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期末复习地球运动专题课件.ppt
二轮地球运动专题,一、基本知识回顾,1、地球的自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逆时针 南极俯视:顺时针,缩记:北“逆”南“顺”,(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下面两幅图的中心,哪个是南极?哪个是北极?为什么?,北极,南极,2、地球的自转周期,(1).太阳日:两次看到太阳的时间间隔,(2).恒星日:两次看到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太阳日恒星日3分56秒,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角速度均为150 小时(除南北极点外)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递减。(赤道最快,两极最小)南北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3、地球的自转速度,计算公式V=1670cos表示当地的地理纬度,地球表面的线速度大小(海拔为0),规律:线速度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成正比,与地理纬度成反比。,题目演练 1.图中a、b的纬度相同,但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小,解析: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从图中数据观察,可知a点线速度比b大,故a点海拔比b点高。a地是一个南北向的山脉。,答案:A,山 脉,2.统计资料显示,c地的年降水量比d地的年降水量多,原因可能是:A、c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B、c地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c地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c地的气温高,多对流雨,解析:从线速度大小看,图示地区位于中纬度。“c地降水量比d地多”,说明c位于中纬度迎风坡,d位于背风坡。北半球的夏季风迎风坡应是d坡,排除A。,迎风坡,背风坡,(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辨析:“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地球不透明、不发光。,1、昼夜交替,昼半球,夜半球,(2).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晨 昏 线,用太阳高度表示昼夜情况,(3).晨线、昏线的判断,晨线:随地球自转,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昏线,昏线:随地球自转,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AB是晨线AC是昏线,昏线,晨线,昏线,偏向的规律:北“右”南“左”;赤道不偏。,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量”并不大,但长时间“积累”,产生的实际影响不可忽视。,2、水平方向偏转,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统称“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一定相同。,太 阳 光,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即“东早西晚”。,3、地方时不同,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注:“东加西减”,地方时的推算方法,例:甲地经度为1360E,乙地经度为120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的时间。,甲地时间11(164)12:04,经度相差160,南半球,读图分析:A地、B地的时间。2.世界标准时间。3.此时的北京时间。,A,B,读图:ab是晨线?昏线?2.甲在乙什么方向?,A:12点,B:18点,16点(伦敦时间),24点(或0点),西,东,ab昏线,南,北,西北方向,互补法,时间越来越晚,时区划分和时间早晚,时间早晚,日期最早,日期最晚,2006年8月24日晚上9点,世界天文联合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东1区)通过决议:冥王星被淘汰,太阳系只有八个行星。此时北京时间是什么?,区时的推算方法,8月25日凌晨4点,21728,?,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某人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去青岛旅游。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的信息如下:,1某人出游的时间可能是 A.国庆节 B.春节 C.劳动节 D 圣诞节2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时外,正确的是 A.B.C.D.,可知“春分或秋分”前后,减8,23点,8点,9点,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区 时:同一个时区内,区时都相同;经度不同,区时也可能相同。,思考:1.北京天安门升国旗是按照“北京时间”吗?,2.北京钟表表针指向12点,太阳在什么方向?上海、杭州呢?,1.不是。按照北京的“地方时”,2.太阳在东南(中午之前),中午12点时,上海的太阳在西南(下午);杭州的太阳在正南(中午),北京时间,早一天,晚一天,国际日期变更线与日期早晚,(二)、地球的公转,1,2,3,4,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赤道面,黄道面,地轴,“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间的夹角,目前为23度26分,1,2,3,4,地球自转,地球公转,黄赤交角不变,地轴指向不变,地球公转方向,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1.471亿KM,61/d,30.3KM/S,1.521亿KM,57/d,29.3KM/S,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地轴,太阳,自西向东(椭圆轨道),23时56分4秒(恒星日),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除南北两极外,均为15度/时,平均1度/日,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平均30千米/秒,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产生了黄赤交角 23026,黄赤交角,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是如何?,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范围:,(2)周期:,(3)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一个回归年,(北半球),(365日5时48分46秒),通常理解的作为时间周期的“年”的概念指,一个四季轮回,或地球绕太阳一周。在日常生活中,都把一年四季和地球绕太阳一周当作一回事。而严格说起来,并不是一回事情,地球绕太阳一周叫恒星年,等于365日6时9分10秒。而一年四季一个轮回叫回归年,比恒星年要短一点。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太阳也在运动,这样一来,地球的四季起点(例如夏至日)就提前来临了,这个差别叫岁差,大小为20分23秒。因此一个回归年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严格说来,世界上所使用的公历都是回归年,而不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恒星年。,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范围:,(2)周期:,(3)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一个回归年,(北半球),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年与回归年,地球公转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变化的形成(观察分析),A.直射点的运动。,B.晨昏线(圈)的运动。,C.昼夜长短变化的形成。,9月23日,3月21日,6月22日,12月22日,北回归线,赤道,赤道,南回归线,昼夜平分,昼最长,极昼范围最大至北极圈,夜最长,极夜范围最大至北极圈,昼夜平分,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观察总结1:特殊日期情况),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观察总结2:昼(夜)长的对比与变化),直射点在 半球,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向 移动,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北,南北,南,南,北,北,思考:下列节日的昼夜长短、变化及纬度分布情况?,劳动节 植树节 国庆节 春节,(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观察总结三),(2)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直射点在 半球,全球昼向 变长,南北,南,北,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正午太阳高度:,B.计算公式,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H=90纬度距离,C、由计算公式得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 向 递减,至晨昏圈上为。即: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南北两侧,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0,D、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1-2中折线所示。,(1)空间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1-2中折线所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中折线所示。,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C,赤道,E,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回归线上: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2)季节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全年有次太阳直射现象(如下图所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全年有次太阳直射现象(如下图所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全年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所示。,极点:非极点地区:,(3)日变化规律,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 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的纬度(如下图所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值,即当地时(如下图所示)。,没有变化,直射点,A,大 正午 B,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例如太阳直射在15S、60W时,太阳高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全球范围看:,90 同心圆 0,思考:如果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别为60、30、0,则E点坐标为:,E,75N,120 E,赤道地区:南北半球热带地区:南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北半球寒带地区:,(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2326。,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4652,介于2326和4652,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探究一: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应用问题,1.确定时间: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定位,进而判断该地区地理特征。,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10.此时,北京时间为()A.2时 B.8时 C.14时D.20时1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尼罗河畔夜幕深沉,D,12该地位于()A.45N,110E B.2134N,110E C.45N,130E D.2134N,130E,13这一天()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B,C,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安装倾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3.确定房屋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14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 B35 C6634 D55,B,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极点:,5.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6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确定。,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正南或正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在公转运动中造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地面观察者眼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春秋分日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探究二:太阳出没规律,原因:时空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升落的方位为偏北,反之,则偏南;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角越大。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的纬度。,(1)赤道地区:,0时升,24时落于地平线上,北极正北,南极正南。,(3)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到极点之间:,(2)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0时日升,24时日落于地平线之上的最低点,北极正北,南极正南;一天中太阳高度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