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述评.doc

    • 资源ID:3784091       资源大小:502.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述评.doc

    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述评09教育技术学(2)班 2009914239 黄金桃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差异,能有效的教学干预,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绩效技术模型在于揭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绩效技术从业人员说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人类行为的效益和系统的价值,也可认为是绩效的精确诊断和各种干预的精确处方,体现了如何提高绩效的过程。因此本文从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角度分析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发展及其结构特点,从绩效技术理论基础的角度分析绩效技术工作模型的发展及其结构特点,并分析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异同,还引用了有关绩效技术工作模型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案例。更好地学习绩效技术的模型相关知识。关键字:系统方法、教学设计、绩效技术模型、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发展特点一、运用系统方法,从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角度分析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发展及其结构特点1.1系统方法的含义系统方法,是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和历史方法的辨正统一。结构方法,向内研究产生系统功能所依赖的结构。功能方法,通过向外研究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系统功能。历史方法,研究系统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1.2教学设计模型的发展 在过去几十年中,教学设计经历了四代(ISD1、ISD2、ISD3、ISD4)比较明显的更变。 ISD1 6 0 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SD270年代行为主义及系统理论ISD3 80年代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次)ISD490年代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次)1.3四种教学设计模型的结构特点ISD1 特点:有四个组成部分制订行为目标、设计前测、编制教学产品和设计后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循序渐进的,设计过程也是按照这一顺序依次进行的。 从本质上说,这种创作活动还不仅仅是一些较抽象的程序,设计结果不能令人十分满意。ISD2特点: 深入地运用了系统理论,新增加了几个变量。此外,还加入了总结性评价。问题:这就是它所提供的那种流程图式设计方法只能开发某一类教学方案,也很难适应一些特定的问题情景。ISD3特点:不再按步骤划分,按照阶段来划分.增加了两种新的评价方式,即可行性评价和维护性评价。(实施可行性评价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工作;进行维护性评价则可以延长已经开发出来的教学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者就必须是教学设计专家ISD4特点:分为情景性评价和知识库两个主要部分知识库,知识库包括五个主要创作活动领域,它们的整合体现出了ISD4的动态性质。使用系统动态领域技术后,就可以把教学设计中有关问题解决方法的概念应用到设计工作的时间中去,根据不同情景灵活运用ISD4模式了。1.4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发展及其结构特点上面是四代ISD的“进化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前后紧密相连,有始有终的,但有一条线很明朗:它们都是朝最好的方向发展的。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四代ISD的不同,下面将以表格形式呈现: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发展来看,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系统由简单变得越来越复杂,理论基础也由相对单一变的越来越多元。也许这跟我们社会发展的全球化、哲学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是有很大关联的。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大胆猜测,未来教学系统设计模型将彻底改变现有阶段到阶段线性推进的模式,也不仅仅是设计要素之间的动态网络状的整合,而是基于知识库和智能推理的以信息流为线索的面向对象的动态交互网络结构。就像我们的编程开发一样,原来是基于功能模块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现在转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在教学系统设计方面,学习对象、知识对象、控制对象等才是我们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的组成部分。二、从绩效技术理论基础的角度分析绩效技术工作模型的发展及其结构特点2.1绩效技术模型及其要素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一直关注绩效分析,并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绩效分析的工作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综合型绩效模型(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models)和情景具体型绩效模型(situation-specific performance models)。前者尽可能反映影响人类绩效的众多因素,较适用于对一个企业组织的整体进行审视,寻找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后者则针对某些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假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可用于对具体的绩效分析过程进行指导。可以说,绩效分析的工作模型是对如何找出并分析问题进行可视化的指导。那么,绩效技术模型则在于揭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绩效技术从业人员说明如何在工作中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它以一种结构化(而不是线性的文字描述或列表)的形式,为提高人类绩效提供指南。如果说绩效技术是用以提高绩效的系统方法,其模型则体现了如何提高绩效的过程。 绩效技术模型的要素归纳来说有两个:系统方法和绩效问题。这可以解释为绩效领域问题具体问题和系统方法相结合:绩效技术可以看作是用以解决“令某个组织/个体的绩效优于其现有状况这一问题”的系统方法。2.2几种主要的绩效技术模型 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绩效技术模型:Byron Stock & Associate 模型(BSA模型),其中包括BSA85和BSA96模型;Branson模型;ISPI(国际绩效促进协会)发布的HPT模型(影响较大的绩效技术模型)。(一)Byron Stock & Associate 模型 1、BSA85模型(图2-1)根据各种绩效因素的控制源(主导因素)将绩效因素归为执行层面、管理层面以及个体层面三类。对于一个组织机构而言,所有待处理的事务又可再分为若干层面,通过这种分类可以使各个层面的具体实施人员更加清楚的意识到他可能需要加以关注的绩效问题, 以及适合这种绩效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对于执行层面的绩效因素,模型主要划分为方向、组织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三方面,其中组织系统又可进一步的细分为组织结构、沟通系统、财务系统以及政策四个方面。 如图(图2-1) (图2-1)BSA85模型2、BSA96模型是BSA在1996年提出的模型(图2-2)将绩效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不同方面还可进一步细分,直到与一系列可用“绩效技术”加以解决的绩效问题相对应。例如,引起绩效问题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有形)和资源(无形)两个方面,“环境”又可再细分为认知支持、工具和物理环境三类,而“物理环境”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噪声、光线、温度、物理布局等。 图(2-2) BSA96模型特点:两个模型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只是列出了各种可能影响绩效的因素,并对部分因素对应的解决办法提供了建议。 但模型没有提供如何实施某种解决途径的建议,似乎也没有将问题解决效果加以验证的评价引入其中 (二)Branson模型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绩效技术中心主任Robert K Branson认为绩效技术是由系统总体设计、职位和角色设计、筛选系统设计、培训系统设计、绩效评估设计、绩效支持系统、指导管理行为等七个子系统构成的环形结构(图3-3)。使用绩效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各个部分通过对组织机构、质量系统、状态、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产生影响来提高绩效。这个模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用数据作为得出结论的基础,力图通过结构化、数字化的证据对行动的理由、行动的方式以及行动的预期结果提供支持。图(3-3) Branson模型从对各个子系统的阐述来看,模型中的5个设计子系统并不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还包括对设计成果的实施。例如其中的绩效评估设计,既包括对绩效标准的制定,又包括根据此标准对员工绩效的评定。在指导管理行为系统中,将对满意度加以评价,同时还包括对环境的改善、工具的升级以及对质量保障系统的建立等等。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一种以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需求”设计职位并建立筛选系统,是一个明确绩效差距、发现问题的过程;根据发现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手段(培训),并以绩效支持的形式实施,这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绩效评估,指导管理行为则是对问题解决的成效加以验证的过程。整个过程循环往复,并伴之以质量保障,使得工作绩效螺旋式的提升。该系统强调各个步骤结论的得出都需要有相应数据的支持,并认为这是绩效技术重要的特征之一。从这个模型还可看出绩效因素主要涉及组织、资金和政策等,和ISPI的HPT模型不同的是,这些因素以一种“融入”的形式,对绩效产生综合影响。相对而言,不同的因素在不同阶段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以不同的形式对绩效产生影响。从上述“绩效分析模型”的成果来看,各种因素都很值得细分、再细分,直到可直接采取行为措施加以解决的程度为止。这个模型突出了培训的作用,甚至将培训作为提高绩效必不可少的一环,从已有的案例来看10,绩效提高的过程并不一定非得有培训。而绩效技术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弱化培训的作用甚至有的学者将绩效促进和培训作为两个并列的维度进行阐述11。很多培训带来的往往是高投入低收益,只有在以多种方式全面理解了绩效差距的成因并结合成本效益综合衡量之后,才能找到特定的,最为有效的绩效改进方法。(三)ISPI发布的HPT模型 国际绩效促进协会92年发布了HPT模型是绩效技术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工作模型,下图为2004年发布的最新版本 图24 图(2-4) ISPI发布的HPT模型从结构上看,这个HPT模型和教学设计模型有几分相似之处,遵循了ADDIE模型的五个要素: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只是关注的问题不是教学,而是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与前面两个绩效技术模型相比,ISPI的HPT模型有了较大的扩展。它不再局限于对绩效因素的分类,而是致力于绩效差距的消除。它将绩效改进分为五个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以及评价。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绩效改进的实质在于消除或减小绩效差距,而这种差距在绩效领域,主要来自于环境-员工和组织机构本身。ISPI对不同要素还作了进一步的细分。绩效改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模型中提到教育以及非教育类型的绩效支持,包括职位分析-变革管理-组织交流-员工发展等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元评价的实施,其既可以伴随前三种评价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三种评价完成之后进行,以便对评价过程、产品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供反馈。它不仅面向绩效改进,还可针对每种评价过程本身,并可对前三种评价进行验证,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关于评价过程和产品的洞察。(Darlene M. Van Tiem. Fundamentals of Performance Technology: A Guide To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ISPI, 2000) 除了将绩效改进的“流程”加以结构化、模块化之外,还以箭头的方式指出了模块之间的先后顺序,使得依照模型的实施更加有章可循。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绩效改进工作的实际开展只是该模型中的几个环节甚至一个环节的实施。在有的场合下这是由于其他环节并不需要,而在另一些场合下则由于时间、经费、人力等原因,必须对几个环节加以整合或者兼有。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绩效技术从业人员来讲,在头脑中有这样一副清晰的绩效改进图景是非常必要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对绩效因素的分类,而是致力于绩效差距的消除。将绩效改进分为五个环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以及评价有了元评价,并随前三种评价同时进行模型的可实施性强三、绩效技术(HPT)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ISD)模型的比较分析主要以下从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点 (一)理论基础HPT与ISD的理论基础的比较如下表:HPT的理论基础 ISD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预测行为 教学系统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教学设计着重于对学与教的系统的设计开发 诊断分析系统·通过数据理解行为,诊断差距,确定起因 教育传播理论 ·说明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解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传播过程·传播过程要素构成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 HPT的理论基础 ISD的理论基础 教学系统设计和组织学习 ·HP模型的先驱ADDIE(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模型 教学理论·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 ·教学理论的发展需要产生教学设计 ·古今中外的教学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基础·教学设计与教学理论互促互进,共同发展 组织设计和变革管理·改变组织和个体绩效 评价·确定干预的价值与影响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联结学派心理学为基础的斯金纳程序教学运用促使教学设计诞生与早期发展·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思想基础,如认知心理学、联结认知理论等·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教学设计本身的理论结构将趋于完善 管理科学·区分“思想者”和“行动者”,描述工作和任务 从表中可以看出,HPT将ISD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所以ISD的理论基础都将对HPT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模型的两个主要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应当是系统方法和行为主义。总的来说:同:影响两个模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系统方法和行为主义 异:HPT模型较之ISD模型,其理论基础更加广泛,更具有开放性,它还包括控制论、组织学、管理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接受任何领域的优秀成果,所以其应用也相较ISD模型广泛。 (二)流程分析 HPT模型的工作流程为:绩效分析原因分析选择/设计/开发执行评价,而ISD模型的工作流程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遵循了ADDIE模型的操作步骤,只是在HPT模型中,强调了分析部分的作用,这也体现了HPT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原因、缩小差距和改进绩效。总的来说:同:二者都遵循了ADDIE模型的操作步骤,即都以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这一基本框架来进行的。异 :HPT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原因、缩小差距和改进绩效,所以它也特别强调分析部分的作用,其中的绩效和原因分析都考虑了较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绩效分析中还加入了原因分析,使得整个分析过程更为紧密和完善。ISD模型的工作流程相对HPT模型较严格地遵循ADDIE模型的操作步骤,而且各步相对简略,没有HPT模型丰富和详尽(三)组成部分 我们把国际绩效促进协会(ISPI)发布的HPT模型(2004)和迪克凯里的ISD模型的组成做成列表,这样就可以清楚的对二者的组成做出对照。表3-2表3-2 HPT模型与ISD模型组成部分对照表 HPT 模型 ISD 模型 分析 组织分析环境分析差距分析 教学分析学生和环境需求分析 设计 原因分析 绩效支持职位分析员工发展 组织交流人力资源财政系统 绩效目标 评价方案教学策略教学材料 开发 实施 管理改革过程咨询员工发展 通信、网络和联盟的建设 评价 形成性总结性确证性评价 元评价 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总结性评价 根据这个对照表,可以看出,绩效技术模型同教学系统化设计模型所要说明的操作步骤大体一致,但是,绩效技术模型由于立足于提高绩效,其与ISD模型有如下不同之处:分析问题更细致:在HPT模型中,“原因分析”被放在显要位置,其中详细描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即需要对需求分析做较为详尽的报告。解决问题更具体:与ISD模型不同的是,HPT模型将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对象更为明确化,并例举多方面因素,包括财政预算。并且,在具体个案的实施中将更加复杂。“元评价”的提出:与ISD模型中的“修改教学”不同,元评价的监控作用较为明显,起到了“质量保障”的作用。原因在于绩效改进的实施大部分发生在HPT模型中的部分环节,而非全部,对每个环节的评价(绩效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ISD模型主要针对教学设计的,以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发,评价为主,较之HPT模型少了“实施”的部分,而且评价部分也没有加入“元评价”,少了对原有评价的监控。ISD的总结性评价部分相对独立,与前面各部分没有太大关联,无法对整个后教学设计活动起一个反馈作用。四、有关绩效技术工作模型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央企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果分析基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案例【摘要】本文以国资委推动国有中央企业整体上市为背景, 以武钢集团公司和TCL 集团公司为例, 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两个角度, 分析了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能降低非流通股的比例, 使央企股权结构的流动性增强。但从长期来看, 整体上市并不是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整体上市;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近年来国资委积极推动中央企业整体上市, 以此作为做大做强国有中央企业( 以下简称央企) 的一个战略措施。截至2006 年底, 159 家中央企业( 以下简称央企) 资产总额已经超过12 万亿元,但A 股上市的仅3 万多亿元。可见, 央企整体上市的潜力非常大。一、引言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公司治理中所要解决的最基础性的问题。股权结构( ownership s tructure) , 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投资比例, 即总股本中各个股东投资所产生的结构比例, 持股者的身份构成不同, 形成了股权的集中度; 二是权力关系, 即股东依据其投资比例, 在企业控制权中所体现的控制与分配的格局。综合起来, 股权结构是指公司中不同类型的股东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关系, 主要包括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 即股权的“ 质”和“ 量”两个方面。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着相关关系, 综合我国学者的现有研究文献成果可以看出: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陈晓、江东( 2000) 研究发现, 在竞争性行业中, 国有股所占比重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张红军( 2000) 发现, 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为U 型, 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许小年、王燕( 1997) 的研究显示: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孙永祥、黄祖辉( 1999) 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单一的关系; 朱武祥、宋勇( 2001) 的研究认为, 公司价值与公司股权构成没有关系, 国家股、法人股或外部公众股, 对上市公司治理和管理行为及其经营业绩都缺乏影响力。二、研究思路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必然改变其股权结构, 而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虽然这一关系理论界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因此,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不仅会改变集团的股权结构, 也会影响集团的公司绩效。笔者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两个角度, 分别考察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果。( 一) 股权结构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对股权结构指标的选取各有差异, 国外学者多采用反映股权集中度的赫芬尔达指数、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五名最大股东所占股份比例、前十名最大股东所占比例、内部持股比例( 董事会成员、高层管理人员持股) 等指标。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时, 划分方法是将股本分为国家股、法人股、A 股、B股、H 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 或者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等, 这种分类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产生的。本文在分析整体上市对股权结构的影响时, 把股权结构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包括国家股、法人股) , 分析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在整体上市前后的持股比例变化, 通过变化来进一步分析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二) 公司绩效公司绩效一般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效益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与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做出的贡献来体现。由此可见, 公司绩效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公司绩效不仅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静态描述, 也涵盖了公司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动态特征。公司绩效可以采取多种指标来评价, 比如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以及成长性指标。理论界对公司绩效的衡量, 普遍采用市净率( MBR) 和净资产收益率( ROE) 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评价公司的绩效, 因为市净率( MBR) 反映了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 净资产收益率( ROE) 反映了公司股东投资的收益水平。本文在研究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时, 也采用市净率( MBR) 和净资产收益率( ROE) 来分析和衡量。就市净率的计算而言, 在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前, 我国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中包含了大量的非流通股。由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难以确定,导致计算非流通股份的市值有一定偏差, 因此如何来确定非流通股的价格是计算市净率的关键。本文借鉴杜莹、刘立国( 2002) 计算市净率的方法, 用每股市价的1/2 作为非流通股的价格, 从而得到市净率。即:MBR= ( 每股市价×流通股股数+ 0.5×每股市价×非流通股股数) / 净资产账面值为了抑制股价异常波动对股东权益价值的影响, 以一年中每个月的月初和月末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中的每股市价;净资产账面值按该年年末数确定。ROE= 净利润/ 净资产平均余额其中, 净资产平均余额以年初与年末净资产账面值的算术平均值确定。三、整体上市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本文以武钢集团公司和TCL 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为例, 分析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前后其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比例变化, 并由此引发的公司绩效的变化。( 一) 武钢股份整体上市对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的影响1. 整体上市对股权结构的影响整体上市前, 武钢股份的非流通股比重很大, 达到84.69% , 国有法人股处于“ 一股独大”的状态; 流通股比重较小, 且流通股持股股东分布较为分散, 不利于上市公司内部建立有效的制衡和约束机制, 无法对控股股东进行有效的监督。整体上市后, 非流通股比重有所降低, 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比例由原来的11: 2 下降到19:6, 非流通股比重约占75.81% , 股权结构的流动性有所增强, 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法人股“ 一股独大”的状态( 表1) 。表1 整体上市前后武钢股份的股权结构变化情况2. 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武钢股份于2003 年6 月30 日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武钢股份整体上市前2001、2002、2003 年与整体上市后2004、2005 年的MBR 和ROE 数据如表2 所示。可以看出, 武钢股份整体上市后的第一年MBR 有小幅度的上升, 但第二年后就出现了下降, 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整体上市后的ROE 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表2) 表2 整体上市前后武钢股份的公司绩效比较3. 小结武钢股份通过整体上市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国有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 一股独大”的地位, 但由于流通股比例的增加, 有助于改善武钢股份的股权结构,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司的股权流动性, 公司评价的市场化程度得到提高, 其效果直接表现为MBR 虽仍然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但略高于整体上市前三年的水平。另一方面, 整体上市后,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得到了持续地提高, 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总之, 整体上市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直接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但是, 就两方面的作用比较来说, 整体上市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作用大于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整体上市使武钢股份建立了内部资本市场, 对公司经营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但对于公司治理改善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 对于武钢股份来说,整体上市选择并不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强有力方法。( 二) TCL 集团整体上市对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的影响1. 整体上市对股权结构的影响TCL 集团整体上市, 是通过母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已上市子公司和集团公司IPO 实现的。由于母公司原先是非上市公司, 其股权结构只由非流通股构成, 通过IPO 有大量流通股注入, 而非流通股股份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 这种整体上市的模式势必导致企业股权结构中流通股比重的显著上升( 表3) 。表3 整体上市前后TCL 集团的股权结构变化情况TCL 集团整体上市后, 由于流通股的进入, 使非流通股的比重下降, 尤其是第一大股东国家股下降的幅度最大, 从41% 下降到25%左右。随着国家股比例的降低,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家对股权的高度集中控制, 使股权结构多元化, 使TCL 集团建立起了适度集中型的股权结构, 相互之间形成了牵制机制。由于整体上市, 集团的运营和决策受到了来自市场多方面的监督, 有利于增强外部治理机制的发挥。2. 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TCL 集团于2004 年1 月30 日实现整体上市, 由于TCL 集团是通过吸收合并原上市子公司TCL 通讯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的, 所以在比较参照的选取上将不同于武钢股份。本文通过横向上将TCL 集团整体上市后2004 年、2 005 年的公司绩效与行业内主要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 表4) 。表4 TCL 集团与同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比较整体上市后的TCL 集团, 市净率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在2005 年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 市净率有所下降, 但在行业中仍处在中上水平。不过, 整体上市后TCL 集团的盈利能力没有得到明显增强, 上市后的第一年在行业内只是一般水平, 而第二年则出现了亏损。【参考文献】1 何克抗 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 1998(2)2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3盛群力李志强编者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4 加涅(1999),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张祖忻(1992)等,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 吴娟,马宁,何克抗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比较分析,20057李克东 谢幼如(1992),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19928杨开城(2001),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2001.59罗发奋,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10武欣编著:绩效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2月第l版。11孙克平(1998),现代教学设计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0钟志贤,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4.0212张祖忻主编绩效技术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3 孙永祥, 黄祖辉.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 经济研究, 1999( 9) .14 许小年, 王燕.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制结构与公司治理. 选自梁能主编. 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15央企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果分析基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案例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彭韶兵 赵根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买买提·吾拉木 会计之友2008 年第5 期下16工作绩效模型的建构与研究 夏东民田晓明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注意事项

    本文(绩效技术模型与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述评.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