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商品研究综述.doc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 目: 关于国内旅游产品的研究综述 姓 名: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 级: 旅游管理61班 学 号: 2226113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2009年 05月 11 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关于国内旅游产品的研究综述摘要: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旅游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兴衰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产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品的概念界定、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与对策、旅游产品的创新等领域。本文针对这几个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关键词:旅游产品;特征;开发;创新Review of Researches on Domestic Tourist productsStudent major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liqinyingTutor huangyingAbstract::The product of tourism is the basis of tourism and the main body of tourism economy. The variety,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both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ourism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In the last few years,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one a mass of research on the product of tourism and some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This kind of researchs focus is mainly on the following fields: the definition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product,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he proposal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tourism product. This paper has made systematic arrangement for and statement on those fields mentioned above.Key words: Tourist product ;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creation旅游产业将成为未来世界第一大产业,与此相适发展旅游产品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产品开发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技术行为。在旅游产品开发规划过程中,必须树立一些正确的理念,遵循正确的途径,才能设计生产出既符合广大旅游者需求又符合旅游目的地特点,且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旅游产品。基于旅游产品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对旅游产品进行了研究,并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文献,笔者认为在旅游产品的内涵、特征、类型、开发和创新这几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下面笔者将针对这几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一、关于旅游产品内涵的研究由于旅游产品自身在要素构成方面的广泛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由于不同学科或学者对旅游产品考察角度不同,学界对旅游产品概念存在着不同理解和认识。总体上可把旅游产品内涵的理解分为两类:(一)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进行定义国外学者维克多·密德尔敦(2001)指出旅游产品是一种组合,认为旅游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而精选组合起来的一组要素,所有构成产品的要素都可以按最符合消费者特定需求的方式进行设计、更改或搭配。就旅游者而言,旅游产品就是他从离家到回家这段时间的完整经历。因此旅游产品应看作是三个主要因素的混合物,即景点、目的地设施和可进入性。1林南枝、陶汉军(2000)则强调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在所著的旅游经济学中提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一定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这个经历包括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到旅游结束归来的整个过程中对所接触的事物、所经历的事件和所享受的服务的综合感受。2 (二)从旅游业供给的角度进行定义王大悟(1998)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需要,向旅游市场提供的一种特殊产品。3申葆嘉先生(1999)强调旅游产品的服务性,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是旅游服务诸行业为旅游者满足游程中生活和旅游目的需要所提供各类服务的总称。4张辉(2004)从旅游产品的整体性出发,在其所著旅游经济学中认为旅游产品是包括旅游吸引物、交通、住宿、饮食、娱乐在内的各种劳务的组合体,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亲身感受相联系,旅游产品的数量是与旅游生产能力和旅游需求规模相联系的。5学界对旅游产品的定义和概念做了深入的研究, 主要从旅游产品供需两方面出发,可是目前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旅游产品概念。笔者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等资源,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外国文献虽然关于旅游产品的研究文献很多,但专门对旅游产品定义进行界定的很少,多从抽象层面进行界定。像Llewellyn Watson 和Joseph P. Kopachevsky(1994)尽管把旅游商品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了专业的解读,但并没有对旅游产品的内涵进行说明。6二、旅游产品特征和类型的研究 (一)旅游产品特征分析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别的一般消费品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各个学者对旅游产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但总体上说都大同小异,可以把旅游产品具有的特征概况为综合性、效用上的心理满足性、7易波动性、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具备空间的不可转移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8常莉(2008)和韩渝辉(2006)从不同的方面总结了旅游产品的特征,除了以上六个特点以外旅游产品的特点还应包括空间上的限定性、生产的一次性和无规范性。 (二)旅游产品类型的分析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产品的类型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当前日益盛行的旅游产品包括度假旅游,主要有海滨度假、温泉度假、乡村度假、山地度假(主要有冬季的冰雪运动和夏季的避暑旅游)、森林度假、度假村/区、环城游憩带度假(周末一夜游度假、农家乐等)、水库水利旅游、野营旅游等众多种类;生态旅游,如森林旅游、自然保护区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野营旅游、探险旅游、科普旅游等;刺激旅游,主要有探险旅游、冒险旅游、秘境(或神秘地带)旅游、沙漠旅游、观看古怪比赛旅游、狩猎旅游、海底旅游、火山旅游、惊险游艺旅游、斗兽旅游等类型;康体旅游,主要包括体育旅游、保健旅游等类型。如滑雪、高尔夫、漂流、海滨滑水、攀岩、登山、野外生存、驾车旅游、医疗保健旅游、疗养保健旅游等。此外,还有以都市风光、文化、购物、娱乐为内容的都市旅游;以农业乡村场景、系列农事活动为特征,使人们体验乡村生活、参与农事活动的农业旅游;依托河流开发开展的漂流、游泳、野炊、渔猎等河流旅游;以海船探险、海洋潜水、标本采集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旅游;以草原狩猎、放牧、采集、民俗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旅游等。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兴时尚的专题、专项、特种旅游已经成为现阶段旅游产品开发的重中之重。综合以上旅游产品类型,可以总结出现代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点:传统观光型向专题专项型转变;静态陈列型向动态参与型、体验型、刺激型转变;被动式向主动式、自助式转变;单一主题旅游向多元化、个性化旅游转变。9三、旅游产品的开发 (一)开发旅游产品的原则李俊民(2007)针对旅游市场的现状,重点指出旅游产品开发应强调品牌原则、创新原则和市场原则。10刘晓鹰(2008)从旅游产品特征着手,重点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包括特色原则、品质原则和多样化原则。11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其开发原则还应包括经济原则,应避免如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成资源的浪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理,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产品形象原则,即树立产品形象观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二)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旅游产品是旅行社竞争的核心,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对于旅游产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学者针对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以总结出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主要存在这五个问题:1、旅游产品设计过于单一且雷同董红梅(2006)认为旅游业向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团体、包价、观光、标准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中散客游产品比例很小;包价旅游产品以全包价为主,灵活包价和单项服务的比例很小;消费档次上以标准等为主,豪华等和经济等比例很小;旅游以观光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所占比例很少,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122、重点不突出,精品不精许多地方的旅游产品开发基本上还处于遍地开花的无政府状态,开发投入不足,开发深度不够。虽然产品众多,但缺乏重点,精品不精。这必然会降低游客心目中的旅游总体形象,降低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进而影响该地旅游的发展。3、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底蕴不足旅游产业属于文化产业,走马观花式的欣赏方式已经过去,现代人们追求的是对旅游产品深层次的认识,旅游需要文化底蕴作为支撑,才能吸引游客。4、品牌意识淡漠冯维波(2001)指出品牌是企业竞争的王牌。对于生产者来说,品牌有助于他们区分不同产品和进行产品介绍和促销,也有助于培育回头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顾客的忠诚。对于购买者来说,品牌可以帮助他们识别、选择和评价不同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并可以通过对旅游产品品牌的选择来获得旅游活动的最大满足感。目前旅游业普遍不重视品牌产品的创立,整个旅游业,品牌产品也为数不多,不利于增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实力。135、忽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是保证旅游行为得以实施的根本因素,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持续给游客提供旅游产品。旅游产品设计不应只注重市场需求,忽视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破坏旅游产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1、旅游产品的定位与选择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各种开发原则,确定旅游产品的开发数量、质量和品位。这就要求对各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进行分析评价和文化定位,找出其特色和开发价值。其次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把握时代脉搏,开发设计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品位和档次的顶极旅游产品,走“普品、特品、名品、精品”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最后进行投资效益分析,确定旅游产品供给指标和需求指标,以达到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靠特色与内涵树立品牌董红梅(2006)研究我国目前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指出旅游产品设计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天就能完成,这样随意、不慎重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着种种缺陷,产品往往缺乏特色与内涵,容易被模仿,很难树立品牌,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旅游企业必须从长远出发,做好自己的市场定位,从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的潜力,充分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提高科技含量,使得其他竞争难以仿冒。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品牌的创立,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123、培养专业人员旅游产品设计人员应该是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消费者所需要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才能从总体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4、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黄蓝(2008)认为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是旅游企业推销旅游产品与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媒介,企业进行广告宣传的目的是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实现旅游产品价值。广告宣传是旅游业产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旅游产品的促销宣传,就不能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就难以吸引充裕的客源,没有充裕的客源,旅游产品的效益就难以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下去。145、注重市场调研与西方旅行社相比,我国旅游企业在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中最缺乏的一点就是不进行或不注重市场调研。我国的旅游企业推出的旅游产品往往是根据经营者的主观判断,只是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在于对旅游产品市场调查重视程度不够。作为旅游企业,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的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四、旅游产品创新的研究(一)我国旅游产品创新的动因分析1、旅游需求的发展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旅游者的总体需求层次也不断变化与发展。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人们更多地要求在旅游目的地的参与。2、旅游需求的差异性人们的旅游需求受职业、年龄、个性、经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由旅游需求差异性的表现出的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满足,依赖于旅游目标市场的高度细分化。这就需要企业创造更多的新产品。3、旅游需求的社会性人的旅游需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受的教育,以及个人生活实践所制约。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同以往相比,人们的旅游行为更需要知识化,专业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4、旅游需求的国际性近几年来,亚太地区、欧洲地区、北美地区等是中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地。入世以后,中国将向多个国家敞开大门,客源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只有依靠创新的旅游产品才能吸引客源,顺应客源国市场的需要,引导消费潮流。15总之,创新旅游产品就是要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主题创新,就是适时把握市场动态,把着眼点放在高度细分的客源体上,对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进行改进、调整、完善或更新,创造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新产品。 (二)创意构思方法研究随着当前旅游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构思和开发创意性的旅游项目成为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的焦点和亮点。旅游项目创意设计与构思不是偶然的发现或灵感的火花,而是在真正掌握了该区域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刺激思维获得的。除了常规的市场项目资源排比法(根据旅游资源、工作经验建立旅游项目库,根据市场进行项目筛选)以外,通常还采用以下构思方法:1、创意激励法组成创意小组,在消除种种个体自身和群体之间对创新思维的抑制因素,加强群体间知识、经验、灵感的互相激励和启发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创想、比较、筛选来构思旅游项目的方法。2、时空搜寻法从空间轴、时间轴两个向量上搜寻与本地区位、市场和资源条件的最佳交叉点的方法,中国民俗村、世界之窗等项目就是利用此方法的成功案例。3、专业知识综合法以某学科或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科研成果为线索,通过浓缩、拓展、综合再现等途径,塑造和提升旅游地吸引力的方法。各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可以给构思者带来取之不尽、富有震撼力和启迪性的创造性构思源泉。16 (三)旅游产品创新方法的探究随着旅游者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是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根本途径,而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靠旅游产品的创新,武邦涛(2002)和陆雅婷(2009)等认为创新方式包括:1、游览产品创新观赏型旅游产品是我国当今主流的旅游产品,其数量、规模都是其他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但是从2007年在旅游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它所创造的外汇收入仅占到4%。所以从消费结构的升级角度来看,游览产品的创新迫在眉睫。游览旅游产品由于其资源无法移动、缺少互动,阻碍了其创新的进程。2、娱乐活动创新娱乐活动和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创新是提高消费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因素。体验型的旅游产品不像游览型产品那样,对游客有着单一次旅游的局限性,如果游客对体验型旅游产品满意度较高,游客完全有可能对该产品进行多次体验,这是观赏型旅游产品所不能比拟的。体验娱乐型旅游产品的创新要以当地文化为依托,呈现当地风俗活动的原来风貌,这需要旅游产品开发者和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共同努力完成。173、旅游交通作为旅游者出行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方式同样也可能成为旅游产品。骑骆驼、乘筏漂流、观光隧道、海底漫游等活动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旅游项目。例如,连接上海浦西浦东、展现高科技的观光隧道开通的第一天,人们蜂拥而至,希望亲身经历这一奇异之旅成,为国庆节期间沪上一个耀眼的旅游景点。4、旅游饮食的创新 出门在外,旅游者对饮食的要求,决不是填饱肚子,而是通过“吃”领略异乡的风情。他们都是抱着试一试,尝一尝的心情,吃一点他乡的饭菜、水果、饮料等。实际上就是“吃吃玩玩”,寻求一下乐趣而已。旅游饮食的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让饮食文化成为特种旅游商品,如美食之旅、减肥之旅、啤酒节之旅、糖果节之旅、烹调之旅、茶道之旅等;第二,让饮食构成旅游参观景点,如啤酒厂、葡萄园、烧鸭店、茶园、美食一条街、雪茄加工作坊等;第三,让饮食作为游乐项目,如糖画、面塑、吹糖人、捏面人等。通过举办与这三方面有关的饮食活动,沟通旅游者与旅游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和感情。5、旅游购物的创新摆脱千佛一面的纪念品局面,依靠当地的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技艺,突出当地的特色和个性,逐渐形成自己的拳头旅游纪念品。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几点:一品为主,兼营其它,强调旅游纪念品摊点以只经营一种独特的纪念品为主,增强该产品的花色;加强参与性,使旅游者参与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或采用前店后厂的方式,让旅游者积极加入到旅游纪念品的制作行列中来,丰富他们的旅游经历;增加旅游纪念品的功能效用,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例如有的产品本来是摆件,但为了方便旅游者携带,可以改成挂件。18五 总论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在对旅游产品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对旅游产品内涵、特征、类型的研究,是其他一切研究的基础,也提高了大家对旅游产品的认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各学者研究的重点,因为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技术行为。在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过程中,必须树立一些正确的理念,遵循正确的途径,才能设计生产出既符合广大旅游者需求又符合旅游目的地特点,且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旅游产品。各学者对旅游产品研究取得不错成绩,但笔者也认为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旅游产品内涵尽管相关研究很多,但至今对它的把握仍然不准确,没有一致的定义。在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虽然学者提出了许多解决旅游产品问题的对策,但这些对策总体上都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可能实际操作很难。笔者认为对旅游产品的包装、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重要,是旅游者认识旅游产品的途径,但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对旅游产品包装和营销等研究相对较少,学者需要在这些方面作出更多的研究。参考文献:1维克多·密德尔敦,向萍译.旅游营销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3王大悟,魏小安.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申葆嘉,等.旅游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张辉.旅游经济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6G. Llewellyn Watson,Joseph P. Kopachevsky. Interpretations of tourism as commod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ume 21, Issue 3, 1994, Pages 643-660.7武光,韩渝辉.再论旅游产品概念及其特征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常莉.旅游学概论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9何雨.旅游规划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10李俊民.论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 J.演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1刘晓鹰.旅游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董红梅.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9).13冯维波.对我国旅游产品开发操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1(2).14黄蓝.浅谈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和旅游纪念品设计J.企业家天地,2008(5).15刘燕霞.对旅游产品创新的几点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0).16吕连琴.谈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的理念和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3).17黄沛,陆雅婷.基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旅游产品创新J.商业时代,2009(6).18武邦涛,楼凌雁.实施旅游产品创新战略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4).专业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姓名李钦颖题目关于国内旅游产品的研究综述指导教师意见(包括选题是否恰当、文字表达水平、论文的难度和创新性、参考文献质量、格式是否规范等方面,请使用钢笔书写或打印):论文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