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doc
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 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我国农村物流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对农村物流宏观调控十分必要。文章从农业的特点、农村物流的特殊性、国际普遍规则等方面论述了对农村物流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还对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农村物流的宏观调控体系分别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关键词:农村物流;宏观调控;调控体系;机制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9)01-0009-05Abstract: The rural logistics system hasnt established completely in China.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of the rural logistics is extremely essential,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the specificity of the rural logistic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international general rules. Author has given at large discuss about the purpose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macro-control of the rural logistics and the major content and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ural logistic macro-control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the rural logistics;macroeconomic control;control system; mechanism1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1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在国家层次上对农村物流发展进行宏观调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可以说,现在的所有国民经济部门和行业都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并以农业为发展的基础;“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密切关系,又使其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的重要性决定了政府对这个产业进行保护、支持及宏观调控是必须的1,这就要求对与之相关产业农村物流业进行宏观调控。(2)农业面临着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作为一个弱质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具备与其他产业竞争和抗衡的先天条件。例如农业的生产周期长与供给时间的固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的冲突;农业科技投入的长期性、高风险和可控性、保密性低的冲突;农产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严重不均衡的冲突;农业投资期长投资额大和效益比较低的矛盾。这些在客观上需要政府的有效支持和保护,而农村物流作为交叉产业,连接着农业和其他产业、农村和城镇、农民和消费者,是支持和保护农业有效的调控体系。(3)中国农业的特殊性。中国农业虽然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面对资源的枯竭、人口压力、基础建设薄弱、抗风险能力差、世界先进农业强国的挤压竞争等,中国农业尤其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支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促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是国家对农业进行扶持和支持的有效手段和内容。1.2农村物流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农村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产业。农村物流既是农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延伸,也是与其他产业相交的链接点。随着农产品市场外延和内涵的不断扩大,农产品流通体系对农业生产导向作用的日益增强,城乡物流量的急剧扩大,农村物流业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明显。(2)农村物流的特殊性。农村物流具有一般物流产业的特点,又因与农业的关系而有其特殊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农产品消费的日常性的矛盾,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集中性和消费的普遍性和分散性,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日常性和需求的季节性等都导致农产品储运的非均衡性;农产品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要求保持鲜活状态等导致农产品储运的高风险性2。农村物流业与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极高的关联度需要国家的支持、扶持。(3)现实紧迫性。从内部讲,随着中国总体经济状况的改善,相对落后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的转移、小城镇建设、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流通渠道的顺畅、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等,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影响中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而这些都与农村物流业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直接面对国外农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其先进的物流业是支撑其强大竞争力的基础之一。中国的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农村物流也正在孕育和发展之中,而外界环境又不允许其按常规发展,因此,农村物流的超常规发展需要国家的扶持、引导。1.3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协调的必要性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阶段,“三农”在国民经济中的脆弱性,决定了在这个阶段出现的许多不利因素常常会降落到“三农”头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在农村可能需要更长的磨合时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3。这个阶段政府的宏观调控更显得重要。(1)城乡协调。农村物流渠道主要是农产品从农村到城镇的千家万户消费者,农用物资从城镇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农民。但这两个逆向的物流渠道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一个是高素质且处于“买方市场”强势地位的城镇消费群体;一个是规模小、组织涣散、势力薄弱的个体农户,中间又夹杂着众多的批发商和中介机构。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差别构成了以强压弱的态势,农民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进行引导式,甚至强制性的利益平衡,通畅城乡物流,是国家进行平衡的有效途径。(2)市场协调。中国市场体系处在一个急剧的发展变化中,各个层次、各个种类的市场同时并存。从纵向讲有农村集贸市场、地区集货市场、城市批发市场、城镇零售市场;从横向看有专业批发零售市场、综合市场、专卖店、零售店等。这些市场是靠物流渠道连接起来的。但在中国,各个不同类别的市场分属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管辖,他们的运行规则、工作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接口等各不相同,这给农村物流高效率的运作带来了障碍。为此,需要国家在宏观层次上进行干预和指导。(3)行业协调。农村物流业是跨行业的交叉性产业,它所涉及的行业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设备制造业等。每个行业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他们或服务于农村物流或是农村物流的服务对象。靠企业自身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接口运作是不现实的,必须由政府进行协调。(4)区域协调。中国目前的农村物流市场同农产品市场一样是处在被分割的状态之中,地区之间并不能完全实现无障碍的流通,破除这些障碍仅靠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地区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用国家的行政及法制力量,来摧毁那些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顽固势力,从而为包括农村物流在内的产业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1.4国家宏观调控是资源集合整合的必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需要高效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的涉及农村物流业的参与者主要是国有商业系统,随着农村流通领域的逐渐开放,私人投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逐渐增多。一方面,传统国有系统的资源由于机制落后,存在大量闲置资产,利用率极低;另一方面,众多后来的投资者又开始大量建设新的物流设施,由于缺乏统一的宏观上的科学规划,造成许多重复建设。中国各地风起云涌的交易市场过热就是明显例证,这又形成新的资源闲置和利用率降低,从而加大了农村物流的成本。国家可以通过宏观上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农村物流设施建设进行引导,同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鼓励国有资产的流通,提高国有资产的社会利用效率。 从更深的层次讲,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包括农产品品质、营销战略、企业经营经验、运输和流通成本、企业信用等。 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1.5国际普遍规则的要求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物流市场错综复杂,又十分活跃,得益于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和远景目标都十分明确。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世界居领先水平。特别是日本政府近年来为了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给日本物流产业带来快速的增长4。这些成功的经验都说明,农村物流市场的开发与发展也需要政府为其创造适当的政策与法制环境,需要对市场的培育,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运行规范化。2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目标 国家的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总体目标是:保证和促进农村物流系统以较低的社会资源投入获得较高的效益产出,既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地运作,确保“贸畅其流”,满足农用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总的目标指导下,农村物流宏观调控还具有以下具体目标。(1)提高要素的整体素质。高质量的系统要素是保证系统良性运作的基本前提。由于农村物流系统是一个交叉性的产业,其所涉及的系统要素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物流系统要庞大复杂得多。即使是带有共享性的系统要素,到了农村和农业这个领域也会变得不尽人意。如中国近年来交通通讯事业发展异常迅速,但由于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通讯水平相对于城市和城市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即使同是农村,各地的发展水平还是相差甚远。在很大程度上,系统效率的发挥往往受限于最差的一个系统要素,而这个要素又往往是靠市场在短期内难以调节的。为此,国家必须通过政府的行为加以引导和支持。如农民素质提高问题、农村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问题、农村末端的交通条件问题,等等。(2)建立高效的运转体系。效率是农村物流体系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如此。高效率的农村物流运转体系有赖于物流体系中各个要素的高水平高素质,要素的良好组织则是系统高效运作的基础。由于中国尚处在市场经济的建设阶段,农村物流实属农村领域,是国民经济部门中的弱质产业,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必不可少。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组合从而提高整个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是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职责之一。(3)实现系统的有机衔接。目前,农村物流的发展表现出多成分、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由原来的一家(国家)独揽,发展到现在的百家争霸、各自为战。整个社会的物流体系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重复建设普遍,一窝蜂抢项目夺市场,然后就是恶性争斗,造成市场体系混乱,社会资源利用率低。面对这种局面,政府的职责在于通过宏观的政策把握和导向,建立科学的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培育和扶持优质企业(并不一定是大企业);通过鼓励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联合和融合,降低系统之间的摩擦系数,实现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农村物流相关系统的有机衔接,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4)营造适宜的运作环境。适宜的运作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农村物流运行的硬环境包括与农村物流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技术水平等;农村物流运行的软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鼓励和扶持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资金和信息支持等。农村物流体系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便做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利益分配上的公正性。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创建一种鼓励低成本、高质量服务、高效率经营的机制。总之,政府对农村物流业的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通过为这一新兴行业提供支持、服务和引导,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所谓支持就是营造环境,服务就是创造条件,引导就是指明方向。3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农村物流系统是一个跨行业、跨区域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大跨度系统、可分系统、动态系统;是一个复杂性、多目标函数系统。系统之间难免会有利益冲突和运作上的摩擦及不协调,特别是涉及地区利益问题时,农村物流系统极易产生次优化问题。因此,在农村物流体系发展战略和方向上,一定要坚持以中央政府为主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在具体实施上,责任要落实到相应的地区政府或(和)部门。没有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就会产生次优化问题,造成整个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下降,但没有责任落实,统一的战略规划也会流于形式。 (2)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基础上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相当落后,各地情况差异相当大。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落后的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各地条件不一,进展有快有慢,从客观上讲,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政府在支持现代农村物流方面也就不能急于求成,企图一蹴而就。要根据国家及地区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从支持培育主导渠道、市场体系、物流基地、龙头企业等关键环节入手,推动现代农村物流由点到面、由低到高、不断推进、滚动发展。(3)以系统融合为主,新建为辅。中国农用品的流通系统,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存量资产,这些资产包括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储运设施设备、农产品流通加工设施、农业生产资料专项储运设施设备、铁路港口运输专用线路等。其中有些资源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并没有被充分地加以利用,如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鼓励农村物流相关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以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物流设施的初期投入,从而降低投资者的前期投资风险和资金压力。(4)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国市场体系与调控体系还很不完善,各级政府部门还没有很好地对自己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定位,在如何运用制度与市场的力量发展新兴产业方面还没有足够的经验。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是影响国民经济走向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有时是此消彼长,有时又互为补充,政府要善于使用两只手,即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来引导国民经济及部门的发展方向。在此阶段,如果这一对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真空地带,甚至将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的负面影响暴露无遗。(5)适应国情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行现代农村物流产业,必须根据各地的资源状况、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发展趋势而定。要做到主渠道、分渠道、支线相结合,专业化和综合化相结合,高水平和低水平相结合。凡是市场需要,又有利于农村物流发展的,甚至是有利于阶段性发展的,什么形式适宜,就采取什么形式。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长期形成了自给自足的方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计划无所不包,人、财、物、产、供、销,都要按计划支配,也就是说,农业产值、农产品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用水、用电、化肥、农药、种子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储存、销售,以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等等,都要列入计划,而农户只需按计划进行生产,其它不用考虑。虽然改革开放近30年,市场与市场经济已经逐渐深入到我们的经济生活包括农业活动中,但由于长期的惯性而致使农户及农业企业在利用第三方物流 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服务的观念上一下子难以扭转过来,这也需要一个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就需要不同水平和形式的物流服务相配合。 4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重点(1)完善现有物流体系的功能,搞好全国骨干交通枢纽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2)加快农产品和物流法律体系建设,特别是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3)加强农村物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主干网和各地区信息网相结合;政府的信息网和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互为补充的信息网络,为农村物流所有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和服务。(4)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理论研究工作。(5)加快农用品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市场化运作,提高中国农用品物流技术水平。(6)培育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和大型储运企业,培育城市供应末端的物流配送系统。5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农村物流宏观调控体系的内容是解决调控什么,而模式和手段是解决如何调控的问题。对于国家在国民经济和其他产业中的宏观调控内容和模式已有很多研究成果和实施经验,但农村物流产业是一个尚待发展的产业,对这方面的研究仍十分稀少。(1)利益机制的培育。国家对农村物流宏观调控,平衡产业比较利益亦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干预及其相应的配套政策来实现各行业的产业利益的,如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来促进工业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支持有些是通过垄断利润实现的,如电讯。在市场经济中,利益机制是促进或抑制某些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单纯靠市场机制调节的情况下,作为新兴的、弱质性的与农业相关的农村物流业,其行业资本积累水平低,很难通过市场机制保证行业的利润积累和发展资金支持。这就必须靠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平衡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比较利益差异,矫正农村物流、城市物流、其他行业物流发展政策的偏差,让农村物流业创造的价值更多地留在本行业内,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2)竞争机制的培育。公平竞争是促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的前提。一是净化环境,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制止无序竞争、黑市交易、欺诈行为、垄断行为;二是规范竞争行为,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引导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竞争机制的培育,优胜劣汰,促进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3)联合合作机制的培育。中国农村物流业表现出“散”(分散)、“小”、(规模小)、“弱”(实力弱)、“低”(管理及技术水平低)、“杂”(经营项目杂)、“独”(合作性差)、“高”(物流服务成本高)等特点,造成物流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为物流服务水平的降低。政府应在宏观上,通过制定有利于企业联合、合作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走收购兼并、业务协同合作的道路,从而迅速克服以上弱点。(4)法律体系的培育。科学的法律体系既是国家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利和有效手段。目前涉及农村物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非常稀少,更谈不上形成体系。涉及农村物流及其相关产业的法律体系应包括:规范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形式、责任和权利的法规;规范农产品、农用物资交易行为的法规,如商法、反垄断法、质量法、度量衡法、反欺诈法、票据法、广告法、商标法;规范中介组织活动方式的社会组织法,如行业协会法、公众法、证券交易法、经纪人法等。(5)管理机制的培育。这里的管理机制并不是指政府直接去管理企业,而是指政府在宏观上对行业的指导和管理。目前随着政府行政机构及对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许多政府职能部门逐渐转变成为本行业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建立行业自律性的约束机制的行业协会。这些协会无权对本行业企业的经营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但由于其熟悉本行业的企业状况,对本行业的发展战略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可以对政府部门提供促进和规范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同时还可以通过协会制定自律性章程等约束本行业企业的经营行为。农村物流业是一个跨行业的新兴产业,政府可以通过对相应行业(如物流、农业、交通运输、通讯、进出口等)协会和其他民间组织实现对市场的协调和管理。在政府的扶持下,培养和壮大市场的自身组织机制,使其在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维护上起生力军作用。(6)价格机制的培育。一个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必须能反映物流服务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物流服务的劳动消耗,同时政府能够利用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在农村物流业的发育、发展阶段,其价格机制并不完善,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培育农村物流市场的价格机制。包括完善市场体系、规范信息发布、提供信息服务,完善包括拍卖、投标、合同等价格形成制度;反对垄断,反对价格欺诈、哄抬物价、人为压价;纠正市场定价的缺陷与偏差,防止价格过高和过低。通过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农村物流市场价格的合理化和建立市场价格稳定机制。(7)自律机制的培育。自律机制是法律机制的补充,经营者的自律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比法律约束更为有效的效果。从事农村物流业的经营者成分极其复杂,有农民、城乡小商贩和个体户、国企和民营企业;有专营的,也有兼营的;有仅为企业内部服务的,也有内外兼顾的。由于其分属不同利益集团和阶层,素质各不相同,经营者自律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经营者道德观念,如诚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等,都必须通过良好的自律机制和环境来培养和坚持。(8)投资机制的培育。农村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就整体而言需要较大的资金,但就物流业各个环节而言,其投资特点各异。如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储运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在单项运输设备、临时堆放场所、小型流通加工场地等,虽然需求众多,但资金投入量并不大。政府应针对农村物流投资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投资激励政策,鼓励民间投资以各种形式进入农村物流产业。如政府财政以相应形式投资于农村物流基础建设;鼓励大型企业及引进外资投资于现代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大型农产品加工中心等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包括农村集体和农民)进入农村的初级物流及城市的末端物流,鼓励金融机构对从事农村物流企业和个人的信贷支持等。 (9)保护机制的培育。农村物流的相对脆弱性来自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再加上行业本身优势正在孕育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保护机制,如价格保护、法律保护、制度保护等。政府应从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培育农村物流业的保护机制。其中包括:建立农村物流相关的风险基金制度,主要用于因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因素给农村物流企业造成损失的补贴(其中对农村物流企业的补贴可以间接实现对农产品补贴,从而合法规避WTO对农产品补贴限制的某些规定);建立和完善农村物流业的保险制度,在保险公司设立相应的险种,开展农村物流自然灾害保险业务,实现经营者对农产品物流经营的自我保护。(10)环境机制的培育。农村物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支持,这个环境支持不仅是指物流基础建设的硬环境支持,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支持。政府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培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新秩序的新概念和道德规范,增强市场经营者的自律性既诚信意识;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和引导,培养相关业者的现代物流概念和意识;加强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增设与农村物流业相关的院系、学科和课程,培养既懂农村、农业、农产品,又懂现 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农村物流宏观调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代物流运作的物流专业人才;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农民、消费者、农产品经营商及物流运作商提供信息及决策支持。 6农村物流的宏观调控体系(1)农村物流的纵向调控体系所谓农村物流的纵向调控体系,也称农村物流的分级调控体系,主要是指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在不同层次上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履行调控职能。很明显,由于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各地差异极大,仅仅靠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还不够,还必有各级地方政府相配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农村物流发展战略和规划,特别是调控措施的具体实施。(2)农村物流的横向调控体系农村物流的横向调控体系是指,在同一系统层次上,对不同的相关分系统进行的系统干预。如在国家级,对交通道路系统、通讯系统、市场系统、农产品主产区专业化系统等进行宏观调控;在省级,对省内交通主干线系统、区域市场体系、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生产资料生产及供应系统等进行宏观调控;到县乡一级政府则更为具体到产品基地建设、集贸市场建设、农产品仓储保管场所建设等。(3)农村物流的调控手段为实现农村物流的宏观调控目标,必须有相应的调控手段,这些手段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最佳效果。这些手段包括财政支持、税收、投资引导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确定干预价格、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物流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和改善区域间的协调、积极参与市场组织建设、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完善等。注: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万国公报,一八九四年,第六十九、七十册(光绪二十年九、十月上海出版社)连载的广东香山来稿上李博相书。参考文献:1 冯海法. 农业宏观调控目标J. 农业技术经济,1996(2):61-64.2 王新利,张襄英. 构建中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64-266.3 于新华,宋伟. 现代农村物流体系与“三农”问题J. 物流科技,2005(8):16-18.4 张静芳(美). 日物流业的发展探究中国现代物流产业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2):78-80. 5 王新利. 试论农村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J. 农业经济问题研究,2003(4):23-26.6 汪鸣,冯浩.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2002(5):55-59.7 赵昌文. 横向比较中的国外农业宏观调控模式J. 世界经济,1996(8):58-63.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