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

    • 资源ID:3801713       资源大小:7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5)一、办学基本信息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其前身为始建于1965年的内蒙古体育运动学校,2001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立,是自治区唯一的体育高等院校。学院办学形式为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学历层次和较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社会需要的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特长的体育实用人才。进入“十二五”后,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强化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目前,学院占地面积12.346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920.41万平方米,办学设施齐全:学院建有教学楼、图书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体操馆、摔跤馆、武术散打馆、篮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塑胶田径场、力量训练馆、综合馆,网球场等配套设施;建有生理解剖实验室、体育公共关系多功能实训室、体育市场营销策划实训室、体育新闻采编实验室、体育新闻后期制作实训室、计算机网络中心、体能训练中心、多媒体教室、全自动跟踪精品课程录播室、语音室等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完全能够保证学生教学训练需要。(一)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定位学院明确提出了“竞技训练是立院之本,高职教育是强院之路”的发展思路。把竞技体育作为学院办学之本,强化了服务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遵循体育、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并积极探索“上下贯通、横向联接、多元立交”的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力求体现学院办学的竞技性、应用性、学术性,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应用型体育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体育产业研发孵化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而努力奋斗。目标定位:立足自治区,面向全国;立足行业,面向社会。以体为本,服务竞技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以高职教育为主体,后备人才培养与社会体育培训为重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自治区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层次定位:大力发展三年制高职教育,适度开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稳步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积极拓展继续教育。专业定位:以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专业为龙头,对接市场,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形成适应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体育特色专业体系。合理设置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达7个。服务面向定位:把握行业办学优势和突出体育特色,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体育行业和体育事业。(二)办学规模2014年,学校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468人,从年级看:2013级146人,2012级110人,2011级212人;学院中职在校生466人。因为学院只面向本自治区招生,所以生源全部为自治区考生。2014年与2013年相比高职在校生数量明显上升。(三)专业建设与特色1、专业结构与规模学院专业建设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目录为依据,坚持专业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重点建设优势专业,适时调整、优化和提升旧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努力创建有竞争力的新兴专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能适应学院规模发展需要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能造就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框架。在专业建设上不断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实现途径。学院本学年共设高职专业7个,包括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保健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本学年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不招生。运动训练专业为学院重点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学院特色专业。与2013年相比,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停止招生,体育保健专业开始招生。在校生招生规模前3名的专业依次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其中专业在校生占全部在校生比例超过30%的专业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今年自治区教育厅下达招生计划数200人,实际录取196人,实际报到170人,所有考生全部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报到率为86.73%,实际录取数及实际报到数都较2013年有所提高,计划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在区内同类院校中位于中游。普通高中生生源占总生源81.82%,相比较2013年200人招生计划,实际录取170人,实际报到142人的数据,全部都有所提高。其中报到人数不足(含)20人的专业有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全国高考人数明显下降的形势下,2014年学校招生录取人数稳定。专业设置情况见附表1“专业设置情况表”。2、重点或特色专业学院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建立以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并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带动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学院现已将运动训练专业打造为重点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打造为特色专业。学院加大了五年制高职的专业建设力度,并积极协调自治区体育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各盟市体校,努力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职教体系,解决学院目前高职生源不足的窘境,并使五年制高职的专业建设成为学院专业建设的“亮点”。 重点或特色专业与2013年相比没有变化。(四)教职员工队伍建设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重要工作之一,面对高层次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院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进一步制定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奖励办法,花大力气提高教师的学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通过“转型、转岗”合理使用教师资源。加强对一线教师、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使更多教师逐渐向“双师型”过渡。1、教职员工队伍基本情况截止到2014年9月,学院共有内设机构10个,教职工总数140人。2、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学院高职部分专任教师78人,校内兼课人员2人,校外兼职教师19人,无校外兼课教师人员。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1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79%;中级职称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87%;初级职称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33%;博士研究生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及获得硕士学位者共2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21%。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55人,占总数的70.51%;45岁以下青年教师5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36%;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及获得硕士学位者20人,占专任青年教师的34.48%。与2013年相比,从学历结构来看,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及获得硕士学位的人数有所增加;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增加了两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来看,老中青比例相对均衡。3、教师校外进修、培训及交流情况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以结构调整为主,重点做好新设专业的师资配备与培养,形成专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教科研能力强,师德高尚的教师、教练员队伍。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重点专业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通过选送教师攻读学位、进修、学习考察等途径,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提高学历、外出进修以及通过参赛、参会,参加培训,担任裁判等形式走出去观摩、学习、交流、考察、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本学年教师教练员从参加培训进修的人次和经费投入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截止到2014年9月,学院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及交流46人次,在职或脱产进修5人次,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培训与交流46人次,到企业实践31人次。投入经费24.996 万元,与2013年相比,增加投入12.068万元。(五)基本办学条件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按照学院类别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比分析如下。详见附件2“基本办学条件一览表”及附件3 办学“资源表”。(六)办学经费及效率1、2013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构成2013年学院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3045.56万元,其中:学费收入150万元,占年度总收入的4.92%;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2281.34万元,占年度总收入的74.9%;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82.12万元,占年度总收入的2.69%;社会捐赠收入525万元,占年度总收入的17.23%;其他收入7.11万元,占年度总收入的0.23%。依据以上数据可看出,学院办学经费主要依靠财政补助收入。2013年学院年度办学经费收入与2012年对比情况为:2013年办学经费总收入比2012年减少876.08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22.33%;2013年学费收入比2012年减少82.40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35.45%;2013年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比2012年减少1200.83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34.48%;2013年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比2012年减少124.285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0.6%;2013年其他收入比2012年增加6.44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加965.66%。依据以上数据可看出,2013年学费收入较2012年少,原因为近年来学生来源有减少的趋势。 2、2013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及其构成2013年学院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3471.19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支出670.22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19.3%;设备采购支出42.29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1.21%;日常教学经费支出947.47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27.29%;教学改革及研究支出59.82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1.72%;师资建设支出75.67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2.17%;图书购置费支出2.29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0.06%;其他支出1673.43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的48.2%。2013年学院年度办学经费支出与2012年对比情况为。2013年办学经费总支出比2012年增加128.11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长3.83%;2013年基础设施建设比2012年减少14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2.04%;2013年设备采购比2012年减少392.47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90.27%;2013年日常教学经费比2012年增加451.44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长91.01%;2013年教学改革及研究比2012年增加47.53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加386.73%;2013年师资建设比2012年增加62.74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长485.33%;2013年图书购置比2012年减少5.78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71.55%;2013年其他支出比2012年减少21.35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1.25%。依据以上数据可看出,2013年教学方面的各项支出均比2012年有所提高,可见学院办学条件正在改善提高,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学院发展的根本性基础。3、2013年生均培养成本及其构成情况2013年学院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生均3.5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生均0.69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生均的19.38%;设备采购支出生均0.04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生均的1.12%;日常教学经费支出生均0.97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生均的27.24%;教学改革及研究支出生均0.06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生均的1.68%;师资建设支出生均0.08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生均的2.24%;图书购置费支出生均0.0023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生均的0.64%;其他支出生均1.71万元,占年度总支出生均的48.03%。2013年学院年度办学经费生均支出与2012年对比情况为:2013年办学经费总支出生均比2013年减少0.17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4.55%;2013年基础设施建设生均比2012年减少0.07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9.21%;2013年设备采购生均比2012年减少0.44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91.08%;2013年日常教学经费生均比2012年增加0.42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长75.15%;2013年教学改革及研究生均比2012年增加0.05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加345.71%;2013年师资建设生均比2012年增加0.0631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增长438.19%;2013年图书购置生均比2012年减少0.0067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74.44%;2013年其他支出生均比2012年减少0.1791万元,该项指标比2012年减少9.45%。(七)实践教学条件坚持校内外结合的方针,突出专业课程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能够满足教学、实训、考核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实习实训场所。校外基地建设要巩固原有基地,开辟和新设专业技能训练关联密切的有实力的新基地,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力争每一个专业都建成几个稳定的校内校外相结合、自建与共建相结合、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1、校内实习实训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已显成效。逐渐形成了以运动训练专业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主体的功能齐全、专业面广、规模较大的校内实训基地系统。学院现建有体操馆、摔跤馆、武术散打馆、篮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塑胶田径场、力量训练馆、综合馆,网球场等运动训练场馆,拥有生理解剖实验室、体育公共关系多功能实训室、体育市场营销策划实训室、体育新闻采编实验室、体育新闻后期制作实训室、计算机网络中心、体能训练中心、多媒体教室、全自动跟踪精品课程录播室、语音室等校内实训基地23个。实训基地设施设备齐全,能够满足学院的教学训练要求。学校通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各专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训实习学时,实训基地利用率高,保障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2、校外实习实训条件学院在改善校内实训条件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先后与各运动项目中心、武川训练基地、英派斯健身俱乐部、内蒙古晨报、内蒙古日报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学院还出台了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保障了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稳定良好,确保了各专业学生外出实习(实训)的需要,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学院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增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进一步深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进一步增强学院与企业的融合,促进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本学年,校外实训基地12个,年接待总量336 人次。目前学院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行业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只是单纯的学生去实训基地实训,缺乏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互动性不强。与2013年相比,新增了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体育馆两家实训基地。 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院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校考取“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为此在教学计划中加大了职业资格课程的设置,增加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课程,进行“职业资格 (技能)证书” 岗位培训和认定,并逐步将“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内容直接引入到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学生就业砝码。近几年来,经与国家和省市体育部门联系,先后为学生联系了普通话、裁判证、摄影师证、社会指导员证、计算机等级证的资格考试,为学生获取“双证书”建立了通道。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授予学院“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基地也由试点正式成为省级培训基地。本年度我基地先后对网球、健美操、游泳、救生员等体育社会指导员项目进行了培训,鉴定合格率达85%以上。与2013年相比培训的种类以及培训人员的合格率均有上升趋势。二、招生、培养、就业与创业(一)招生1、计划、报考、录取及报到今年自治区教育厅下达招生计划数为200人,实际录取196人,实际报到170人,所有考生全部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报到率为86.73%,实际录取数及实际报到数都较2013年有所提高,计划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在区内同类院校中位于中游。普通高中生生源占总生源81.82%,相比较2013年200人招生计划,实际录取170人,实际报到142人的数据,全部都有所提高。其中报到人数不足(含)20人的专业有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全国高考人数明显下降的形势下,2014年9月学院招生录取人数稳定。2、生源截至2014年9月,学校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468人。从各年级分布情况看:2013级146人,2012级110人,2011级212人。因为学院只面向本自治区招生,所以2014年学生生源全部来自自治区各个盟市考生。(二)培养过程及质量1、专业调整及优化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依据,坚持专业建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要,重点建设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做好原有专业的调整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明确专业定位,确定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探索新增非体育类如公共事业、旅游、包装印刷等专业或专业方向教育。加大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力度,培育学院发展新的增长点。着力发展民族教育,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按照民族教育的要求,逐步在各专业增设蒙语和双语授课班。2、注重实效,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学院鼓励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并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虚拟技术开展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改变以闭卷笔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针对各类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例如口试、课程设计、综合报告、实习总结、技能操作测评和“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等,在相关考核中引入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健美操、网球、跆拳道等项目)等级裁判员等国家职业、行业资格标准,作为考核评价指标,并采用学生自评、指导老师评价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评,形成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3、课程资源建设根据“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坚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以应用为目的,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院重视教学资料建设,根据专业需要,各门课程优先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立了教材编写选用体系,出台了学院教师自编(译)教材奖励办法,鼓励专业教师自编、改编、翻译教材,作为推动教材建设和课程改革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设立了奖励机制,鼓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自编讲义、实践指导书和教材,逐步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一年来先后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校本教材12部,编译广告策划和体育传播学2本蒙语教材。突出了相关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和针对性。学院加大了精品课建设力度,以“精品课程”为抓手,建立了国家、自治区、学院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运动生理学、体育传播学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截止到2014年,学院拥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4门。4、实习实训质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院严格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按照产学结合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各专业实训实习经费的投入,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了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各专业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将实验、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课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贯穿全学程。在实践课内容安排上,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设计,并能够根据行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注意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专业工种接轨。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体育专业特点,根据社会人才岗位需求和运动员训练实际,对教学内容和实训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和调度;在安排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时,适度加大了实践课比例。本年度学院对学生校内外实训基地增加投入,新增实训场地,购置实训设备器材,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提高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5、学生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积极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立足学院实际,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广泛开展多种文艺、体育、专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等活动,如篮球赛、乒乓球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迎新生晚会、校园文化月等。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13年6月22日,此协会以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是学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协会成立一年多,在院领导和团委的支持下,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立足校园,走进社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赴白庙子敬老院慰问、乃同村夏令营爱心支教、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2013驭马文化节新闻中心志愿者、中国呼和浩特第14届昭君文化节社区文化展、2013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志愿者、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苏盖营学校支教活动志愿者、2013年国庆节呼和浩特市5所高校大学生参加爱心支农活动、关爱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爱心活动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社区志愿者活动、内蒙古优秀民间组织呼和浩特天使事业公益年度慈善晚会志愿者、首府青年大讲堂志愿者等活动。多种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自主教育”的特点,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独立策划、组织和开展,让学生在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的同时,接触社会、了解现实,磨练意志,展现了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敢于实践的精神状态,提高了与人交流、善于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对于青年志愿者内涵的理解也随着活动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三)就业与创业1、就业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活动周,举办校园招聘会,联系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落实签约情况,同时对未就业的毕业生再行推荐与指导;其中联系就业单位6家,组织毕业生300多人次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及两系加大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开拓力度,生生推荐,负责到底。截止到2014年9月1日上报就业方案时间,2014年毕业生共计105人,其中协议就业89人,毕业生就业率为84.76%,就业对口率为51.69%;由于未到年底还没有准确就业率,毕业生满意度90%;用人单位满意度94.6%。详细附件4毕业生就业“计分卡”及附件5“在校生规模前五名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览表”。2、创业学院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先后开展了就业模拟培训、就业实训、自主创业培训、校外实习、校内实习等自主创业措施。学院积极采取措施,多方渠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努力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就业,现已与超越健身俱乐部、英派斯健身俱乐部、等社会单位达成协议,促使学生有更多的实习单位,以进一步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建立了开放的、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在公共基础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在专业教学中积极探索具有专业特色、适应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学院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业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到企业考察、听专家讲座等。优化项目设置,结合专业知识,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以专业为导向,以具体工作为出发点,优先让学生自主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像市场营销、新闻采编与制作、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良好;我们以就业为先,择业附之为基础,拓展与专业相关的各类工作,加强指导,学习,交流,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择业观念,增加自主创业的信心。三、质量保障体系学院特别重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编制了符合现代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特点的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通过不断地补充,完善形成了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它涵盖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实施效果良好。 (一)学院建立了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教学检查工作制度、学院排、调、听课暂行规定、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暂行规定等相关制度。常规教学中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管理,对违反纪律和规定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处理和教育。(二)督导评教,实行督导制度学院进行督导、督学、督教,组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深入班级听课、检查、指导,并将每学期听课结果进行总结,上交教学管理部门存档。 (三)建立学生信息员联系制度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一名学生信息员,以便将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学管理部门沟通,了解教师授课情况。以各系为单位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学生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评教,教学管理部门根据评教结果督促出现问题的教师进行及时改进。 (四)学校领导深入一线检查教学工作学院成立了听课领导委员会,不定期深入班级进行听课,对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到了促进作。(五)加强教学动态管理除坚持日常的常规教学检查外,学院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都进行教学大检查。对教师的备、讲、批、考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检查考核,由教学督导室、教师、学生、系领导根据考核指标进行评测打分,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和聘任挂钩,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再承担教学任务。 (六)制定了对新教师任课和任新课教师管理制度学院规定新教师上课,教师开新课,教师跨专业上课,必须经过试讲、培训合格后方能承担教学任务。(七)严把毕业生质量关学院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毕业实习工作,对毕业生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毕业生质量。四、社会服务(一)培训服务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授予学院“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基地也由试点正式成为省级培训基地。基地先后对游泳、游泳救生员等体育社会指导员项目2个批次69人进行了培训,鉴定合格率达85%以上,承办了2014年全区教练员体能培训班69人次的培训工作。学院设有北京体育大学呼和浩特函授站,今年共招生本专科函授学员5人。本学年还完成了2014年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行业专业技术人员174人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具体如下:1、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本学年学院组织自治区体育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行业培训,培训人数174人,45学时,培训收入2.61万元;为内蒙古体育局职业鉴定站组织培训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认证培训27人、游泳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培训42人。2、学历教育(函授教育):本学年招收专科函授生5人,去年招收17人,招生数明显下降;2013年招收本科函授生2人,2014年招收16人,招生数有所提高。(二)科技服务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院科技支持作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意识越来越强,参与和从事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成了科研工作的基本团队,具备了较强的科研攻关能力,出现了一批科研骨干,也形成了很好的科研工作氛围。1、科研课题完成及申报情况2014年我院结题通过20122013 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结题通过2013年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9项,完成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准立项3项,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获准立项1项,2014年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获准立项10项;申报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3项课题。2、科研活动2014年我院10名教师投稿并参加了内蒙古体育局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体育产业研讨会,其中两名教师进行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体育产业融合现象对内蒙古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的论文汇报演讲。3、科研成果及奖励本学年,学院教师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14项,其中获得省级良好奖2项,院级优秀3项。(三)合作交流学院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增强开放办学能力,在开放办学方面要有更大突破。坚持在自治区高职教育领域扩大交流,包括同区内一流高校进行多方面合作,探索更高层面、更多形式、更广范围的合作办学,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办学局面。进一步加强同各盟市体校的协调,理顺办学路径,强化体育教育的一体化,形成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条龙科学体系,进一步扩大项目合作,推进中职教育更开放,上水平。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继续完善同国内高水平体育院校或其他院校的师资资源共享及其他方面的合作办学,同国外体育院校或体育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交流。目前,学院与北体大合作举办MBA硕士班,与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联合举办运动训练专业函授本科、专科班,与内蒙古师范大学有“专升本”合作等。目前学院正探讨“体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这将更有利于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聚集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拓展服务社会的功能,改革体育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途径,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实现集团成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五、社会评价(一)毕业生评价1、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及竞赛获奖学院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体系,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行“多证书”制,通过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各种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学生就业技能。学院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体育场地工、裁判员、摄影师等,证书获取率高。2、毕业生对学习的满意度从调查情况来看,学院毕业生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和在校学习经历,对学院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客观合理的评价,他们普遍认为我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设施和师资水平比较满意,认为三年的大学生活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并针对教育教学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关于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部分毕业生认为,应进一步突出特色,更加体现适用原则;关于外语教学。在调查中,部分毕业生认为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外语教育,完善教学软硬条件,加强听力、阅读能力的培训;关于现代教育技术。部分毕业生建议学院今后应加强在校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素养提升,培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3、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及推荐度校友的满意度和口碑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并直接对学校的生源和长期发展产生影响。本校2014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为70%,比本校2013届(68.6%)高1.4个百分点。2014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和满意度均较高,说明毕业生在校期间有着较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对母校的整体认可度较高。(二)用人单位评价1、对主要面向行业的人才贡献及质量通过对近几年学院各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目前毕业生大都从事与体育相关的职业,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服务与管理人员、教练员、新闻媒体单位工作人员。从专业素质、工作业绩、敬业精神、团队精神、个人品德等五方面对毕业生进行评价。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表示满意。他们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谦虚好学、踏实肯干,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在业务素质方面,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绝大多数毕业生均能胜任工作,圆满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用人单位在客观评价我校毕业生总体情况的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了毕业生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毕业生专业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知识结构比较简单、文理知识渗透不够、工作创新欠缺等方面,有待今后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5%。通过对毕业生的薪资进行调查,2014届毕业生薪资水平平均为2000-2500元。与2013年比较薪资水平持平。2、对本地区人才贡献及质量我区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急需大批既懂体育又懂产业经营管理的体育产业人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岗位核心能力,使他们能够找到工作,胜任工作,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学院积极为本地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包括培训非学历学生、举办体育比赛、组织学生开展关爱老人、支教等志愿者服务活动。近年来,学院毕业生走向社会从事新闻宣传、企业管理、文化教育、基础教育等工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六、问题与展望(一)主要成就、办学特色和经验1、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实践中探索适合体育职业教育、适合专业特点、适合学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体育职业实践力度,注重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所需,开办了蒙语授课班,学院在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带头人等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2、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进程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中心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提出新思路。结合学院实际和体育发展的新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提出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上下贯通,横向连接的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对目前学院所面临的困难和高职教育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学院转型发展的新思路。随着自治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院近年来中职学生越来越多,高职学生有所萎缩,为高职教育发展而大量建设的资源有更多的空间投入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客观上也推动了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高职教育助力竞技体育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学院强调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并积极推行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学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蓄水池”的作用,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构建现代体育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体育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体育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学院积极组织科研团队努力破解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改革中存在的中高职学历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过程等有效衔接的系列热点问题,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实践中高职一体化改革。中高职教育为竞技体育助力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借助高职教育良好的师资,充分发挥高职教师作用,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文化课、专业基础理论课教育,学院坚持为自治区各中心所属运动员合理安排教育时间,为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做贡献。二是通过对中等教育层次的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为学院高职教育定向招生寻找生源,以补高职教育生源不足,同时,让优秀运动员得以继续学习深造。除此以外,学院基于高职教育而建设的各类实训室,如解剖生理实验室、运动生化监测实验室、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实训室、运动康复保健实训室等在规划时就统筹考虑到为竞技体育发展服务的要求,做到了教学训练设施设备共享共用,真正发挥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优势。3、搭建科研平台,服务竞技训练学院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高职体育科学研究所两个平台,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紧紧围绕自治区教育厅和体育局的中心工作,以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管理为主攻方向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过硬的科研团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09-2013年,学院教师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自治区级课题9项,主持在研自治区级课题16项,在研院级课题11项,其中获优秀奖2项,良好奖4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注意事项

    本文(人才培养质量报告().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