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 资源ID:3824166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二一年十一月 编制: 吴晓峰 曲风臣 李 强 陈希章 张东明 韩秋燕 张 丽 余黎明 于殿名 审核: 吴晓峰 审定: 李君发目 录1 总 论11.1 园区“十二五”规划研究背景11.2 规划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21.3 规划研究的主要依据32 吉林化工园区“十一五”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92.1 园区“十一五”发展现状分析92.2 园区基础设施条件142.3 发展优势192.4 存在问题223 园区“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253.1 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253.2 区域竞争环境分析313.3 未来发展趋势353.4 区域重点相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404 “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及目标454.1 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454.2 “十二五”发展思路及发展定位464.3 发展目标515 产业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方案535.1 产业发展重点535.2 “十二五”重点发展项目535.3 产业布局方案676 循环经济及节能减排706.1 循环经济构想706.2 节能减排规划756.3 公用工程一体化设计796.4 工业气体供应一体化设计方案856.5 工业管廊一体化设计方案866.6 消防站一体化设计方案867 规划效果分析877.1 投资规模分析877.2 经济效益分析887.3 社会效益分析897.4 环境效益分析908 风险分析919 规划实施措施建议939.1 积极争取资源,夯实发展基础939.2 抓紧实施各产业组团的重点项目939.3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949.4 优化建设方式,推动战略联盟949.5 推动与相关产业的企业进行合作949.6 园区的建设要坚持一体化原则949.7 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949.8 搭建研发平台959.9 建立信息工程959.10 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959.11 做好区域内的居民搬迁工作969.12 落实污染物排放指标961 总 论1.1 园区“十二五”规划研究背景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吉林化工园区)于2008年10月2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享受省级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政策。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新能源、汽车配套化学品等产业。现有包括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等大型企业在内的化工企业240余家,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主要炼化产品115种,总产品品种超过1000余种,覆盖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学品、生物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十一五”期间,吉林化工园区实现了快速发展。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吉林市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管委会通过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园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吉林化工园区化工产值达到590亿元,占吉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的47.5%,在吉林省省内化工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从明年起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吉林化工园区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吉林化工园区平稳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远未消除,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能源价格震荡,国际贸易关系更加微妙。在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石油和化学工业更是面临资源制约增大、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复杂局面,短缺经济已不复存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科学决策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吉林化工园区管委会委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开展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通过规划研究,力求在战略层面上,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安排好产业布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园区特有的竞争优势;在产业发展层面上,提出适合园区特点的发展思路,及重点发展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设计方案,进一步增强园区发展的实力;在总体布局发展层面上,紧紧围绕优势产业,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公用工程一体化建设方案。1.2 规划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1.2.1 研究范围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批复”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本规划研究范围位于吉林市城区北部,东起吉化炼油厂,西至长图铁路线,南靠松花江,北至万家村,规划总面积为70.6平方公里。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江北片区、经开片区和金珠片区三个片区。江北片区东起吉化炼油厂,西侧和南侧边界紧邻松花江,北侧边界为长吉高速公路,占地面积为41.8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区块,其中:吉化区块,占地面积为31.6平方公里;棋盘街区块,占地面积3.3平方公里;八家子区块,占地面积为6.9平方公里。经开片区东部和南部靠近松花江,与江北片区隔江相望,西至长图铁路线,北部紧邻松花江支流通溪河,占地面积为18.0平方公里。金珠片区北起万家村,西至松花江,南部距离江北片区5公里,占地面积为10.8平方公里。1.2.2 规划主要内容一、通过对吉林化工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提出园区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发展潜力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二、通过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园区发展环境的分析,特别是与省内其他地区化工产业、周边省份(主要是辽宁、黑龙江)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更加明确吉林化工园区“十二五”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之上,确定“十二五”期间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总体目标。三、提出吉林化工园区“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针对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和汽车配套化学品等六大产业集群,提产业发展的规模目标、结构调整目标、产业布局方向以及科技创新、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相关任务。四、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和现有的公用工程条件,按照一体化的理念进一步整合,提出公用工程一体化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并展望2020年。力争将吉林化工园区建成以现代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为核心,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新能源和汽车配套化学品为特色,以产业共生、物质循环、资源高效利用为特征,生产技术国际领先,管理模式世界一流,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工生产基地。根据上述研究思路,编制完成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最终成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总报告(一本)-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子报告(三本)-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总体布局发展规划-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招商项目报告1.3 规划研究的主要依据本规划研究将以近年来国家和吉林省市颁布的一系列与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石化产业相关的重大产业政策为参考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对吉林化工园区“十二五”发展有较大影响作用的相关产业政策简介如下:(1)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开始实施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简称规划纲要),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以吉林省为主体的图们江区域在我国沿边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快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是我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重大举措。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加快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将其发展成为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培育形成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挖掘对外开放合作的潜力,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促进与支撑作用。规划纲要提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要加快产业提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以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化工产业是长吉图区域将要重点发展的八大新型工业之一。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石化产业,支持中石油吉化公司积极推进石化产业向原料多元化、产品精深化、产业延伸化发展,建设吉林化工园区。新材料产业,依托吉林化工园区、长春高新区、吉林经济开发区,加强资源要素整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以特种纤维材料、合成树脂与改性材料、合成橡胶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作为吉林省和长吉图区域最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吉林化工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将构建长吉图区域化工产业开发开放、对外合资合作的平台,成为区域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依托,落实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产业发展要求。(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进一步深化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等一系列意见措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和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规模容量将进一步扩大。(3)民间投资得到鼓励和支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0年上半年发布,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国家的这一导向将使民营资本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东北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地区,更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会,有利于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本资源,推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4)吉林省工业产业跃升计划纲要的实施为了推动吉林省工业产业的发展,2009年吉林省政府下发实施了吉林省工业产业跃升计划纲要。按照这一纲要,吉林省将在未来3-5年内,把工业产业跃升计划作为全省工业发展的总任务,集中精力实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冶金建材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八大产业跃升,推进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石化产业要重点实施“两个千万、四个百万”工程,即千万吨油气田、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百万吨化工醇、百万吨尿素、百万吨页岩油。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高端化工,打造全国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生产基地,巩固吉林石化产业地位。(5)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石化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国务院于2009年5月颁布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振兴规划),作为未来三年内我国石化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振兴规划重点提出了“四个结合”的指导思想,即:稳定生产运行和促进产业振兴相结合,调整产品结构和增加有效供给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和推进自主创新相结合,实施重大项目与调整产业布局相结合。这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指南,而且是利在长远的发展大计。振兴规划确立了未来三年石化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2009-2011年,石化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力争实现平稳运行,经过三年调整和振兴,到2011年,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具体目标包括: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到2011年,原油加工量达到40500万吨,成品油、乙烯产量分别达到24750万吨、1550万吨;农资保障能力增强,到2011年,化肥产量达到6250万吨(折纯),在原料产地生产的化肥比重提高到6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重显著提高;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建成3-4个2000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煤化工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遏制;产品结构显著改善,2009年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标准,2010年车用柴油全部达到国标准,2011年轻质油品收率达到75%,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明显提高;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千万吨级以上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型粉煤制合成氨等成套技术装备实现本地化,煤制油、烯烃、乙二醇等示范工程建成投产;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到2011年,石化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以上,大型炼油装置吨原油加工耗标准油低于63千克,大型乙烯装置吨乙烯耗标准油低于640千克,大型煤制合成氨装置吨氨综合能耗低于1.8吨标准煤。(6)炼油、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和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作为指导“十一五”期间炼油和乙烯工业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我国炼油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炼油工业集中度、加工深度、管输化率偏低;资源保障体系脆弱,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多数炼油企业在综合商品率、综合能耗、现金操作费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成品油产销布局不尽合理,“北油南输”的现象突出。炼油中长期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1)到2010年,炼油装置平均开工负荷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适当留有余量。车用汽柴油质量基本达到欧标准,部分产品达到欧标准,轻质油品收率平均达到74%,化工轻油自给率达到85%。(2)2010-2020年,推广使用石油替代产品,降低石油消费强度。炼油装置平均负荷维持在90-95%。车用汽柴油质量与欧盟标准接轨,轻质油品收率平均达到76%,化工轻油自给率达到80%左右。(3)到2020年,石油进口实现多元化。推广天然气替代柴油作为调峰电站能源,以及燃气汽车和醇类燃料,使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实现多元化。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我国乙烯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乙烯自给率下降,而且产品档次低、品种牌号少;综合竞争能力不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落后于国外水平;原料瓶颈日趋凸显,化工轻油与成品油产出比受到炼油工业制约;经营管理仍显粗放,劳动生产率、装置运转周期均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乙烯中长期规划提出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是:企业平均规模提高到58万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包括:(1)对茂名石化等企业进行第二轮改扩建,生产规模达到80万吨级以上;对上海石化等企业进行第三轮改扩建,生产规模达到百万吨级;对抚顺石化等中型乙烯企业进行较大规模改扩建,生产规模接近100万吨级。到2010年,通过改扩建现有企业,增加乙烯产能438万吨。(2)新建南海石化等七大乙烯工程,增加乙烯产能620万吨。到2010年,形成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大乙烯产业区,产能占到全国60%以上。同时在新疆、甘肃、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区建成大型乙烯生产基地。(3)加快乙烯生产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进程,努力扩大乙烯原料来源。抓好沈阳蜡化重质原料催化热裂解制乙烯、丙烯的工业化试点工作。根据甲醇制烯烃技术进展情况,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适时布点建设。(7)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政策2004年公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规定到2020年我国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能耗降到10千克标准油/吨因数、乙烯综合能耗降到600千克标准油/吨。石油化工行业节能的重点领域有石油炼制提高装置开工负荷和换热效率,优化操作,降低加工损失。乙烯生产优化原料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优化急冷系统操作,加强装置管理,降低非生产过程能耗。以洁净煤、天然气和高硫石油焦替代燃料油(轻油),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和石油焦气化燃烧技术,采用能量系统优化、重油乳化、高效燃烧器及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和地热。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明确提出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筑)、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2008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并要求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2009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2 吉林化工园区“十一五”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2.1 园区“十一五”发展现状分析2.1.1 发展现状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吉林化工园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于2008年10月29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园区享受省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和相关政策。吉林市位于吉林省的中东部,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全市现辖4个城区、1个县、4个县级市,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00多万人。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形成了以化工、汽车、冶金、电子、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为主体的产业框架。其中化工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拥有吉化公司等大型化工企业,成为吉林省和吉林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吉林化工园区位于吉林市城区北部,松花江城区江段下游,城市主导风向下方。园区分为江北片区、经开片区和金珠片区三个片区,规划总面积为70.6平方公里,是老工业区与新兴开发区的有机结合。吉林化工园区内现有吉化公司、吉林化纤、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燃料乙醇)等40多家大型企业。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主要炼化产品115种。有全国生产能力最大的丙烯腈生产线和国内唯一的乙丙橡胶生产装置,有位居全国前三名的化工生产装置16套。其中乙丙橡胶、丙烯腈、甲基异丁基酮等9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一,高密度聚乙烯等3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二,丁苯橡胶等4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三。目前园区内化工生产企业近240家,产品品种超过1000余种,覆盖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学品、生物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吉林化工园区现已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工及生物化工等在内的完整生产体系,成为吉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园区内已初步形成炼油乙烯、乙烯下游、丙烯下游、芳烃下游、乙烯副产利用、化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几大产业链。近年来,吉林化工园区新建续建各类招商引资项目近800个,项目总投资近500亿元,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开工建设了千万吨炼油、丙烯腈、碳纤维、高品位石油焦、聚丙烯酰胺、ENB等50余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截至2009年,吉林化工园区共有工业企业608个,2009年全年实现总产值711亿元,利税68亿元。2.1.2 园区重点企业(1)吉化公司吉化公司是集炼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氨/合成气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前身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经过多轮重组改制,2007年整合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50多年来,吉化公司作为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先后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6万多人,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400亿元,取得科研成果700多项,获得国家级荣誉100多项,为我国化学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吉化公司产品总量1441.83万吨,商品量716万吨,总产值409.8亿元,利税52.98亿元。吉化公司重点产品产销情况见下表:吉化公司2009年重点产品情况序号产品名称生产能力(吨)产量(吨)商品量(吨)销售收入(万元)1苯酚74100771957719553728 2丙酮459004815713274 3丁醇12000013577212670395863 4辛醇1100001028238134769527 7醋酸酐60000294052940514852 8醇醚60000339922224822711 9AES60000223962239615160 10甲基叔丁基醚50000603470 11丁苯橡胶140000161983161983190233 12乙丙橡胶45000179831798237023 13车用汽油105010011175951117595700397 14柴油2771500285790728567641584933 15乙二醇16000015177515170673532 16环氧乙烷60000590014252041776 17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74000283349283348266630 18低压高密度聚乙烯300000293507293281274922 19ABS180000176050175891198810 20丙烯腈210000208350168667168212 21甲基丙烯酸甲酯112000710637106399212 22三羟甲基丙烷15000860986099510 23高活性聚异丁烯24500764176418809 24甲基异丁基酮30000552455245148 2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0000311973119729029 (2)吉林化纤吉林化纤是集国有资产经营、化纤及纺织纱线生产、商业贸易、建筑安装于一体的大型化纤综合企业。集团公司占地面积200公顷,现有员工万余名,总资产78亿元,下辖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两个控股子公司;吉林市拓普纺织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吉林化纤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九个全资子公司;吉林吉盟腈纶有限公司、吉林艾卡粘胶纤维有限公司两个中外合资公司,以及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天竹竹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丹东吉丹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拓普竹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四个域外企业。公司主导产品包括粘胶短纤维、粘胶长丝、腈纶纤维、化纤浆粕、纱线、纸制品六大系列450多个品种,产品质量位居同行业前列。现综合生产能力44.6万吨,产品除热销国内20几个省、市外,还远销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上世界最大的腈纶生产基地以及全球唯一高延伸连续纺长丝专有技术。“白山”牌产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白山”牌粘胶短纤维、粘胶长丝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3)吉林燃料乙醇吉林燃料乙醇是国家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大型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基地,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玉米生化产业发展商及新兴能源供应商。公司占地140公顷,目前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燃料乙醇50万吨/年、酒糟蛋白饲料(DDGS)43万吨/年、玉米油2.25万吨/年、乙酸乙酯5万吨/年,每年加工转化玉米165万吨。该公司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坚持创新,不断探索,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专有技术和工艺,建立了行业领先的生产运行系统,主导产品燃料乙醇作为绿色环保能源已成功在吉林、辽宁两省封闭推广使用,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该公司发展定位是:精细管理、和谐发展,合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生物质能源基地。该公司将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经营理念,以燃料乙醇生产为主体,以精细化工和玉米深加工为两翼,走生物能源、生物化工和乙醇深加工之路。(4)吉林市吉化北方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吉化北方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伴随着吉化国有企业的发展,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创业历程,现已成为以石油化工生产为主,以机械制造加工、铁路维修、建材制品、包装制品、物流、印刷和服装生产等为辅的综合性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现有员工4925人,拥有总资产9.45亿元。目前公司拥有化工生产装置43套,其中,MTBE、岐化松香酸钾皂等万吨级以上化工装置10套,另有年产120万瓶工业气体、60万只金属包装桶等生产线。主导产品65种,产品实物总量22万吨/年,销售收入13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率达16.59%。自公司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依托吉化区域经济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围绕“石油化工产品深加工、为石油化工装置配套助剂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三条主线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公司2-乙基蒽醌等18个主要化工产品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歧化松香酸钾皂装置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丁苯橡胶助剂生产基地,磷酸三乙酯等产品已远销到欧、美等地。(5)其它企业除以上数个大型企业集团外,园区内还有数十家较大型的化工企业,包括康乃尔化工、怡达化工、奥克化工、沱牌、宏鼎化工、丰南化工、大榆气体等,产品包括苯胺、醇醚、精细化学品等。2.1.3 园区在建项目吉林化工园区目前有一批化工产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其中比较主要的项目有吉化公司的千万吨炼油改造、ABS扩建、苯乙烯扩建以及吉林市吉化北方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轻烃芳构化等项目。这些项目完成后,吉林化工园区的产业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下表为吉林化工园区在建项目:吉林化工园区在建产业项目表业主名称项目名称生产能力预计投产时间吉化公司炼油改造从750万吨/年扩建到1000万吨/年2010年吉化公司ABS项目40万吨/年2012年吉化公司苯乙烯项目32万吨/年2012年吉化北方公司轻烃芳构化项目30万吨/年2011年吉林大唐建材有限公司碳纤维织品及岩棉项目2万吨/年碳纤维织品,3万吨/年优质岩棉制品2011年吉林市大江房地产公司、意大利法斯塔公司ENB项目1万吨/年,分两期建设2010年吉林市吉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聚烯烃催化剂项目300吨/年2010年吉林市北盟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新型建筑材料项目25万立方米/年2010年吉林市盛金公司与宁波鄞州磊恩塑胶公司合作建设塑料制品项目10万件/年电动机和电动工具外壳2011年吉林市亿成石油焦有限公司高品位石油焦项目60万吨/年,一期年产10万吨;二期年产50万吨2010年吉林市耦联化工有限公司聚丙烯酰胺项目3万吨/年2010年2.2 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吉林市是东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在福布斯评出中国内地最适宜开设工厂的20个城市中,位居首位。作为吉林市老工业区和新兴开发区的结合,吉林化工园区在供水、供电、供热、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已较为完善。2.2.1 交通运输吉林市地处我国东北中部,是吉林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完备,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东北具有相当辐射力的城市。吉林市铁路贯穿东西南北,长图线、吉舒线、吉沈线在此交汇,设有吉林站、吉林北站、棋盘站和新九站等车站。吉林铁路办事处管内有长图、沈吉、图佳、龙舒、烟白、拉滨、朝开、和龙等干支线17条,现有营业里程1381公里,车站117个。吉林市公路四通八达,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高速公路与长春、珲春连接,初步形成了以国道黑大线、珲乌线,省道五桦线、榆江线、长吉北线为骨架的“五纵四横一环”网状格局。城区与所辖县(市)主要由一、二级公路连接,县(市)到乡(镇)主要有三级以上公路连接,行政村基本实现水泥路。吉林市内河航运正待开发,第二松花江吉林市区段至松原陶赖昭段的航道工程正在兴建之中,该工程完工后将使吉林市水运运力大大增加,运程伸展更远。吉林市与长春市共用的龙嘉国际机场距吉林市中心仅76公里路程,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及周边国际城市。原有的二台子民航机场仍在继续运营,客货运输都十分方便。2.2.2 供水吉林市水资源丰富,吉林化工园区的发展有充足的水资源保证。在江北片区现有吉化中部和西部两个供水系统。吉化西部供水系统供水厂为三家子水厂。三家子水厂水源工程取水能力为48万立方米/日,水厂设计供水能力24万立方米/日。该水厂目前主要供吉化区块(西部)现有装置生产用水,供水量7-8万立方米/日,尚有较大的富余能力。吉化中部供水系统由三家子水厂和中部水厂联合供水,中部水厂供水能力9.6万立方米/日。目前,上述两水厂供水尚有一定富余能力。经开片区现有企业用水主要由吉林化纤集团水厂、吉林燃料乙醇水厂供给。其中化纤集团工业水厂供水能力为12.3万立方米/日,无余量;吉林燃料乙醇水厂设计总规模20万立方米/日,一期建设规模10万立方米/日已投入使用,尚有2.5万立方米/日的供水余量;另外,该片区总设计规模20万立方米/日的集中工业净水厂目前供水能力已达到10万立方米/日,该片区用水条件优越。吉林化工园区生活用水可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园区已建成市政自来水输供水管线(DN800-900)及加压泵房,管线输水能力为万立方米/日,现有用水量1000立方米/日,该管线可以满足吉林化工园区一定时期对生活水的需求。2.2.3 污水处理江北片区现建有吉化污水处理厂,吉化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24万吨/日,目前正常处理水量5500吨/时(其中工业废水4000吨/时、生活污水1500吨/时),夏季考虑处理收集初期污染雨水,处理量最大达到7500吨/时。经开片区目前主要有吉林化纤污水处理装置、吉林燃料乙醇厂污水处理装置和开发区集中污水处理装置三座污水处理设施,其中吉林化纤污水处理装置能力为6万吨/日;吉林燃料乙醇厂污水处理装置能力为0.5万吨/日;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4万吨/日,实际日处理能力为11万吨/日。该片区污水处理可依托开发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各装置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后排至开发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按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SH 3099-200)进行控制。2.2.4 供热江北片区布置了吉化等大型企业集团,吉化公司配置了集中的热力供应系统,分别由吉化集团动力一厂、吉化集团动力二厂、吉林热电厂、吉林松花江热电有限公司进行蒸汽供应,此外,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还为相关项目单独配置供热系统。(1)吉化动力一厂吉化动力一厂始建于1976年,经过四期工程建设和一次改造,现有六炉四机,装机总容量137MW。其中一期工程始建于1976年,建设了1#、2#、3#锅炉,型号为HG-220/100型燃油锅炉;一台B25-90/10型背压机组、一台C50-90/13型单抽凝汽式机组;二期工程始建于1987年,建设了4#锅炉,出力为180吨/时的燃煤旋风炉;三期工程始建于1988年,建设了5#锅炉,出力为180吨/时的燃煤旋风炉;一台CC50-90/13/1.2型双抽凝汽式机组;四期工程始建于1995年,建设了6#锅炉,型号为WGZ220/9.8-17型液态排渣煤粉炉。一次改造是2003-2004年,将2#、3#锅炉即2台220吨/时油炉改造为2台160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时建设12MW抽背机组。锅炉总蒸发量变为1120吨/时,装机容量为137MW。为此吉化动力一厂已由过去以烧油为主改为以烧煤为主。计划于2012年新建一台220吨/时的燃煤锅炉。吉化动力一厂是吉化公司的生产服务型企业,主要承担吉化公司中部生产装置供电、供汽、以及制水等动力能源任务,是以供热为主、发电为辅的企业自备电厂。吉化动力一厂主要供应:a)供汽用户有机合成厂、电石厂、矿区服务事业部等67个(含45个小用户)单位,负责外供3.2 Mpa、5.0 Mpa两个等级的中压蒸汽和0.81.3 Mpa的低压蒸汽。b)供电用户电石厂、有机合成厂、精细化学品厂等15个单位,负责外供66kV、10.5kV输电系统。c)供水用户有机合成厂、聚乙烯厂、丙烯腈厂、矿区服务事业部等27个(含9个小用户)单位,负责外供过滤水和生活水两个品种。(2)吉化动力二厂吉化动力二厂位于吉林市江北化工区西部,吉化公司化肥厂北侧,占地面积约19.5公顷。一期工程建设2×220t/h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和1×25MW背压机组、1×25MW双抽机组。二期工程建设1×410吨/时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和1×12MW背压机组。2010年拟建设1台410吨/时高温高压煤粉锅炉、1台25MW高温高压背压机组,在原二期的扩建端继续向北扩建。(3)吉林热电厂吉林热电厂共有13台燃煤锅炉、11台汽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2.5万千瓦。企业年发电能力68亿千瓦时,供热能力2000万吉焦,是吉林省主力火力发电厂,东北电网主力电厂之一,全国供热量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电力企业大用户直供电首批试点企业之一,肩负着向化工、造纸、铁合金、炭素等32家大中型企业的供热任务,民用采暖主干线长度超过40公里,供热面积1600万平方米,覆盖大半个吉林市。2009年企业总产值完成218193万元,上缴利税14673万元。全口径发电量完成64.0732亿千瓦时,供热量完成1594.53万吉焦,粉煤灰产生量104.75万吨。按照国家“上大压小”和“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根据吉林市热电联产规划(2010-2020年)安排,该厂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经过三期扩建,建设成为百万千瓦级热电联产基地。一期扩建2台350MW超临界双抽供热机组,计划2011年4月开工,2012年投产,投产后,关停10号机组(容量220MW),同时建设棋盘锅炉房(供热能力3

    注意事项

    本文(吉林市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