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doc
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内容摘要: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 内容摘要:自引力模型被引入国际贸易领域以来,由于其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该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同时,由于服务贸易的崛起,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也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引力模型理论基础的争论以及其在国际贸易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力模型的应用厘清略思路。 关键词:引力模型 理论基础 实证研究 引力模型概述 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其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各自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联系起来。20世纪40年代Jaes Steart首次将引力应用于社会科学。而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引力模型预言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是两国经济规模以及两国之间距离的函数。 经济规模用GDP、人口和人均收入来衡量。距离一般是测量两个国家首都之间的距离(绝对距离),也有的研究测量两个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与它们和其他贸易伙伴距离的比值(相对距离),并有若干具体表述的统计形式(IT,2015;Slaga and inters,2015)。 引力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其大受欢迎应归因于以下几点:原理简单、数据适用、模型容易被用于计量研究。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贸易流动的虚拟变量,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边界和国家间的历史关系。引力模型也被用于政策分析,例如对拥有共同货币的区域或优惠贸易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估计。 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 贸易引力模型不是首先从贸易理论中推演而来的,而是以对现实贸易关系的直观判断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先,理论研究在后。但基于习惯,本文先介绍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Andersn(1979)指出引力模型与世界贸易模型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如假定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进口品和国内产品)是不完全替代的(Aringtn假设)。接着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引力模型框架与许多标准的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如H-模型,垄断竞争模型。Helpan Krugan(1985)明确表明, 引力模型是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垄断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预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希望进口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商品,所以贸易流量就会与进口国规模(需求)和出口国规模(产品多样性)联系在一起。Deardrff (1998)表示, 引力模型同样得自于不存在产品差异情况下的H-模型,他得出此结论的窍门就是放松了国际间要素价格相等的假设,这样国家间就可以专门生产差别产品。产品的不同在供给一方,消费偏好在需求一方,这样就暗示了引力方程,Deardrff强调引力类型贸易的关键是国家间生产差别产品,而差别产品是由垄断竞争企业提供(Helpan的假设)还是专门化生产(Andersn和Deardrff的假设)并不是关键。Eatn Krtu(2015)建立了一个以李嘉图模型为基础的同质产品新贸易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也是体现了一种引力关系。Deardrff(1995)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模型都可以导出类似引力方程的结果,但它们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证明什么,仅仅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贸易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一) 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许多学者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国际贸易流量和流向作了实证分析,除了上文提到的Tinbergen(1962),还主要有Pyhnen(1963)、Bergstrand(1985,1989)、allu (1995)、Balistreri (2015)、Andersn inp(2015)等。Tinbergen(1962)和Pyhnen(196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GDP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Linneann(1966)将人口作为变量引入模型,Bergstrand(1989)在模型中引入了人均收入和汇率及多个虚拟变量,使模型包含更多影响贸易量的因素。allu(1995)表明, 在控制了贸易量大小与距离的情况下, 加拿大各省之间的贸易量是这些省与美国各洲贸易量的22倍。开创了对“边境效应”问题的研究。大量研究(Helliell and allu,1995;Helliell,1999;ei,1996;Andersn and Sith,1999;Head and Ries,2015等)发现,“边境效应”的确存在,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有所不同,而且呈下降趋势。Andersn inp(2015)、Evans(2015)又分别从边境效应的大小、影响边界效应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从调整解释变量阶段过度到对边境效应的解释阶段。 引力模型在我国贸易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哲松(2015) 、谷克鉴(2015)、骆许蓓(2015)等分别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众多影响我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因素。金哲松(2015)在其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一书中用最简化的引力模型分析一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发展水平和增长率差异、世界市场竞争程度、地理邻近程度、政治关系及“距离”不同对一国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影响。谷克鉴(2015)认为,国际经济学界根据研究需要曾多次扩展贸易引力模型,而中国又是一个经济转型、经济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因此,在构造中国贸易引力模型时,一定要考虑过渡经济对中国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骆许蓓(2015)重点讨论了引力模型中的距离因素。盛斌和廖明中(2015)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量决定因素,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然而由于数据上的限制,这些研究只限于货物贸易,在国内学者的文献中,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二)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在现有的文献中,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的非常有限。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来看,Franis(2015)首次将引力模型引入到服务贸易领域,Franis的模型是将服务的进口需求作为进口国人均GDP和人口的函数。服务贸易流动的数据来自GTAP数据库。其用最小二乘法去估计引力方程,然后把预测的两个国家贸易量与现实之差结合假设的进口需求弹性去估算服务贸易壁垒的关税等值。Franis所估算的关税等值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研究。 Park(2015)用GATP的服务数据去核算关税等值,数据涵盖更多的国家和更多的部门。引力模型得到改进,其中加入价格指数,用来反映不同国家的价格差别,然后结合了价格和数量工具去估计关税等值。Bergstrand(1985,1989)最先建议在引力模型中增加价格指标。然而Feenstra(2015)争论国内价格总指数并不能准确的反映进口服务的成本,而比较IF(成本+保险费+运费)价格和FB(装运港船上货价)装运港船上交货价价格的差别会更有效,Andersn van inp(2015)采用的方法就是在建立这种方法的基础上,用价格差异去衡量“边界效应”。 Grunfeld xnes(2015)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双边服务出口和FDI流动,数据于ED。他们的回归包括进口国和出口国的GDP和人均GDP、两国间的距离,虚拟变量包括是否在共同的自由贸易区(FTA),用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指数 Grunfeld xnes(2015)将引力模型应用于双边服务出口和FDI流动,数据于ED。他们的回归包括进口国和出口国的GDP和人均GDP、两国间的距离,虚拟变量包括是否在共同的自由贸易区(FTA),用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指数(TRI)去衡量进口国的服务贸易壁垒。他们的结果说明了用于研究货物贸易的引力模型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两个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与它们的规模成正相关,与它们的距离和进口国的服务贸易壁垒反相关。他们同时发现在服务贸易中,FTA不显著,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一些FTA不包括服务贸易。Grunfeld xnes接着用估计出的TRI系数模型化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模拟将各个国家的TRI减少到等同于样本国家中最低的那个,然后核算服务贸易变化的百分比。 Kiura Lee(2015)把标准的引力模型应用于服务贸易,目的是比较其与货物贸易的估计结果。数据也来自于ED。除了标准的引力模型变量,还有交界和语言两个虚拟变量,还把偏远程度作为回归的一个变量。Kiura Lee用LS(最小二乘法)和时间固定效应方法去估计引力方程。他们通过回归发现两个国家间的距离对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更重要,他们暗示是由于服务的较高运输成本,却不能提供任何理由解释为何如此。在Kiura Lee 的研究中共同的语言作为解释变量不显著,而PARK(2015)发现共同语言对一些服务部门的贸易具有积极的影响。Kiura Lee发现FTAS与贸易有正向的联系,而这又与Grunfeld and xnes(2015)的发现相矛盾。 Lejur de Paiva Verheijden(2015)也比较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引力模型的估计,检验了加拿大国内和欧盟成员国的服务贸易。与Kiura Lee(2015)的发现不同,他们发现距离对于服务贸易来说没有对于货物贸易重要。Lennn(2015)比较了服务贸易(集中于商业服务部门的服务)与货物贸易,距离和边界被发现对于服务贸易没有货物贸易重要,共同的语言被发现对于服务贸易而言更重要。关于距离对服务贸易的重要性的不同结果反映在很多文献中。Prtes Rey(2015)用引力模型检验了国际资本流动,发现距离的影响是消极的,是显著的,他们认为距离代表信息的摩擦,限制国际资本流动。PARK(2015)也发现在所有检验中服务部门距离是显著消极的因素。Tharakan等(2015)在分析比较印度的软件的出口和货物贸易流动中,发现距离对软件出口的影响不显著。 除了标准的引力模型特征,Lejur de Paiva Verheijden(2015)还加入了ED的产品市场管制(PR)指标来衡量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他们发现其对服务贸易有显著消极的影响。Kx Lejur(2015)对其方法进一步改进,引入了进口国与其贸易伙伴PR的相对水平这一变量,他们发现其对服务贸易的消极影响。他们认为国家间规则的不同是贸易流量的一个重要决定变量。他们的估计用了LS,几个固定效应模型和一个SUR回归模型。由于PR数据的限制,模型只估计了欧盟15个国家。他们发现PR和PR差异水平具有显著性的影响。距离具有消极的影响,较高的GDP和共同的语言也提高了贸易水平。 上述研究用引力模型方法分析了决定服务贸易的变量,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发现上还缺少一致的意见。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模型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同时服务贸易领域数据相对缺乏,所以引力模型本身及其对于国际贸易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金哲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2.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世界经济,2015 3.骆许蓓.论双边贸易研究中重力模型的距离因素.世界经济论坛,2015 4.ALNS, . 1987. “Gravity dels”, in J. Eatell, . ilgate and P. Nean (eds.),The Ne Palgrave: A Ditinary f Enis, Vlue 2, Lndn: aillan, pp.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