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doc
-
资源ID:3793145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精选】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doc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摘要: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的项目多、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特别是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化管理;建议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以及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包括的项目多,涉及的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同时其也占到了政府非税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可以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也是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乃至治理政府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在规模、结构、征收、资金使用、监督等各个方面,都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一直以来,大量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使得政府的财政职能被肢解,宏观调控的能力被削弱,严重的甚至还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尤其是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下,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理论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我国当前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概念、项目设置、标准制定、征收管理、资金支出使用等管理模式的思考,发现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有关收费管理经验,提出了未来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发展的对策及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为政府制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争取通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范,从源头上治理与防治乱收费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征收与使用效率。二、收费管理的现状行政性收费作为财政收入的必要补充,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收费的规模一旦超出应有的限度,就会对税收形成冲击,就会动摇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大包大揽、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逐步打破,本着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的原则,财政体制进行了几次改革,对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无法满足改革建设的需要,迫使政府增设预算收入项目,允许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创收。国家职能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一些有收费项目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范性文件。受利益趋动机制的左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凭借自身的权利和技术信息等优势,先是对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照牌卡收取工本费,对自身开展的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收取补偿费,当这种收费补偿满足不了支出需要时,就巧立名目一些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来弥补,无论是“条条”还是“块块”的部门单位,多收费便能多得利,多得利便要多收费,这种唇齿相依、相互激励的膨胀机制,导致了收费名目繁多,以致出现费挤税的现象。据调查,目前商品零售业和个体饮食业,费是税的1.42 倍,费负率为16. 37%;个体运输业费是税的15 倍,费负率为51.3%;从制度上说,虽然国家建立了收费许可证收费资金管理收费制度,但由于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的急剧膨胀,行政经费的增加,再加上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观念的泛滥和监督不力,导致了实施机制的软化和制度刚性约束的落空,从而使收费混乱的势头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例如,某县城市个体中巴客运:每年每台车承担的费用,交警收费5000元,运管所1280 元,征稽所16000 元,工商管理费800 元,卫生费300 元,城市管理费380 元,保险费4000 元,合计27760元,而税收仅为2000 元。个体商业零售业:每年每店交卫生费200 元,防疫费600元,标准计量检测费110 元、计量验测费60 元,工商管理费1000 元,房屋租赁管理费200 元,门面占道费1O0 元,合计3260 元,税为1800 元。个体餐饮业:每店每年交工商费1000 元,卫生门前三包费600 元,卫生费240 元,防疫办证费240 元,体检费50 元/人,房租管理费200 元,合计2580 元,税为1800 元。以上这些名目繁多且数额较大的收费明显高于税收,已成为侵蚀财政基础的蛀虫,也成为扰乱财政以致社会秩序、招惹民怨的根源。这种费挤税的现象从另一层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部门和基层政府的乱收费行为,已严重的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恶化了大局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而严肃的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三、我国目前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在的问题(一)执行主体多元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主体既有行政事业单位,又有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这样就造成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执法主体过于分散的局面。这种多头征收、多头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财政管理职能,分散了行政管理性收费的征管力量,增加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成本,加大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难度。(二)行政收费具体运作不规范1.行政收费的范围异化。收费的范围异化指的是违反法律规定进行的征费行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有自立标准的收费项目,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信口开河,随意调价,以致一些缴费单位和个人苦不堪言。有的收费项目从表面上看具有“有偿性”特征,及有关部门在收费的同时,也提供了某种“服务”,但由于这些服务队缴费人而言,并不具有多大的价值,且收费标准往往超出实际成本很多,实质上是属于强制无偿的强收行为。2.征收手段不规范,程序不完备。由于我国立法上对行政收费很少规定征收手段及征收范围,因此,某些行政机关在实施征收的过程中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车辆购买者如不交齐所有的费用就别想领到牌证,土地承包户不按规定交齐费用可能面临合同倍思会的厄运,至于村中因农民交不起各种费用而引起的赶猪、牵羊、扒墙、拆屋事件更是屡见不鲜。(三)收费项目及标准制定极不合理1.行政收费的项目繁多,有的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过高,严重偏离公共服务的真实社会平均成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构设立了成千上万的收费项目,凡是需要政府机构许可、颁发资格证书、出具批准文件的事项,无不收取费用。行政收费可以说已经到了只怕想不到而不怕收不到的地步。2.以国家机关为中心制定收费政策,管理者的需要成为制定政策的依据,管理相对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作为市场的平等参与主体,为什么国有、集体、外资、个人独资等类型的企业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缴纳管理费用,但对广大个体工商户设定此项义务,这显然违反了公正、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要求公正、公平,要求生产要素能够合理流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收费阻碍了公共资源的合理流动,如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项收费等,这些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四、收费的泛滥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严重危害(一)费挤税,动摇着国家财政的根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如果税收收入满足不了国家政权的基本需要,那么国家的根基就将发生动摇。费挤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费规模庞大,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负担过重,制约税制改革的进行和完善,进而影响税收聚财和调节职能的发挥,在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承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过多的收费必然导致对税制改革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二是各种收费直接侵蚀税基,减少税收。三是收费占用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大量资金,导致欠税增加。由于收费与单位和地方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其征收力度往往超过税收,当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资金紧张时,容易出现先费后税的情况,致使应征税款难以及时足额入库。(二)影响党群关系和政府的形象。收费部门大多是政府的职能组成部门和法律授权的组织,代表政府行使职权,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现在收费养人的现象比较严重,绝大部分机构均以收费形式解决经费来源,如国土、矿管、城管、工商、交警、规划、房产、交通等部门,几乎是靠收费维持运转。且相当一部分收费用于发放员工工资。更为严重的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一些地方实行了“下达指标,超收分成、少收倒扣、工资挂钩”的办法,鼓励收费单位和执法人员多收费,用增加的收费收入平衡预算,形成了利益驱动乱收,乱收推动乱支,乱支又推动乱收的恶性循环。(三)影响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现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除少数规费纳入预算内管理外,其他大部分为预算外资金管理,是构成预算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一定时期内,预算外资金多了,预算内的资金就必然减少,而预算外资金的大幅膨胀,必然要制约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四)私设“小金库”,容易滋生腐败。由于行政事业收费部门多、收费项目繁杂,且大部分是预算外资金,财政监管难。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这种缺乏监管的收费,往往容易成为单位的“小金库”,而这种“小金库”又往往在单位也难以“内控”,“小金库”的钥匙也只能掌握在几个人手里。怎样开支,开支多少,全凭单位和少数人说了算,在客观上为单位乱开支,甚至挥霍浪费创造了条件,滋生腐败也有了可能。(五)造成机关人员过多,机构臃肿,影响机构改革。由于收费项目多,牵涉面广,触及的对象多,在具体收费过程中因群众抵触情绪大,收费难度也随之增大。这样一来,收费部门就必然要有一支庞大的收费队伍来收费,而由于收费人员的增加,又要靠多收费来养人,于是就形成了养人收费,收费养人这一怪圈和恶根,给机构消肿、人员分流造成了障碍和阻力。五、对策及建议(一)进一步提高对收费管理的认识,规范部门收费行为。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一定要把加强对收费管理摆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收费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收费的泛滥和失控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到财税根基,影响到经济运行秩序,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到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必须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看待这个问题。必须要有令禁止,依法办事,违法必究。规范基层政府和部门收费行为,保持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二) 建立和完善收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杜绝收费泛滥和失控的病根。1.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积极开展收费征管体制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全面推行“收缴分离、银行代理,财政统管”的征管办法,使收费收入不直接由单位管理而纳入财政的统一管理。2.建立各市县统一的“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会计委派制。收费实行“收缴分离”后,单位不直接管理资金,单位的会计由财政部门统一委派,直接管理,统一记账,单位的一切开支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才能列支。这样,就避免了开支的随意性,使收费的用途置于财政的监控之下。3.实行“国库直接拨付”。对有收费的单位进行认真测算,定收入定支出,确定一个合理的收支线,将收费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单位的一切开支由国库直接拨付,使单位与收费直接脱钩断奶,无利可图。4.全面推行“收费公示”制度,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程序、收费用途进行公开,一目了然,增加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杜绝暗箱操作。5.实行“收费责任追究制”。对乱收费的行为,乱收费的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要给予经济的、纪律的和行政责任追究,以保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三) 全面清理收费项目,积极实行“费改税”,从根本上解决收费泛滥的现状。1.全面清理收费项目。对重复收费、搭车收费、超标收费和越权设立的不合理收费项目以及国家和省里明文取消的收费项目仍在收取的进行坚决查处。2.积极实行“费改税”。将一些收入数额较大,来源相对稳定,具有“准税收性质”的收费或者基金改为税收是十分必要的:一可以增强国家财力,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二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分离一批收费项目,即把不应属于国家机关收费序列的公益性服务收费和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分离出来,将其逐步纳入税务管理范围,缴纳营业税、所得税。其次,调整税收政策,开征已具备“费改税”条件的新税种。如撤销名目较多的有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环境保护、出境旅游等方面的各种收费,开征社会保险税、环境保护税,旅游税。再次,改革税种自身结构组成,将有关收费项目并入相对应的税种中。如将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并入农业税,车辆购置附加费并入相应车辆的消费税税额中。第四,加快税收征管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以自行申报纳税、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型征管模式,以适应“费改税”形势的需要。参考文献:1戴少一, 简龙湘.行政收费法制化初探. 湘潭公选院学报(社,会科版),2003 年9 月第5 卷第3 期2石玉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研究杭州研究2008 年第2 期3庄瑞源.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在认识.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8 年01 期4清理涉企收费行为.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 年06 期5 赖智勇,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现状分析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9.126 孙文仙,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管理问题的研究J.金卡工程,2008.88 周敏,关于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119 康桂芬, 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初步探讨J. 理论观察,2007.4【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年度任务: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二、精准识别(一)核准对象。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二)分类扶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三)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乡里将根据各村情况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三、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在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同时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精准施策。(一)推进基础设施扶贫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25户以上的所有自然村,由规划所牵头负责进行村庄建设规划。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到2015年完成2个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到2016年底新一轮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在调查摸底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保到2016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的改造任务;灌溉渠系建设和小山塘除险加固改造主要倾向贫困村,提高灌溉能力,到2017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二)推进产业扶贫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高产油茶、白莲、等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为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优先立项和优先提供苗木和种苗。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50户以上,到2020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长效增收的主业。乡财政筹集资金,重点打造空坑XX扶贫产业带,带动全乡贫困群众发展扶贫产业。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县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奖补,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补助农业保险,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县财政每年从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一半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了扶贫产业的贫困户,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获得一次性扶持资金5000元,按规划分批实施,5年内全覆盖;另外切除部分资金,用于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指导贫困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设立一个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安排2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合作商业银行按1:8放贷;创建一个部门配合的帮扶机制,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蔬菜局等相关部门在贫困村产业选择、合作社组建、技术培训推广、市场开发等方面会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县财政将重点给予资金扶持。广泛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黄卡、红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三)推进搬迁扶贫正确引导。对地处边远、生存和发展条件较差、就地扶贫难以奏效的贫困户,坚持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置的原则,稳步推进贫困人口向县城工业园、县城次中心、中心圩镇或中心村有序搬迁转移。2整合资源。积极整合资源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3扶持政策叠加。搬迁移民户可同时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帮助其解决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奔小康能致富。(四)落实智力扶贫政策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老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每年安排优秀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项目。2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公办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减半;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县属中学上学,除享受国家规定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外,每人每学年再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8000元;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的补助;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从2016年起,县里将切出20%的“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并根据当年招生考试情况确定具体加分标准。(五)推进劳务扶贫1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2鼓励能人创业扶贫。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经当地就业部门审核符合相关规定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3解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积极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民工进企业务工,解决贫困家庭收入来源问题。(六)推进保障扶贫1落实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让其享受基本养老金保障。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县内住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七)推进社会扶贫县工业园管委会将牵头联合县工信委、县扶贫和移民办在企业界开展主题为“全民扶贫,邀您同行”结对帮扶活动,积极组织工业企业自愿参与到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激励和引导“爱心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争取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等扶贫攻坚工作。四、精准帮扶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搭好精准扶贫的平台,实现扶贫方式由过去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突出抓好“七个到村到户”:(一)产业到村到户。每个贫困村都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富民产业,选择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二)项目到村到户。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项目,找准脱贫路子,做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贫困村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服务。(三)柚苗到村到户。县委农工部将安排专项资金、县农业局负责购买调运柚苗,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株以上柚苗,扶持贫困户种好“摇钱树”。(四)资金到村到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发展目标、落实脱贫项目和帮扶资金,做到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专项扶贫资金要全部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行业扶贫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与扶贫资金捆绑使用,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全覆盖。(五)干部帮扶到村到户。进一步加大干部挂点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力度。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每个贫困村都安排有一个以上县领导、一个以上县直单位、一个以上工业企业和一笔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挂点帮扶。要按照“交朋友、摸实情、找路子、扶资金、促增收”的思路,继续推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结对帮扶工作,即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扶助3户黄卡、红卡贫困户,按“一户一策”发展一项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造血功能”,所帮扶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要达到2000元以上。通过三年扶贫攻坚,使全乡所有黄卡户、红卡户真正脱贫,对蓝卡户进行最低生活保障。(六)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有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对扶贫项目的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扶持等情况,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七)土坯房改造到村到户。凡居住在危旧房或土坯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内必须全面实施危旧房、土坯房改造,严格按照省定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标准补贴到户。五、保障措施(一)落实工作责任。乡党委、政府和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是实现扶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各村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落实扶贫攻坚任务和措施。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是扶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乡党政班子成员、各村书记主任是扶贫攻坚的具体责任人。各村要广泛宣传扶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决心和措施。(二)加强队伍建设。乡组建扶贫工作站,由分管领导担任站长,同时安排4名有工作经验的干部集中办公,切实解决基层扶贫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三)夯实基层组织。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的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贫困村“无址办事”和“无钱办事”的问题,2015年实现贫困村村级组织都有活动场所的目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到2018年底贫困村全面消除“空壳村”。(四)加大扶贫专项资金监管力度。严格把握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扶贫资金专款、专帐、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凡涉及扶贫和移民资金的项目,一要严格按规定采取相应招投标形式,确定建设队伍;二要将所有与扶贫资金有关的施工合同必须列入廉政承诺条款;三要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必须签订廉政责任状。(五)严格考核奖惩。一是将扶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和村书记、主任个人年度考核及述职的重要内容;二加强工作督查,每个月对各乡村的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一次督查。督查结果一要作为扶贫攻坚工作考核依据;二要与评先评优相结合。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实招、干实事、见实效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