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课件.ppt
,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专题教学课件),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023/3/23,2,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2023/3/23,3,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形成途径: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2023/3/23,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形式一:手工作坊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2023/3/23,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形式二:商人或高利贷者成为工业资本家,2023/3/23,6,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含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2、在西欧的相应历史时期:15世纪后30年19世纪初3、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奴隶贸易、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2023/3/23,7,资本原始积累途径一: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2023/3/23,8,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途径二: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征服殖民地,对海外进行掠夺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2023/3/23,9,马克思论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对海外殖民掠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2023/3/23,10,资本原始积累途径二: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对海外殖民掠夺奴隶贸易,2023/3/23,11,欧洲,非洲,美洲,出程 从欧洲港口载上廉价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中程 运奴隶到美洲贩卖,归程 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得100300。,马克思论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商业战争,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的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等等。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2023/3/23,12,马克思论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关税制度是制造工厂主、剥夺独立劳动者、使国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变成资本、强行缩短从旧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过渡的一种人为手段。欧洲各国为了获得这种发明的专利权而勾心斗角,它们一旦成为谋利者的奴仆,就不仅要为此目的而间接通过保护关税和直接通过出口补助金等来掠夺本国人民,而且还要强制地摧毁其附属邻国的一切工业。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2023/3/23,13,马克思论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国债制度和课税制度,公债成了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它象挥动魔杖一样,使不生产的货币具有了生殖力,这样就使它转化为资本,而又用不着承担投资于工业,甚至投资于高利贷时所不可避免的劳苦和风险。由于国债是依靠国家收入来支付年利息等等开支,所以现代税收制度就成为国债制度的必要补充。借债使政府可以抵补额外的开支,而纳税人又不会立即感到负担,但借债最终还是要求提高税收。另一方面,由于债务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增税,又使政府在遇到新的额外开支时,总是要借新债。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2023/3/23,14,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 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代替封建地主阶级政权2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厂手工业,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2023/3/23,15,工业革命时期的大机器生产,法国、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相适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023/3/23,16,自耕自足,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2、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023/3/23,17,买卖成交,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的含义: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2023/3/23,18,物 品,劳动产品,商品,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2)二因素: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023/3/23,19,商品二因素,价 值,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023/3/23,20,充饥,阅览,拍照,观看,使用价值,2023/3/23,21,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无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2)二因素: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2023/3/23,22,二、(二)1、商品的二因素,(2)二因素:决定商品交换价值(即交换比例)的,不是其使用价值(也不是重量等其它自然属性),而是价值,2023/3/23,23,劳动,劳动,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2)二因素: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2023/3/23,24,二、(二)1、商品的二因素,(2)二因素:,2023/3/23,25,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 值,交换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二、(二)1、商品的二因素,(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不可兼得。即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2023/3/23,26,二、(二)1、商品的二因素,(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023/3/23,27,马克思论商品二因素的对立统一,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单纯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交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生产纳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交代役租的粮食,还是纳什一税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2023/3/23,28,马克思论商品二因素的对立统一,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章,商品,2023/3/23,29,二、(二)2、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1)具体劳动(也称有用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2023/3/23,30,具体劳动,二、(二)2、劳动的二重性,(2)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2023/3/23,31,抽象劳动,二、(二)2、劳动的二重性,(3)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抽象劳动,2023/3/23,32,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不同质使用价值,相同质价值,特定具体形式,无差别人类劳动,商品,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二、(二)2、劳动的二重性,(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立: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2023/3/23,33,二、(三)价值量的决定,1、衡量尺度:劳动时间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实体是什么(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商品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商品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2023/3/23,34,劳动时间,价值量,劳动量,二、(三)价值量的决定,2、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023/3/23,35,二、(三)价值量的决定,3、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1)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计算公式:,2023/3/23,36,二、(三)价值量的决定,3、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2023/3/23,37,二、(三)价值量的决定,3、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注解:同一劳动在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与劳动生产率无关以上结论是就一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来说。如果一个部门的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其价值总量增加,2023/3/23,38,二、(三)价值量的决定,4、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1)含义: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2023/3/23,39,二、(三)价值量的决定,4、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1)含义: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能从事的劳动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不同国家和历史发展时代具有不同的标准。,2023/3/23,40,二、(三)价值量的决定,4、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1)与价值量的关系: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中实现的,2023/3/23,41,n,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价值形式的发展价值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价值形式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2023/3/23,42,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偶然地、简单地通过另一个商品表现出来,2023/3/23,43,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价值形式的发展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2023/3/23,44,或2把石斧或15尺布或20斤米或10捆烟叶或其他商品,1只羊,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价值形式的发展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2023/3/23,45,1只羊,或2把石斧或15尺布或20斤米或10捆烟叶或其他商品,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价值形式的发展 货币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023/3/23,46,盎斯金,或2把石斧或15尺布或20斤米或10捆烟叶或其他商品,历史上价值形式的发展进程,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2023/3/23,47,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价值形式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分析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揭示了价值的本质(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性,2023/3/23,48,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职能,2023/3/23,49,流通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价值尺度,货币的职能,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所发挥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2023/3/23,50,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商品流通的媒介时所发挥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需要有足值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2023/3/23,51,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职能(3)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必须既是现实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主要是金属货币。,2023/3/23,52,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职能(4)支付手段:货币用于单方面支付,而不是用于双方面交换时发挥的职能(例如,延期支付、清偿债务、缴纳赋税与租金、发放工资等)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相分离体现的是债务关系,而不是买卖关系债权债务链条的断裂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2023/3/23,53,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职能(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例如,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作为财富在国家间转移等)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的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目前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一般就是金块和银块,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2023/3/23,54,二、(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3、货币产生对商品世界的影响使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具体商品,代表使用价值另一极:货币,代表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2023/3/23,55,二、(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价值规律的内容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世界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2023/3/23,56,二、(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注:从较长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2023/3/23,57,求,市场价格,价值,供求,价格,供,价格,供,求,二、(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023/3/23,58,追加投资,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下降,减少投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二、(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023/3/23,59,高,低,短,长,等价,等价,利多,利少,二、(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3、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2023/3/23,60,甲,乙,丙,4小时,5小时,6小时,5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二、(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经济活动的消极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可能导致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浪费。,2023/3/23,61,二、(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023/3/23,62,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二、(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构成基本矛盾的原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唯一途径,2023/3/23,63,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唯一途径,2023/3/23,64,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交换成功,二、(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2023/3/23,65,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步性亚当斯密:认识到了商品二因素,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2023/3/23,66,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局限性:没有区分劳动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不能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不是从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来解释价值,而是从该商品所换来的另一种商品包含的劳动量来解释该商品的价值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结果,在价值形式、价值本质、价值源泉、价值量决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出现混乱和错误,2023/3/23,67,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3)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为其它一系列政治经济学重要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2023/3/23,68,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实践意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例如:关于价值本质、价值量决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2023/3/23,69,三、(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2023/3/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