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摘 要 电力安全管理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生存、效益和发展,同时还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它是电力企业恒久的主题,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坚持不懈的目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电力行业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同时随着我国大电网的逐步形成,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电力安全管理的力度正在不断增强,电力安全管理的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设备的保护不力,员工的思想素质不高,监管的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让安全生产管理真正成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才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IABSTRACT Electricity security management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power enterprises survival, efficiency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social stability. It is the permanent theme and persistent goal of power enterprise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Chinas society and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in a contiguously rapid race, and the unity power system is come into being gradually. As a result, the power industry,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untry and people, draws more attention on the power producing security,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lthough security management is enhancing,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improving, yet a large number of problems on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exists, which becom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such a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equipment , staffs ideological quality, and the surveillance mechanism. Its quite imperativ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ly and make the management on safe producing the real force to guide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KEY WORD: electric power, safety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I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引 言 . 1第1章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历程及现状 . 21.1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重要性 . 21.2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历程 . 31.2.1 电力安全管理方法的演变 . 31.2.2 安全管理体制的演变 . 41.3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现状 . 4第2章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62.1电力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 . 62.1.1 设备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 62.1.2 电力设备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 62.1.3 自然灾害对电力设备造成巨大威胁 . 72.1.4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 82.2员工思想素质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 . 92.2.1 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 92.2.2 员工操作中习惯性违章 . 92.2.3 员工安全责任心不强 . 92.3监管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 . 102.3.1 电力施工现场运行管理不细 . 102.3.2 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 . 102.3.3 电力行业重经济轻安全 . 10第3章 解决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 123.1解决电力设备安全问题的对策 . 123.1.1 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 . 123.1.2 构建良好的电力设备保护环境 . 123.1.3 提高电力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133.1.4 加强安全工具的管理 . 133.2解决员工思想素质安全问题的对策 . 143.2.1 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 143.2.2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员工素质 . 143.2.3 做好反违章工作,增强安全意识 . 143.3解决监管安全问题的对策 . 153.3.1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 153.3.2 注重协调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政绩观 . 163.3.3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监察体系 . 163.3.4 加强安全动态管理 . 163.3.5 加强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 . 173.3.6 建立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 17结 语 . 18参 考 文 献 . 19 致 谢 . 20 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 言本世纪之初的美国加州电网大面积停电给全球的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再次使人们认识到安全管理在电力行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电力行业在现今的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安全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生存、效益和发展,还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电力行业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电力行业一直把安全生产放在开展电力生产的首位,设置了各级安全监察管理机构,制订了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系列规章制度和许多的反事故措施等执行细则。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电力行业的行业特点及人员、设备,管理等诸方面的原因,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而且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多变性,使得当前电力生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人为的责任性事故一旦发生,对人身和社会都将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针对当前电力生产的特点和电力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历程及现状 说到电力安全,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不发生主要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火灾,由此对之并不是很重视,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是极其重要的。1.1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电力安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社会经济越发展,由电力系统造成的社会影响就越大。我国已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电网,大电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合理开发与利用能源,节省投资与运行费用,增加对用户的供电安全性等。而且各个地区可以互相交换电力,如我国从华中电网向华东上海和广东供电. 但是大电网是个统一体,其联系之紧密不是以月、日、时计,而是安分、秒、周波计,(一个周波1/ 50秒,即0. 02秒)。所以大电网也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如局部电网某些个别问题,特别是个别地区,设备发生事故,影响将波及邻近的广大地区,引起连锁反应,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影响之大,十分可拍。在2003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就相继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其中8月14日美国及加拿大出现的大面积停电事故波及24000多平方公里、受影响的人达500万,仅美国纽约地区就停电29小时,经济损失达120亿美元1<P196>。又例如2002年12月23日,供包钢电力和高压蒸汽的包头一电厂突然传出震天的爆炸声,3号锅炉的下降管与连接箱接口处突然炸裂,事故祸及包钢,导致包钢的四座高炉同时停产,损失达数亿美元2<P105>。再比如2006年7月1日,华中(河南)电网因二次保护装置误动作和安全稳定装置拒动,造成多条500千伏及220千伏线路相继跳闸,多台发电机组退出运行,电网损失部分负荷,华中电网发生较大范围、较大幅度功率振荡3<P3>。所以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的战略实施,电力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扩大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随着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安全管理影响各行各业和社会稳定。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它为各行各业提供电力,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电力,如果供电中断,特别是电网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将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停顿或瘫痪,有的还会产生一系列次生事故,带来一系列次生灾害。另外,供电中断或大面积停电,会给社会和人民生活秩序带来混乱,甚至造成社会灾难,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因此,电力安全管理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人心和社会的稳定。(2)电力安全管理影响电力企业本身。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如果一个电厂经常发2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生事故,就不可能做到满发稳发和文明生产,如果系统经常发生事故,系统中的发电厂和变电站都不能正常运行,使电力生产和输配电处于混乱状态,因此电力企业本身需要安全管理。(3)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管理。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的整体。由于电能尚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产、供、销是同时进行的,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一次性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电力生产的这些内在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的发、供、用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造成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甚至造成全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因此,电能生产的内在特点需要安全管理。(4)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要求安全管理。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如火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压力容器和热力管道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多,如燃煤、燃油、强酸、强碱、制氢气及制氧气系统等;高速旋转机械多,如发电机、风机、电动机等;特种作业多,如带电作业、高空作业、起重及焊接作业等。这些特点表明,电力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环境相当复杂,本身潜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潜在的危险性大,这些都构成了对职工人身安全的威胁。因此,工作中稍有疏忽,潜在的危险会转化为人身事故,电力生产环境要求我们对安全生产要高度重视。1.2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历程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演变,包括电力安全管理方法的演变和电力安全管理体系的演变。下面将分别讲述两者的演变历程。1.2.1 电力安全管理方法的演变(1)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最早,人们往往把安全管理当作事故管理,仅仅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非常有限。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使隐患管理得以普及。其次安全管理的手段有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2)开始采用安全性评价方法和危险点预控方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道化公司开始安全性评价方法,80年代,我国开始在安全管理发面采用安全性评价方法。而电力行业,则是前华北电业局于1982年制定了“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实施方法”,开展以人身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性评价。而危险点预控方法属于安全系统工程,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科3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方法。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在我国已经广泛开发与应用。(3)安全管理的制度化。首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其次是细化到安全教育制度,发展到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4)现场作业标准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是近年来新生的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绩效不令人满意。实行现场作业标准化才能做到人的行为可控、在控,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才有保证。1.2.2 安全管理体制的演变(1)我国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同的管理模式。20世纪5060年代建立了劳动保管理体系;70年代在劳动保护管理体系下,强调事故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进入90年代,现代安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4<P27>。显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制和安理论指导下,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点。(2)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国防部制定了质量大纲要求、核电站质量保证大纲、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标准化文件。1971年以后,英国制定了BS4778、BS4981、BS5750等标准,其中BS5750:1979第1部分:质量体系设计、制造和安装规范基本上是ISO9001标准的前身。1980年,法国颁布了NFX50-11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指南。1946年10月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我国是创始国之一。1978年9月我国重新进入ISO,1988年成为ISO理事国。1992年5月颁布了等效采用ISO9000族,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2000版ISO9000族5<P8>。(3)国家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二是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标出发,建立国家的大安全管理模式。1.3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现状我国电力安全管理体制在不断地进行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前,为与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相适应,我国采取了“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体制。“国家监管”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代表国家对企业的主管部门和企业执行法律的情况实施依法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处罚,以保障企业职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群众监督”则主要指各级工会和工人、群众在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4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管理体制下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只是被动的服从电力行业主管部门的安排,难以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状况负责。劳动部门代表国家对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由于安全卫生方面的立法不健全,这种检查带有过多的行政干预色彩和较强的主观性。但是,经过多年的工作,监察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拥有较强的技术队伍和管理力量加之计划经济下有力的行政干预权,从而使得三结合体制在计划经济下有效地发挥了保证安全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走向市场,企业形式多样化,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主体,一些经济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只能逐步削弱,使原有体制中的“行政管理”流于形式,企业转换机制、政府管理部门简政放权使企业拥有足够的自主权,有能力直接负担起“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原先体制所规定的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只是被动的服从行业主管部门的安排、难以对企业安全状况负责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以“企业负责”为主的四结合安全管理体制代替旧体制已成为必然。“企业负责”使我国施行多年的安全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将安全管理的重心从行政管理转到企业负责上来。现实来看,尽管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体制在不断发展,但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仍旧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管理落实难、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等。具体主要表现为:“安全第一”理念难以真正贯彻;安全管理的做法流于形式;企业重视生产、轻视安全现象依旧普遍;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腐败现象严重。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不容乐观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在探索安全管理科学化、提升安全管理效益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5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2章 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电力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个方面。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安全;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有关其他设备、建筑的安全。而电力安全管理,则包括了电力安全的两个方面,同时还有对电力安全的监管。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2.1电力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电力设备是保障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由于电力设施存在点多、面广、线长这些特点,电力设施不仅安全状况不理想,且对其的保护环境也日益严峻,同时还遭到自然灾害的严重打击。2.1.1 设备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许多电力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事故隐患,难于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具体如下: 一是许多设备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投入使用的,因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规划、设计时便难于达到本质安全化的要求,并且因接近甚至超过使用年限而疲劳老化严重,出现频繁故障。二是前些年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不少因“三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的要求未落实、管理不善或企业资金不足致使系统投入运行前也留下不少先天性隐患。三是企业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缺乏系统的发掘,已发现的问题也因资金缺乏或其他原因未及时处理。有些企业为确保经济效益,有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设备超负荷运行等情况。2.1.2 电力设备保护工作形势严峻在我国,人们对电力安全的重视不够,以及电力行业本身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由此,我国电力设备遭受破坏的情况很严重,电力设备保护工作的形势很严峻。具体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1.2.1输配电设施被盗窃、破坏现象严重在当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严重,输配电线路设施被盗频繁发生,被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等级和规模也在不断上升。从停运的不带电设施到运行中的带电设施,从低压设施到高压设施,从一次盗割几十米线路发展到一次盗割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盗窃方式也由单独作案发展到团伙作案,由偶然作案发展到专业作案。以04年南宁为例,仅在南宁郊区一带的高压输电线路被盗铁塔133起共计10吨塔材,UT线夹91付,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26万元;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被盗窃158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1.2982万元。全年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8.5582万元6<P33>。而在2008年1月至10月期间,松江发生电力盗窃案件达663件,直接经济损失851万元7<P40>。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也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电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2.1.2.2 电力设施保护环境异常严峻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新开发建设的企业厂房、居民住宅区等建筑物日渐增多,但这些建筑物当中却有不少是沿电力高压输电线路通道修建,这使电力设施的保护环境日益恶化。而造成该隐患的原因是:(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能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电力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建设。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障己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8。在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规定建筑物与110kv线路导线的安全距离为4米,但新建的有些房屋与导线的安全距离最小距离竟然只有2.5米,这给110kv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2)部分私有房产在电力线路通道内违章新建、扩建的现象较多,其对电力设施的危险性更大。由于城市周边和乡镇城市规划较乱,当地居民在自有土地上违章新建、扩建房屋时与电力线路的间隔不足;在得到电力部门发出危险通知书后,却不做理睬,野蛮施工,私自违法违章将建筑物加高加宽。造成建筑物与高压线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之规定。不仅给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重大事故隐患,也严重危及线路安全运行通道内居民人身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2.1.3 自然灾害对电力设备造成巨大威胁电力设备的损坏,除了政府管理不善和被盗窃、破坏外,很大一部分源于自然灾害。往往一场大的自然灾害,都会破坏掉个别地区的电力设备。在我国2004年的电网故障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有14起。而这一数据在2001、2002和2003年分别为7起、5起和10起9<P9-10>。2005年不完全统计:2月华中地区的冰灾,4月和6月江苏地区的500 kV输电塔7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风灾倒塌以及夏季登陆我国的8个台风,均对电力设备造成很大的损失10<P127>。电力设备因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故障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2.1.3.1 风灾对电力设备的影响在破坏电力设备的自然灾害中,风灾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例如2005年6月14日,国家“西电东送”和华东、江苏“北电南送”的重要通道江苏泗阳500 kV任上5237线发生风致倒塔事故,一次性串倒10基输电塔,造成大面积的停电11<P89>。在比如2004年8月12日“云娜”台风在浙江登陆,损坏的输电线路达到3342 km。受这次台风影响,浙江电网500 kV线路跳闸10次,全省共有9座220 kV变电所失电;110 kV系统线路跳闸68次,主变压器跳闸5台次12<P39>。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我国对高压输电塔抗风设防标准偏低以及对抗风存在侥幸心理,对风致倒塔事故的重视程度不够。2.1.3.2 地震灾害对电力设备的影响地震的发生,也会对电力设备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1996年内蒙占包头地震,张家营变电站停止供电达11小时,虽然地震没有造成人员的重伤和死亡,但造成损失电量304万kW时,约30多万m2建筑设施受损严重,大量电力设备被破坏,特别是变电站和开关站的设备。仅电力部门直属单位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亿元以上13<P52-53>。2.1.3.3 其它自然灾害对电力设备的影响除了强风和地震外,其它的一些自然灾害也威胁到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一些极端气候条件对电力设备的破坏还非常严重。例如冰灾、雪灾、沙尘暴等。2005年2月7日到20日,我国华中地区的雨凇天气导致输电线路大范围覆冰,导致大范围的冰致电力系统灾害。在这次事故中,杆塔倒塌严重,220 kV以上线路中电塔倒塌41处,220 kV以上电网共发生故障跳闸80次14<P14-15>。2.1.4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下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淘汰。 8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2员工思想素质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电力安全以人为本,员工们的思想及素质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2.2.1 员工安全意识不强一些电力行业领导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稳定、发展、业绩的关系,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淡薄。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和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电网设备损坏事故。例如2007年,某电力公司市场开发营销处职工4人应客户要求前往该客户生产单位的配电室进行电力互感器更换与检查工作,但因为安全意识薄弱,未进行安全交底,未指明带电部位,其中一人从柜后进入相邻柜体对电流互感器接线进行检查时,不慎坠入邻近带电设备发生触电死亡15<P31>。2.2.2 员工操作中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在有些临时性工作及一些需要停电作业的工作中,极易发生习惯性违章作业,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比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就会导致了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再比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压器台进行停电、验电以及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2.2.3 员工安全责任心不强员工安全责任心不强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员工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不熟悉,以似懂非懂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更有甚者为了省事方便,不按安规的要求执行;有的职工思想麻痹,工作中凭经验而想当然,不履行规范的操作程序,随意的简化手续;有些部门之间则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各行其是,遗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安全责任心不强的表现,都将会给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危害。 9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3监管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除开电力设备及电力员工两方会对电力安全管理造成重大影响外,对这两方面的监管不力也是造成电力安全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监管不力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1 电力施工现场运行管理不细在电力施工现场,往往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而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则有:运行规程没有及时修订,“两票”执行情况差,“五防”装置管理不规范,应急预案管理不完善;设备的正常周期检修、试验工作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设备缺陷的处理不及时,长期带病运行;对安全工作缺乏严格认真的态度,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完全落到实处。2.3.2 安全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目前,各电力行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忽视日常管理,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重通过规章制度管理和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对于多小组、多地点的作业,监护人员过少,不能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监护,导致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失去监护。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2.3.3 电力行业重经济轻安全当前,企业为了减员增效一般都进行了机构调整。过去相对独立的安全机构的管理职能部分被并入生产系统,部分被并入消防保卫部门,有的还划归了综合管理部门,原来一个上千人的企业,处(科)一般有3-5名甚至更多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在一般仅留下2-3个人。在这种形势下,安全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10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怎样才能保障生产安全?这就有必要尽早重新明确有关机构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拟订切实可靠的措施加以落实。大多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对于安全法规、标准的实施及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考核等制度的落实,其作用大都发挥到了极限,如不探求新的管理模式,许多安全活动将会走过程化,对危险源的微观控制将难于落实,更谈不上安全的“可控、再控和能控”了。11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第3章 解决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既然我国电力行业安全管理存在以上诸多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针对性的从大的三个方面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3.1解决电力设备安全问题的对策电力设备、设施的健康水平对于电网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设备治理力度,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成为电力安全的重中之重。3.1.1 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在维护电力设备方面,要坚持“精修治本”的指导思想,教育职工树立“严、细、实”的工作作风。直流专业,要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对充电机进行改造及对蓄电池进行更换,以确保不会发生因直流系统故障而引起的拒动、越级使事故扩大,使变电站的直流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主变专业,要加强变压器线圈变形的试验工作,当发现程度不等的缺陷时,要分别进行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对一些负荷较重、设备工况较差的主变电,以使主变电能够较好的运行。同时,对新投运及大修后的变压器也要进行跟踪分析。防污工作要把实现零污染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定期、定点对设备进行严密测试。要保持安全生产局面,还必须抓好设备改造工作。例如开关设备无油化改造、继电保护微机化、输电线路合成绝缘子的采用等,一方面可提高电力设备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维护工作的工作量。3.1.2 构建良好的电力设备保护环境电力设备的维护和保护是两者并重的,维护的再好,一旦保护不力,同样会对电力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所以构建良好的电力设备保护环境,是电力行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1)电力设施点多、面广、线长,从而给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做好电力设备、设施的保护工作,就必须先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要加大对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工作,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群众对条例有直观的感受,从而让人们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进而营造出良好的行政执法的环境。(2)电力企业自身要加强设备管理。电力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多从企业内部找问题,从提高职工的责任心着手。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防盗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比12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如在杆塔、拉线上安装防盗螺帽,在变电所安装红外线防盗报警器监控器等,都能为保护电力设施提供了基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