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管理文档 ] 学 校的危机管理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和政策(doc 27).doc

    • 资源ID:3793048       资源大小:108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管理文档 ] 学 校的危机管理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和政策(doc 27).doc

    学校的危机管理 美国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构筑在整体治理的基础上,通过法制化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容在体系中。美国的各级政府都对学校的危机管理给予相当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有详细的操作指南。借鉴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理论和经验,对中国学校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危机管理体制是相当有益的。    一、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和政策    美国教育部认为,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的全面安全,即全体师生的健康、安全和幸福。教育部在2003年5月向全国下发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和飓风),恶劣气候,火灾,化学与危险品溢出,交通事故,学校枪击事件,炸弹危险,医学紧急事件,学生或教职员死亡(自杀、他杀、过失和自然死亡),恐怖事件或战争等。危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在危机潜伏期中,主要是事前的预防。很多危机的发生,事前都是有征兆的,危机是一个非常态的过程。在危机管理的早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很重要,要尽可能地寻找危机出现的各种迹象。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解决危机。美国教育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即学校危机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四阶段模式,具体为:危机的缓解与预防针对危机作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危机后恢复。    这个四阶段模式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这种完善和修正是建立在经验、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的。根据这个模式,美国教育部为各类各级学校制定了危机管理的政策指南,具体的政策要点如下:    (1)提供一个有组织的、系统的危机管理程序来帮助学校师生和家长;    (2)让教职员工知道如何在危机情况下帮助学生;    (3)在危机管理方针指导下,危机管理组成员制定合作计划,分配职责;    (4)学生的双亲和社会其他成员是学校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5)通过法律来保护学校的利益,当没有对应政策能防止诉讼发生时,建立一个基于“最好实践”的政策和程序;    (6)各部门协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以提高学校与社区公众安全的信息和交流。    “9·11”事件后,美国国土安全部建立了一套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用绿、蓝、黄、橙、红五色旗代表从低到高的五种警戒级别,以实现从常态向紧急状态的转换。美国教育部根据上述“警戒级别”的要求,制定了学校采取相应行动的指南,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这个行动指南来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计划和行动框架    联邦政府的有关危机管理政策可以为学校的行动提供依据和框架,而有效的危机管理,则依赖于各个学校的具体计划,由学校领导组成的危机反应小组是一个高效的组织领导部门,主要应对和处理多种危机。这个小组在以下三个层面运作:学校、社区和地区的危机管理中心,并在每个层面上形成网络。根据美国教育部指南中的有关规定,美国学校制定有效危机管理计划的原则为:    (1)领导层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学校应建立危机反应领导小组,使领导层的各个成员明确责职和任务;    (2)学校危机计划的制定要适合各自具体情况,并考虑师生的需求(如身体的、感官的、心理变化和语言方面);    (3)学校危机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要与社区组织,包括法律机构、消防机构和紧急卫生机构 (如专业的医学、心理卫生组织)紧密结合。    (4)学校要制定一套危机来临时所使用的特定术语,这些术语也是大家所熟悉的。    (5)任何类型的学校都要制定危机计划,要使学校中的教职工都理解危机计划,并能采取相应的行动;    (6)危机计划是学校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危机计划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是危机计划成功执行的关键。    学校的危机管理计划主要涉及学生安全,如师生意外事故造成的伤亡、疾病、自杀或交通事故等;也包括危急事件管理计划,如恐怖事件等。当然,针对危机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危机后的事例讲解、周期性回顾、更新有关材料等。许多学校利用课程和特定的危机训练程序使师生能够预防有害的行为。例如,了解自己学校的建筑物,包括学校建筑物旁的车道、停车场等;了解学校所在的地区,包括地区性的自然灾害、化学事故以及主要的交通路线和设施;缓和与预防工作是整个区域、社区和学校共同的工作;形成有序的学校安全计划以及可靠的安全措施。同时,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也很重要,有效的通信能够快速地恢复平衡,缺乏通讯沟通会使危机状态进一步恶化。通讯网络主要包括:学校与学校之间,家长与社区以及与媒体之间的通信。    由于学校危机事件的难以预料和不确定性,要求救援措施必须迅速。学校危机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迅速认识危机,动员所有人力和物力资源迅速投入到救援中,尽量避免或降低因危机所带来的损失、破坏和震荡。这就要求学校的危机管理计划必须针对处于危机状态下的师生,而且政策的实施也必须直接服务于师生。为了有计划和更有效地预防处理现在的和将来的学校危机,美国的一些州政府和学校制定了更详细的危机行动框架。    三、对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的启示    目前中国尚没有建立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制,也未曾建立一个常设的、强有力的危机管理的中枢指挥系统。每次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程度,各省政府办公厅或主管厅局临时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应付危机。我国的学校危机管理也存在着很多理念和制度上的空缺。应付危机事件的基本思路,通常就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这样做在短期内很有效,但往往成本很高。因此,可借鉴美国的学校危机管理理论和经验,建立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要尽快从“事后动员型”转变到“事先预防型”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机制。    我国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建立重在预防的危机管理体系。学校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都应在总结经验和吸取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应对措施和计划,并使之制度化。对于一些较容易定性的主要灾难事件,如地震、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爆炸、恐吓、室外活动中意外伤害等,更应制定具体的应对预案。    第二,树立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原则。学校危机管理的目的在于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危机管理中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学校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    第三,建立危机应对训练机制。学校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救护的知识和技能,不提倡学生“忘我”地投入危险场地的习惯做法,以确保学生在危机中尽量处于安全境地。    第四,学生危机心理的缓解和引导。对学校来说,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学校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带来学生心理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原有的学校运行方式是最好选择。    第五,动员社会的参与。在一个开放社会中,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社会力量的参与,一方面可以缓解危机在学生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学生了解真相,祛除恐惧,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和学校救治危机的成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反应迅速、调控灵活的学校危机管理体系一旦建立和完善起来,我们就能遇变不惊,处之泰然。摘自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学校危机管理的体系构建著名咨询顾问史蒂文·芬克指出,管理者都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难以避免一样,为危机做好计划: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才能与命运周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发现面对同样的危机事件,不同的学校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大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学校有无危机管理制度。那么,学校该如何制定危机管理制度、开展危机管理呢?一、学校危机预防和先期准备毫无疑问,任何一位校长(主要的危机管理者),不管任职时间多长,他都将可能经历多种多样的危机。对他们而言真正重要的是:(1)具有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2)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危机;(3)理解具体的危机;(4)当危机出现时,制定策略和标准化的应急程序。预测潜在的危机如果一个危机管理者或小组具有高度的敏感性,预测特定类型的危机的发生还是可能的。理解具体危机的来龙去脉除了预测危机以外,还要努力解决可能的危机。当危机爆发的时候,校长能够理解危机的来龙去脉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由于具体的情境不同,解决危机的方法可能极为不同,但对于所有危机而言,处理的基本程序是相同的。下面列出的几个步骤将帮助校长有效地处理危机情境:1、发现危机的存在;2、确定危机的起因;3、确定危机的深度与广度;4、决定应付或解决危机的期限;5、确定参与危机解决的人物;6、参考并遵循可行的危机政策和标准化应急程序;7、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共同商讨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法。制定危机政策和标准化操作程序在任何危机爆发之前,危机管理者必须准备好了切实的危机政策和标准化操作程序。在制定危机的优化管理所必需的危机备忘录和标准化操作程序时,重要的工作是先把主要的利益相关者集合成一个团体,然后,由这个团体完成下述事宜。1、对“危机”制定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界定,从而便于区分复杂情境下哪些是危机。2、回顾并预期具体的危机情境,然后制定一个危机核对表,按类型把学校或学区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分类。3、根据危机核对表的危机类型决定参与该类危机的控制和管理的人员。4、依据危机和核对表的危机情境,为可能涉及的各种类型的危机制定具体的解决策略,标准化操作程序、以及行动方案。二、学校危机事件处理制度危机预防阶段,学校危机管理者和机构要执行两大任务,即防患于未然,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对于已经爆发的危机,要准确快速地认识、评估危机,为下一阶段的危机事件处理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因此,在危机预防阶段的工作基础之上。在危机事件处理阶段,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组建危机管理小组组建危机管理小组是处理危机情境和危机事件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危机小组不能等到危机来临时才成立,在任何危机或危机事件出现之前,危机管理小组的成员就已经各司其职,并且做好了一切准备。当管理人员不得不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面对无数听众、回答无数问题时,他们需要了解组织行为、组织沟通、道德伦理、战略,以及公共关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而这些方面都由校长或校长助理一人完成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知识,组织机构应该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建立一个危机管理小组,危机管理小组成员应当包括可以迅速联系到的核心人员,他们拥有在任何危机情境下行动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人可以包括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班主任,医生和护士、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一个或多个精选出来的教师、学校安全保卫人员等。危机管理小组成员的广泛性能够保证危机计划的各个方面得以实施。 危机管理小组应当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具体的危机事件采取恰当的应对行动。小组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应当写入学校书面危机管理计划之内,校长应当把角色和职责分配到每一个组成员。危机管理小组应当定期会面,不仅讨论危机管理计划,而且讨论学校应当关注的任何领域。危机管理小组应当成为学校的一个常态部门,小组所有成员都应该接受正规培训。制定危机处理计划每一所学校的危机管理计划都应当是一份书面文件,其目的必须明确,即保护和维持生命的继续、减少感情上的创伤、帮助受害者从情感创伤中恢复过来、把危机事件给个人或学校设施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点。每一所学校的危机管理计划都包括先期规划、介入(应对)、危机后的活动这三个方面的详细规定。美国弗吉尼亚洲教育局组织制定的学校危机管理典型计划有具体的规定,认为完整的学校危机管理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解决危机事件的清晰的程序;*危机管理总部和施令机构面对危机时间迁出学校是必要的;*指令连锁,以免危机时间来临时难以找到一个主要的管理者;*媒体发言人。这个人可能是校长或是其指定的人,负责收集、确定所有关于危机事件的重要信息,负责在媒体发布消息之前就把危机讯息传给学区的信息官员;必要时,媒体发言人还要开辟一块媒体接待处;*校内沟通计划和对外沟通计划;*危机事件管理;*对支持性服务的安排;*进一步揭示危机的面貌和特征;*危机计划的评价。进行危机管理沟通沟通是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告知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的家庭成员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和应该做些什么事。必须与法律部门和其他紧急事件服务部门保持及时联系。学校委员会或者危机管理小组的成员必须获得与危机情境及时相关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发送到中心办公室和其他受影响的学校及单位。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学校必须让新闻媒体获得客观的、及时的信息。开展危机恢复管理实际上,危机恢复工作早在确认危机来临时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在危机时间管理起始阶段,直接结束危机时间是当务之急,对危机的恢复管理不是工作的要点。但是,伴随着危机实践处理工作的深入和危机事件走向尾声,危机恢复工作的重要性也慢慢浮现出来了。首先,危机恢复是维持学校和个人存在和走向常规的必要条件。危机总是能够带来一定的损害,虽然危机得以克服,但经历危机冲击的学校或个人如何在危机后走向危机发生前的状态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危机恢复管理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将危机主体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其次,危机恢复管理是学校或个人获得新的发展的前提准备。危机恢复是学校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事件总是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害和危害。危机恢复扮演着善后角色,职责履行得好,不仅可以把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害性后果降至最低,还可能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契机。总之,危机管理制度贯彻得好,可以把危机的损害和不利影响降到最小范围;反之,危机的危害将进一步扩大。学校危机管理在应对危机时间过程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由此观之,学校危机管理制度建设和能力培养必须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部分,我们不得不理智地承认,不同类的危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在学校发生。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不仅要将危机管理制度化,而且还要将危机管理制度常规化。特别提醒:学校危机学校危机就是发生在学校内外的给学校全体或个人带来危害的事件。具有如下特性:(1)危害性与机遇性并存;(2)可知性与不可知性并存;(3)渐变性与突发性并存;(4)相对性与绝对性并存。学校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就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测、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学校危机管理指的是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危机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学校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复原的策略应对过程。学校危机事件的三种类型与三种来源三种类型(1)人身安全与生命安全危机事件,这类事件危及生命安全、伤害生命或身体受害,如因火灾、学生或教师的运动伤害等造成的伤害事故; (2)学校或教师的信誉危机事件,这类事件是对师生或学校形象和声誉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和变相体罚以及严重的人格侮辱、学校办学质量滑坡,教师对学生及家长的出格的有偿家教等等;(3)学校持续发展危机:如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生源问题等。这些危机事件,有的属于突发性的,但也有的属于渐进性的。三种来源(1)突如其来事先难以预料的,如“非典”的来临,如学生集体食物中毒;(2)渐进演变的,如不注意安全教育而导致的学生安全事故;(3)实现能够预料的,如学生体育课使用器械的安全事故。危机管理注意要点(1)关注失误,是指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全体教职员工要关注失误。(2)认真筹划,是指要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进行危机管理,而不能简单化。(3)防微杜渐,是指敏锐的关注学校管理运作过程,对不可预料的事件保持持续的关注和高度的警觉。(4)反馈纠正,也可以说是重视回应,是指学校发展了觉察、控制、对不可能避免的差错做出反应的能力。(5)听命专家,是指遵从专家和有经验的人员的意见。学校危机预防管理学校必须经常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危机预防教育,在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愿景和使命深入人心的前提下,对危机预防要经常讲,让全体师生员工时刻牢记树立安全意识,树立危机预防意识,遵循危机管理制度,执行危机管理制度。 按照危机类型,开展以下预防措施。(1)人身安全与生命安全危机事件:须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包括各类活动(班级活动、校内校外活动),水、电、煤气、建筑工地,校内校外各种设施与设备使用(特别是化学药品与带电实验),学生由政教处和班主任负责开展教育,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中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任课教师和职工平时看到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必须予以教育和批评,并向政教处和班主任反馈。总务处必须每天巡视学校,检查各类设施、设备安全与否,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予以记录和修理,在修理完毕之前,应通知相关教师禁止师生使用。总务处接到师生修理报告必须立即安排修理。实验室及各类专用教室管理人员必须每天检查设施、设备,以及电、水、煤气的安全问题,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刻报修或修理,并予以记录。在修理完毕之前,应通知相关教师禁止师生使用。体育教师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活动时,必须予以妥善安排,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同时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教育。学校卫生、饮食、饮水等公共卫生。学生卫生教育由卫生室和政教处共同负责。卫生教师和总务处负责食堂人员必须每天按照上级规定对食堂卫生工作和学生饮水进行检查。卫生教师必须按照上级要求作好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规定作好各种预防、接种、消毒等工作。政教处和团队每学期进行两到三次的重大灾害(火灾、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2)学校与教师的信誉危机事件:教职员工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遵循学校的师德规范要求,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严禁随意停课,严禁损伤学生自尊心,严禁侮辱学生人格和家长人格。学生必须知道在校内和校外都应遵守学生行为规定,严禁在校内和校外打架、群殴、侮辱他人、 欺侮其他学生和底龄孩子、秽语漫骂、敲诈勒索、偷盗抢劫、不讲公共道德和卫生等等。教师必须时刻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学校不提倡教师进行有偿家教,校内禁止进行有偿家教,教师之间不许相互推荐或强迫学生进行家教。(3)学校持续发展危机事件:学校努力确保正常教育教学资金的安排,努力做到全体教职员工的收入每年都有上升,努力保证各类项目的资金安排。学校通过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确保骨干教师津贴的按时发放,通过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引进、流动,调整教师队伍。 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必须时刻注意学校的声誉和形象,要通过宣传、沟通、思想工作等确保生源的稳定和提高。在学校开展重大决策和制度改革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信誉。摘要发生於学校内、外环境的意外事故,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到学校的发展。危机为学校带来可见及不可见的种种损害,往往将学校的处境推向一个难於理解及控制的局面。为免这种灾难性的局面发生,有关人士日益重视学校危机的理解和管理;不过,有深度的研讨仍属不多,一般多只限於危机个案的描述。 本文探讨学校危机的特徵,指出其不稳定性及潜存性;究其成因,可分为物理、情境、道德责任及规范等四种;其所引致的後果,除带来学校内人身、物质、责任、声誉及教育等 “ 客观性损害 ”外,更具有“主观性损害”的效应。不同的危机情景,相应的管理内容及方法也会不一样。 本文尝试探讨学校危机管理的涵义、原则及实践方法,提出强化学校的不同功能有助预防及控制危机。笔者就学校危机的发展模式,提出一些重要的通则,尝试整理出包括预防、控制及善後处理的管理措施。以多元的观点去理解学校危机,应有助加深我们对不同类别危机的认识,希望对学校管理和发展,作出一点贡献。从组织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学校的内、外环境息息相关;校内组织的结构、技术及文化等内在环境因素,很大程度上受着社会、政治或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不管是来自内在或外在环境的突发事故,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作。这里所说的突发事故,包括了由於天灾或人祸所引起的不幸事故(Raffan, 1984)。 突发的不幸事故叫人难於掌握,我们往往无法确定事故发生的主体、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状态,这包含着“意外”的意义。然而,是否所有的不幸事故都带有偶然性,全属意外?这又不然,其中也有许多属必然性,是人们没有察觉的“潜在事故”。在不觉察,毫无心理准备下,一些意外小事故缺乏适当的处理,往往会迅速地演变成为灾难性事件,最终威胁到学校的信誉、教育工作,甚至存亡。 对那些威胁到学校运作的事故,或潜伏着问题而尚未爆发之状态,我们称之为“学校危机”(school crisis)。学校危机具备了不稳定及难於控制的特质;部分虽会有徵兆,但更多是突发及未可预知的(Lichtenstein等,1994)。虽然并非所有的事故都演变为学校危机;不过,事故若一旦发生,学校便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及资源,处理各种引发出来的损害。若成员缺乏对危机的理解,很容易便会产生无名的恐惧,担心目前所面对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会有更大的灾祸接续发生。 虽然每间学校受到危机威胁的程度及情况会有不同,均无不着力於危机的预防及控制。若能预测及管理各类危机,应能减少损失,有助维持学校的运作与发展。 就不同的危机情景,相应的管理内容及方法会不一样。目前教育界已开始着重对“明显危机”(explicit crisis)的管理方法,所谓“明显危机”是指那些受到广泛重视,可用行政指引或措施加以管理的学校危机,这方面的例子包括风暴及暴雨措施、黑社会渗入学校问题、学童自杀事件及学校危险斜坡问题等。由教育署发放的文件中,我们可看到署方就这些“明显危机”,提供了学校一些通则及规范性建议;至於具体的管理程序及方法,仍多留待学校去建构。有关“明显危机”的管理虽仍有许多值得讨论及改进的地方,可幸它们至少已被觉察及已经纳入计划管理的行列里。相对来说,对那些真正威胁着学校的“隐蔽危机”(implicit crisis),教育界则似乎缺乏重视。就此,本文尝试探讨学校危机的起因及结果,进而以多元观点探讨学校危机管理的涵义、原则及实践,希望对学校运作有些帮助。 学校危机的起因 内部环境的改变,如与管理、教学或学习方面有关的意外事故,包括学童自杀、行政人员的突然更替、管理模式急变等会直接影响学校运作;另一方面,外在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等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学校的发展成败。面对这些来自外界环境及内在环境的因素,学校组织的领导人及成员若能对危机的原因加以分类并探究,应有助於对危机的控制及管理。Herman(1994)将学校危机分为与个人有关的危机、与小组有关的危机、与财务有关的危机、与行政人员有关的危机及与灾难有关的危机等五类。他就每一类别的危机提出了一些真实个案加以讨论,有助我们理解一些常发生在学校的危机。然而若我们仔细观察Herman(1994)的分类,会发现其中有欠清晰,未能有效界定有关危机性质、涉及层面与涉及角色,故未能帮助我们选择策略。综合各方面文献,我们可将学校危机的来源分作以下五类(Caudle, 1994; Frisby & Beckham, 1993; Fernandez, 1993; Bloom, 1992; Ziolkowsky & Willower, 1991):1.物理起因:学校设施装备或附近环境的物理性质、情况和状态而引致的危机。例如煤气管老化、通风设施失灵、校舍墙壁崩裂、观众台或篮球场架倒塌,都会引致意外或人命损伤。又例如学校建筑在危险斜坡下,有山泥倾泻、造成人命及财物损失的威胁。物理环境的危险因素,不论是由於自然灾害或人为的疏忽,部分是可加控制,亦有部分是可以避免的;2.身心起因:学校里一些成员身体或精神有潜伏的病因,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爱滋病、精神病或其他情绪困扰等,一旦在学校病发,可能引起个人或集体伤亡,甚至招来外界误解、指责,造成学校整体的损害;3.情境起因:现实境况因素所带来的危机。例如学校所属学区人囗老化,适龄儿童日渐减少,若不预早筹划准备,学校会因为入学率偏低而缩班,最终可能导致学校结束经营。又例如学校位於吸毒者和罪犯经常聚集的地区,学生和教师较易受滋扰和威胁,甚至伤亡;学生也较易受影响而犯法生事,影响学校声誉;4.道德起因:学校成员的行为涉及有违操守的事件,导致所属学校蒙受损害。一般来说,社会人士会认为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是神圣的工作,会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道德操守。教师若有违职守、缺乏道义、涉嫌欺诈或损人利己等行为,会造成学校成员感情上或心理上的损害,进而对学校失去尊重及信任,甚或导致信誉或信心危机。事件若涉及法律责任,学校及个别成员更须付上民事或刑事的法律代价;及5.失序起因:教师对学校纪律/规则的意识松懈,又或士气低落,呈现疏忽、拖延及紊乱等行为倾向,这情况会容易诱发学校的各种意外事故。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活动时,只顾彼此交谈,忘记照顾学童安全,引致学童意外受伤。以上的分类描绘出危机的来源与特性,有助我们探讨学校危机的管理。学校危机的可能後果无论学校的物理条件有不利的变化,成员身心有潜伏性的病因,所处的情境渐趋恶劣,或成员疏於职守,甚至有违道德操守、涉及法律责任,都会带来各种不同形式的学校危机,产生程度不同的负面後果。较直接的危机後果,可分类如下:1.人身的损害:包括伤损肉体、危害健康、甚至做成永久伤残、丧失生命等各种可能情况;2.物质的损失:成员财物的直接损失,或学校实质利益或设施受损等。如学校缩班,可能影响到部分教师的升迁机会,甚至丧失原来的职位。又例如校舍倒塌,设施和仪器的丧失。学校被控告,要作赔偿,因而丧失学校的资产;3.责任的承担:包括要对人身伤损或财物损失负上责任。这里所说的责任,包括了直接或间接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及道德责任等。例如学童若叁与学校活动而受伤,校方可能要负上多重的责任;4.声誉的损害:这包括团体的声誉、个人的名声、学校的形象及成员的自我形象的损害等;及5.教育的损害:经历危机,学校成员间关系恶化,例如校长与教师欠缺互信,教师间不能合作,学生不能安心,家长对学校产生疑惑等,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进行,造成学生教育的损害。对於财物损失、肉体伤损、赔偿责任等,我们可将之归纳为“客观性损害”(objective Damage)或“外显性损害”(explicit Damage),即一般可计算出发生概率及可能的损失。许多学校都会特地为某些可能危机而引致的外显性损害购买保险;从而透过分摊、转移等技术,将风险减少至最低程度。将外显性损害纳入“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的项目里,可将可能的损失加以量化及管理;但学校危机引致的精神打击、权利丧失、校誉丧失或教育环境恶化等“主观性损害”(subjective Damage)或“内隐性损害”(implicit damage)却难以估计,亦是最令人担尤的部分。通常这方面的损害是由於成员在面对危机时,精神及心理状态失衡,将不幸的阴影,作无限放大而做成的。心灵或情意方面的损伤,是叫人难以预防及补救的。 学校发生意外事件,“客观性损害”自免不了;再经不同内外人士或传媒夸大渲染,对当时人施加压力,实具有扩大“主观性损害”的效应。而“客观性损害”及“主观性损害”二者间又常会产生相加或相乘的作用,将危机推向一个更难於理解及控制的局面。为免面对这种灾难性的局面,学校管理人员实应有计划地为常见的事故购买保险,减低经营上的风险程度;另一方面,除针对客观性的损害,作出种种的预防措施外,并应着力於减低可能引发的主观性损害,亦即要着重危机的全面管理。 除了有负面的後果外,学校危机亦可能具有正面後果的;所谓“祸兮福所依”、“危而後有机”、“生於尤患;死於安逸”等中国古语,正是描写危机具有正面意义的情况。其中的意义包括有:由於危机的出现,组织成员可能比以前更加团结;组织成员由此培养出尤患意识;成员得到挑战和锻炼的机会;因为克服了危机而建立了自信心;藉危机出现,一并解决了其他潜存已久的问题等。由此看来,若我们能掌握危机的发展,加以适当管理,亦会对学校的成长发展具有良性作用的。 多元的观点 学校危机或组织危机是组织现象之一,故此对学校危机的分析和管理,可由组织理论入手。根据Bolman and Deal(1991),和郑(1995),可用的分析观点包括结构观点(structural perspective)、人群关系观点(human relation perspective)、政治观点(political perspective)、及文化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由於环境转变快速,近年有些学者强调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Dodgson,1993),故可加入学习观点(learning perspective)。这五个观点各有不同的关注层面,可用以分析学校危机的影响,从而提出不同管理及预防危机的启示和方法。现简介如下: 1.  结构观点 结构观点强调学校结构和制度对学校运作的重要性,故此关注学校危机带来系统混乱、规则受到考验、角色倒置,分工不合理、对时间的管理失控、资源分配紊乱或供应短缺、甚至迷失了原来的目标等多个後果。对於危机的管理和预防,这观点由确立适当的制度和规则入手。 2. 人群关系观点 人群关系观点认为学校成员之人际关系和工作动机是学校表现成败的基础,故此关注危机做成的心理冲击,打击成员的内在动机;影响原来成员间的互助互信关系,造成成员间关系紧张,影响教育工作和群体的和谐。由这观点来看,学校危机的管理预防,是可由学校成员的心理和人际关系着眼; 3. 政治观点 政治观点重视学校不同成员和组分间的冲突和权力关系对学校运作的影响,认为学校危机会引起成员间各方利益的冲突:如学校管理层失去威信及权力,甚至失去有效的管治,形成新的权力关系,改变了原来的组织政治生态环境。故此,这观点认为危机管理应可由校内的权力关系和冲突管理入手。 4. 文化观点 文化观点重视学校成员的价值信念和传统取向对学校整体协调和成败的决定性作用;故此,关注到危机冲击到原来的学校信念及有关的文化特质。学校可能经历过重大的危机,但学校的使命及信念并没有跟随转变,这种学校危机并未涉及文化功能的後果;相反的,那些危及原来学校价值及信念的事故,虽然在表面上不容易为人觉察得到,反须密切注意。从这观点来看,适当的文化建立,有助危机的预防和管理。 5. 学习观点 学习观点认为学校能否有系统学习、适应、发展、以改善组织的运作,影响学校发展至大,故此关注学校危机对学校的组织学习的影响。若经历危机,学校成员丧失信心,未能从事件中吸收经验教训,整体陷於被动惶恐,学校教育工作会受长期不利的影响。对危机的预防和管理,这观点着眼於建立学校的警觉性、学习性和适应性。 学校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一词,最先是指处理国际政治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一般以针对国家安全和国际争端的危机为主。不过,在管理学上,危机管理概念的应用,现已遍及公司企业、公营机构,甚至所有类型的组织管理上了。目前“危机管理”一词,主要是指组织在危机发生的前後,调集资源、致力恢复组织的稳定性及活力,迅速回复有效经营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及行动。这定义相当清晰,但在现实经验里,危机管理的具体含义,可能会因为管理主体的不同,对危机有不同的界定,而包括有不同的管理内容。不过,总的来说,危机管理的牵涉面应包括了危机的预防、对危机的控制及在危机发生後的善後处理等三方面(如图一所示)。 图一  学校危机管理香港大部分学校都在津贴资助下运作,除少数面对缩班危机外,大部分的学校在现存制度下,都具备着长存经营的条件。不过,在日常运作上,难免仍要面对各类不同的危机;至於危机是否会造成负面影响,则视乎个别学校应变及管理危机之能力而定。若能及早发现危机,即时控制,应可避免重大损害,让原来的学校教育功能得以持续地发挥。 学者指出着手管理危机前,应先辨明学校危机的性质、意义及有关变项,而关注面应包括危机的发生、危机的过程及危机的结果(Siegel, 1991)。申言之,需要就有关学校危机的重要问题,提出系统的理解方式,才易着手处理危机的现象。 学校危机管理之重点乃在於危机发生前、发生中及发生後等不同时段,作出相应的策划、组织、指导及控制之行动;而目标则在减低学校在结构、人员、设施及资源方面的损失,使学校组织在历经意外损失後,仍能存在并发挥正常功能(Eggen & Mackenzie, 1987)。由此看来,“危机”与“功能”二者应为互斥关系,学校危机会损害学校功能,而发挥学校功能有助危机的管理。若我们就所提出的五项不同观点来思考学校危机管理的内容,则每项观点对危机管理中的预防、控制与善後处理等三方面,应各具独特的意义及功能(见表一),现论述如下。 危机的预防 预防危机方面,学校应设法消除各类危机的可能成因,将那些属意外或潜在的祸因转化为可预测及可控制的,并做好长远准备,预防或减轻未来危机带来的可能损害。在平日便着重培养成员紧急处理危机的能力,以免危机一旦发生,便措手不及。而就特定的可能灾害(例如运动场上的意外),更应备有包括处理原则和经常性计划,防止不幸事故或危机发生。在实践方面,就不同的观点来看,具体的内容包括(见表一): 1. 结构观点:由结构观点来看,学校的不幸事故之所以容易演化成为危机,乃源於学校结构上有先存的缺点,例如对资源缺乏有效管理、分工不清晰、知识或技术落後、人治而无规则程序等。故此,预防之道乃在於强化学校组织结构,订定清晰分工和问责制度,列明学校的政策及行事程序,清楚界定成员所属角色等措施,储备资源应付突发危机的需要,并为可能发生的事故购买保险,将风险降低。除了增强学校的一般结构外,亦可成立学校危机预防小组,发掘及分辨潜在於学校内、外的危机;辨别及归纳危机的来源、性质及影响程度等;列出包括校舍、防火、交通、作息活动等多方面可能产生的危险性;明文订定应付每种危机的策略和方法;提出预防措施,对可能的危机加以规范及消除。校方可提供小组成员有关危机处理的训练课程;或借取他校经验,增强校内成员心理及技术方面的准备性,提高其危机意识。此外,亦可对各项危机作假想性演习:例如定时进行火警演习,寻求改善应付办法,发展正面的态度看待危机,在面对事故时不至於忙乱而无所适从(Raffan, 1984)。2. 人群关系观点:人群关系观点认为组织成员若态度消极、欠缺进取性,彼此间又缺乏互信,很容易酿成意外事故,形成学校危机。故因应之道在於强化行政人员、教师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增进其个人及社会适应能力,使校长教师间及教师学生间均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进而推扩至与社区人士的交往上,这有助建构一个较大的危机预防网,减少危机产生,亦有助消除由危机衍生的“主观性损害”。此外,亦应订定由专责小组负责内、外的沟通,并让其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巧去处理。预先设定有效的危机沟通渠道,可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及恐慌;若缺乏沟通,关心学校的人士不单不能帮助学校,相反的,可能让谣言扩散,伤害学校。3. 政治观点:由这观点来看,学校成员间若充满利益冲突,管理层滥权,则组织成员是会倾向制造或利用危机以遂其改变权力结构的愿望。故预防危机之道在於建立校内小组间的亲和性,校内决策有足够透明度和叁与性,使成员充分理解本身所具的权责;与其他外界组织保持结盟的关系,当有危机发生时,可互相支援呼应;减少人治的局面,避免由於重要组织成员的更替而引起的权力混乱,预防因处理危机而引起的组间冲突或个人冲突。4. 文化观点:这

    注意事项

    本文([管理文档 ] 学 校的危机管理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和政策(doc 27).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