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建议.doc
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建议 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建议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建议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建议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本文首先从物资流动环节、物流功能、物流层次等多个角度分析城市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以物流层次视角为主轴,融入物流功能视角和物资流动环节视角,构建了以宏观、中观和微观物流系统为内容的多级城市物流发展体系,并提出具体发展策略建议。关键词 城市物流 多级城市物流发展体系 策略建议一、引言城市是物流发展和物流矛盾的集散地,城市物流的发展是一个城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不少省市意识到城市物流发展的重要性,试图通过对城市物流的系统化布局、专业化运作和社会化经营过程,来达到满足物流需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近几年关于城市物流的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城市物流总体规划和制定城市物流发展所需政策方面。程世东等(2005)阐述了城市物流及其规划的理论,把物流分为企业物流、行业物流、社会物流,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市物流与其他物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张丽坤(2007)认为中国的城市物流经济才处于起步阶段,并对中国城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进行探讨。蓝伯雄等(2005)认为现阶段我国发展城市物流,不仅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广泛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的规划和引导。而很少有人从系统的角度、多层次的角度、物流一体化的角度综合研究城市物流发展的问题。本文从物资流动环节、物流功能、物流层次等多个角度分析城市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统合考虑物流层次视角、物流功能视角和物资流动环节视角,整合构建系统高效的城市物流发展体系,研究城市物流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城市物流构成的多维视角透析日本学者谷口荣一定义的城市物流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5。我国学者何明珂认为城市物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流,比平常提到的物流多了一个边界,需要在物流涉及到的诸多方面加上地域的限制何城市的属性。作者认为城市物流是指在城市内及城市间的物品的实体流动的正向物流,以及废弃物的清理的逆向物流等活动。国内学者从多个维度对城市物流结构构成进行专门研究几乎没有。基于此,本文应用物流相关理论,从多维视角分析城市物流构成及其影响因素。1.物流功能视角从物流功能视角出发,城市物流可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物流功能。美国政府根据物流功能将物流成本分为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管理费用三类。从物流功能视角分析的城市物流构成可看出,要提高城市物流的运营效率就必须从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信息管理等各环节着手。2.物资流动环节视角从物资流动的角度看,物流贯穿于作为现代城市经济主体的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涉及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回收物流子系统和废弃物物流子系统组成。物流成本就是指各子系统中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的总和。3.物流层次视角从物流层次角度,城市物流可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特定区域内的所有货物组织交换活动,可分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市物流,本文所分析的社会物流是针对城市而言,主要研究物流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政策、规划、管理,以取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行业物流是指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类型的物品,按照货物自身的特点进行货物的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主要有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生活消费物流等,以及工业物流中细分出的汽车物流、啤酒物流等。行业物流系统物流效率的提高涉及行业物流成本的系统化控制,实现行业物流系统优化。企业物流是指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待的物品在不同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的流动,涉及供应、生产、销售、逆向物流等物流环节。企业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需要整合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提高供应链服务水平、降低供应链的整体成本。三、多级城市物流发展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作者基于多维视角的城市物流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物流层次视角为主线,融合物流功能视角和物资流动视角,构建以宏观物流系统、中观物流系统和微观物流系统为内容的多级城市物流发展体系,并在每一部分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建议。以亟为城市物流发展规划,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参考。如表1所示。1.城市宏观物流发展系统宏观物流系统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分布的合理性,流通渠道的畅通对物流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必须对宏观物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手段,保证整个物流系统高效率、低成本运行。城市宏观物流系统的工作定位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1)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城市宏观物流系统宏观物流系统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分布的合理性,流通渠道的畅通对物流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必须对宏观物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手段,保证整个物流系统高效率、低成本运行。城市宏观物流系统的工作定位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首先要做好整个城市的物流发展规划。城市物流发展规划涉及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和协调战略、城市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规划、城市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城市物流发展政策。其次,在做好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市政府还应设置专门的一个物流管理部门,或组建物流规划协调机构,发改委、交通部门、铁路部门、经贸委等部门共同参与,有条件的城市可再设置城市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规划、物流政策制定、实施和物流服务方面做到统筹协调,降低城市社会物流成本。2.城市中观物流发展系统中观物流系统发展涉及行业物流成本的系统化控制,应定位为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地区性物流园区和城市物流中心,不断推进行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标准化,实现行业物流系统优化,达到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促进物流集约化发展。(1)整合物流行业资源通过分析影响物流需求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各因素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城市物流发展的需求,在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新进行物流园区(中心)的规模预测、目标客户锁定、布局规划,物流配送通道的规划,并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物流园区(中心)相应的投资、建设、运营体制;建设共同的零部件仓库、实施共同配送;有效利用各种运输手段;建立新旧设备及零部件的共同流通中心;建立物流技术培训中心,统一培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2)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目前行业物流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行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分散化经营,规模小,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标准化包括商品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物流信息的条码化,装卸、运输、储存作业的集装单元化等。应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家通行标准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物流设施和有关技术装备,对行业物流实行规范的物流用语、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统一行业设备的规格,采用统一传票、统一商品规格、统一法规政策、统一托盘规格、陈列柜和包装模数化等。3.城市微观物流发展系统发展城市微观物流系统,关键是将物资流通的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物流环节看成是一体化的过程,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网上开展合作,有效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工商企业要关注核心业务,适时将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内部强化素质、增强竞争力,物流行业内,开展收购、兼并等整合,或结成战略联盟,加强企业间合作,壮大物流业。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