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XX医院 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doc

    • 资源ID:3774128       资源大小:5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医院 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doc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前言我院是广州地区唯一一家集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得益于国内三大空港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的辐射效应和北广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院业务增长迅猛,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的管理,促进医院业务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决定制定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在各科室、职能部门发展规划和医院“十二五规划(初稿)”的基础上,拟定出规划的讨论稿,提交医院办公会议讨论、论证后制定出来的,本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医院中西医结合文化建设等方面。医院现状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名花都区中医院,2008年7月正式启用现名)为广东省示范中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是广州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广州市花都区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单位,为花都区2003年成功创建广州地区第一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做出应有的贡献。我院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4.6万平方米,全院员工833名,含卫技人员683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5名(正高5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2名,硕士学历以上67名(含博士5名)。开放病床500张,设备总值超亿元。预计2010年度,我院年门诊量超过85万人次,住院病人量超过2万人次。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医院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已从同级医院中脱颖而出,业务量在广州地区中医系列医院中名列前茅,为全省医疗卫生系统所瞩目。2009年3月,我院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广东省中医名院”,并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2009年9月,医院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活动。我们看到了成绩,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发挥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如由于现有业务用房紧张,门诊及病区服务功能未能很好发挥,业务用房的基建资金缺口大;人才梯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院作为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床位编制增加问题未解决,目前医院限定编制仅320人,由于编制名额紧张,影响了人才引进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大型医疗设备和中医诊疗设备不足,已成为我院继续发展的“软肋”; 重点专科建设仍然不足,省级以上重点专科数量少,区域性优势不够显著,科研成果少;治未病服务平台尚在筹建中,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保健需求;教学工作仍以专科及本科生临床带教为主,研究生教育尚未正式起步;承担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处于低级阶段,档次较低,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等。指导思想我院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指导。结合地区社会发展需要,以提升中西医结合特色综合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强化特色,充实内涵,不断提高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带动我院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使我院在华南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中西医结合文化建设独树一帜。总体目标围绕着把我院建设成为医疗、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总体目标。坚持传承岐黄医术、提供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的办院宗旨,通过五年、十年中长期建设,使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浓厚、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重点专科在主攻方向的疾病诊治能力、学术水平、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储备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一大批各级别名医,形成具有中国南方中西医结合特色和优势的名院、名科、名医效应;教育教学功能齐全,有效探索符合中西医结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和基础科研能力,提高我院科研立项的数量及质量,促进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建设我院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文化,形成我院服务品牌,使我院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在华南地区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中期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一、医疗工作(一)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根据2010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以及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和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需要。不断强化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争取用2-3年时间,全体医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接受过省级以上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长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通过继续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西学中班、鼓励非中医类别临床医师参加中西医结合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力争到2015年全院80%的非中医类别临床医生,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接受过系统中西医结合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探讨医院名中医评选、考核及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医专才的成长,启动名中医工作室筹建工作,建立并完善师承教育制定及其考核制度。医院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收和引进以中医专业为主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力度,争取引进一批省内、国内知名的中医人才,不断优化中医人才比例和层次,逐步完善发展“名医”战略。(二)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鼓励对中医药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发扬,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群众健康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尤其是“治未病”方面的作用,大力采用群众乐意接受的中医中药治疗形式,完善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考评体系,加大对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奖励力度,条件成熟时选择一个病种试点多专业一体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试点,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服务。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三)继续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规范科室的发展方向,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将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注重诊疗方案在临床的实践应用;逐步在手术科室尝试推广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逐步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各科室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力争全院采用非药物治疗达到相当的水平。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积极申报各级重点专科。(四)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医院把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医院“三名”战略的重点工程来抓。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指导思路。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提出重点科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广东省中医名科和广州市重点中医专科针灸康复科,广东省骨关节特色专科骨伤科加大了管理和扶持力度,医院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人才、科研、设备、设施建设。积极培养、扶持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骨伤科、脑病科、肿瘤科等科室建设,争取用2-3年时间,学科带头人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达到相应建设标准要求,建成一批省市级、乃至国家级重点专科。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带动全院整体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的提高,突出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五)逐步规范急诊科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白云国际机场区域急救网络医院的要求,扩建急诊科,完善急诊分区,规范各专科急诊诊室的设置,完善急诊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留观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等建设,条件成熟时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建立急诊分诊制度、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加强急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设好中西医结合急诊人才梯队。(六)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和有效机制在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我院应急制度与预案,反复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七)继续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建设1、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成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制度;强化医务科、护理部对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多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协调机制。2、遵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省卫生厅的相关规定,制定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监督评价与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临床应用新技术审批程序,并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等,建立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3、进一步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落实和强化三级病历质控制度,配备专职院控员,把好院控质量关,监督科控员工作,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逐步完善电子病案管理,同时强化在架病历的实时监控,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4、进一步完善患者唯一身份识别等有关制度,完善手术患者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生命财产安全。5、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八)推进信息化建设。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一个目标,一条主线、四个关键点。一个目标: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医院;一条主线:建立数字化医疗系统,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业务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医院未来高速发展为主线;四个关键点:1、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机制;2、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载体的患者诊疗数据组织与共享模式;3、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临床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协同机制;4、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疗协同服务的建设原则。按照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基于电子病历(EMR)的医院信息化平台、临床业务平台、临床信息系统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结合我院业务实际,建设有我院特色的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核心工作包括:1、平台基础建设,包含临床业务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集成功能、原有系统数据的继承与延续应用功能、各业务系统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功能、支持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医疗协同;2、数据中心建设,包括资源规划与信息处理需求、信息资源服务建设需求;3、标准体系建设需求,包括标准体系框架、电子病历文档标准、四个基本数据库标准;4、安全体系建设需求,包括数据安全需求、运行安全需求、技术安全需求、管理安全需求、设备安全建设需求;5、存储体系建设需求;6、网络与通讯建设需求。根据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规划方案,按照每年医院运营经费的3%-10%逐步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计划到2015年我院的信息化投入总额将达到1700万元。(九)加强护士队伍与人才建设,开展中医护理工作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深化护理体制改革,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强化护理管理。1、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培养专业型人才。做好护理人员准入制的管理,护理部在招聘护理人员时严格把关,以专科以上学历、具有责任心、思想素质较好的人员补充护理队伍,并逐步加大中医护士在护理队员所占的比例,充分发挥中医护士的优势;培养实用型管理人才,加强领头羊的作用,医院为科室护长提供学习的平台,计划选派护长到各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并参加各项学习班,开拓眼界,吸取众家所长,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鼓励护士参加自学及业余培训,逐步提高护士的学历,争取2015年专科以上学历达90%;加强专科建设,培养护理骨干,选派素质好,热爱本职工作的护士外出进修学习,配合医院的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型人才,争取五年内成立专科护士队伍,充分发挥护士的专长;加强人文文化的教育,护理部定期举行学习班,并请院外专家到我院授课,举办各项活动,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提高护士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强化护理管理体系,强调护理服务质量,追求实效,确保护理安全;加强日常护理工作监管,定期对各科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重点部门的监控管理,制订全院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护理工作指引及流程,确保护理安全;加强病房的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护理缺陷点评。2、继续强化护士的培训工作。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强化护士的中医知识培训,制订医院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手册,要求护理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强化护士的技能训练,提高护理水平,对护士进行技能考核。加强服务理念,争创护理品牌。3、发扬中医特色,突出中医护理优势,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操作,科室制订辩证施护病种,制订标准护理计划,能熟练的给病人提供中医食疗及中医保健护理的知识,发挥中医健康宣教的优点。4、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信息化工作,各种护理信息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5、不断提高护理论文水平,鼓励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研究工作,争取三年内有一至二项护理专项科研项目立项。(十)建设并逐步完善治未病服务平台,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医院从针灸康复科和体检中心抽调相关人员筹建治未病中心。争取在1到2年内,完成“治未病”服务的平台建设,建成规范的治未病中心,构建有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1、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服务规范、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估标准、制定服务流程等。2、完成设备配置,如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健康干预设备等3、设计体质辨识表,有计划地开展体质辨识工作、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在提供治未病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积累、提高:1、提高和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2、加强中医预防保健对亚健康状态的指导和干预3、提升中医预防保健自主创新能力4、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培养计划到2015年末,把我院治未病中心的业务全面开展起来。(十一)不断提高临床检验水平、规范临床实验管理规范检验科建设,按照三甲医院的要求和标准筹建、成立独立的输血科,并根据医院业务用房建设的进展,逐步成立病房检验科及门诊速检中心,不断完善更新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质量控制制度。不断引进各种检验新设备、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完善我院检验科业务范围。继续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和人才结构,继续引进高素质检验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科研能力及有ISO15189认证能力的人才,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科研创新能力。逐步为检验科的实验室ISO15189的认证作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十二)大力引进先进的影像检查、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继续规划协调好医技、影像科室的业务用房,并按设备要求做好业务用房的改建工作,继续大力引进包括多层螺旋CT、MRI、DSA、OCT等大型检查设备,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诊断技术水平。完善医技、影像科室的服务流程,逐步解决患者检查排队时间过长问题,改善服务质量。继续引进高层次影像人才,条件成熟时筹建医学影像科,统筹影像科室的工作及进一步发展。(十三)完善中药药事管理进一步规范我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工作,完善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作用。根据医院基建的建设的进度,安排好药剂科的业务用房问题,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要求,规范药剂科管理,做好业务用房规划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提高中药饮品质量。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及储备计划,逐步开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监测患者用药全过程,同时对门诊和住院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点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证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减少和避免药源性伤害。不断引进人才,做好院内制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力争到2015年,院内制剂品种达到30个以上,进一步提高院内制剂的工艺水平以及质检水平,提高药品安全,把制剂室建设成一个出成绩、创成果的科研基地。规范煎药室管理,完善煎药室工作制度及相关流程,煎药员工作技能培训工作,提高煎药质量,缩短候药时间。(十四)到2015年,实现下列各项医疗指标:年门诊人次150万人次年出院人次32000人次治未病服务人次10000人次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60%住院病人中西医结合治疗率70%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率12%床位使用率97%平均住院日9.0天床位周转率30次/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5%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6%医院感染率10%丙级病历率0处方合格率95%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6%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40%二、教学工作(一)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临床教学制度化建设,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使教学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逐步完善师资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内、外、妇、儿、骨、针灸等学科的教研组、教研室工作,规范临床科室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临床科室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建设,使之完全符合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教学医院要求。(二)继续承担各类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继续教育项目逐步健全相关制度,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各级相关专业学术委员会,加强中西医结合技术交流;积极鼓励各科室,特别是重点专科申报、承担各级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力争到2015年,我院每年承担的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8项,其中包括1-2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提高我院的重点、特色专科在华南地区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三)逐步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我院虽于2007年建设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已有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教授及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承担着临床教学任务,但研究生教育尚在筹备阶段,没有正式起步。医院逐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鼓励、引导我院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特别是重点专科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积极申报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型研究生导师,提高我院教育档次。通过研究生教学,促进临床医疗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的发展,达到以教学促科研、以教学促医疗,医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局面。力争到2015年,我院研究生导师人数达到10名以上的规模,并完成相应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四)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根据国家的相关部署,进一步加强、完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站中西医结合医疗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鼓励措施。继续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天灸治疗哮喘的工作。三、科研工作我院医学专业论文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科研立项数量偏少,级别偏低,缺少国家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近年内未取得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院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在3-5年内,着力提高科研立项水平,着力使我院的科研项目体现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争取省市级、乃至国家科研项目;争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积极参与协作攻关,更要瞄准专业的尖端领域,寻求省内外合作研究。争取到2015年末,我院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四、基础设施建设新住院综合大楼2008年获得花都区政府立项,按照区政府40%,我院自筹60%比例出资。并于当年启动了大楼设计与勘探工作,2009年底完成旧职工宿舍楼的收购、拆除工作;2010年区政府决定我院综合大楼项目按1:1配备停车场,追加2410万元投入,在我院小观园建两层地下停车场;附属医疗用房预计2012年下半年可以交付使用,小观园地下停车场预计2013年初可以建成使用;新住院综合大楼预计2012年下半年可以顺利开工建设,2015年可以投入使用。新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我院总建筑面积将达9.3万平方米,总床位数将超过1000张,停车位超过700个,将大大改观我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和就诊环境欠佳等局面。五、中医药文化建设我院将继续贯彻执行好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诊疗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拟进一步修订体现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并开展培训,聘请专家对医院员工中医诊疗行为、员工言语仪表、特定礼仪等进行培训。计划投入50万元,建设VI识别系统,包括确定有我院特色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质的LOGO标志、院歌等。使医院宗旨、院歌、院训等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使医院员工们能做到言语仪表规范,具有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另外,我院将结合新住院大楼工程和门诊楼环境改造工作,在建筑风格、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庭院等建设中突出中医药文化体系。利用好门诊走廊、候诊区和住院部走廊、中药候药区等地方宣传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知识,并与所在科室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相结合。拟在新地下停车场上投入400万元建设中药植物园“百草堂”和有岭南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的亭台。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一、医疗工作(一)医疗业务能力、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有较大提高能充分发挥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处理疑难急重症的能力在多个专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医院规模相应扩大病床数达到10001200张,临床科室增加到45个以上,在骨科病区充分扩大的基础上,筹建中医骨伤医院。(三)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重点专科建设上新台阶拥有在华南地区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专科3个以上,国家级重点专科不少于2个。(四)形成功能齐全、水平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手术室规模与配置达到一流水平,药物配送系统、供应系统、人力管理系统具有先进水平,影像、医技水平与规模进一步提升,医院规模、中西医结合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处于华南地区领先水平,成为北广州、乃至华南地区区域性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之一。(五)医疗器械设备达到3亿元以上(六)各项医疗指标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医院先进水平(七)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达到一个新台阶 “辩证施护”在临床应用水平达到新台阶,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社区护理,特别是在老年病、慢性病和养生康复护理中的巨大作用,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规范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造就出一支专业造诣较高,具有创新思想的中西医结合高级护理人才队伍。二、教学工作(一)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培养体系(二)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教育体系,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着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诚信能力和时间能力较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读研究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5%以上。博士研究生着力于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化、智能化与规范化管理。 三、科研工作(一)以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为龙头,带动临床科研工作的长足发展。(二)培育在全国具有较高水平科研成果(三)培育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培养综合人才,进一步提高员工科研素质,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在行内享有较高声誉,争取2至3人担任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四)推进中西医结合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四、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门诊楼的改建项目,不断改善我院就医环境。五、中医药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中药植物园“百草堂”的建设与管理,逐步补充更多的岭南药植物。建造以展示中医药文化、历史等为主要的文化长廊。筹建广州中医药文化展览馆。保障措施一、形成部门领导负责制,分管院领导督办。院长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二、倡导科学管理,建立机制,健全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三、注重人才建设,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人才、专科人才,管理人才梯队。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五、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年度经费投入、设备、人员配备计划,保障规划的实施;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成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二一年十二月九日

    注意事项

    本文(XX医院 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3.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