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
山东省昌乐二中初中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县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向导作用,营造真正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有益于学生人性和智慧成长的教育环境。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一定做到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把综合素质评价与我校“271”特色课程、“271”特色课堂、“271”特色学生自主管理结合起来,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让每个孩子的一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二、综合素质评价组织机构及职责(一)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滕丽红 成员:何放 潘明娟 华明思 职责:制定初中年级评价工作的规章制度,指导各级部评价工作;对各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进行过程监督;主动向家长和社会介绍、宣传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做法,争取社会的认同、支持和参与,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咨询、质疑与监督;对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监督委员会 主任:孙波 成员:杨志国 张海港 刘强 刘文涛 职责:监督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确保评价公平公正、程序规范,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家长及学生举报、申诉,接受质询,协助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开展工作。(三)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各班班主任 成员:各自主管理团队领袖、34名任课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 职责:具体负责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到公平评价、科学评价,落实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要求,做好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性材料的积累、汇总、公示。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具体内容、评价主体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六个方面。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标准:关心祖国、遵纪守法、文明礼貌、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他人着想、诚实守信、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具体内容:(1)平日班级小组评价量化;(2)年级对班级和学生的量化;(3)各类实践活动和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评价主体:各班小组长、各班自主管理团队、年级学生会、政教处。2学习能力。标准: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1)学习阶段性过关检测以及学期末质量评估(2)导学案评价(3)课堂表现(5)学习习惯、自习纪律等。评价主体:学科老师、班主任、小组长3.交流与合作能力。标准: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主要内容:(1)社团活动参与情况(2)课上合作情况(3)班级活动合作情况。评价主体:社团师生、班主任、学生、家长。4运动与健康。标准: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2至3项终生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主要内容:(1)体育课课堂表现(2)日常及期末体育测试成绩(3)学校体育美食节评价主体:体育老师、家长、学生 5审美与表现。 标准: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大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内容:(1)学生音美课表现(2)学期末音美成绩(3)音美社团(4)乐器学习(5)学校艺术节 评价主体:社团师生、音美老师、学生 6. 创新与实践。 标准: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实施的创新举措;动手能力强,在小制作、小发明、航模比赛、机器人比赛等活动中敢于创新,成绩优秀;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活动,能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或研究报告;在活动中有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的表现;遇到问题有解决态度、思路和方法。 具体内容:(1)实验课(2)综合实践活动课(3)科技发明活动参与度(4)学校科技社团(5)学校科技节 评价主体:理化生老师、任课教师、学生(二)评价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真正为了学生的成长而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评价引领下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在评价的实施、反馈过程中要努力让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起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做到全面育人。 2.重视过程性评价、积累性评价,评价公平公正。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日常学习成长的评价上,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整理和保存,做到让每个学生信服,让每个学生都在评价的激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3与我校学生自主管理评价体系相结合。我校平日在进行着小组及个人的量化及周末的晋级,综合素质评价与自主管理体系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更加完善的激励学生成长的评价机制。 4.与我校“271”特色课程相结合。我校开展的校本课程、校内外的社会实践课程等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综合素质评价和我校课程体系评价相结合,促进我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与我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结合。我校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对应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各个维度。社团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评价的过程及方法(一)日常评价: 日常评价分为两部分:主要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日常评价和主要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日常评价。最终日常评价的分数为:学生评价*60%+教师评价*40%。 以学生为主体的日常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各班自主管理团队根据初中部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每天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做好过程记录。(具体评价标准见【附:1】) 2.每天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对一天的表现进行自评,每个维度10分,周末汇总。小组内的优秀成员周末汇总时综合素质评价加1分,6人小组2人加分,8人小组3人加分。 3.根据各班周末晋级评价量化,优秀小组每人加1分;优秀个人每人加1分。 4.根据积累评价,每周公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综合素质每个维度每个学期满分为100分。当每个维度扣分至89分时,第一次通知家长并由家长签字,本维度评价为B;每个维度扣分至74分时,第二次通知家长并由家长签字,本维度评价降至C;每个维度扣分至60分时,第三次通知家长并由家长签字,本维度评价为C等级最低分。 以教师为主要评价主体的日常评价主要包括: 教师每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评定,每月评定一次,各维度满分20分,每学期评价5次,学期满分为100分。 (二)学期评价 学期评价主要评价学生一学期的成长。学期评价的分数为:学期末教师、学生的评价*30%+学生本学期学分认定分数*30%+日常评价分数*30+标志性成果分数*10%。 学期末教师、学生的评价 学期末,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学期评价,具体实施如下:1.学生自评:评价前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评价方案,广泛宣传评价目的、意义,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展示自己成长记录中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对照评价方案的六个方面要求进行自我评定。各维度满分为30分。2.同伴互评。全班(或小组)所有学生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班主任组织汇总。各维度满分为20分。3.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牵头召集各教师共同按六项考评内容逐条为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价组成员应参加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考察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主动了解被评价学生的情况。各维度满分为50分。4.教师和学生评定分数*30%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学期评定分数。学期学分认定分数:每学期末将学生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修得的学分汇总,根据比例换算成100分,乘以30%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学分认定方法详见【附表3】日常评价分数:累加一学期日常评价的分数,各维度分数相加后换算成100分,乘以40%加入综合素质学期评定。标志性成果分数:标志性成果具体包括: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中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在各级各类报纸上发表的作品。根据成果的等级换算成分数*10%加入综合素质学期评定。1.评价方法(1)个人汇总:学期末,每个学生自己汇总自己的标志性成果实证材料。(2)班级及学校认定:各班组成标志性成果评定小组,对每位学生在本学期中取得的各项标志性成果的实证性材料进行认定和分数汇总,班内公示无异议后班主任将学生的标志性成果统计记录(电子档案),学校进行认定后方可加分。2.评分细则:评价赋分办法如下,分数可以累积计算,无等级标识的按一等奖赋分。级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校级 2 1 0.5 区级 4 3 2市级 6 5 4 省级 8 7 6国家级 10 9 83.标志性成果主要内容为:学生综合素质标志性成果包括:(1)学科特色研究成果。参加各级组织的学科特色研究取得的成果;(2)人生规划成果。学生的人生(或职业)规划及研究报告等成果;(3)三好优干。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等部门(单位)授予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4)社区服务组织者。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优秀组织者及在社区岗位的成果;(5)社会实践成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及在综合实践基地集中学习的成绩;(6)学生社团负责人。学生社团组织的优秀负责人,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取得的成果;(7)研究性学习成果。开展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过程记录和研究报告;(8)电脑制作等比赛获奖。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电脑制作与机器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初中组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成果;(9)科技创新成果及研究报告。在开展的科学素养教育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中,获得的科技创新、社会研究报告;(10)各类“节日”及活动获奖。在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的“科技节”、 “体育节” 、“艺术节”及文艺汇演中获得的成绩; (11)校报、校刊负责人及节目主持人。校报、校刊及校园社团刊物的主编、副主编,学校电视台和文艺活动的优秀节目主持人;(12)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及作品。在校报校刊,或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团体编印的正规书刊发表的文章,在公开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等;(13)体育考试成绩及各类比赛获奖成果。参加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体育考试成绩及参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中学生运动会,获单项奖或集体奖的获奖成果;(14)特殊才能展示结果。由有关认证部门颁发的证书,如:书画等级、钢琴考级等。(15)其它能够反映学生特长的成果。(三)毕业评价1.计算方法。按照各学期评价进行汇总。各学期的比重为1.5:1.5:15:1.5:2:2,计算出最终结果。2.根据评价分数的排名,划分A、B、C、D四个等级,原则上A不超过学生的30%,B不超过50%,D严格控制。五、综合素质结果的呈现与使用1.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档案中包括每学期的评价表、三年的总表,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成长记录档案进入学生档案。2.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成长。3.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应以书面形式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所有学生各评价内容应在校园内、班级内公示15日以上。4.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督委员会反映。六、综合素质评价保障(一)公示制度。在开展评价工作期间,学校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使用、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和各班级评价小组名单等向社会公示,评价结果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查处理。(二)举报和申诉制度。学校必须设立举报电话,学生、家长、教师或社会其他人士若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结果等环节的公正性存在质疑,可向学校举报或申诉,评价领导机构对举报或申诉做出答复或处理,并对各项举报、申诉及处理过程和结果作详细记录。(三)监督制度。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质量评估,及时改进和纠正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违反规定评价程序操作的,一律取消其相应的等级,并将抽测学生和年级的有关情况记录在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