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中最大的是昆虫纲课件.ppt
绪 论一、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动物界中最大的是昆虫纲,100万种以上。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个体数量十分惊人。分布面广,几乎遍及整个地球。,昆虫对人类益处多多,昆虫是传粉媒介(蜜蜂)昆虫是食品和药品(冬虫夏草)昆虫的产品用处多(蚕、紫胶、白蜡、蜂蜡、蜂花粉、蜂胶、蜂疗)昆虫是天敌(捕食性、寄生性)昆虫是不知疲倦的除草工昆虫是食腐动物,生态系统清道夫(白蚁、小蠹虫)昆虫具有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蝴蝶)昆虫具有科学价值(果蝇与遗传学、环境变异的优良指示生物),昆虫的有害方面,侵害植物(人类栽培或利用)的昆虫(农业、林业)。蝗虫、棉铃虫、稻螟、食心虫、松毛虫、天牛、小蠹虫。骚扰和侵害人类及驯养动物的昆虫(医学、兽医)。蜚蠊、蚂蚁、白蚁、蚊子、跳蚤、虱子、牛虻、刺蝇 毁坏人类生产产品的昆虫。谷盗、黄粉虫、白蚁、粉蠹、衣鱼传播植物、人畜病害 的昆虫。,森林昆虫学,是关于影响森林和林产品的昆虫的学科。森林昆虫是指生活在森林中与森林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昆虫。着重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害昆虫种类(当然也包括相应的有益种类)的种群动态规律,及对害虫种群的有效控制和有益种类的利用的学科,以使森林能较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中国森林害虫发生与危害概况,我国森林害虫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松毛虫、叶蜂、大袋蛾、榆蓝叶甲、线茸毒蛾、黄脊竹蝗 杨树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小蠹虫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落叶松鞘蛾、湿地松粉蚧落叶松花蝇、落叶松种子小蜂、微红梢斑螟 美国白蛾、松墨天牛(松材线虫媒介)、强大小蠹(红脂大小蠹)、锈色粒肩天牛。,第1单元 森林昆虫基础知识昆虫纲的特征,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昆虫纲最主要特征是:体躯分成明显的头胸腹3个体段 具3对足,多数还有2对翅。,节肢动物门,第1节 昆虫的头部及附器,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昆虫头部一般都很明显,半球形,以多少有些缢缩的膜质颈部与胸部分界,位于身体的最前端,通常都很坚硬,生有触角、口器、单眼和复眼等附肢或附器。,触角,柄节:最基部的一节,常较粗短,由膜质圈与触角窝的边缘相连接;梗节:第二节,一般较柄节略小;鞭节:梗节以后各节的统称,形状多变。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由于触角的变化类型多,是常用的分类特征。,触角的类型,昆虫触角的主要类型,丝 状:细长,各节大小相似,竹蝗等。刚毛状:短小如刚毛,叶蝉、蜻蜓等。锯齿状:鞭节各节端部形如锯齿,见于叩头虫等。球杆状:基部若干节细长,近端部数节逐渐膨大,见于蝶类。锤 状:端部数节突然膨大,状如锤子,甲虫。栉齿状:除基部两节外,其余各节向一边伸出如细枝,状如梳子,花萤。,昆虫触角的主要类型,羽毛状:形同羽毛,见于蛾类雄虫。环毛状:各节环生细毛,见于蚊类雄虫。念珠状:鞭节各节状如串珠,见于白蚁。鳃片状:未端数节扁平如片状并折叠在一起,状如鱼鳃,见于金龟子类。膝 状:触角柄节特别长大,鞭节与梗节间成膝状弯曲,见于蜜蜂等。具芒状:触角短,未端膨大,上有1根侧毛,称触角芒,见于蝇类。,昆虫的头式,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最原始的口器类型是咀嚼式口器,了解其结构,就可据此识别昆虫口器的其它变异类型。,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 的构造,上唇:构成口腔的前壁。上颚:是一对坚硬的锥状构造,2个上颚相对的一面基部为磨区,端部为切区,可以磨碎和切断、撕裂食物。下颚:左右成对,构成口腔的侧壁。下颚由五部分组成:轴节,茎节,内颚叶,外颚叶,下颚须。下颚可以把握食物,协同咀嚼。下唇:一片状的分节构造,相应于下颚的各部分依次为后颊、前頦、侧唇舌、中唇舌和下唇须。下唇构成口腔后壁,可以盛托食物。舌:位于口腔中央,司味觉。舌和下唇相连接处有涎腺的开口,涎液于此处流出,在口腔与食物混合后被吸人消化道。,刺吸式口器 的构造,上唇成倒三角形,贴于口器基部;上颚特化为坚硬而细长的口针,端部锐利,外侧有倒刺,便于刺入和固定于组织内;下颚亦延伸成口针,两口针的内侧面有大、小两个凹槽,并合而形成食物道和唾道;下唇延伸为分节的喙,由上、下颚形成的口针即包藏其中,上颚在外,下颚在内。,其它口器类型,刮吸式 如牛虻等吸血昆虫;舐吸式 如蝇类;虹吸式 如大多数蛾蝶类;嚼吸式 如蜜蜂等。,第2节 昆虫的胸部及附器,运动中心:3对胸足和2对翅 胸节的基本构造:每一胸节都由背板、侧板(左右对称)和腹板所组成,各骨板又被若干沟缝划分为一些骨片。,胸足的基本构造,基节:短而粗,着生于基节窝内。转节:常为最小的1节,有些昆虫的转节可分成2节,如蜻蜓,其另一端多固定于腿节上。腿节:是最长最大的一节。善跳种类这一节就更强大。胫节:细而长,端部常有可以活动的距。跗节:小节数依种类而变异,跗节下方常有垫状构造称附垫。前跗节:为足的末端部分,包括爪及中垫等。,胸足的类型,步行足:适于行走,如步行虫。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细长,如蝗虫等。捕捉足:腿节腹面具槽,槽边有两排硬刺,胫节腹面也有两排刺。胫节弯折时,正好嵌合于腿节槽内,有利于捕捉猎物,如螳螂等。开掘足:亦由前足特化而成,其特点是前足粗短强壮,胫节扁阔,外缘有强大的扁齿,利于挖上,如蝼蛄和一些金龟子。,胸足的类型,游泳足:见于后足,各节扁平而胫节和跗节边缘着生多数长毛,利于划水,如龙虱后足。抱握足:见于龙虱前足,其跗节特别膨大,上有吸盘状构造,借以抱握雌虫。携粉足:见于蜜蜂等,后足胫节端部宽扁,边缘密生长毛,可携带花粉,称花粉篮。,昆虫的翅,昆虫是唯一具翅的无脊椎动物。翅使昆虫极大地扩大了活动范围,对昆虫的觅食、求偶、避敌等生命活动及进化有重大意义。,翅的构造,三缘(前缘、外缘、后缘)三角(基角、顶角、臀角)脉相;模式脉相纵脉、横脉翅室,翅的质地和类型,翅的质地为膜质,透明的称膜翅;膜翅全部或大部为鳞片所覆盖的称鳞翅,全部覆毛的称毛翅;质地较厚,半透明而似革质的称复翅;基半部厚,角质,无明显翅脉,端半部膜质的称半鞘翅;翅全部不透明,角质,翅脉不明显的称鞘翅。蝇类的后翅特化成为平衡棒。,第3节 昆虫的腹部,生殖和新陈代谢的中心,构造较为简单多为811节背板和腹板,外生殖器,腹产卵瓣(第8腹节);内产卵瓣(第9腹节);背产卵瓣(第9腹节的外长物)伪产卵器(腹末数节相互套叠,能够伸缩),阳具抱握器,天牛伪产卵器,第4节 昆虫的体壁,昆虫的体壁,担负皮肤和骨骼双重功能,又称外骨骼。它既能保护内脏,防止失水和外物的侵入(皮肤)。又供肌肉和各种感觉器官着生,保证昆虫的正常生活(骨骼)。,体壁的衍生物,一类为体壁的外长物,即由体壁向外突出或向内凹人,形成各种突起、点刻、脊、毛、刺、矩、鳞片等;一类为皮细胞层在某些特定的部位由1个或多个细胞特化为各种腺体,能分泌各种功能不同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