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研究.doc

    • 资源ID:3826345       资源大小:18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研究.doc

    中国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研究 学 生:*指导老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长沙 410128)摘 要:机械工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良好宏观环境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产品质量、自主创新都发展迅速。我国机械工业对外贸易早已摆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逆差的局面,实现了贸易顺差。自此,随着我国机械工业整体竞争力的加强,机械工业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伴着外贸结构的进一步改善,机械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在欧美机械占据垄断地位的形势下,我国机械产品的突围表现值得其他行业借鉴,在国际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机械产品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对机械产品出口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我国机械产品出口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机械产品出口将面临的挑战,并相应提出来应对对策,探讨了中国机械行业产品未来的发展。关键词:机械产品;出口;贸易 Research on the Export of Mechanical Products of ChinaStudent:Wang Feng Tutor:Wang Huang(College of busines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Abstract:Machinery industry has become basic and strategic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China., both the industry size,quality and the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under the good macro environment and policy measures. Foreign trade had already get rid of the deficit situation, realized trade surplus. meanwhile, with competitiveness of machinery industry strengthening, trade surplus of mechanical industry grow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mproved,thus optimized the export structure of mechanical products. since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monopolized mechanical product , breakout performance of mechanical product is worth referencing for other industri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xist side by sid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 quickly in the present.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of mechanical products export are reviewe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chanical products export, based on these, in our country,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challenges of the export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rai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do the discussi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industry.Key words: Mechanical Products; Export Trade一、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对外贸易结束建国以来持续数十年的逆差局面,实现历史性的转折,首次实现外贸顺差。随着我国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机械工业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在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的同时,外贸结构也不断优化。机械工业整体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产业规模高速扩张,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国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道路已经越来越宽广。外贸出口中一般贸易占比快速提高,与此同时,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发展迅速。虽然我国机械产品发明创造虽然历史悠久,但欧美机械行业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后来居上,一直占据垄断地位,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产品出口不断摸索,做强做大,研究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的历程不仅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与强大具有很好的学习与借鉴意义,并且对我国机械行业目前的优势认识及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Tom Grajsson(2003)认为2003年美国制造行业呈衰退局势,中国已经构成了美国制造业的威胁1。Bell Jonathan(2007)指出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向新的台阶迈进,提出“创新而非模仿”方针,在自主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这将会使中国从底层的“中国制造”朝向高层级的“中国创造”发展2。Selin Ozyurt, Jean-Pascal Guironnet(2011)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生产能力,规模效益及技术创新上已经赶上来了,在不久的未来,中国机械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优势将更加凸显3。David CA Phillips(2004)认为中国制造商依靠价格优势有进入特定市场的机会,必须具备客户服务能力。对中国制造商实施出口战略的建议:保证产品满足国际市场规则,然后制订出口战略;针对重点出口地区进行市场研究,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瞄准单一市场重点出击,不要广种薄收4。2、国内研究现状1 关于中国机械产品出口的优势张小虞(2002)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项经济指标均创新高,突出表现在:一是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品增长加快;二是产品、技术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5。王耀中、陈文娟(2009)认为机械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促进了行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机械工业6。李莉(2012)认为既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同时更加注重把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在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7。张运泉刘金霞(2012)认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提高,而这种发展变动正是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与结构及同业竞争这四个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 8。2 关于中国机械产品出口的劣势潘仲元(2007)指出我国机械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1 经营不规范售后服务脱节;2 知识产权风险;3 国际通行标准认证任务艰巨。相关问题的对策: 1 产品质量服务国际化;2 认证管理标准化;3 知识产权清晰化;4 产品销售管理属地化;5 贸易规则同质化;6 出口产品品牌化。我国应当在顺应投资自由化大潮的同时,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面对多边投资立法的浪潮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9。3关于中国机械产品出口的机遇里文(2002)认为“入世”使我国的进出口货运业务增加,对港口机械等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部分上市公司随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而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0。张晨霞(2004)认为,从本质上增强中国在经济贸易上的竞争力,提高自身产品技术水平,改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较低的现状,使得产品符合进口国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缩短其与西方发达国家产品之间的距离是跨越贸易技术壁垒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11。郑国伟(2005)分析了我国入世后的积极效应,提出来四点建议:一、我国机械产品出口应把握我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发展与东盟的贸易;二充分利用从香港进口的零关税机械零件和产品,降低生产成本;三、吸引外资,用好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四、大力发展进口量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五、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 参与国际竞争12。黄波(2007)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13。东盟研究专家(2008)指出开拓东盟市场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之下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以往中国的外贸企业过分依赖美日和欧洲,忽视了建立多元化的外贸体系。在欧美市场萎缩情况下,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东盟市场将不失为有利的补充 14。赵晏苑(2009)认为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运行机制、营销手段、宏观管理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国际贸易具有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所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必然趋势15。张爽(2010)指出机械工业“十二五”的发展指导思想要突出“高端、创新、基础、绿色”八个字。即:努力提升高端装备的保障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千方百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贯彻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16。闫桂强(2011)指出企业应加强对于新市场的开拓力度, 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以及技术革新与升级, 并且尝试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服务网络"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与服务提升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为在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赢得市场奠定基础17。秦咏鲰(2011)提出促使机械产品需求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品的更新换代 18。4关于中国机械产品出口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马步瀛(1995)指出近年来, 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各国, 违背国际贸易惯例,一直把反倾销作为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 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武器 19。郑国伟(2004)指出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将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影响企业竞争力 20。张向忠(2010)认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走出去”的动力可以归纳为:第一、整合优质资源;第二、在目标市场,降低成本、减少贸易摩擦 21。邸玉娜(2010)提出自1995年以来,中国成为遭遇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美国、欧盟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已经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国有必要通过提高谈判能力及提升产业结构来化解矛盾,实现经济发展22。蔡惟慈(2011)认为:降,正成为机械工业变化趋势的首要特点。机械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虽然总量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更令人揪心的是,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并没有掌握自主权。“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升级、转型就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内在战略需要23。江树基(2011)认为企业在机械产品出口时要注意,企业的资质符合相关条件,并有质量认证资格 24。吕莹(2012)指出在入世十年后,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十年前有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我们在国际贸易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各种名目的自贸区、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以及一些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关的因素铸成的门槛和隐性措施,都对我们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发展机械产品出口带来了困难 25。张玉江(2012)认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极易因大量坏账的产生而使企业蒙受无法弥补的亏损, 所以, 外贸企业必须加强信用风险防范 26。3、简要评述对于我国机械产品出口的研究,多数关注我国机械产品出口的优劣势,世界机械贸易的格局,占领市场的策略等。对于中国机械贸易的研究,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本文从我国机械贸易的现状出发,研究中国机械产品出口特点,分析我国机械产品出口的机遇与挑战,针对我国机械行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出相应的策略。(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结合我国机械产品贸易实际,分析了我国机械产品出口的特点,参照国际市场的趋势以及我国机械产品目前的国际地位及贸易关系,指出了我国机械产品出口面临或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机械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对策。本文主要采用数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来研究机械产品出口。二、 中国机械产品出口现状(一)中国机械产品出口情况表1 19862011 中国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一览 table 1 19862011 China mechanical product imports and exports(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口额出口额顺差额进口增额出口增额1986167.8110.94-156.875.423.221987146.0717.41-128.66-21.746.471988166.9727.69-139.2820.910.281989182.0738.74-143.3315.111.051990168.4555.88-1122.5-13.6217.141991196.0171.49-124.5227.5615.611992313.12132.19-180.93117.1160.71993450.23152.82-297.41137.1120.631994514.67218.95-295.7264.4466.131995526.42314.07-212.3511.7595.121996547.63353.12-194.5121.2139.051997527.74437.09-90.65-19.8983.971998568.45502.17-66.2840.7165.081999694.53588.36-106.17126.0886.192000919.31826-93.31224.78237.6420011070.15949.01-121.14150.84123.0120021370.11269.76-100.34299.95320.7520031928.261877.73-50.53558.16607.9720042528.32682.6154.3600.04804.8720052904.783522.34617.56376.48839.7420063570.214563.43993.22665.431041.0920074124.595770.451645.86554.381207.0220084417.656733.292315.64293.06962.8420094077.975902.741824.77-339.68-830.5520105494.217802.692308.481416.241899.9520116305.79017.742712.04811.491215.0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从表1可以看出1986年到2008年,我国机械产品出口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与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有重要联系,并且我国为复关,在1990-1994年期间与美国、欧盟和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多次谈判。1995年1月1日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为此,我国降低了汽车、数控机床等的进口关税,逐步取消了一些重要机械设备进口的非关税措施(配额、许可证、进口审批),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政策,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开放进程。2001 年12 月11 日起,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经过五年过渡期,对汽车、摩托车、照相机等进一步取消了非关税措施并降低了进口关税,中国机械产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由表1可看出,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口贸易额均高速增长。我国享受成员国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出口环境大大改善,在此同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向欧盟、美国、日本、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连年增长,成绩显著。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额较2008年有所回落,但2010年增长额达1899.95亿美元,达到机械产品出口历史上增速最高水平,2011年继续保持迅猛增长。(二)中国机械产品出口地区分布情况欧盟、美国和日本一直是我国机械产品最主要的贸易伙伴,近几年来,随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爆发,我国向其他新兴经济体: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的出口同比增长率远远高于向欧盟、美国、日本发达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长的水平。这说明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快速,而主要发达经济体仍处于复苏中。我国机械产品输出重心有所变动。目前机械产品出口市场主要是在亚洲,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2.72%,比2011年同比减少了近3个百分点。欧洲市场是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的第二市场,基本平稳,市场份额约16%。非洲稍超过拉丁美洲,位居市场份额的第三位,非洲是波动较大的市场,经常会出现2%3%的市场波动。拉丁美洲略低于非洲居于第四位,但是拉丁美洲市场呈缓慢稳步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首的北美洲市场是相对稳定的市场,2012年美国市场同比增长23.55%,有经济复苏的希望。中东市场从来不应该被忽视,拿工程机械产品为例,2010年到2012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对中东的出口额成倍增加,增长速度惊人,对比欧美国家的疲软态势,中东国家市场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为我国机械产品出口找到了新方向。2012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对中东出口额为15.63亿美元,同比增长28.96%,沙特、阿联酋和伊朗三国传统市场占到了近70%的份额。大洋洲市场主要是澳大利亚市场,2012年对澳大利亚出口额同比增长29.53%,表明市场环境良好,经济发展稳定,工程机械出口稳步增长。表2 20102012年中东工程机械市场出口回顾及2013-2014年中东工程机械市场发展状况预测Table 2 20102012 Middle East engineering machinery export market review and 2013-2014 Middle East Engineering machinery market development forecast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咨询网(http:/www.china- 由表2看出总体来说中东市场从2010年到2012年中东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旺盛,预测2013年、2014年中东市场仍会保持2010年到2012年的增长速度,图表中预计阿联酋、巴林、伊朗、以色列、阿曼国家对我国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增长速度较2012年会有所提高,而约旦、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较2012年会有所回落,但是工程机械产品需求量仍呈高速稳步增长趋势。欧美市场也是我国机械行业出口的大市场之一,经过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国际市场,欧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未见减少,反而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爱尔兰债务危机更加增大了欧洲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并减慢了欧洲经济复苏速度,欧洲需求市场萎缩和欧元大幅贬值,势必影响我国对欧洲产品出口;贸易保护主义的日渐升温,将使中国出口企业陷入更多的贸易摩擦之中;屡创新高的人民币汇率,也为我国机械产品出口型企业下一年的发展前景增添了一丝阴霾。(三)中国各行业机械产品出口现状分析机械产品,按其用途、性能、行业隶属性等分类,一般可将机械产品归纳为:动力机械、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通用机械、轻工机械、专业机械、工矿配件、液压元件等,由此衍生出农业机械、内燃机、工程机械、仪器仪表、文化办公设备、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机床工具、电工电器、机械基础件、食品包装机械、汽车机械十二大子行业。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出口贸易的一个可喜变化是出口商品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向高附加价值产品发展。结合表1我国机械产品的出口增速,从全国个行业产品外贸出口看,我国机械产品在全国外贸出口的增长超过其他类产品出口的增长;在出口机械产品内部,高档机械产品的发展又高于一般机械产品。高技术含量的成套发电机械设备、成套锻压机械设备、成套轧机机械等都有出口。表3 2013年3月年中国机械各子行业出口金额占比情况table 3 2013 March portion in each sub-industry of china machinery数据来源:中国行业咨询网(http:/www.china-由表3看出电工电气行业约占我国2013年3月份机械产品出口的三分之一,另外石化通用行业、汽车行业也占了我国机械产品出口的大头。其次为文化办公设备行业与仪器仪表行业,二者机械产品出口额相差不大。表4 2013年3月年中国机械各子行业出口金额及增长情况Table 4 2013 March China machinery each sub-industry export amount and growth 项目分列出口金额(万美元)同比(%)出口总值合计2917987.6812.21农业机械行业77972.112.13内燃机行业64639.821.35工程机械行业143455.875.45仪器仪表行业250160.935.66文化办公设备行业243599.113.13石化通用行业506224.39-3.02重型矿山行业81431.3413.89机床工具行业65189.41.37电工电器行业847720.5317.03机械基础件行业136094.29-1.96食品包装机械行业19231.679.41汽车行业336185.182.09其他民用机械行业146082.952.23数据来源:中国行业咨询网(http:/www.china-表4中我国机械12 大子行业3 月出口总额292 亿美元,同比增加12.21%,显着高于全国外贸3 月出口同比增速10.03%。机械行业各子行业累计出口增速居前的行业依次为电工电器行业、食品包装机械、重型矿山行业、农业机械行业。三、 中国机械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一)中国机械产品加工贸易带来负面影响一直以来,加工贸易是我国发展进出口的重要贸易方式,对于我国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利用外资、吸纳境外机械制造业转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非常重视加工贸易的发展,制定了多项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但到目前为止,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工贸易给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007年4月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2007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以限制加工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工艺水平落后及高耗能、高污染和大量消耗国内资源商品的加工贸易。目录共列出了1140种海关10位数税号商品,其中新增184种,从2007年4月26日起执行。 公告同时规定,新增补商品在2007年4月26日以前已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的加工贸易业务,允许按规定向海关申请加工贸易备案,并在经审批的合同有效期内执行完毕;以企业为单元管理的联网监管企业允许在2008年4月5日前执行完毕。 在禁止的目录中,主要涉及柴油等能源产品、部分化工原料、农副产品、稀土金属矿、纸浆等。机械产品方面,共有58种列入,其中禁止加工贸易出口的两种(铅酸蓄电池),禁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旧机电产品的56种。 在禁止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旧机电产品的56种中,空气调节器13种,非电热(用煤、油、天然气)工业炉4种,制冷机械及其零件29种,复印设备1种,印刷机械及零件6种,照相机3种。 以上禁止类产品中,铅酸蓄电池加工贸易出口影响2亿美元,其他用进口旧设备作为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有限。 表5 2006年2011年中国机械产品贸易方式对比Table 5 2006、2011 China mechanical product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项目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年份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2006年547.2838.49555.9033.232011年983.7933.841084.3813.6数据来源:中国知网(由表5看出,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增长速度只比一般贸易增长低5.26个百分点。2011年在国家政策作用下,加工贸易虽在机械出口贸易总量中比重有所下降,但仍是第一位贸易,在主要出口产品中居于重要地位,所以政府仍需支持其继续发展,中国加工贸易顺差存在具有一定客观性和长期性。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国重要行业的崛起都会导致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当前,中国正处在高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劳动力比较优势还将继续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内需市场的扩大还需要在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中逐步得以实现。因此,这些客观因素决定着中国的贸易顺差特别是加工贸易顺差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二)中国机械产品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取得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2000年我国出口总额巨世界第七位、进口总额居世界第八位。2001年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后,贸易伙伴显著增加,贸易环境瞬间复杂,我国在进出口额高速增加的过程中,亦伴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自从1979年6月我国机械闹钟首例反倾销案调查以来,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反倾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成为自1995年以来遭遇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这种情况对我国出口带来的危害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明显,中国国务院权威人士曾做出统计估算,国外反倾销每年给我国出口产品约造成800亿人民币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将引发企业员工下岗、引进外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入世十二年后,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与十二年前有了巨大的变化,除了有目共睹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局部地区局势动荡等乱象纷呈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外,我们还要密切关注暗流涌动的国际贸易争端的最新情况和最新趋势。在当前国际竞争力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华启动了多起贸易调查,涉及反倾销、反补贴、涉华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等,此外,还有一些对我国产品的通报、召回、扣留等类型的案件,这些案件涉及的产品有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蔓延的趋势,涉及的国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从产品限制层面上升到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当前,我们在国际贸易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有各种名目的自贸区、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以及一些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关的因素铸成的门槛和隐性措施,都对我们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发展机械产品出口带来了困难。(三)中国机械产品仍需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由于我国机械工业目前总体上依然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机械工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不少,自2001年以来,机械工业平均以26%的速度增长,机械工业的综合能耗仪平均12.89%的速度增长,但工业增加值率要比发达国家低不少。依然存在产业自身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结构失衡和产能过剩严重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四、中国机械产品出口问题应对对策中国制造商主要依靠价格优势进入特定市场,产品的特征是低价格、低质量、难以达到国际标准。这直接影响到了机械产品的出口,导致如经营不规范售后服务脱节、 知识产权风险、国际通行标准认证任务艰巨等问题。不管问题大小、处理难易,企业与国家都应积极应对。(一)政府应调整机械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从机械工业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看,尽管有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但多数产品仍属于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相当部分属于加工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的产品(如部分金属结构件、铸锻件、链条、标准紧固件、望远镜、电动工具、部分电线电缆、低压开关及插头插座、水表、煤气表、电度表等)。为此,需要提高进入门槛,限止加工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的加工贸易产品。其次,进一步禁止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严防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将污染转移到我国。此外,不断提升和改善产品结构,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当前,我国机械工业加工贸易要着力提升和改善产品结构,重点突出以下内容:一是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发展;由“三表”(煤气表、水表、电度表)、“三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向调节阀、变送器、记录仪、流量计等提升,普通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仪表发展;由220MVA以下变压器向中大容量变压器提升,小功率内燃发电机组向较大功率内燃发电机组升级,低电压电缆向中高压电缆发展等。二是由贴牌生产逐步转入自主品牌生产,如标准紧固件、电动工具、电线电缆等。 (二)政府、企业应加强国际谈判能力对中国而言,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4年,商务部就设立过副部级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该机构曾在2005年解决中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出于种种原因,2008年停止了运行。更早之前,龙永图作为中国加入WTO的中方首席谈判代表,亲身见证了中国加入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艰难进程。显然,中国对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态度转变,从最初的单一谈判任务和临时性机构,发展到一个永久性制度安排。当今世界,贸易问题已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更是不断加剧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国际贸易争端,早已不局限于贸易活动本身,它往往涉及经济、金融、法律、技术、气候变化、人道主义等诸多领域,不再是单一部门所能处理,唯有集各方面专才和授权于一身,方可应对自如。(三)中国机械产品应向“高端”看齐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工技术已进入亚微米和纳米级超精加工时代,网络化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制造受到高度重视,以数控机床为技术平台的数字化制造提升到了智能制造的新阶段,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已成为数控机床技术最活跃的发展趋势之一。机械工业“十二五”的发展指导思想要突出“高端、创新、基础、绿色”八个字。即:努力提升高端装备的保障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千方百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贯彻清洁生产推进节能减排。从本质上增强中国在经济贸易上的竞争力,提高自身产品技术水平,改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较低的现状,使得产品符合进口国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缩短其与西方发达国家产品之间的距离是跨越贸易技术壁垒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五、结束语机械行业从建国到现在,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六十多年历史,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良好的宏观环境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机械工业整体实力明显提升。从长远看,我国机械产品应该抓住机遇,不断进行产业链整合、加强自身硬件和软件实力以及进行科技创新,让我国机械产品出口持续而健康地发展。参考文献1Tom Grajsson. Smart people sometimes say dumb thingsJ. American Machinist,2003(10):2-32Bell Jonathan. China's New Mantra: Innovate Not ImitateJ.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2007(2):37-403Selin Ozyurt, Jean-Pascal Guironnet. Productivity, scale effect and technological catch-up in Chinese regionsJ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2011(2):64-804David CA Phillips.走出中国-给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实施出口战略的建议J.建筑机械,2004(11):6-115宋幼勤.机械产品出口路更宽N.国际商报,2002-02-066王耀中 陈文娟. 行业标准与中国机械行业进出口贸易J. 国际贸易问题,2009(3):30-367李莉.对中国加工贸易顺差问题的几点思考J.国际贸易,2012(2):30-348张运泉刘金霞.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动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12(3):34-449潘仲元. 我国机械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2007(5):123-12510里文. 机械行业经营状况整体回暖N. 中国建材报,2002-10-2911张晨霞. 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如何化弊为利J. 国际技术贸易市场信息,2004(3):30-3112郑国伟.发展外向型经济高速与优质并重J.机电产品市场,2005(7):20-2313黄波.机械行业:期待擎天柱J. 现代商业银行,2007(8):42-4414李璐. 工程机械出口东盟前景可期J.进出口经理人,2008(12):64-6515赵晏苑. 浅谈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9(8):36-3716张爽. 对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聚焦装备制造,2010(4):8-917闫桂强. 出口特点呈现新格局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9):60-6218秦咏鲰.机械制造:多重因素利好行业发展J. 证券导刊,2011(14):37-3819马步瀛.国际化经营中国内企业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1995(1):19-2020郑国伟.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机械工业的影响J.机械视窗,2004(1):26-2721张向忠. 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初探J.商情,2010(39):81-8122邸玉娜. 中国出口贸易的优势与困境J.北方经贸,2010(5):45-4623蔡惟慈.机械工业到了转型升级关口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关键J. 国际技术装备与贸易,2011(5):11-1124江树基.机械产品出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4)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