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

    • 资源ID:3784846       资源大小:6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

    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要:政府绩效管理是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绩效管理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改善绩效管理的对策,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政府管理改革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绩效管理;地方政府;对策 1、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政府绩效管理是20世纪70、80年代,各国政府面对财政困境和社会对政府提供服务需求的扩大,竟相实行的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价值取向的政府改革运动。绩效管理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通过引入绩效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职能,政府部门作为一个组织必须面临着成本收益、顾客需求、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绩效管理就是在吸纳和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政府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用互相理解的方式,通过协议达成政府机关及其人员的目标、标准及所需能力,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政府机关及人员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使政府服务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过程。政府绩效管理有助于政府树立服务行政的观念、形成竞争机制,对改善政府形象和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政府绩效管理观念尚待改进 首先,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淡薄。近些年来,随着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不断完善,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已经逐步转变,管理方式也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性政府,但总体来说,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没有完全转变,仍存在“官本位”的思想,强政府,弱社会的政治格局没有完全打破。其次,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职责不清。政府工作人员不能发挥足够的职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相互推脱,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完成质量不高。这也间接导致了政府工作效能不高。再次,公众满意度较低。地方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更为重视的是直接掌握管理大权的上级领导的满意度,而不是社会公众的满意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时难以主动采取措施来提高社会公众的满意度。 2.2政府绩效管理缺乏制度保证 绩效管理是政府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重要工具,所以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离不开国家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大环境。总体来说,各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己经进行了很多年,政府的职能配置、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效用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到目前为止,有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形成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整体思想体系,其绩效目标和下级部门的绩效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以至于当绩效目标分解到下级各相关部门时出现目标不明确、职责不清等问题。当前各地各部门进行的绩效管理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绩效管理的指标设计和评估内容构建等方面几乎都是基于地方政府本身需要而定,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缺乏较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性指导。 2.3绩效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指标设定过程缺乏对环境因素的思考。政府部门要维护和管理社会上的各个公共领域,而不同地区的环境影响着政府绩效的实施。其次,绩效指标逐年递增问题严重。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指标逐年递增,使政府人员产生极大的压力,这使得有些部门在看到任务将要完成时就放缓或停止工作,将剩下的业绩留到下一年度,以应付上级绩效评估的年度递增。再次,绩效评估的督办机制有待健全。地方政府在督查程序上的规范还不够严谨,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配套建立和健全督查工作体系,督察工作“有任务,才安排”的情况依然存在。 3、完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 3.1更新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观念 地方政府行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要服务。首先,地方政府管理要把为社会、为公民服务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责和基本理念,树立服务观念。其次,树立责任观念,突出强调公民参与对公共责任保障的意义和作用,必须有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将公民参与作为公共责任落实的基础。第三,形成效能观念,解决当前各级政府效率普遍低下的客观要求,同时提升政府的竞争能力,推动和促进地方政府不断快速健康发展。最后,确立公众满意观念,地方政府执政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群众的眼光来考核对方政府管理的成效。 3.2改善绩效管理的制度环境 首先,构建绩效管理的法律制度。绩效管理改进绩效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持续改进过程,要保证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就必须把绩效管理改革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确保改革的连续性和延续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情制定科学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约束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以法的力量来推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其次,完善公务员制度。地方政府要以公务员法为基本出发点,进行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与完善。一方面应现实需要,将公务员法的内容与地方政府管理相结合,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完善公务员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相关机制,使之更好的配合政府部门,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次,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建设政府网站、业务信息系统、政府数据资源库等内容,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要确保信息传播的及时、畅通与公开,及时公布与公民利益相关的信息,使公民了解政府的执政情况进政府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3.3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是推进绩效管理事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建立必要的绩效评估机构,把专门评估和日常评估结合起来。在政府管理部门内部设立评估机构,主要是负责对公共项目实施的检查、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决策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和建议。此外,在人大建立必要的评估机构,评价和监督政府在公共政策、规范、计划等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把评估作为监督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其次,设置客观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政府绩效评估相对企业绩效评估和公务员个人的评估而丙,涉及面广、因素众多、工作量大,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全面实施政府绩效管理,就必须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职能履行、依法行政、管理效率、廉政勤政和政府创新等方面合理设置评估指标,建立公民、企业、专家学者、上级政府共同参加的政府评估体系。再次,运用科学的评估力法,把定性和定量评估结合起来。政府绩效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更重要的是引进现代管理学和统计学的科学方法,对政府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和考核,从而真正使政府绩效管理走向科学化。 4、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之中,服务型政府这一理念对政府绩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这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转变政府公职人员观念、增强民众社会个体意识及提高民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所以,在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绩效管理方式,来建设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我国政府管理能力与行政效率,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改善政府绩效管理 促进全面履行职能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以政府管理体制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如何推动改革,促进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加强和改善政府的绩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目标取向的确至关重要绩效指的是所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效益。政府绩效简言之就是“政府作为的社会效益”,即政府在履行职能中的绩效表现。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政府在全面履行职能的能力而采取的一种促进对策,是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管理绩效的新理念,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也是有利于促进干部考评机制的有效建立。绩效评估目标取向决定政府行为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一项核心内容,关系到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和运行机制转变。它有利于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效能。建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评估体系,要求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从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绩效评估目标取向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取向如同指挥棒,指到哪里,政府人员尤其是领导成员,就会打到哪里,评估的结果,最直接最实际的就是考核班子的政绩,考核领导的政绩。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其内容范围和重点的确定以及指标体系设计,评估主体和评估方法选择及其结果的运用都与绩效评估的目标紧密相关。因此,目标取向科学,考核体系就会正确;目标取向合理,考核结果运用才有可能公道。相反,如果目标取向偏离,最终也会导致用人路线歧途。绩效评估目标取向影响政府效能。政府绩效评估既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一种手段,又是全面提高政府效能的一种有效措施。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及其部门的业绩、成就和实际工作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才能有效地提高政府效能。在现阶段,关键的是要促进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促进政府全面履行职能,促进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最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政府职能是政府全部行政管理活动的核心,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政府绩效评估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政府正确、全面履行职能。政府绩效评估从它的内容来说,就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成就业绩,同时又包括在行使或履行全面职能的过程表现。现代政府管理核心问题是效能提高,而评估政府效能就是评估政府履行职能情况。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经过30年来的行政体制改革,政府的职能建设有了飞跃的长进。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政府职能问题,使我们对职能的研究更加重视,更加深入。在经济建设时期,中央提出四项基本职能,各个层级的政府和政府部门围绕经济建设时期的政府主要职能又制定和配置相应的职能。从现在来看,政府的职能日趋逐步完备,当然职能的配置都带有滞后性,何况我们党在工作重点转移后,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政府的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特别是现阶段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对政府职能仍然有个定位问题。但无论如何,政府绩效评估就是围绕政府职能的全面履行进行的,因而如何界定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以及内设机构和工作岗位的职责成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工程。合理制定各级政府职能。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是促进政府不断改进管理,提高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能力,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地全面履行职能。政府职能反映了政府实质和政府活动内容与方向,政府职能的层级与政府的层级是相对应的,在明确政府基本职能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职能。中央政府的绩效目标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的绩效目标之间是紧密型的纵向与横向的关系。中央政府在现阶段主要是加强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的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财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与分工,要遵循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则作出明确、合理界定,从整体上增强地方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科学界定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政府组织机构设置的依据是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组织设置、规模、层次、数量及运行方式。职能发挥是通过一定的机构来实现的,政府的组成部门及政府所属机构是政府职能的载体。这些载体落实政府职能的情况,是政府管理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要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责,做到权力与责任对等,避免职责交叉重叠。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在现阶段要注意合理划分政府间、政府部门间公共服务管理权限。要遵循责权配置相一致原则,一项公共服务职责划归哪级政府,哪个政府部门负责,与该项职责履行有关的管理权力也应归哪级政府或哪一个政府部门行使。配置好部门内设机构及其职责。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通常分为两种:一是保障机构,通常也指公共机构,如办公室(秘书处)、人事处、机关党委、监察室、法规(政研)处等,上述机构的职能,每个政府部门都是基本相同的,其设置数量视部门的规模而定;二是职能机构,也称业务机构,一般分为执行、决策、管理、服务、监督,在地方政府中这些机构的职责是承接上一级政府的相对应部门的职能,也是从本级政府职能中分解到相关职责。准确定位政府工作人员职责。各级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职责确定后,接着对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进行职位分类,将每一个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目标和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岗位,从而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承担按照职位要求分解到的职责。政府绩效管理从明确各部门、各机构职能入手,将职能、职责化解为工作目标,再细化分解到每位政府工作人员,并把这些目标责任具体到每一届、每一年度的计划,形成每届或每一年度述职报告的依据,从而层层递进,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评估内容要凸现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绩效评估目标取向确定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有了依据。在对政府职能科学界定的基础上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凡属于政府职能范围,视为政府运作行为的事项,列入评估体系。有什么样的评估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行为。传统的评估导向,既存在指标设定不科学,评估制度不健全,同时还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过程不完整,改革势在必行。在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热潮中,如何加强改进绩效管理,是深化政府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问题,面对目前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现实问题,除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结构完整、功能配套、操作简易评估体系外,从评估的操作内容方面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才能适应时代要求。突出科学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都是由政府领导并组织实施。而政府绩效评估管理对政府行为产生导向性作用。不论在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还是在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在保稳定保发展保民生方面都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一要符合以人为本,二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要符合统筹兼顾。切实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综合考评体系。突出转变职能。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是政府创新根本,政府绩效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政府绩效管理可以依据科学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履行职能的情况进行评估。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推动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及社会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方向转变。突出转变政府职能,归根结蒂就是要使政府绩效评估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实现从传统的机构绩效评估、“唯GDP论”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转变,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全面建设。突出民主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发生很大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追求。政府绩效评估重心也随之从管理转向服务,就是要通过评估内容的调整将以往或现在的机构绩效评估转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突出民主民生,绩效管理必须重视政府对人民评估所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并及时吸收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府绩效评估管理中来,坚持群众需求为评估重点、公众评价为评估主体,形成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从而既突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府责任,又促进政府绩效管理的良性发展。2009年度霞浦县人民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要加快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温家宝同志关于“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宁效综20095号文件的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09年度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推行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绩效管理实践,促进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绩效意识,改进管理方式,提升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履职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保障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我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二、工作内容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种模式,是一个由多种环节和要素构成的实践过程,是一项创新性、探索性的管理工作。2009年绩效管理要围绕政府绩效目标设定、绩效任务分解、绩效实施推进、绩效监控分析、绩效考核评估、绩效改进提升等六个方面内容,着力构建规范、合理、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一)绩效目标设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依据政府及部门的职能职责,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年度绩效目标任务。绩效目标包含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措施、工作时限和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具体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从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职责出发,突出检验职能发挥和履职实绩;二是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三是承担预防腐败和源头治理工作牵头协调的有关职责;四是坚持质与量的统一,坚持高低适度;五是要便于考核和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绩效目标的设定要反映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二)绩效责任分解。要以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绩效为目的,分解和细化各项绩效工作目标,落实到各职能部门、责任科室和具体的责任人,明确责任、质量、时限、效果等,形成目标分解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今年的政府绩效目标已分解到相关部门,各级各部门要形成绩效目标分解流程示意图,建立健全有效执行和实施绩效目标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确保各项绩效目标的实现。(三)绩效实施推进。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提出具体的工作质量和时序进度的要求,加强监督检查,推进绩效目标的落实。同时,要进一步简化行政环节,优化行政流程,规范行政运作,改善行政管理,强化各部门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四)绩效监控分析。要加强对绩效目标实现进展情况的跟踪监控,分阶段定期进行分析。一要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组织专人对绩效目标落实进展情况进行过程跟踪,政府常务会议或部门班子会议每季度听取一次绩效情况的汇报,及时发现绩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二要强化外部监督。各级各部门要组织督查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绩效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县效能办要加大对各级各部门的绩效情况的察访力度,并将明察暗访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级各部门,督促认真进行整改;三要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对年度绩效目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统筹目标实现的时序进度,促进各项绩效目标任务的落实;四要建立定期分析总结制度。各级各部门半年要召开绩效情况分析会,年终要召开绩效情况总结会,认真分析总结本部门的绩效情况,对实际工作任务与预期阶段性目标存在的差距,要及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集中力量加以突破,确保目标任务得到有效实现。(五)绩效考核评估。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评估工作要着重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办法的运用、行政资源的整合和奖惩措施的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深化。通过绩效评估和分析,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实际成效和效益及时组织进行总结和评价,掌握各级各部门的绩效实现状况,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六)绩效改进提升。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持续地改进和提升。改进的基础是对绩效状况的正确分析;提升的基础在于要有科学可行的改进措施。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的绩效总结自评情况,对照上级组织的评估评议反馈的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本部门绩效。三、组织领导绩效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县效能办牵头,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具体实施。各指标采集责任单位和责任状任务承担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办公室牵头,机关人事、监察、统计、效能等相关部门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县效能办负责全县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县统计局负责县政府指标考核的联合评估工作,负责收集处理政府指标考核所需要的各项数据。国家统计局霞浦调查队负责配合市调查队做好县政府的公众评议工作;县绩效办负责配合市绩效办做好察访核验工作,县直相关指标数据采集单位负责相关指标数据的采集,并及时报送县统计局和县效能办。四、工作要求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各县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精神,深刻认识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2、强化责任,务求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树立正确的绩效价值观,把绩效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增强主体责任意识,认真抓好落实。要把绩效评估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步骤,深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加以改进,切实取得工作实效,促进绩效的全面提升。3、精心组织,确保运作顺畅高效。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职能职责,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方案。要从行政管理的要求出发,组织人员精心研究,通过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努力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实绩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4、严肃纪律,确保结果客观真实。要把绩效管理、绩效评估与政府的职能职责、目标任务紧密结合,通过绩效管理促进职能职责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促进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克服功利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对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为确保县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和落实,建立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绩效管理和评估信息报送制度    1、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县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的开展情况,把握绩效管理动态,为领导和上级决策部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2、信息报送主要内容:各级推进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的重要活动、重要部署、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的部署、推进和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绩效管理和评估指标落实情况;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落实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实施过程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中典型单位、典型人物;其它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情况。    3、信息报送基本要求:    (一)要及时报送绩效信息。信息报送数据准确、文字简练,报送的信息图片要附文字说明。    (二)要严格信息报送程序。信息报送要严格把关,采集需上报的绩效信息要经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核把关,签名盖章后上报。    (三)要保证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县直部门每月报送信息数量不少于1条,并确保每年被采用4条以上。    二、绩效管理和评估指标采集、分析、预警、预测制度    1、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绩效考核指标的分析、预警、预测工作。    2、责任单位于7月20日前和翌年1月20日前,负责完成绩效指标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运行情况分析工作,写好绩效综合分析报告,上报县绩效办。    3、责任单位于10月20日前,负责完成绩效指标全年预测任务,分析可能影响绩效完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将分析预测报告上报县绩效办。    4、责任单位于翌年2月底前,负责完成绩效指标全年分析工作,并将绩效分析报告上报县绩效办。    5、责任单位在翌年3月5日前做好绩效考核指标的跟踪落实工作,及时报告绩效完成情况,做好与市直部门对口沟通、联系衔接工作,力争绩效指标数据有较好位次。    6、数据采集单位要按时提交绩效考核指标数据,配合责任单位完成绩效考核指标的分析、预警、预测工作。    7、及时报送绩效数据。数据采集单位分别于7月20日前、翌年3月20日前分别将绩效考核上半年、全年数据上报县绩效办。    8、未按以上时间规定和县绩效办工作要求,逾期报送绩效材料和数据的责任单位和采集单位,扣该单位年度绩效分0.5-1分/次。    三、绩效管理和评估点评通报制度    1、绩效管理和评估点评通报工作按照分级点评的方法组织进行。    2、点评通报内容:主要包括县政府当年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指标数据在全市所处的位置,市对县政府绩效公众评议情况、明察暗访情况,下一步完成县政府绩效指标的具体措施等。    3、每季度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分析点评,主要分析县政府绩效指标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等。召集绩效指标责任单位、数据采集单位领导和责任人会议,对绩效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通报。    4、每半年对县政府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分析总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年度各项绩效目标的实现。    四、绩效管理和评估公众评议工作宣传制度    1、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绩效评估公众评议的总体要求,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加大各级政府工作成效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增强调查对象对政府绩效工作的满意度。    2、编发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宣传资料。县政府办负责组织绩效指标涉及部门单位编发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扶持企业政策措施和县政府工作成效的宣传资料,县直部门和有关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    3、组织新闻宣传工作。在县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各新闻单位围绕公众评议内容,把县政府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措施、扶持企业情况和政府工作成效及时有效地向公众进行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情况,关注政府形象,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地参与公众评议活动。    4、通报绩效管理和评估情况。及时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措施、政府工作成效、当前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情况;县经贸局、县工商联分别向相对管理人和企业经营者通报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政府工作成效,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企业发放宣传资料;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宣传通报县政府关于认真落实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各项政策和政府工作成效等,深入村居召开居民会议,张贴宣传资料,把各级政府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措施、当前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成效及时有效地向公众进行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情况,关注政府形象,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地参与公众评议活动。    五、绩效管理和评估考评考核制度    1、绩效考评实行“统一组织、分别实施”的方式。全县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由县政府办牵头,县绩效办负责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县发改局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做好市对县政府绩效管理考核的沟通、联系、衔接等工作;县人事局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对县直部门绩效管理和评估的考核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对县直部门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审批以及项目服务竞赛等的考评工作;绩效管理与评估相关数据责任单位、采集单位负责相关指标数据采集、综合上报工作。    2、绩效考评要坚持“公开、科学、规范、公正”的原则,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下发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及考评考核办法,制定量化考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考评结果。    3、绩效考评以年度绩效管理和评估实施方案为依据,按照方案确定的绩效考评内容、方法和指标进行考评。    4、绩效考评应根据绩效目标运行阶段分实施过程考评和完成结果考评。实施过程考评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性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价;完成结果考评是对项目完成后总体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价。    5、各级各部门应根据绩效目标和绩效考评结果,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六、绩效督查制度    1、年初对纳入绩效管理和评估单位报送绩效评估方案情况进行督查。    2、每季度对绩效管理信息报送、情况分析、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3、每半年进行一次以上绩效评估察访核验和明察暗访工作。    4、适时对绩效评估指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5、适时对绩效管理存在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6、年终对各单位指标落实情况进行核对督查。    七、绩效奖惩制度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严格标准、奖惩分明,奖励绩效任务完成好的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    2、实行指标考核奖励。市对县政府绩效管理单项指标考核位居全市前三位的,对责任单位和数据采集单位予以奖励。获多项单项前三位的,以最好等次奖励一次。    3、在县政府对县直部门实行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中综合排名位居前列和末尾的,县政府参照市政府对市直单位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给予县直单位相应的奖惩。    4、对在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中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5、实行倒扣分。市对县政府年终绩效考评考核,位居全市末两位的单项绩效指标,倒扣责任单位绩效分;察访核验发现问题的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倒扣分,省、市效能办察访核验发现问题的加倍扣分。    6、实行责任追究。市对县政府绩效考评考核单项指标考核结果位居全市末两位的,指标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向县政府常务会议说明原因,属于主观努力因素的,取消主要领导和单位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并责成向县委、县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7、实行考核结果追溯。绩效考核时效一年,考核等次或已知考核结果一般在当年各类考核中使用,如因市、县绩效考核结果在各类评先评优结果后,实行一次性追溯,在下一年度考核中予以运用。  政府绩效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用于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大量的事实表明,政府绩效管理可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宣融顾客为上的施政理念,重视结果也就是成本意识,以此来促进政府更好的应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贸易一体化的世界发展趋势的挑战。 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足。政府绩效管理这一领域属于世界性难题,很多的内容难以量化,有的甚至不能量化,并且要求研究者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统筹学、概率论、心理学、行政学、法学、战略学、人力资源等等,政府绩效管理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错综复杂,研究难、见效慢,加上我国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起步较晚,现在基本上处于萌芽状态。各地实施的政府绩效管理基本上都是盲目跟风,甚至有的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严重偏离政府绩效管理的本源和宗旨。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对该领域从基本概念、作用程序、实施原则、实际操作过程以及综合使用等都没形成共识,甚至与公务员考绩混为一谈。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成熟的实践经验致使我国学术界和相关机构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还处于较浅层次,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不成熟状态。 2、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够。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多处于自发和半自发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评估的内容设计和评估构建等几乎都是基于政府本身需要而定,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更没有形成制度化。有的地方实行的政府绩效评估成绩甚至都是事先定好,然后布置下去,这既反映不了政府本身的问题,更谈不上以社会和公众意愿作为客观衡量标准;再者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往往都是短期行为,即使针对一项行为评考也往往是“运动式”的,组织者难以从绩效管理的宗旨角度得到全面的反馈,有的更像是为了应付上级或政治诉求,采取类似“严打”似的政府绩效考评,没有科学、战略性的规划。这不仅给下级单位造成负担,有些考评更成了一些人收受礼品、甚至收受贿赂的机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3、在实际应用方面有误区。政府绩效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的程序,对政府的实绩和结果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政府的绩效进行改善和提高。我们现在的做法更多的却是关注“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只重视“审批”不重视“监管”。对许多领域采取的都是计划性的:在考评内容设计上只要求“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只要设计的好,过程走的对,就算过关。即使出了问题,一般也不会追究后果,因为相关职能部门只看报告做的好就可以了,考核部门也不归他管。这种轻“结果”的方式不仅没有进行合理的考评,更谈不上对政府绩效进行改善与提高。 4、维度体系不够健全。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单一,多数是政府内部评估,缺乏民众的参与,就是在政府内部大多也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部门的自我评估较少。群众性参与的评估也就是所谓的“公民评议政府”,由于信息不对称,不仅无法进行评价,而且各个部门由于考虑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材料的收集还是处理分析都存在“暗箱操作”,从而影响整个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特别是缺乏第三方评估。第三方评估由于多是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且这些人大都掌握专业知识,信息面较广,又与被评价者没有利益冲突,更能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第三方评估虽然在部分省市已有了雏形,但相对于成熟、发达的政府绩效管理国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5、评估设计的内容和体系不够科学。没有根据政府绩效管理的内涵和国际惯例建立起包括评估原则、指标设计、评估模型、评估技术和方法,缺乏系统和科学性。往往在评价中强调经济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的重要性,即使是现在推出的绿色GDP,还是过于狭窄,仍过多地强调经济指标。 二、上述问题的原因和症结在哪里 1、由于政府绩效管理本身特点决定的。绩效管理起源于企业界,许多思路和实施都是基于企业,而政府与企业有很大差别。首先政府的产出难以量化,给绩效评定带来不确定和难以衡量性,相反企业是可以以产量衡量,也是可以进行全面的量化评定的;其次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有时也是相互冲突的(比如地方政府要是在教育投入多,那么社保、医疗就要投入少),而企业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再就是政府因素的多元性,象有施政者和被施政者、有监督和被监督者,有不同的利益集团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而企业就相对简单。 2、独特的行政文化对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带来了先天障碍。传统的“官文化”就是做官,就是为了“官”和“管”。虽然近年来我们在行政文化方面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但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新旧概念交替,而传统的“行政文化”根深难除,“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 3、计划经济的下的“全能政府”的消解仍没完成,给政府绩效管理实施带来现实障碍。改革近二、三十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就,国家权力也从很多领域退出,但核心领域仍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因此政府与社会的制衡点仍是社会国家化的诠释。政府官员会利用公共权力制衡绩效管理给自己的约束,甚至可能会造出假的“政绩”来维护和扩展自己的利益。 4、信息化及开放化程度低,给政府绩效管理带来沟通和交流的障碍。政府绩效管理能在国际上取得良性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高开放性,信息化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助力,为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提供了支持,而开放化则为政府绩效管理提

    注意事项

    本文(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