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825093
资源大小:9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运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毕业论文.doc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运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 院 系:商学院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1101班姓 名: 学 号:指导教师:摘 要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不断减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却保持着较高增长率。其中,政府所运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主导政策工具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如何减轻金融危机对其的消极影响,如何主动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战胜危机,提高我国的竞争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主要基于IS-LM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以后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写作思路、方法;第二章具体分析了IS-LM模型及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内容,为后面的研究做下铺设;第三章则是具体分析我国目前的IS-LM模型的形状;第四章研究的是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的分析;第五章则是根据前面分析的效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对策。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完善,我国的IS-LM模型也是不断变化的,其效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及时调整政策,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只有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积极改变,我国的经济才能长久、健康的发展。关键词:IS-LM模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目 录一、IS-LM模型及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二、IS-LM 模型简介三我国的IS-LM模型四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五、现行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六、政策调整的空间一、IS-LM模型及宏观经济政策概述1. 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和目标(1).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在经济事物中有意识的活动。(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就劳动就业而言,充分就业并不是所有的劳动者都能就业,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有可能存在失业。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稳定也不是指每种商品价格的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总水平的固定不变,而且指价格的相对稳定。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已持续均衡增长。即在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它包括维持一个高经济增长率和培育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目标是一致的。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进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2.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1)财政政策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发行公债。(2)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法定准备率。二、IS-LM 模型简介1.IS-LM的模型概念IS-LM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1937年创立的。这个模型在凯恩斯利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描述利率与国民收入的水平关系。 IS与LM曲线分别表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各自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必须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1)IS线简介第一,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是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I指投资(investment),S指储蓄(saving)。第二,IS曲线的斜率。在三部门的经济中,由于存在税收和政府支出,消费成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在定量税的情况下,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为:y=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是;由于在以后的分析中对在比例税情况不涉及,所以比例税的情况在这儿不在进行说明。 在定量税的情况下,IS曲线的斜率只与d和有关,d是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它表示利率变动一定幅度的投资变动的程度,如果d的值较大,即投资对于利率变化比较敏感,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较小,即IS曲线较平缓。这是因为,投资对利率较敏感时,利率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进而引起收入较大的变化,反映在IS曲线上是:利率较小变动要求有收入较大变动与之相配合,才能使产品市场均衡。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较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也会较小,这是因为,较大,意味着支出乘数较大,从而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因而IS曲线较平缓。第三,IS曲线的移动。投资函数或储蓄函数变动,IS曲线就会变动。投资需求变动: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出现了技术革新,或企业家对经济前景预期乐观等),在同样利率水平上投资需求增加了,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左上移动,于是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反之,若投资需求下降,则IS曲线向左移动。储蓄函数变动:假定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即人们更节俭了,这样,储蓄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要求有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下降,因为同样的这一储蓄,现在只要有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了,因此IS曲线就会向左移动。(2)LM曲线简介第一,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L指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M指货币存量(money stock)。 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第二,LM曲线表达式及斜率。LM表达式:m = ky hr即得LM曲线的斜率为: dr/dy = k/h 由此可见,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边际持币倾向(k)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h)。如果边际持币倾向(k)增加,LM曲线则更陡峭;反之,LM曲线更平坦。货币的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h)增大,LM曲线则更平坦;反之,LM曲线更陡峭。 第三,LM曲线的移动。名义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货币投机需求影响LM曲线平移。 名义货币供应量(M):货币供给量变动将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变动,即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右移,原因在货币需求不变时(包括投机需求和交易需求),货币供给增加必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物价水平(P): 当价格水平P=1时,或者说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就可以代表实际货币供给,可是,如果价格水平不等于1,或者说变动时,名义货币供给就不能代表实际货币供给。P>1时,货币的实际供给小于名义供给,P<1时,货币的实际供给大于名义供给。因此,当名义货币供量不变时,价格水平如果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这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相反,如果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向左移动。货币投机需求(m):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方向相同的移动,即如果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左移(即投机需求增加),而其他情况不变,则会使LM曲线左移。 2.经济政策作用机制及效果分析(1)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IS-LM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如下: 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2)经济政策的效果分析第一,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得产出不确定,利率上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得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得产出不确定,利率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得产出增加,利率下降。第二,斜率对效果大小的影响。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缓,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因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月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即越小;反之,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从IS-LM模型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的大小。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越大,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小。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影响就愈小;反之,则愈大。三我国的IS-LM模型1.关于我国的IS-LM曲线的形状的几种观点我国的IS-LM曲线的形状理论界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投资与利率具有总体上的反向变动关系,IS曲线在正常区间内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较小,走势较为陡峭;中国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亦存在总体上的反向变动关系,LM曲线落在古典区间与凯恩斯区间之间的正常区间内,走势十分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相比较更小,故LM曲线的走势较之IS曲线更为陡峭。从中国IS-LM模型的基本架构看,IS、LM两条曲线均落在正常区间之内,且曲线的斜率要大于LM曲线的斜率。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货币供给和利率变动方式的特殊,我国的LM曲线的倾斜方式与经典理论相反,是向上倾斜的。还有观点认为,我国较低不完善的市场和的投资利率弹性使IS曲线成为一条陡峭的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而LM曲线却是很不稳定的,还有观点认为,中国IS-LM模型中的参数欠常数性表明频繁地改变制度会增加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大小的不确定性,使我们不能用它精确计算宏观经济政策对关注变量的影响程度。 2.对我国的IS-LM曲线模型的定性分析 (1).IS曲线的定性分析通过第二章分析得到,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即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IS曲线越平坦,同样,边际消费倾向越大,IS曲线越平坦。在我国,利率可以作为一个政策变量来看,利率是政策制定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拟定和进行调控的。投资的利率弹性反映为企业和个人对其融资成本的变化的回应灵敏性。因为制度的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政策的保护,国有企业对市场利率的变化反应是较迟钝的。相对的,中小企业则从融资成本的考虑,对利率的反应相对较为灵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存款的下降,和利率的上调,会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负担,促使中小企业减少投资,并使竞争能力弱的中小企业遭受淘汰。从这个角度将,中小企业投资的利率弹性是较大的。而边际消费倾向上,中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仍较小,对应于边际储蓄倾向较大。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教育需求庞大和教育费用的扩张,以及历来的消费习惯的影响,使居民家庭储蓄需求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当然,中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则相对较大,因为随着市场的开放,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信贷消费的兴起,中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有提高,所以这一部分的消费倾向系数较大,即乘数较大。所以,从定性分析看,我国的IS曲线,应该是一条略陡峭的曲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健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条曲线不断趋向平坦。如图3.1。r r IS IS O y O y 图3.1:我国IS曲线变化趋势图 (2).LM曲线的定性分析通过第二章的分析得到,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边际持币倾向),这二种需求之间又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即货币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对应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则LM曲线越平坦。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基本是无弹性的,在我国,这一部分货币需求表现为对医疗、养老保障,对子女教育的预期等,这一部分需求不会因为利率的一般变动而改变。而投机性货币需求,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渠道的拓宽,其灵敏性不断增强。当前在我国尚不完善的证券市场上,居民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投资意识,只是能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能投资的渠道也比较局限,反应在LM曲线上,欠缺灵活的弹性。所以,从定性分析看,我国的LM曲线,也是一条略陡峭的曲线,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投资渠道的拓宽,投资行为的规范,这条曲线不断趋向平坦。如图3.2。r r LM LM O y O y图3.2:我国LM曲线变化趋势图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健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证劵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投资行为的更加规范,IS-LM模型有向如下发展的趋势,如图3.3所示: r IS LM r IS LM O y O y图3.3:我国的IS-LM模型的变化趋势图 四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收入分配,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中央政府增加的投资,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2)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相应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及其征收率,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内需。继续执行好今年下半年先后出台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完善并落实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在今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促进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标准,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支持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实施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4)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是加大对 “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和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推进和规范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研究完善并适时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各项工作。继续推进东北、中部地区及部分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此外,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以减税和增支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势必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对此,下一步将继续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清理规范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收,严厉打击偷骗税等违法活动。 总体上,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五、现行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主要是通过IS曲线的斜率和移动表现出来的,而IS曲线的移动主要是通过投资函数或储蓄函数变动而产生的。(1)投资需求变动在上述政策中,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等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投资函数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右移。(2)储蓄函数变动国家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人们的储蓄意愿减少了,储蓄曲线就要向右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要求有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上升,因为同样的这点储蓄,现在必须有较高的收入才可以提供出来了,因此IS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其移动量等于储蓄增量乘以乘数。所以以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会使得IS曲线右移。由第三章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IS-LM模型得出,如图4.1,LM曲线斜率不变,由于我国的IS曲线比较陡峭,则IS曲线移动引起的收入变动大,即y0y1 > y0y2,也就是说财政政策效果大;如图4.2,IS曲线斜率不变,财政政策的效果又因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由于我国的LM曲线也是陡峭的,所以移动IS曲线时引起的收入变动就越小,即y0y2 >y0y1,也就是说财政政策效果小。 r r IS1 LM IS1 LM IS IS O y0 y1 y O y0 y2 y图4.1: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 r IS IS1 LM r IS IS1 LM O y0 y1 y O y0 y2 y图4.2: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斜率而异因此,由于我国的IS曲线比较陡峭,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比较显著,即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大;由于我国的LM曲线也比较陡峭,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国民收入增加比较小,即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果但是比较小。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是是通过LM曲线的斜率和移动表现出来的, 而LM曲线位置的变动主要是通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来影响的,所以当决定LM曲线的因素发生变动时,LM曲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动。首先,如果货币的需求增加,既定的收入条件下市场均衡利息率升高,从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需求减少时,既定收入下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次,如果货币的供给增加,既定收入对应的市场均衡利息率下降,从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当货币的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LM曲线的位置,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如果由于经济的变动使这些因素发生变化,那么,LM曲线的位置就会移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向相反方向移动,即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投机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反之,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交易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同方向移动,即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量减少,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 我国通过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方法,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及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物价水平提高及自发性货币需求的增加,会使得LM曲线右移。由第三章第二节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并结合我国的IS-LM模型得出,如图4.3,LM曲线斜率不变,由于我国IS曲线斜率比较大,所以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较小,即y0y1< y0y2,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明显;如图4.4,IS曲线的斜率不变,由于我国的LM曲线的斜率较大,所以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较大,即y0y1>y0y2,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明显。r r LM LM IS IS LM1 LM1 O y0 y1 y O y0 y2 y 图4.3:货币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r r LM LM IS IS LM1 LM2 O y0 y1 y O y0 y2 y图4.4:货币政策效果因LM曲线斜率而异所以,由于LM曲线比较陡峭,使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明显;由于我国的IS曲线也比较陡峭,使得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果但不明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混合使用效果分析 r IS2 LM1 r IS2 LM1 IS1 LM2 LM2 IS1 O Y0 Y1 y O Y0 Y1 y图4.5: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混合使用因IS、LM斜率而异从我国当前的IS-LM模型与今后发展趋势中的模型相比较看:现在边际消费倾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要小于今后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就是说,同样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今后的模型分析看,会使得曲线移动更大,使用同样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后的效果要比现在明显;由于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性需求比较稳定,而今后的投机需求要大于现在的投机需求,所以同样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的移动幅度应该大于今后的移动幅度。即现在的货币政策效果比今后的效果要明显。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种制度的完善,财政政策应该比货币政策更有效,我国现阶段更加侧重于财政政策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合理的。 六、政策调整的空间 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依然很大首先,存款准备金率有很大的下调空间,降息空间缩小但仍有空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为13%15%,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如果市场流动性不够,完全有条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方面,去年5次降息之后,降息空间缩小了,但仍有空间。总之,人民银行有充足的手段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货币供应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其次,中国目前有通缩压力,要防止通缩。 从货币角度看,通缩一般伴随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的下降,而我国1月末广义货币增幅高达18.8%,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1.62万亿元,货币并不少。从物价角度看,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CPI为1%。当前,的确存在由于国内需求下降引起的价格下降,但这主要是由于外需萎缩导致国内需求下降造成的,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会逐步抵消外需萎缩对内需及物价的影响。再从经济增长角度看,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呈下滑之势,可能一季度或上半年会下滑得厉害些,但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到位,经济增速会出现回升。总之,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财政政策有很大的调控余地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1316.9亿元,全国财政支出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2427.03亿元,赤字为1110.1亿元。而截至2008年12月,全国财政收支相抵仍有1.224万亿元的盈余。这显示积极财政政策正在迅速推行,而及时主动做出的政策调整,体现了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原则。 扩大财政开支与减少财政收入,甚至是以赤字财政的状态,去发挥逆经济周期而动,最终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作用。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增加财政支出和减税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增长的效果会非常直接和明显。10年前曾实施过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每年拉动经济1.5到2个百分点左右,使中国经济维持了其后五年间7%到8%的增速。主要是咱由第四章分析得到,今后我国的IS曲线将更加平缓,财政政策的效果将更加明显。2008年几千亿元的巨额投资,加上上千亿元的减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持着较为强大的财政实力。虽然近两个月来,我国财政收入出现增速下滑,但增速依然高于经济增长水平,未来还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平。而且,我国财政收入经过连续多年超过20%以上增长,奠定了雄厚的实力,具有促进经济发展、为经济保驾护航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国债总额占GDP的比例不到20%,即使以新国债支付全部4万亿元的减税及开支计划,国债占GDP比例仍将低于35%,远不及美国的75%、日本的150%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比例。从国际经验看,赤字占GDP的3%以内为安全区,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我们提升赤字的空间较大,我国的财政赤字会控制在安全区以内。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在5.1万亿元以上,去年已经达到6万亿元以上,所以完全能支撑这些投资。应当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中央适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暂免征收存款利息税、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粮农补贴、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和住房贷款利率等。这些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均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将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结论 在过去4个月,中国出口额平均每月跌88.5亿美元的前提下,中国工业增加值还实现了正的增长,显示内需和投资的增长非常强劲。而未来外需的下滑速度的放缓,而内需和投资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过去3个月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大增,无论是月环比还是3个月的增长率,在2月份都达到了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大增,可能的解释是企业计划的投资在增加,这也进一步显示,有80%的可能中国经济已在非常强劲的回升,这一趋势最迟很可能将在今年4季度出现。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表现,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在慢慢的显现,中国经济通过国家宏观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很有可能将在第四季度全面复苏。参考文献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胡代光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 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袁守启.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 国家统计局,20086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王祥春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六期8 姜洋IS-LM模型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商业现代化,2005年12月第452期9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八版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10 刘金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紧缩效应的形成机制及检验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7期11 方福前IS-LM模型的发展教育与研究,2008年第四期12 狄拉德凯恩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3 卢锋经济学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 曾青春财政赤字、国债及其挤出效应的IS-LM模型分析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