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3775052       资源大小:946.50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doc

    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5年)前 言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北方粮食主产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干旱频繁,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多年来,各地围绕发展节水灌溉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四省区),近年来根据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节水增产的显著成效,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四省区党委、政府相继做出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决定,组织编制了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计划。黑龙江、吉林省委、省政府专门致函国务院领导,表达大规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再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为支持四省区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组织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四省区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四省区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以雨养农业为主,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尤其是春旱严重,制约了当地粮食生产,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为此,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更大规模的灌溉面积,是充分发挥该地区土地资源优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财政部经商水利部、农业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建议结合四省区的规划目标和实际,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准。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更好地指导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我们组织编制了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作为“节水增粮行动”工程建设、管理考评和验收的依据。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概 况1第一节 项目区范围及基本情况1一、项目区范围1二、项目区基本情况2第二节 项目区灌溉现状3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4第二章 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6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6一、指导思想6二、建设原则6三、编制依据7第二节 建设目标8第三节 任务和布局9第三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12第一节 项目区水资源状况12一、水资源概况12二水资源特点13第二节 项目区供用水现状14第三节 项目区灌溉用水供需分析15第四章 工程建设20第一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20第二节主要建设内容21第三节 典型设计21第四节 主要建设工程量27第五节 分年度实施方案29第五章 建设与管理32第一节 项目管理32一、前期工作32二、资金监管33三、建设管理33四、项目验收34第二节 工程建后管护34一、明确管理主体35二、落实管理经费35三、建立管理机制35第三节 服务体系建设36第六章 投资估算37第一节 估算依据与方法37一、主要依据37二、编制方法37第二节 估算总投资39一、工程投资估算39二、管理投资估算43三、实施方案总投资43四、资金筹措44第一节 效益分析45一、经济效益45二、社会效益45三、生态环境效益46第二节 国民经济评价46一、效益与费用46二、国民经济分析与评价47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49一、社会环境影响评价49二、自然环境影响评价50三、评价结论51四、对策措施51第八章 保障措施52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作机制52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高效用水52三、加大统筹力度,落实建设投入53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评奖惩54五、严格产品管理,规范市场准入54六、加强培训宣传,做好技术支撑55七、落实管护机制,保障长效运行56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项目区范围及基本情况一、项目区范围四省区位于东经97°12135°06,北纬37°2453°24,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生产带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大豆生产基地。四省区土地面积197.3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0.6%;耕地面积4.3亿亩,占全国23.5%;有效灌溉面积1.53亿亩,占全国16.85%。2010年粮食总产量11779万t,占全国21.5%,其中玉米产量6944.6万t,占全国39.2%,豆类917.8万t,占全国48.4%。 四省区地跨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2601100mm,自东向西递减。降水年内分配不均,79月占全年的60以上,45月仅占全年的10%15%。多年平均蒸发量5002500 mm,由东北向西南呈递增。春旱严重,且持续时间长,伏秋旱时有发生,干旱是影响粮食高产稳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四省区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6.7亩,为全国人均的2.6倍,有利于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是全国最具粮食增产潜力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约为31.2%。具有适度发展灌溉农业,特别是具有规模化发展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的潜力。据东北四省区“十二五”初步规划,四省区适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面积约为7500万亩。根据“节水增粮行动”要求,综合考虑适宜粮食作物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水资源条件,以及资金投入规模与可能、当地政府和群众积极性等因素,在四省区编制的实施方案基础上,确定了四省区 188个县作为项目区,2012-2015年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00万亩。二、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188个县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地区两大区域,其它地区有少量分布,占四省区389个县的48.3%,其中黑龙江省92个县,吉林省15个县,辽宁省41个县,内蒙古自治区40个县。项目区总土地面积98.18万km2,占四省区49.6%;总耕地面积3.29亿亩,占四省区76.7%。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马铃薯等,2010年粮食总产量9280.9万t,占四省区粮食总产量的78.8%。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136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002400mm,多年平均积温(大于10以上)22002400,无霜期100160天。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40.1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75.39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98.41亿m3。项目区地貌多为平原,地势比较平坦,部分属中低山区和浅山丘陵区。土壤为黑土、黑钙土、褐土、栗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盐碱土、沼泽土和泛滥土等。第二节 项目区灌溉现状项目区现状年总供水量为456.48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37.43亿m3,地下水供水量216.02亿m3,其它水源供水量3.03亿m3。在总用水量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320.61亿m3,占总用水量的70.2%(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见表1-1)。表1-1 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省(区)流域二级区及地级市分区地表水供水设施地下水井 (眼)蓄水工程(座)引水工程(处)提水工程(处)调水工程(处)数量其中配套数量其中大型数量其中大型数量其中大型黑龙江西部地区4811240131054200132857122588吉林长春市1826340754012796018628四平市4061301001376413640白城市392928018456464201松原市5502240201849816845小计2326618480322144786113314辽宁辽西北地区1147104890751026169046268 中部地区35631194702104675435066 东部地区2516469014200730548 小计1754191077415951210917481881 内蒙古额尔古纳、嫩江5022642701105522 90699 辽河716924362350144208135431乌兰察布6109301503686329962小计827113621027701286593256092合计53884818582137292356734105738752010年农田灌溉面积为987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963万亩(水田灌溉面积2875万亩,旱田灌溉面积6088万亩),现状有效灌溉率27.2%。现状水田灌溉平均毛定额为614m3/亩;旱田灌溉平均毛定额为193 m3/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近年来,四省区各地结合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特别是膜下滴灌、大型喷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项目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约4375万亩,其中,渠道防渗面积764.5万亩,管道输水灌溉面积1088.3万亩,喷灌工程面积2017.4万亩,微灌工程面积686万亩。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旱灾频发,严重影响粮食作物稳产高产。项目区“十年九春旱”,伏秋连旱时有发生,约2/3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约1/6的农用井无配套机电设备,有土无水,抗旱能力弱,制约了粮食生产潜力的发挥。二是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力度不够,水土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项目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水土资源耦合好、地形平坦、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适宜大规模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但目前高效节水灌溉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都与农业生产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管理服务体系和制度不健全,技术支撑能力不足。据调查,项目区各乡镇普遍仅有1-2名负责水利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管理及维护等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普遍存在。综上所述,项目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土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尽快实施“节水增粮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充分发挥该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推进现代农业的大发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第二章 建设目标、任务和布局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四省区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通过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健全节水灌溉工程长效运行机制,强化管理和服务,综合采取水利、农艺、农机和管理等措施,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建设原则1、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根据各地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水土资源状况、农业生产布局和土地经营方式等,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工程模式和管理方式。优先改造已有工程设施,新增水源工程要严格进行水资源论证。2、突出重点,连片推进。重点推广大型喷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集中连片建设,规模化发展,注重形成稳定的、具有一定标准的基础设施,发挥工程整体效益,提高运行管理水平。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各级政府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规划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强化部门合作,建立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4、建管并重,强化服务。按照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要求,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三、编制依据1、政策法规及规划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国办发200947号);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利部,2010年);全国节水灌溉“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财政部关于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及中央领导批示。2、技术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等相关技术标准。第二节 建设目标根据国家农业发展有关规划、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和三部委关于支持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确定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发展目标如下:1、建设目标:2012-2015年,四省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800万亩,其中黑龙江1500万亩,吉林900万亩,辽宁600万亩,内蒙古800万亩。发展喷灌面积1600万亩(其中大型喷灌机灌溉面积1110万亩),微灌面积2066万亩,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面积134万亩。 图2-1 各种类型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及所占比例2、效益目标: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亿斤;年均增收200亿元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0以上。3、管理目标:明确工程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管理;以县为单位,根据工程型式和规模不同,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确保工程“建得成、用的起、长受益”;建立项目区地下水动态监测和灌溉试验网络和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科学管理。第三节 任务和布局项目区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中,3310万亩重点分布在松嫩平原及辽河地区,占总面积的87%,其它地区发展490万亩,占13%。按工程类型分,喷灌面积1600万亩,占42.1%(其中大型喷灌机灌溉面积1110万亩,96%集中在松嫩平原);微灌面积2066万亩,占54.4%;管道输水灌溉面积134万亩,占3.5%。按水源类型分,地表水灌溉面积263万亩,占7%;地下水灌灌溉面积3537万亩,占93%。按作物类型分,大田粮食作物面积3722万亩,占98%;经济作物面积78万亩,占2%。按建设类型分,新建灌溉面积2707万亩,占71.1%;对原有灌溉工程进行节水改造1093万亩,占28.9%,各省分类面积详见表2-1、2-2。表2-1 项目区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分布表 单位:万亩省份分类合计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小计大型喷灌机中型喷灌机小型喷灌机组四省区汇总总计3800134160011102002902066地表水灌区2639316016010纯井灌区35374114409502002902056内蒙合计800310310490地表水灌区160160160纯井灌区640150150490辽宁合计60074526地表水灌区3333纯井灌区56741526 吉林合计900900地表水灌区1010纯井灌区890890黑龙江合计1500601290800200290150地表水灌区6060纯井灌区14401290800200290150表2-2 项目区节水改造与新增灌面情况表 单位:万亩省份合计节水改造新增面积占总量(%)面积占总量(%)四省区汇总3800109329 270771 内蒙80055069 25038 辽宁60012421 47680 吉林90035940 54189 黑龙江1500604 144096 黑龙江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0万亩,分布在12个市92个县。按区域分,西部松嫩平原1396万亩,占93%左右;其它地区104万,占7%。按工程类型分,喷灌1290万亩,占86%(其中大型喷灌机800万亩);微灌150万亩,占10%;管道输水灌溉60万亩,占4%。吉林省发展玉米膜下滴灌面积900万亩,分布在西部松嫩平原白城、松原、长春和四平4市15个县(含农垦)。辽宁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分布在13个市41个县。按区域分,辽河流域301万亩,占50.2%;东北沿黄渤海诸河299万亩,占49.8%。按工程类型分,微灌526万亩,占87.7%;管道输水灌溉74万亩,占12.3%。内蒙古自治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万亩,分布在东部 4盟 (市)29个旗(县)及乌兰察布市的11个旗(县)。按工程类型分,大型喷灌机310万亩,分布在兴安盟、呼伦贝尔和通辽3盟(市)20个旗(县)的平原地区,占38.8%;膜下滴灌490万亩,分布在赤峰、通辽、兴安盟、乌兰察布4盟(市)33县,占61.2%。项目区共涉及分三批已安排的小农水重点县138个,其中第一批49个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第二批53个重点县、第三批36个重点县尚有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180万亩。见表2-3。表2-3 项目区重点县建设任务表 单位:亿元、万亩省份合计第二批第三批存量资金高效节水面积存量资金高效节水面积存量资金高效节水面积合计16.3179.84.144.712.2135.1内蒙3.2321.214218辽宁3.2401.5151.725吉林18.70.43.70.65黑龙江8.999.11127.987.1第三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第一节 项目区水资源状况一、水资源概况项目区总面积98.18万km2,其中松辽流域面积为92.73万km2,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内蒙古自治区)面积5.45万km2。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40.1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75.39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98.48亿m3。详见表3-1。表3-1 项目区水资源情况表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分区计算面积(km2)多年平均(亿m3)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量水资源总量黑龙江省嫩江10042458.62 47.03 87.43 松花江干流(三岔河口以下)148321277.44 54.48 313.73 黑龙江干流91258199.39 4.72 201.87 乌苏里江6055572.54 26.26 89.42 绥芬河713911.19 0.07 11.19 小 计407697619.17 132.55 703.64 吉林省嫩江36905 4.32 20.81 30.34 第二松花江10806 4.24 5.81 12.15 松花江干流(三岔河口以下)3074 0.56 2.05 3.22 西辽河4700 0.39 2.69 4.13 东辽河6275 3.98 3.98 9.28 辽河干流1904 1.38 0.91 2.54 小 计63663 14.86 36.25 61.67 辽宁省第二松花江5411.19 0.11 1.21 西辽河34940.95 0.20 1.03 东辽河4150.61 0.02 0.61 辽河干流3792735.99 29.35 59.83 浑太河2732758.94 26.32 69.01 鸭绿江1661688.64 2.02 89.06 东北沿黄渤海诸河4531581.51 11.22 86.07 小 计131635267.84 69.24 306.82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20488 30.94 1.07 35.41 嫩江153619 205.38 11.64 231.55 西辽河128158 25.78 37.77 76.06 东辽河2106 0.00 0.04 0.05 辽河干流11004 2.78 3.40 7.58 东北沿黄渤海诸河8920 1.70 0.40 2.28 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54490 6.94 6.13 15.14 小 计378785 273.52 60.45 368.07 项目区松辽流域927290 1168.45 292.351425.05 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54490 6.94 6.13 15.14 合 计9817801175.39 298.48 1440.19 二水资源特点(一)地表水资源特点松辽流域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具有“北丰南欠、东多西少”、“边缘多、腹地少”的特点,汛期69月地表水资源量约占全年的60%80%,其中78月占全年的50%60%,年际间极值比一般在1020倍。(二)地下水资源特点松辽流域平原区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较厚,且分布连续,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山丘区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较薄且零星分布,地表以岩石为主,地下水类型以裂隙水为主,零星分布松散岩类孔隙水。黑龙江干流、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等流域地下水补给模数较高;额尔古纳河流域和西辽河、东辽河等流域补给模数较低。项目区中,地下水总补给量模数大于5万m3/km2的面积为2677万亩,占总面积的72%,其中,黑龙江省1302万亩,吉林省900万亩,辽宁省214万亩,内蒙古自治区260万亩;总补给量模数小于5万m3/km2的面积为1053万亩,占总面积的28%,其中,黑龙江省198万亩,辽宁省386万亩,内蒙古自治区470万亩。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灌溉面积70万亩,地下水资源基本能够满足灌溉需要。第二节 项目区供用水现状现状年项目区总供水量为457.89亿m3,占松辽流域总用水量的68.88%,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47.90亿m3,地下水供水量206.97亿m3,其它水源供水量3.02亿m3。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为348.97亿m3,占总用水量的76%。项目区现状年供、用水量详见表3-2。表3-2 项目区现状年供、用水量成果表 单位:亿m3省级水资源分区用水量供水量生活农业工业生态合计地表水地下水其他合计黑龙江省嫩江2.9 37.2 12.2 1.3 53.6 36.6 16.9 0.0 53.6 松花江干流6.8 99.7 17.3 0.3 124.1 91.6 32.4 0.0 124.1 黑龙江干流0.3 0.6 0.4 0.0 1.4 0.9 0.6 0.0 1.4 乌苏里江1.3 23.6 2.6 0.0 27.6 10.3 17.3 0.0 27.6 绥芬河0.1 0.5 0.2 0.0 0.8 0.7 0.0 0.0 0.8 小计11.4 161.7 32.6 1.6 207.3 140.2 67.2 0.0 207.3 吉林省嫩江0.8 20.7 3.6 0.1 25.1 7.5 17.6 0.0 25.1 第二松花江0.6 9.3 2.5 0.0 12.4 8.7 3.7 0.0 12.4 松花江干流0.1 2.1 0.6 0.0 2.8 1.4 1.4 0.0 2.8 西辽河0.1 1.5 0.5 0.0 2.1 0.1 2.0 0.0 2.1 东辽河0.3 4.0 1.2 0.0 5.5 2.2 3.3 0.0 5.5 辽河干流0.1 0.8 0.3 0.0 1.1 0.4 0.8 0.0 1.1 小计2.0 38.4 8.6 0.1 49.0 20.2 28.8 0.0 49.0 辽宁省第二松花江0.0 0.5 0.0 0.0 0.5 0.5 0.0 0.0 0.5 西辽河0.1 0.4 0.0 0.0 0.5 0.0 0.4 0.0 0.5 东辽河0.0 0.1 0.0 0.0 0.1 0.1 0.0 0.0 0.1 辽河干流2.7 29.5 1.8 0.1 34.1 12.0 21.7 0.3 34.1 浑太河9.9 34.2 13.8 2.0 59.9 32.5 25.0 2.4 59.9 鸭绿江1.0 3.4 1.0 0.0 5.5 4.6 0.8 0.0 5.5 东北沿黄渤海诸河4.9 17.8 4.7 0.2 27.5 15.6 11.7 0.2 27.5 小计18.5 85.8 21.3 2.3 127.9 65.3 59.7 2.9 127.9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0.1 0.4 0.6 0.1 1.2 0.1 1.0 0.0 1.2 嫩江0.6 17.9 1.6 0.1 20.1 11.5 8.6 0.0 20.1 西辽河1.6 38.5 4.1 0.3 44.5 9.5 34.9 0.1 44.5 东辽河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辽河干流0.1 1.2 0.2 0.0 1.5 0.5 1.1 0.0 1.5 东北沿黄渤海诸河0.1 0.6 0.0 0.0 0.7 0.0 0.7 0.0 0.7 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0.6 4.6 0.6 0.0 5.7 0.6 5.1 0.0 5.7 小计3.0 63.1 7.1 0.5 73.6 22.2 51.3 0.1 73.6 项目区合计34.9 349.0 69.6 4.4 457.9 247.9 207.0 3.0 457.9 注:松花江干流仅指三岔河口以下部分。第三节 项目区灌溉用水供需分析项目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07万亩,占总面积的71%;节水改造灌溉面积1093万亩,占总面积的29%。据预测,项目实施后,管道输水灌溉毛定额约95 m3/亩左右;黑龙江省喷灌毛定额6580 m3/亩,内蒙古自治区喷灌毛定额179186 m3/亩;吉林和辽宁两省微灌毛定额6070 m3/亩,黑龙江省微灌毛定额3664 m3/亩,内蒙古由于种植作物不同,微灌毛定额136146 m3/亩。经分析测算,2015年项目区总需水量35.58亿m3,其中270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需水量为21.41亿m3;1093万亩节水改造面积需水量14.17亿m3,可节约灌溉用水9.43亿m3,总体较现状净增需水量11.98亿m3。见表3-3、3-4。表3-3 2015年“节水增粮”灌溉面积成果表 单位:万亩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分区节水改造灌溉新增旱田灌溉合计按灌溉方式分类水田旱田小计管灌喷灌微灌旱田小计黑龙江省嫩江8893994785881939松花江干流(三岔河口以下)363645348939162453黑龙江干流33262921526乌苏里江1313203320120绥芬河0022022小计60601440150012901501440吉林省嫩江268268403671671671第二松花江212172939393松花江干流(三岔河口以下)272728555555西辽河313126575757东辽河111113242424辽河干流111111小计35935954190000900900辽宁省西辽河00161601616东辽河0055055辽河干流9921121928191219浑太河335053114253鸭绿江1167167东北沿黄渤海诸河11111118829933266299小计124124476600740526600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0033303嫩江6620020618521206西辽河43743746483108375483辽河干流2525025131225东北沿黄渤海诸河121211321213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707007007070小计550550250800310490800合计60103310932707380074160020663740表3-4 2015年“节水增粮”需水预测表 单位:亿m3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分区节水改造灌溉新增旱田灌溉净增需水量水田旱田节水量现状规划现状规划毛定额用水量毛定额需水量毛定额用水量毛定额需水量毛定额需水量黑龙江省嫩江731 0.59 566 0.45 0.13 75 7.09 6.95 松花江干流(三岔河口以下)613 2.21 485 1.75 0.46 72 3.25 2.79 黑龙江干流524 0.16 504 0.15 0.01 63 0.16 0.15 乌苏里江562 0.73 480 0.62 0.11 80 0.16 0.06 绥芬河64 0.01 0.01 小计614 3.68 496 2.98 0.71 74 10.67 9.97 吉林省嫩江121 3.25 64 1.72 1.53 64 2.58 1.05 第二松花江112 0.24 60 0.13 0.11 60 0.43 0.32 松花江干流(三岔河口以下)100 0.27 60 0.16 0.11 60 0.17 0.06 西辽河111 0.34 63 0.20 0.15 64 0.16 0.02 东辽河115 0.13 60

    注意事项

    本文(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