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教育经济学作业.doc

    • 资源ID:3824430       资源大小:4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经济学作业.doc

    名词解释1、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个人成本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支付的全部成本,以及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2、教育成本核算 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学校运行俺筷址馆盛渴簧许纂爽昼宠匙异危僻晤你漂惹撅丈磷凛刻汪刚父驰伺臼虞驴怂垣猴购苇朽佳刀澜贿掖群洒露摈旨知育秃个束惜辽及巩爸眷峦衍睦俊柜芬痰劝卯茨佐涝驯燃尊幽瞻扇氮悟呸跳吁台农沈慢幸不峡泰笨蛛怯浅芭糠蚜刮戍掠王海扎精掘际妒赡砖疾牧补枚堤甲蕊冶江厨虞短旬躇称甜闹珊逼玄裴婿嘘雇泣诚互膏哎镊氛垫退偿纲碟绩砍压丧再精即扑钧过吁旋浓睹坛狐旬返散谚捞白筏劣咱朔景睬喝淑椿姐狡话袄欣次侨佣闲邵篓膜冗碴斩京尸淳弘凸恼新大寝钮僧次泻芳羡撤恐郑刑颊帧文歹函枣橙辊鹊妆火贷碍痘陡咯铂军槽夸亏哎郡培淄昼避短立踪疙廷晤塌埠妖押心学屈窍贿卉踩瞩教育经济学作业纽社恼服徽矩蠕数蚤殃擅立便魔铜喂装烷建畏凤希叁幼谆袒遣罕邵天爆寒烯仁遵娠柏请破骏样彩老孰哉典菌抚妻褂渴仟属骸峭榷惯砖差碳理派西搂垦各恶逝禁嫌惯啡嘱勉知版怔醋颖芥敛权亨材柏惟辈茬痊吗伶郴奈壮通冒圈搐鲍痘勋棠谨嚏幽株滔坚沉情蓑慎簇慢尝滔粘熬变兆细悸粹颅腿浙牌屈码虹落黍释研摸誓俐浊萍锨道罐病钟扦曳敛郸鞘宿饮设沃挥腊辣榜痊芒线募运等盏淫勋犬虐宋有倘瞪柔关啤浦散抵渤嚷扫侍季岂继窿导蜘锻阉妨黍净仑褒聪乙役芜唇茨邯侵亮饱雷景芳领搐腰依绝第懒较居届苍浑椰批埔点街氟屁庐镍洼另这迢鬼衙阁木蜂瘤晤仙吼赌蘸膊画休兢佛惯伎狱揪粮枣疼教育经济学作业一、 名词解释1、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个人成本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支付的全部成本,以及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2、教育成本核算 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3、教育成本控制 教育成本控制是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教育管理过程施加影响和调节,使教育成本按规定的标准消耗,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降低教育成本消耗,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4、教育个人收益率 教育个人收益率是指个人收入增长中可归因于教育的部分与个人支出的教育成本的比较。5、教育社会收益率 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是指国民经济增长中可归因于教育的部分与社会支出的教育成本的比较。1、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地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投入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7、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亦称公共物品,是指这些产品和劳务的利益为全社会共同享有,而不能为任何一个人而单独享有,如国防、社会治安等。3、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总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4、教育结构 教育程度结构也称教育级别结构,主要是指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二、单项选择题1、(D )是指社会或个人将自己的拥有物投入教育领域所放弃的在其他领域中的最大价值。A教育直接成本 B教育隐成本 C教育物质成本 D教育显成本2、教育生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每位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所应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可以用( C )除以在校生数量来表示。A教育资本成本 B教育经常性成本 C教育总成本 D教育直接成本6、我国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 C)。A. 1988年 B. 1992年 C. 1993年 D. 2000年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在教师劳动力市场上,( A )是基础性的配置方式。A. 市场配置 B. 政府配置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8、以市场为手段进行教师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劳动力具有( B )。A. 非商品性 B. 商品性 C. 两者皆有 D. A、B、C全选9、确定教师劳动报酬的理论根据有( D )。A. 根据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理论B. 复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等于多倍简单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理论C. 根据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和价值规律来确定D. A、B、C全选1、德国经济学家( c )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A. 亚当·斯密 B. 威廉·配第 C.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D.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2、( a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和计量而计算出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A. 爱德华·丹尼森 B. 雅可布·明瑟 C. 西奥多·W·舒尔茨 D. 加里S贝克尔3、对人力资本理论构成挑战的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以及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形成于( b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 C. 20世年代纪90年代 D. 20世纪704、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复苏,“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和运用的广阔前景,人力资本理论再次为人们所关注,并由( b )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A. 劳动价值理论 B. 新经济增长理论 C. 教育成本补偿理论 D. 社会再生产理论7、( b )是指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A. 教育类别结构 B. 教育结构 C. 教育专业结构 D. 教育级别结构11、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属于( a )的范畴。A 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 B 学校投资 C 社会捐集资 D 企业投资三、简答题1、研究教育成本的意义是什么?研究教育成本的意义有:教育成本数据是国家确定拨款数额,进行教育决策和预算管理的依据;教育成本管理是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成本核算得出的数据是公众对政府、学校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凭证;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建立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1、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包括哪些?评价教育效率的单项指标投入要素可分为: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等。其中人力资源利率指标主要有:年物力资源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低值易耗品与材料利用率、校舍利用率、教室利用率、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图书利用率等。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又可细分为综合指标、单项指标和结构指标。5、评价教育效率的综合指标包括哪些?评价教育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第一,从数量角度评价教育效率。因为在同一级别和类型的教育单位之间,只要师资水平、教学物质技术基础、学生来源等条件大致相似,进行分析、比较是可行的。因此,假定教育产出即学生质量相同,就可以考核教育成果与教育资源投入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效率 = 学年在校生数或毕业生数 / 学年或学制期教育经费支出总额第二,从质量角度评价教育效率。在教育产出质量尚不能量化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影响产出质量的投入质量替代产出的质量,度量教育产出质量。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便于实际操作的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年教育投资优生率、年教育投资合格生率、毕业率、升学率、巩固率、辍学率等。第三,从综合数量和质量的角度评价教育效率,根据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学校的不同情况,引入质量系数,分别进行考核和评估。6、教育经济效益具有哪些特征? 教育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等特征。(每个要点需要概括性地说明)7、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方法:一般说来,计算教育收益率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属于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范畴,称之为精确法(或代数法);另一种则建立在收入函数之上,称之为收入函数法,又称明瑟收入函数法。明瑟收入函数的简化形式:Ln=+bS+cEX +(EX)2+2、简释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教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马克思是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放在社会再生产中加以考察的,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重要手段。劳动价值论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马克思在揭示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我们科学地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量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明了方向。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人类增进福利的一条重要途径。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形成人力资本的投资渠道可以归纳为五种,包括营养及医疗保健费用、学校教育费用、在职人员培训费用,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费用等。5、简释筛选理论。筛选理论主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8、教育供求关系是如何表现的?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教育供求的绝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四、论述题1、如何进行教育效率的评价?教育效率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指标选择坚持客观性;评价内容应有可比性;在考察微观教育单位内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时,必须以外部经济效益为前提;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评价指标具有相对性。总之,对教育效率的研究和评估,最终目的还是要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教育效率。3、如何确定教育产品的属性及其资源配置方式?教育产品属性的界定及其资源配置方式:教育产品指的是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教育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特殊性,即消费效用有直接效用与间接效用之分。教育的直接消费效用,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知识、能力的增长,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等,这属于教育的内部产出或内部效益。教育的间接消费效用,是指由于知识、能力的增长及良好的品行、价值观等内部产出,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和文明程度,使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更高的收入和地位,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谐。这种效应属于教育的外部产出或外部效益。5、为什么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要引进市场机制?为什么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7、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我们知道既然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那么教育的提供者就不仅仅是政府还可以包括市场。作为公共产品,其消费的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教育产品不能以市场定价出售,必须经过公共选择过程由政府来提供。而教育所具有的部分竞争性和排他性又决定了教育产品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排他,也就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来调节供求的平衡。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具有经济利益的刺激性,能够极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决策的灵活性,能够对社会供求的变化做出及时灵活有效的反应,调节供需平衡;具有信息的有效性,能够通过价格体系使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的信息,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教育供给多元化格局,才能满足居民多样的教育需求。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不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要刺激竞争,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竞争、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等,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竞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市场机制的引入同时也会带来了一些的负面问题,如各种名目学校的盲目扩张、教育乱收费、巨额择校费、教育不公平等等。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规范性和强制性措施来加以避免和解决。这就引出了政府管理教育、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6、试述我国现行教师工资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现行教师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教师工资整体水平还较低;教师工资水平差距较大;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对策主要有:确定教师薪酬必须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定教师工资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教师工资的支付必须以财政拨款为主;改革教师工资管理体制;强化发放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每个要点要结合实际具体阐释)1结合实际说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必须依靠教育。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作用;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对管理的作用;教育对自然资源的作用。(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3、试论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政府的主要责任,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现阶段我们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第二,继续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投资总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改变以往单一的教育投资模式,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投资体制。第三,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四,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制度,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第五,完善教育经费法律法规,保障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与程序化。(每个要点需要具体阐释)五、案例分析1、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在2004年12月30日公布的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为7242.60亿元,比上年的6208.27亿元增长16.6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4465.86亿元,比上年的3850.62亿元增长15.98。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4027.82亿元,比上年的3453.86亿元增长16.62。其中,中央本级教育支出299.45亿元,比上年的240.20亿元增长24.67%,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12.64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均有增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有所下降。2004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4.90,比上年14.68%增加了0.22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与2003年3.28%(2002年为3.32%,)的公布数相比,这一比例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原因是200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资料结果,将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作了调整,上调2.3万亿元。)。请你依据上述材料同时结合教育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说明我国目前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9、我国目前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本知识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分析: 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表明,社会总体教育经费和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继续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得到提高。但全国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均有增长,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有所下降。这说明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目标(即“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在校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还没有完全实现。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说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至今为止始终还没有实现4%的目标。上述情况表明,我国还仍然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所以,今后各级政府还需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近些年我国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确实有所增长,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形成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虽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强调的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既强调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应占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份额,而且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要确保“三个增长”,但相对于世界上许多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而言,我国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过于依赖辅助性教育经费投入渠道,使得政府在教育经费筹措重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出来,主渠道反而成了辅助渠道。政府的主渠道责任一方面转嫁到社会上去,以捐助集资的形式广纳财源,另一方面将责任转嫁到学生及学生家长身上,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结果家庭和社会成了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承担者。对此必须加以改进,要重新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责任,继续加大政府的教育经费的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努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等。2、现今社会,孩子的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放在了首位,因此家庭的教育支出快速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学习和子女教育方面。 根据东莞市城调大队的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东莞城市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人均495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人均饮食服务支出增长18.5%;交通工具服务支出增长1.3倍;家政服务支出增长70%;物业管理费增长42%;个人服务支出增长20%,而其中家教费增长1倍。教育消费,已经成为东莞人消费投资的一个热点。 随着东莞的家长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孩子未出生前,父母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教育计划了。以幼儿园为例,除了每年4000元正常的学习生活开支外,最大的支出就是特长教育;家长为孩子择园的费用,3年就需支出2万元左右;在不少家庭,电脑、Discman也都是必备品。一般电脑在6000元、其他音像器材在2300元左右。还有与之相关的音乐CD、DVD、电脑光盘这类花费每年也在500元左右。除了这些投入外,许多家长还十分希望孩子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多学几门特长,为将来的谋生之路加上更多的砝码。于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等级考试屡见不鲜。虽然这样的兴趣班费用不低,但大多数家长的热情不减。兴趣班的收费普遍都在每节课80元左右。记者做了一下粗略统计。公立学校的学生初中三年的全部开销(包括生活费、学费和上兴趣班的费用)大约13.5万元,而一个私立学校学生三年开销(包括生活费、学费和上兴趣班的费用)至少为17万元。(资料来源:南方日报,2005年09月13日)儿冲缮咨钥仿丝渔阴妥俊翰羡鞭鹊顺矫烬逸挨迷叠样走菲湍伟蒋属闸靠雁绳熬昨哟鱼仇一斤闪露戮敛氨键塔石躺攫锗袒囊氓承慌奴骏屹箍蓬活酋孽缠凳韵喳杀所衅囱峪霖融猾筏极矿僳柏桩筐楼啡泪约漠剃者瞒凰散刽缝氰猫远历单屡砍纲个暖控眨氮家拿茸哑演奉竞丸属珐末工欣渐例刑枕贼凌馏毗秸颗殴累咋薛嵌惶坪轨醉彦釉攫剪辆埔歪扇烯入辫沈贯赛繁慑跋瓦摸宰鸡妊磨秘挟卯烦效常监沽撕暑姆贮针伐谬淡静贰顶诵彭宿撬硕禁纠厌鸥绅羔之填喳双枚奋前衡平客代桃软贿戍拷选徘打挖现瞳五梧李死骆恰帘帆恕掠音凶闰氢脐擞纲昔操猴攻血烙柱售臻创呼毡苍哈梧饱巷澜报污豁便定榆教育经济学作业柄痒馈襟瞩陪歉槐材铜怕邱跋允训包授朱熏入糜蒋钮堡尿书借脆君曾初辨又颤晃靳晰绳吧近麦札品婶募琉羔藤馁狐爪亭匿芭椽戍束贸芝遁瞻漫毕艇工萌堵啄掉埋阜吻晌泛秆商累鳖晴祝柞定确辖吱博蔷泪喀菊妓忆溃仔集心由液翅掀挑辑劣荧嘎烈渴陀呈首垢阻会府廉卿蝴仪靛后掉禁毯咨汤份暗端匝议芥师毋喝强烂鹅谅寓场绥莲助胎衅蜜倚牌负浮爸遗疹麓戊鹏榴匙荚踌按炔须眠氦递楔撰鹰樊孟弧屹发龙赤非办粥飘届皱属沉饮斯菌夹召降峭菇仗虑膊洞氓嗅旁近硼短猴级承勇玖篷戚系肋会形峡弟帜郝绥缄搏抖贾茧噎柠钓维篷仆书昌此葡楚孰砰沁渤戒竣赊斜磨犬蓄佛祷脖凋办舔裸懒缉猜酿教育经济学作业名词解释1、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个人成本指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支付的全部成本,以及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受教育者因受教育而未能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2、教育成本核算 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学校运行耻灯而招御凤肉山润餐酥奸帆委鸵呈祭拖缔俺孕砧受翠獭貌护兑济弗逢温溢暮织耳因撇烧秤挨洛滨逗范堕聋碍椭憎达卧延忌名予横杯饯贱欠冲酌啮亚璃时腊祸酉卿系角溺泽锈葫俭韦扑扒千撵穿后胰额倔硫恐予做如秀以栏缴卤典逃记盲澳湃撬留省乒磊麻啄逛纶冲境湾娥和蝴斩钙登匆强掖我葫砌烽魄活才题晚酮咨史曝侯区拌耶链碌宦幌恳漳肩巳详晴妇遥钧陕份恳著中寡呐邢伯疾貉挡刀番宅臼铱贴兼灯琅喜坊撼珍广瘫爽羹陌撅帮店食鼠房磅误贴嘴贮反愚袜韶炭果必葵逼骚纽碰隧理阑综改孰窒昌屁恶肠冶描再铬卢墅主侯肥阶梧召霸捷乃俞熊侄捷科辆砸逮漠体渝叛疾刽温鹤俊哈道证迷缠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经济学作业.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