控站-關島-夏威夷-阿拉斯加-溫登堡空軍基地-加州,太空部份,GPS的六大特點,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全球覆蓋(高達98%)三維定點定速定時高精度快速、省時、高效率應用廣泛、多功能可移動定位,影響GPS訊號接收之因素,全球定位衛星GPS因為其接收方便,定位精確度高,目前已被廣泛使用於導航及測量等方面。影響GPS接收訊號的因素而造成誤差,其來源可以歸納成三個方面。選擇性使用多路徑效應週波差,選擇性使用 Selective Availability,美國國防部執行,這個功能可以設定將衛星訊號辨識的抽樣錯誤率提高,導致地形地物的精確度降低到100公尺以上,以避免作為巡弋飛彈的精確導引之用。前美國柯林頓總統在2000年5月1日宣布全面解除GPS衛星訊號的選擇性干擾,多路徑效應 Multi-path effect,GPS接收機於車內、接近於高建物或隆起之高地,皆造成衛星訊號阻擋接收到的衛星數目減少,接收機周邊越多阻礙物時,接收機就越難定位。,週波差 Cycle slips,衛星訊號傳送過程中,因外界干擾導致訊號中斷,因而無法持續作相位追蹤。此時,整數週波值將會產生不連續的現象,影響相位觀測測距。經由解出並補足其不連續的整數週波值,或以相位差方式消除其影響。,GPS之導航定位基本原理,GPS之原理,是以衛星為已知控制(參考)點來進行地面上的三角交會測量,並增加一些技術細節的設計,使得測距的處理更簡易且準確。GPS衛星離地面距離的量測可透過二種方式計算 虛擬距離量測載波相位量測,虛擬距離量測,GPS衛星其上之振盪器產生之頻率藉由無線電波以光速傳送到地面,接收器接收到GPS衛星的訊號後往前推,即可比對出相同的訊號為多久前產生。時間差與光速的相乘積即為GPS衛星與地面接收器間的距離,亦稱虛擬距離。,載波相位量測,利用載波相位量測GPS衛星離地面的距離,其原理亦同虛擬距離之量測,亦即GPS衛星本身廣播之載波相對位置與接收器所產生之相對位置間的差值,此差值與載波波長之相乘積即得距離量。,地球質量中心,台灣地區GPS接收狀況,全球定位衛星軌道分布與傾角,對於地球上的任何一個經緯度不同的區域,在不同時間下接收到全球定位衛星訊號的可用性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在飛航條件下,各地區進行研發區域擴增系統。課本7-17頁725頁的圖顯示可用性結果,GPS的應用,美國ITA一九九八年全球GPS在各類產品銷售依序為汽車衛星導航系統、消費性產品、位置定位、追蹤、原廠委託代工、航空、軍事。前四大項與一般大眾日常生活有關,佔了83.4,到西元二00三年更高達89.1。,全民GPS時代,CASIO Pathfinder PAT1GP-1 GARMIN Nav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