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867.A经济发达区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doc

    • 资源ID:3823467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867.A经济发达区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doc

    经济发达区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及其开发策略The analysis of SWOT and the strategy of exploitation for the vacation hotel in the suburbs of develop economic areas摘要: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人们的休闲意识逐渐加强,休闲需求也随之加强,度假村的发展市场也越来越广阔,城郊度假村作为新型的度假村模式,在旅游经济的开发中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不同的城郊旅游区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城郊度假村的不同开发模式。本文具体论述了经济发达区的城郊度假村的SWOT分析及开发策略等。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hanker for requirement of material before, but now it changes to have a strong desire for spirit civilization. Nowadays, the tourism project has a speedy progress, and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leisure also have a strong grow. So there is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need of leisure. As a result, the market for vacation hotel has a wide develop. As a new mode, the vacation hotel in the suburbs of city will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in the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economy. This thesis have concrete introduced the analysis of SWOT and the strategy of exploitation for the vacation hotel in the suburbs of develop economic areas. 关键字: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 开发策略Key words: the leisure vacation hotel in the suburbs of city; the analysis of SWOT; the strategy of exploitation正文:进入21世纪,世界旅游产业的格局和结构将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以参观游览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观光性旅游活动将逐渐转变为以休闲、放松、康体、娱乐为目的的度假旅游。在经济发达区,居民收入提高,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居民中的高收入人群越来越向往休闲的乡村生活,到郊外的休闲旅游活动需求加大。在这种趋势下,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城郊休闲度假村成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热点。在2002年出版的度假村管理与运营一书中,作者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系统的讲述了国外的度假村管理和运营模式。在2003年出版的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一书中,作者田玉堂系统的阐述了度假村的理念和实务操作,详细介绍了中国旅游度假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指出了度假村与酒店经营管理的不同,并例举了绿色度假村模式、分时度假模式和主题度假村模式等具有创新意识的度假村模式。在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一书中,作者以21世纪的文化眼光,对现有旅游度假村经营管理经验做了简单总结,并在科学意义上对度假村适应21世纪速度发展需求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这些研究大多着眼于适合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度假消费活动,而针对经济发达区的居民业余时间的休闲度假活动关注甚少,尤其对城郊休闲度假活动及其休闲娱乐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就经济发达区的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功能和开发策略方面做了相关分析。一、休闲及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背景(一)、休闲的定义 围绕休闲的概念定义,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凡勃伦,各国学者都试图给出一个尽量完整与科学的关于休闲的答案。以时间定义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活动的角度来定义休闲,认为休闲是在自由时间内的活动或体验,包括“一系列在尽到职业、家庭与社会职责之后,让自由意志得以尽情发挥的事情,它可以是休息,可以是娱乐,可以是非功利性的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也可以是对社会活动的主动参与”(Dumazedier,1960)。因而,现代的主流观念认为休闲式一种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而不单单是休息的时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片面的物质享受和可怕的精神贫困使得当代人在面对与日俱增的闲暇时间无所适从,于是,休闲就成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最好方法。休闲问题与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闲暇时间增加,休闲意识增强,将逐渐打破传统生活的平衡结构,形成新的生活价值体系,并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闲暇和工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休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休闲不仅是为了达到身心的愉悦和放松,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过程。(二)、我国经济发达区的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背景1、收入的增加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人均超过1000美元,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按照国际经验,人均超过1000美元,正是一个国家旅游需求急剧膨胀的时期,但主要是观光性的需求,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度假需求才会普遍产生。但是为什么在现实感受中,休闲度假的需求已经产生了呢?主要原因是地区间差异大,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越过了休闲度假的门槛,度假需求已经产生。度假需求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一类新的市场需求,必须提供一套新的产品。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区,高收入人群庞大,但生活压力大,休息时间短,在身体和精神上都需要休息放松,在这种情况下,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出现就满足了这类人群的需求。2、节假日的调整我国以前的节假日结构是一年中有三个黄金周,而在黄金周旅游问题上,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议,认为现在假日过分集中,形成高峰性需求,但很难为这个需求配置资源,并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旅游产品质量下降。而2007年最新提出的节假日调整安排中,黄金周被分割开,形成长假减少,短假增加。短假的增加引导了短途度假的发展需求,也限制了长距离旅游的成行,对培育休闲度假市场有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休闲度假的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村,距离短,耗时少,环境好,项目多,易于成行,能满足短假旅游的需求。3、市场需求的扩大目前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休闲度假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有新的消费人群不断产生,一方面是年轻人不断成长,逐步具备了休闲度假的条件,另一方面是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需求也在不断产生,另外,农村的休闲度假需求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产生。有这样一个不断产生、不断更新、不断培育的消费人群,这个市场需求是无限的。在东部经济发达区,城市中的年轻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好奇越来越大,乡村人群要把资源投向城市,需要寻找途径,而城郊度假村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两大人群的需求。4、旅游者的不断成熟国内旅游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历经20多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旅游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熟起来。早期单调的观光旅游模式已经在逐步淘汰,旅游者经验越来越多,要求更深入的体验,追求也越来越个性化,所以从初期简单的观光旅游转向休闲旅游,这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两年休闲度假旅游的市场现象已经非常普遍,2007年“五一”黄金周的宣传主题也被确定为“休闲度假大众化,城乡和谐文明游”。这样的市场现象表明,休闲度假的需求正在逐渐普遍化。在东部经济发达区,旅游者的受教育水平高,对旅游目的地、过程等的要求也高,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兴起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好去处,并且为城市儿童提供了实地教育的机会。二、城郊旅游的形成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增多,城市郊区旅游与城市周边旅游以及短线区域旅游出现重合现象。以城市为中心的辐射旅游区使居民外出休闲特别是团体、亲朋、家庭、青绿等出游机会日益增多,在城市周边开拓相应的康体休闲活动时必要的(吴必虎,2001)城郊是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郊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区。(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79页)城郊旅游时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国家级或省级旅游目的地。(一)、城郊休闲区形成的社会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经济发展较快的大中城市,受到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而迅速向周围村镇扩展;而这部分村镇受中心城市的影响,拥有较好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在向中心城市聚集,同时这些村镇的也在向其周围的农村扩散,影响着周围农村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和乡村相互渗透的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周围形成了一个城乡交融、互动的空间地带,即城郊。这一地带由于城市居民的频繁出游而逐渐形成旅游区。 (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城市居民的旅游观念、意识等产生了影响。城市环境污染日益明显,城市高密度的人口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从而开始向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远离城市、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的休闲观念也在改变,他们愿意将自己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市民周末出游成为了时尚。 (三)、旅游供给的形成。城郊是一个连通城市和农村的开放空间,也是一个城市与农村融合度较高的一个地带。从资源方面来看,与城市相比,城郊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较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正好满足了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体验文化的需求。同时城乡景观的强烈对比和文化、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也成为城市居民热衷于城郊旅游的原因之一。 (四)、空间作用促成城郊旅游带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可转移性决定了旅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到目的地进行旅游消费。因此旅游者的旅行成本体现在市郊机会成本、交通成本及离开惯常生活地所引起的所有消费,所以,一般情况下,旅游者的旅行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反映在旅游者的行为上就使尽可能的选择距离近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从旅游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距离城市越远,级差地租越低,投资商的资金压力越小;但是离开城市越远,旅游者的旅行成本越大,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旅游区。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郊旅游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得到很大的改善,加上私家车的普及使城市居民的出游的时间机会成本和交通成本降低,更能满足城市居民周末或假期出游的需求。而城郊旅游区处于城乡交错区,距离城市较近,这一地带的各种资源、文化等信息更容易流通到城市,为城市居民所知晓,以激发其旅游行为;而这一地带的农村居民也更容易了解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以提供适合城市居民的旅游产品。 而关于度假村,查克·Y·吉在度假村开发与营销中讲到“从长远的意义来说,度假村的运营目的在于为旅行者从工作以及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而提供可以远离喧闹或可以放松的场所。”因此,城郊旅游促成了城郊度假村的旅游市场,使得城郊度假村因势而生。在休闲度假逐步成为旅游消费潮流的前提下,城市度假和乡村度假等度假村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但是,城市度假受环境限制,乡村度假的基础建设不完美,介于两者的相对狭隘性,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把眼光投向了处于两者之间的城郊休闲度假区。城郊休闲度假区指的是建立在城市周边,介于城市与乡村中间,依托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集居住、娱乐、度假、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度假村。所以,随着休闲需求的增加,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建设也势在必行并成为城郊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城郊休闲度假村的现状与成就城郊度假村介于城市度假村和乡村度假村之间,能取两者之所长,避两者之所短。 区位优势:城郊度假村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车程最好距市区40分到1小时之间,这样去哪边都方便,并且能串联起两地,促进两地的相关旅游区的发展。同时,避开了城市的吵杂和乡村的远距离,吸引更多的旅游者选择城郊度假村。资源优势:城郊度假村由于其区位优势,而使其可以方便利用两地的各项资源。城郊度假村可引进城市的先进的现代化设施,为城郊度假村提供一切便利的服务。而乡村则可提供给城郊度假村一切需要的农副产品,为乡村的农副产品扩大市场。城郊休闲度假村在国内的发展正在逐步完善中,成就也越来越大。例如在绍兴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上,新开发的大香林景区迅速走红,景区开园一个月,游客突破10万人次,成为绍兴市首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正申报全国4A级景区。由此可见,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三、经济发达区的城郊休闲度假村开发条件评价(一)、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发展优势1、休闲市场分析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人均收入高,但生活压力大,休息时间短,对外出旅游的需求大。同时,东部地区人员素质较高,单纯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一个设施完善、娱乐项目众多而交通方便的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市场十分广阔。2、城郊休闲度假村开发的区位条件城郊度假区的建设满足了人们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而想要回归田园的强烈内心渴望,同时又弥补了乡村度假区距离太远,可到达性不高,基础建设不完美,服务不佳等问题。城郊度假区以大城市为依托,可到达性高,交通便利。便于城市居民节假期间随时出行。可短居,可常住,自由度高。而对于乡村居民来讲,城郊度假区是进入城市的过渡带,避开了城市的高物质消费的生活要求。同时也解决养老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居民“空巢”现象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现代人的烦恼之一。城郊度假区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设施完善,出入方便,适合老年人度假养老,也便于子女探望。3、城郊度假村休闲资源的合理利用城郊度假区的区位优势注定了它能集城市度假区和乡村度假区两者的优势。城郊度假区不仅拥有城市度假区没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同时,为适合城市度假者的需求,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势必是乡村度假区所无法企及的。重要的是,城郊度假区加强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城市文化,促进了信息交流,开拓了乡村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促进了农村开放,促进了城乡互补发展。4、相关产业的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相互辅助,相互影响,所以城郊度假区的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休闲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改善。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城郊居民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也找到了谋生之道。5、政策的支持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城郊休闲度假村发展的坚强后盾,政府为度假村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度假村则可为政府吸引更多的资金收入,并推广城市的发展。因此,度假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互利互惠,互相牵制,互相影响。(二)、城郊休闲度假村的缺陷1、目标市场不明确度假村营销的关键在于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交易不能满足所有的人,度假村也无法让所有的人的各种欲望和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必须做一些选择,来确定哪些才是目标市场,才能开发出使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使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产品。城郊度假区作为新的度假模式,经营者往往无法确定目标市场,以至于无法针对目标市场做宣传,扩大知名度。2、管理混乱度假村不同于酒店,其管理模式也不一样。如果将管理酒店的那一套搬到度假村上必定是行不通的。城郊休闲度假村以其特殊的社会角色,其经营管理也具有其特殊性。度假村在管理分类中虽然隶属于酒店管理之下,但具体的管理手段却类似于社区管理,所以经营者应从酒店和社区管理中总结一套适合度假村的管理体系。3、忙闲不定这是城市度假区和乡村度假区共同的劣势,主要是由度假者的休闲时间而定,而目前的休假制度导致了度假村旺季和淡季的出现,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忙闲不定。而城郊休闲度假村要避开这一弱势,就必须要针对市场开发出新的旅游项目,能够在旅游淡季依然吸引消费者前来度假。.4、服务和设施的不完善由于城郊度假区的新兴发展,经验不足,以至于服务和设施的不到位,不能满足所有度假者的要求。并且由于度假村的初建,周边的社会公共设施也不能满足度假者的需求。四、经济发达区的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开发策略(一)、发展城郊度假村的基本思路 城郊度假村是随着城市化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旅游方式从观光度假到休闲度假的转换而进一步发展。它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满足城市人们各种不同需求的现代化度假村。因此,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收入水平,决定着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目前,虽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但出游需求已较高,愿意出游度假的人群也逐渐扩大,同时,中国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城市地区,由此,城郊度假村的发展应坚持生产鲜活农副产品、观光休闲、改善生态环境三功能相结合,根据区位特点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城郊度假村的发展方向、形式、规模和布局,建设新型的独特的城郊休闲度假村,使原有涌向工商业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变为由发达城市流向大自然。要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既不能把整个城郊设计成观光农业,而忽视度假村的现代化;也不能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把度假村建成城市度假村,忽视休闲观光的功能,要从城乡一体化出发,合理安排城郊度假村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要注意发展城郊度假村与周边旅游景点的结合,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郊度假村的发展,以城郊度假村的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达成互利互惠,互相促进,以形成规模优势。并且重视多方参与和利益共享原则,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相互协调,提高度假村的公众形象。重视规划。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的构想和安排,目标是实现旅游资源人文、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优化,是对度假村功能布局、建筑风格、旅游设施等的规划。目前,中国的度假村在规划方法和产品设计思路较为陈旧,并且沿用传统的规划方法,在调查评价、项目和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方面都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创新,同时,设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人工景观没有很好的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一些景区城市化倾向明显,降低了美学价值。规划原则主要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城郊休闲度假村与酒店相比,区域内的规划内容应更为具体,且需要考虑的内容更多更广。发挥地区优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利用地方资源,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相融合,开发休闲、考察、动植物学习、观光等不同旅游项目。协调好区内外发展关系,扬长避短。每个休闲度假村的旅游规划都离不开自身特定的旅游市场,而每个旅游市场都面临着向不同旅游地分流游客的选择。因此在进行旅游市场定位和旅游项目规划时,要详细进行SWOT分析,准确定位自身形象,避免与其他度假村相类似的形象出现在同一旅游市场,努力根据市场需求策划旅游项目,协调好旅游区发展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和需求的关系,寻求最优化发展。合理分期,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作为新开发的度假村,既要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模;又要注意在开发初期突出重点,根据资金和各种资源现状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做到量力而行,不贪多,不求全求大,重在打好基础,合理分期开发;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谋求稳定和高质量开发,并将最宝贵的资源留待长远开发,真正实现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村的规划设计要符合城市的形象,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二)、发展城郊度假村的对策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加强政府对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村的领导,特别要认识到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认识城郊度假村的多功能开发及其综合效益,各级领导,各级组织都应重视城郊度假村的建设,使其充分发挥满足城市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需求,以及绿化、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2、充分利用城郊度假村的优势,实现城乡互补。对城郊休闲度假村的开发要注意整体规划,分步执行,使城郊度假村的休闲生活具有丰富内涵,能经常性的吸引旅游者。开发新的度假项目,发展绿色度假村,以特色求发展。向国际学习,发展分时度假,与国际接轨。城郊休闲度假村的最大优势就是它可以选择正确的城郊度假村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各项资源。3、实行合理的营销方式,提高城郊度假村的服务理念,树立品牌意识。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合理开发资源,完善服务,加强城郊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建设。充分合理的利用促销手段,广告、网络、媒体等传播媒介,扩大度假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度假休闲。4、城郊度假村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特殊的发展前景,而对于拥有不同资源的城市则需根据不同情况发展不同模式。(1)、农业旅游模式 农业旅游模式主要适用于平原及无特色地区,以农村的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按照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的功能,可以分为观光农业区、休闲度假区、农业经营体验区、农业景观及自然生态区,公园绿化区,提供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活动。农业旅游模式要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充满绿色、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城郊休闲农业园区,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从发展趋势看,要特别注意开发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在当前城市青少年五谷不分的情况下,其发展市场潜力无限。(2)、山野休憩模式山野休憩模式主要依托于森林、山坡、溪谷、寺庙、民俗等资源背景。可开发山野观光、运动、休闲、游乐、养生、度假等活动。山野休憩模式要突出山野气息,利用山野的特殊地形开发登山、溯溪、攀瀑、定向、越野汽车赛、拓展训练等以及包括与山野沟谷相结合的各种游乐项目。山野休闲度假区房产主要是中低端的山庄、农庄、牧场、养老公寓、生态园、科技园等和高端的山野度假村和山野别墅,山野休憩模式中的建筑需与周边环境完美结合,生活配套、交通等设施都需做细致规划。(3)、水休闲模式水休闲模式主要是依水而建,依水而居,依水而乐。水休闲模式可根据不同的水体及其周边环境的不同,开发生存岛项目、自然生态岛、动物岛等主题游乐岛屿,滑水、竹筏、帆板、冲浪、激流勇进、漂流、钓鱼等休憩项目。与水休憩项目结合的是依水而居的水休闲度假生活。水休闲模式中最需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如何创建一个安全、休闲、完善的以水为主的休闲度假村发展模式是投资者需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去调研设计的。(4) 娱乐休闲模式娱乐休闲模式主要依托于人工建造的大型游乐园、博物馆、科技馆、竞技馆等人文设施。娱乐休闲模式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小,但对其目标客户群的长久居住不利。因此,该类模式在开发市场时,可将会议型客户作为另一发展目标,增加度假村的收入。(5) 城郊休闲度假村的最大发展方向新型养老院。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按人口阶层分布来来看,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最多,而中国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城市人口养老问题最先受到关注,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有针对性的出台,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城市老年人可以以离退休金作为其晚年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我国的退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普遍并不充裕,但离退休制度还是为其基本收入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但是,中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迄今农村人口仍占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的深入,全社会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运行以及计划生育工作成果20年来的积累与沉淀,中国农村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农村传统职业的变化,农村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变化等等。这一切无不对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人口传统养老方式产生影响,对数量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口的维生方式提出挑战,也促使现在的农村中青年人口对其未来的养老问题及早做出考虑与选择。家庭趋向小型化和核心化,“四二一”结构形成,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所以,从儿女角度来讲,经济困难和时间不够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介于以上原因,现如今的中青年人口都早早为自己的养老问题做好了准备。养老基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社会福利等的推行,将来的老年人都不会为了钱而“烦恼”。于是,随着日益加快的人口老龄化,给未富先老的中国提出了一个新命题:越来越多有“闲”有“钱”的老人,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规划,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在家看孩子的传统晚年生活,更多的人选择在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多走走多看看。并且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选择一种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宁静、山好水好空气好的乡村休闲生活,他们选择的地点不是城市,而是风景区内的乡村,这正符合了很多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健康需求;并且,其“养生支出”相对城市低了很多,而生活品质却高了很多。但是,由于乡村的各种局限问题,如距离太远,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社会设施不全面等,导致许多老人虽然有选择去乡村度假村养老的念头而无法下决心。但是作为功能齐全的城郊休闲度假村有相对完备的生活、休闲配套,主要会包括管理服务中心、特色餐厅、生活小超市、棋牌室、书吧、推拿室、医疗室、维修中心等,不仅能够为老年人的普通生活提供服务,还能为老年人举办各种休闲活动,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活休闲需求。休闲养生还是一个家庭性的产品,随着年青一代的经济压力的加剧,“空巢”现象越演越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趋向严重,并易引发相关疾病的产生。城郊休闲度假村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养老休闲的地方,同时便利的区位优势也方便子女有空时长去看望父母。从休闲的地点来说,风景秀丽的城郊不仅对老年人有吸引力,因为除了养生,它还有避暑、度假、体验式休闲等等功能,它是人亲近自然的必然需求,是年轻人放松心情的好地方,是孩子亲身体验鸟儿、树木、稻田等田园生活的最好场所。由此,城郊休闲度假村可以朝新型养老院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独特的社会地位。经济发达区的城郊休闲度假村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度假的场所,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又能安居又能时常与亲友见面团聚的家园。 结语: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引起的消费结构变化、居民收入水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休闲在全球的发展等因素促进了休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而发展休闲产业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就业问题、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旅游时代即将迈入休闲时代,度假村业将会拥有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城乡度假村也势必会迎来一个辉煌的时代。虽然目前城郊度假村的开发还不健全,但在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下,经济发达区的城郊休闲度假村建设也将越来越完善,而其新型的养老功能更是发展前景广阔,值得开发。参考文献:1 成伟光 论城市旅游形象战略 J 学术论坛,2001(05),总(148):PP127-1302 古诗韵、保继刚 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1999,Vol.14(02):PP15-203陈谅闻 论旅游城市的继续开发问题以杭州继续旅游开发为例 J 经济地理, 2000 Vol 20(05): PP91-934 张广瑞、宋瑞 关于休闲的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1(4):PP24-265 李仲广、卢昌崇 基础休闲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6 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 度假村管理与运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7 田玉堂 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旅游理论与实务丛书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年8 杨明 休闲与旅游调研导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年9 宋军继 中国中小城市户外休闲地发展研究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10 田玉堂 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年 11 宋健 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2 黄安民 休闲与旅游学概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13 魏小安 中国休闲经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4 田玉堂 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年 15 唐代剑 池静 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16 William S.Gray, Salvatore C.Liguori. Hotel and mote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4年致谢:经过半年的撰稿和修稿,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但由于经验的匮乏,论文之中难免有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及支持,想要完成这篇论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 老师的悉心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吕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吕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最后我还要感谢人文学院和我的母校 大学四年来对我的栽培。

    注意事项

    本文(2867.A经济发达区城郊休闲度假村SWOT分析.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