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清华附中课程方案.doc

    • 资源ID:3782473       资源大小:2.60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清华附中课程方案.doc

    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 实现学校特色化育人目标清华大学附属附中2007年,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清华附中的各个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五年来,借助课程改革实践,我校正在逐步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基本要求、具有清华附中特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优化、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清华附中课程体系。2010年,我校加入了“北京市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协作体”,旨在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为基地,从各学段选择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纳入创新人才衔接培养计划,根据人才成长规律,突破常规、统筹设计、系统培养,探索大中学有机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2012年,学校充分利用各类课题研究和专家引领的契机,将已经形成的特色课程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目的在于通过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整合,从最大限度上满足各类学生(含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实现学校特色化育人目标。由于理念先进,工作成果突出,学校的课程方案今年被海淀区选送参加“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课程体系中的部分特色课程(如学校的形独等课程)也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在各种级别的评选中屡获殊荣。一、实施过程在学校课程建设目标的指引下,从2007年起,学校便开始了建构选择性、层次化、综合性、特色化、体系化的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最终确立了以核心课程(对国家课程的再构和整合)为中心,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和学生自创课程三类课程紧密围绕的课程体系。具体的实施过程为:l 制定科学的课程实施方案。成立课程管理委员会,制定课程方案,负责组建各学科、项目课程小组,进行学生选课指导、认定学生学分等工作。l 建立选课指导制度。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切实加强对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l 加强教学管理。遵循“分年级逐步分层,分学科逐级跟进”的原则,实行“以行政班组织教学为主,走班分层制教学为辅,实施部分班级部分学科的走班制”的实施策略。针对学生的文理倾向、学业水平、学业目标,开发分层次、有选择的课程实施方案。l 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专家引领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主题研修活动,实现有效的教育供给,影响和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性价比。l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整合与利用,建立和完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课程实验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二、实施方法清华附中的学生相对同龄而言更具潜力,发展倾向也更富多样化,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也比较大,为了能满足不同能力、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的需要,学校将国家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出了“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这样面向不同(能力与兴趣水平)层级的学生的层次化核心课程。同时,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等21世纪核心技能,为了培养清华附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形成了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课程。而为了能体现清华附中特色育人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清华附中学生的竞争力和领导才能,学校设计并实施了旨在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责任感、创造力等能力素养的、具有清华附中特色的领导力课程。此外,为了给拔尖学生个人所擅长的研究领域搭建展示专长的平台,为了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了能与前三类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得益彰,清华附中还形成了具有多元知识内容的、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并自主授课的学生自创课程。图一 清华附中课程结构这样,学校就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学生自创课程紧密围绕的多层次(类别)、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一)核心类课程核心课程是学校新课程体系设计下的四类课程之一,是课程体系中相对独立完整的中心主干,内容包含国家课程设置中八大学习领域的必修、选修及其相关拓展类、研究类内容。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同时为其他课程提供支撑,具有基础性、核心性、辐射性、生成性的特征。1.目标(1)掌握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升对学科本质的理解;(2)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3)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高中生;(4)发展学生服务社会、勇于创新的意识;(5)培养学生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特色为适应社会要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校全面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高中课程设置的精神和要求,立足清华附中实际情况,遵循整体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共同基础与个性分层,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和整合,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清华附中核心课程体系。清华附中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特色是:(1)把“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坚持课程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出发点,积极探索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个性化需求、潜能发挥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2)把“促进学生的共同基础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高一阶段注重学生学习的初高中衔接及共同基础培养和多学科兴趣的引导。增设人文实践类课、学科拓展入门课、设计类课、工程类课等。高二阶段注重学生共同基础和个性特长的结合。在尊重学生文理选择的基础上,为文科学习有兴趣与潜力的学生增设科学方法训练课,为理科学习有兴趣与潜力的学生增设人文素养提升课,高中-大学对接课(竞赛类、项目类)。高三阶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特长的结合。增设学科提升课、学法指导课、高峰论坛课、导师-自修类课。(3)把“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作为课程实施的立足点。发扬清华附中“文理贯通、中西合璧、理科见长、注重实践”的传统,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参观校史馆、图书馆、清华园、圆明园、燕园等活动,使学生拓宽文史视野,提升人文情怀,树立远大理想。通过与清华大学实验室对接项目研究,使学生真正走进大学科研实验室,动手实践操作,感受项目研究的过程,为学生走向科研、走向社会奠定基础。3.结构清华附中的高中核心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构成。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13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不同层级的模块组成。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为了满足学生个性特长需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准,借助自主会考的契机,充分利用我校的传统优势、地域优势和周边的社会资源,将原有的国家课程中同一学科的模块内容进行了重组整合,压缩拓展,并加以开发,创建了三个层级的核心课程: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具体概括为:图二 核心课程的三个层级(1)基础类核心课程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将原有的国家课程体系内的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了梳理、重组、整合,并增添了符合学生特点的其他教学内容。形成了帮助全体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类课程(第一层级)。基础类的核心课程既满足了国家课程要求,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图三 清华附中对国家课程的整合(2)拓展类核心课程为了更好实现不同类别课程的系统性和内在关联性,在国家课程体系下,我们根据学科基础课程的模块化重组架构,进一步开发出与模块相对应的拓展性课程,形成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的拓展类核心课程(第二层级)。拓展类核心课程兼顾了学科前沿和经典理论,注重理论深入与实践应用,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支持。(3)研究类核心课程对于那些在某些学科上有着更高能力和需求的学生,为了给这样有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我们为这一部分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形成了以培养学生问题发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类核心课程(第三层级)。研究类核心课程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与创新性,尝试导师制培养与团队合作学习模式。表一 三个层级的核心课程具体说明类型项目基础类课程(国家课程)拓展类课程(国家课程及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类课程(国家课程及国家课程校本化)面对群体全体学生具有个性需求的学生具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团队课程特点注重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注重拓展性、独立性和连贯性注重研究水平和创新意识课程宗旨满足国家课程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共同基础,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兴趣与个性需求,为学生特长发展与未来专业化发展奠基为特长拔尖人才搭建成长平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国家课程中必修和必选内容基于国家课程的六小类(1)学科拓展课程(2)科技探索课程(3)生活技能课程(4)人文实践课程(5)艺术欣赏课程(6)体育竞技课程(1)与清华大学学堂计划对接、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对接类课程(2)与国内、国际各类面对中学生的各类比赛对接类课程教师行为整合国家课程针对学生需求,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层次、有系列的校本课程双导师(中学-大学)制为主,引导学生走进项目,为进入项目铺设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意志力教学形式行政教学班为主,走班分层教学为辅兴趣班项目团队评价形式笔试为主笔试与报告结合项目成果为主总之,我们所做的重组并不是对现有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简单堆砌叠加,而是一个有目标、有理论指导、有特色的有机整合。4.评价(1)学生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2)教师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综合利用各种评价方式,关注教师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四个方面: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准备与实施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二)综合课程清华附中综合课程是以“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考察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为取向的一类课程。1.背景特色当今世界面临诸多重大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能源、水资源、文化差异等,仅仅利用个别学科的知识很难解决这些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一些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科学理论越来越多地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思想和观念已成为对现代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这些重要的思想观念是广泛涉及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内容。学校教育要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仅靠传统的几门孤立的分科课程是难以做到的。在知识方面,学校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然要再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而这只通过对原有分科课程做一些细节的调整是不够的。人的认识过程实际上是分析和综合相互结合、不断深化的过程。深入分析引导我们把握事物更深层的本质,发展综合则使我们克服分析给人们视野带来的局限,形成一个关于有机统一的新的认识,二者缺一不可。学校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综合化将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相互迁移,提高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课程,意在整合学科或领域知识内容,强调各学科或领域间横向联系,希望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不同学科或领域知识贯穿起来,了解彼此之间的关联,建立起融合一致的关系,并综合运用以解决问题。2.目标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两者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我们力图让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中:(1)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基础,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前沿动态以及主要研究方法,实现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融合,从而为能力各异的高中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学习经验;(2)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等21世纪核心技能;(3)培养学生努力成为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合作、勇于探索而全面发展的人。3.特点(1)具有交叉性。它打通了原有的专业和学科分界,课程自身具有更明确更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2)具有方法性。综合课程注重启发学生思想,掌握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鼓励教师运用各类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以完善各个教学环节。(3)具有选择性。课程依据探究模式分类,隶属于学校选修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及教师指导下进行自由选课,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4)具有动态性。综合课程遵循严格的遴选标准,经由申报、专家审评、实施、反思四个程序而不断完善提高,不断增设及淘汰课程,逐步调整为一批适合学生的精品课程。(5)具有前瞻性。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活动平台,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4.结构清华附中综合课程有两种类型,结构型综合课程和功能型综合课程。前者注重在统一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课程形态,既突破学科界限,又尊重原有学科框架;后者则彻底打破学科框架,注重主体在探究活动和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全面理解、灵活运用知识,培养21世纪核心技能。后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与学科、学科与学习主体和社会的整合。(目前我校的综合课程实施还处在前一种形态,随着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及教师经验的丰富,未来3-5年我们会逐步过渡到后一种形态。)5.综合课程开发流程:(1)设计确定对象由我校综合课程开发核心团队根据学校硬件的实际情况,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社会资源及社会热点、焦点,确定主题、问题、设计或项目。组建开发团队根据对象的综合情况,邀请适合的本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组成开发团队。本校教师在校外专家的指导下负责具体开发和实施。分块设计方案,再讨论融合根据对象涉及的学科或方向,开发小组成员先自己独立设计本学科方案,再一起讨论融合。方案包括综合课目标、每次的具体目标、过程设计及过程性评价。(2)评估开发团队将课程方案提交给学校,由学校课程委员会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评估,并提出实施意见。(3)实施按方案进行实施,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生成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计划及内容的调整。(4)完善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及改进意见,通过开发团队的自我反思交流及专家的再评估,对课进行重新修订。6.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三个维度的评价方式。(1)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各个单元活动的表现给出过程性评价,作为最终评价的重要参考。重视学生在过程性评价中的提升幅度,提升幅度大的学生可以得到较多的分数。(2)同伴评价:按照小组活动的分组情况,进行组内同伴互评,根据互评结果了解小组同伴间的合作、互助、协作意识给出小组得分,小组得分作为该组同学同伴评价的得分。(3)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体会、收获给自己打分,教师根据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对比情况给出学生的自我评价得分。(三)领导力课程领导力课程着重学生的领袖意识的培养。包括面向全体同学的基础类必修课程、满足同学个性需求的拓展类选修课程和针对项目团队与个人的研究创造类选修课程三个类别(如图四)。1.背景特色清华附中的学生相对同龄更具潜力,因此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有着更高的定位,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一般意义上的公民素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图四 三类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属于平民的社会,人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功。面向21世纪的领导观应该是平民领导观:领导的实质是一种积极的作用、一种影响力,领导者可以发挥领导作用,而被领导者也可以发挥或强或弱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从而成为实质上的领导者。中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合乎依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2.目标领导力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责任感、规划力、判断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未来社会各行业领军人物的素养。领导力课程的目标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点:(1)大局观:提高学生对团队的最终决定、团队的目标及活动意义的全面理解能力,培养有效平衡个人与团队成员间利益与需求的能力,提升学生将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统一的大局观念。(2)责任感: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对未来的梦想,树立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强化学生对社会与文化议题的认知,培养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变革环境中的个人自我领导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图五 领导力课程目标(3)规划力: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发展目标和学业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集体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同龄群体中共同成长。通过上述学习和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对个人生涯规划做出修订,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规划。(4)判断力:培养学生学会抓住学习和工作的重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课程中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果断做出决定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各个实践项目效果做出总结和反思,从而修订学习、生活和工作规划。(5)影响力:发展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自信心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引领团队发展和变革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创造力:鼓励学生接受新事物,培养其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能够引领团队开拓新局面。上述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循环发展,如图五。3.结构图六 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基础类领导力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设置不同主题的阶梯式、面向全体的领导力课程(如图六),包括生涯规划课程、素质提升课程、系列班会课程等,提供以合格中学生为标准而设置的课程内容。面向学生中有强烈自我提升意识的同学设置不同发展方向的领导力课程,包括领袖训练营课程、模拟联合国课程、财商训练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领袖责任。设置项目研究类领导力课程,包括大型项目研究中的社团建设和发展、重大比赛策划和组织等,提供实践平台,学生可跨年级组成项目团体进行项目研究。领导力课程不同类别的总体分布如图七。图七 三类课程规划图领导力课程对应的课程目标如图八。图八 领导力课程目标领导力课程不同类别的教学致力于学生以下三个步骤的发展:(1)个人与目的超越。通过规划力和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在认清自己的才干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缺点、弱点和责任,清楚自己的核心目的和核心价值观,能够以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为中心,有目的地行动,把个人信念化为自觉的意识,培养主动面对竞争的意识,主动形成良好品质,最大可能地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让品格指引发挥主要作用。(2)沟通与人际关系锤炼。通过同学间交流观点和看法、寻求共识、消除隔阂、谋求一致来进行影响力、大局观、责任感的培养。使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到:重要的不是说多少,而是对方能够接受多少,更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对方能否接受。学会沟通,才能相互理解,才能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沟通是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人际关系是领导力训练中的难点,是连结影响力的真实性和创造价值的桥梁,因为领导力不会在真空中存在,它总是在一定关系中产生作用。(3)行为与变化超越。分三个学习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形成认识。包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应对成长过程中挑战的内在的训练,还包括用自己和别人眼光来审视自我的外在训练。第二个过程是做出承诺。持久的领导力需要发自内心的承诺所带来的动力。做出承诺是通向梦想的必经之路,要真正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或者必须做什么,通过现实的行动创造未来。第三个过程是在有了真正的内驱力之后真正地通过学习在技能和方法上提高自己。通过上述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影响力和创新力。在领导力课程的实施中,课程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管理,信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图九 360度评价4.评价领导力课程的评价采用360度评价方式,在做好过程性记录的基础上,分为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项目反馈评价四个维度(图九)。(1)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各单元活动表现给出过程性评价,作为最终评价的重要参考。重视学生在过程性评价中的提升幅度,提升幅度大的同学可以得到较多分数。(2)同伴评价:按照小组活动的分组情况,进行组内同伴互评,根据互评结果了解小组同伴间的合作、互助、协作意识给出小组得分,小组得分作为该组同学的同伴评价得分。(3)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体会、收获给自己打分,教师根据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对比情况给出自我评价得分。(4)项目反馈评价:根据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请项目参加人员给出项目组反馈评价作为该组同学评价得分。(四)学生自创课程1.设计思路学生自创课程完全是由学生自主开发申报,在教务部门统一审批、规范管理下,为学生搭建动手实践、探索研究、成果交流的平台。包括学生自主讲座课程和自主活动课程两个课程内容,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生自创课程有:The art of comedy、从日本动漫看日本文化、硬笔书法基础与中国书法史、早期希腊等20种课程。对这类课程,学校将严格审批、深入挖掘、逐步扩大课程内容。2.背景特色清华附中学生自创课程面向部分拔尖学生,学生自己选择讲学内容,自己当老师授课,通过自己的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思考,通过自己的讲演来传播学科前沿知识、培养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3.目标(1)给拔尖学生提供研究个人所擅长的领域和展示个人专长的平台,锻炼个人组织素材、语言和课堂的能力;(2)通过课程平台让同伴间传播学生最关注的领域内的相关知识;(3)培养拔尖学生的独立意识、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4)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4.结构图十 学生自创课程结构(1)科学类自创课程使同学获得相应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科学思想和方法融合于其专业领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2)传统文化普及课程书法:使学生通过书法技法的基础训练领悟传统文化精髓,掌握一定传统文化知识,掌握各种书体的书写方法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书法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高。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女性:课程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以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女性,课程介绍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经历,虽然都属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也都体现了一些人性的共同特质。从她们身上所能获取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对于治理一个国家这样的大事,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处理与同学朋友的关系、解决矛盾等平常小事,也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3)外国文化鉴赏课程通过日本动漫看日本文化:从动漫探讨日本文化,梳理日本文化和社会心理发展线索;梳理日本动漫的特点和产业模式,从中概括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之路。美剧欣赏: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渗透文化安全意识。早期希腊建筑艺术:简单赏鉴早期希腊建筑,提高艺术欣赏能力。5.实施(1)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学生自创课程,号召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报名。学生会学习部负责课程的设计并统筹、收集和汇总学生报名;德育处审查、确认、分类后提交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后期课程的质量监督和学分认定;(2)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由教务处推荐转化为学生自创课程资源;(3)学生毕业后该课程转化为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教师汇总学生授课内容后指导新一批学生授课;另一种是毕业生返校继续授课。(4)学生自创课程采用动态管理的模式,每个学期学校会依据实际的开课情况对开课的内容和结构重新进行调整和梳理。6.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主要维度有: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表现,读书报告、活动表现。表二 学生自创课程评价表评价级别/维度非常杰出很好好一般待提高听课听讲认真专注发言积极主动笔记认真细致作业按时上交作业优质完成作业主动改进提高合作积极参与合作主动表达观点投入成果创作探究强烈问题意识知识迁移能力课外深入学习为了贯彻清华附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使得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更加具体化、操作化、规范化,学校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针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申报、实施、评价、完善等环节均制定了明确的工作指导文件,还针对学生选课、学分认定等制定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方便学生了解、填报各门课程,学校以“CMIS系统”下的高中课程管理系统为平台,将选课工作网络化,完成日常学生课程申报的系列流程,逐步使课程的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制度化、自动化,从而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服务。此外,还学校设立了相关的机构,如建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和“学科、项目课程小组”,管理课程,制定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完成课表编排工作。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选课指导小组、学分认定小组、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导小组等配套指导小组,从而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三、实施效果清华附中的教师们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先进,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引入了引导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教与学并重,及时地将前沿科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程度高,教师仪态端庄,富有教学激情,师生互动充分,教学效果优良。在其教育理念和使命中都渗透了加强实践教育的思想,并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清醒认识到仅发展局部领域的知识是不够的,教育应使个体有能力和有效地参与集体文化,采取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为高中生提供了一种平衡的教育。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和学生自创课程三类课程紧密围绕的课程体系,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各级各类的课题纷纷向我们伸出橄榄枝,学校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如:导师制、课题研究引领下清华附中与清华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育人合作机制的研究、清华附中与清华大学衔接培养机制研究项目、中国科协科教合作促进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学校教育创新发展视野下学校品牌的形成及学校办学力的提升研究项目、中小学创新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子课题中小学创新方法教育途径研究项目、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验研究等国家/教育部课题。此外,学校还是多个课题研究的基地校,在为高中课程建设研究添砖加瓦的同时,我们也将自己取得的成果加以共享,起到了良好的辐射作用。近三年来,已面向全体高中年级学生授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主讲老师的平均得分都在92分以上。学生们一致认为:各类课程教师水平高,教书育人好,教学质量优秀,使他们受益匪浅,终身难忘。多种新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扩展了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参观实践类课程、与大学对接类课程、动手制作课程、专业实验室课程、报告论坛等大大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视野,增强了竞争能力。表三 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指标满分值1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仪表端庄,教态自然32按时上、下课,不缺课,不停课33严格管理课堂,严格要求、公平对待我们,耐心答疑,认真及时批改作业44对课程内容娴熟,概念、观点阐述清楚,条理清晰85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重难点突出76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87使用普通话教学,表达清楚,富有激情58课程进度安排合理,有效使用课堂时间59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010鼓励我们参与,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师生互动良好811恰当选择,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含多媒体、幻灯、实物、模型、图片等);板书规范612合理引导我们使用教材,在学习方法和参考资料方面给予我们有益指导713我们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814学习本课程后,我们学习、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815该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好,我们喜欢听他的课,课堂纪律好10清华附中的课程体系还获得了专家们的好评和认可,在“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课程研讨会”上,我们的课程体系得到了专家以及来自华南师大附中、青岛二中、成都七中、东北育才学校、福州一中等多所学校的同行专家们的充分认可和褒奖。大家认为清华附中的课程体系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层次清晰、均衡全面、丰富且富有个性化、富有时代特征、考虑到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具备清华附中品牌培养的说服力。此外,在北京市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项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跨校选修平台上,我校的特色化课程(本学年清华附中供跨校选修的课程主要有:人间词话、人文综合实践课、国际安全中的科学与技术、茶禅等)不仅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肯定,相关的课程资源也得到了各校学生的好评和热推,进一步实现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由于课程建设基础扎实、理念先进,因此,清华附中的各项工作纷纷获得公众和领导们的认可,我们也因此获得多项殊荣,仅就2011-2012年度的市级以上奖励而言,清华附中便荣获教育部课题经验交流成果共享突出贡献奖、全国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10-2011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验研究项目基地校、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实验校、北京市校外教育(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先进集体、2011年度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先进集体、中国科协科教合作促进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等多项奖励或荣誉称号。四、课程特色为在课程方面实现新形势下的学校育人目标,学校在课程建设上力图建立层次性、综合性、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和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l 层次性学校会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学生的不同潜质、能力和需求,然后依据学生的要求以及教育教学的规律,为处在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不同内容、难度、要求、发展空间的层次化课程,以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其发展的课程;l 综合性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等21世纪核心技能,为了培养清华附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设计出了以实际问题解决为核心,旨在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以前沿性、综合性、现实性的知识为主的系列课程,从而为提高学生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搭建平台;l 个性化对于部分在某方面具备更强能力和需要的学生,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充分利用学校、大学以及学校周边的资源,为这些学生的成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资源,同时学校还以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翱翔计划等等特色化的模式来为学生提供无上限的课程和教育模式,给予其个性化的教育教学;l 多样化为了给拔尖学生个人所擅长的研究领域搭建展示专长的平台,为了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了进一步弥补教师授课在知识选取等方面的单一性问题,学校还逐渐形成了具有多元知识内容的、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并自主授课的学生自创课程,从而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清华附中课程方案.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