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动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课件.ppt
教育行动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一、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二、如何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三、职业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分析,1、教师不需要开展专家通常所进行的那种基础理论研究。这不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师是实际工作者,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每天很忙,很辛苦;以构筑理论或模式为主要目的的基础研究,是高校或其他部门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事而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一)教师需要开展怎样的研究?,一、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研究方法?,2:教师需要研究,但这种研究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目的是适应新情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研究主要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前者以构建和发展理论为主,后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前者适合于理论工作者,而后者适合于实际工作者。行动研究就是一种应用研究,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实际工作者,应该而且也有能力开展行动研究。,教师的研究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才会 有实效性。以往学校的课题研究,往往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开题时热热闹闹,结题时声势浩大,而对研究过程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效果有限。教育行动研究是适合教师开展的研究。它是对教学经验总结的一种提升,主要表现在它的规范性、理论性和合作性。它研究过程规范、重视理论的参照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二)教育行动研究及其特点,1、行动研究的定义 行动研究是包含三个步骤的一个螺旋式过程:(1)探索性的计划;(2)采取行动;(3)探求行动的结果。(1947)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力图对他们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以指导、改进和评估自己的决定和行动的过程。(1953)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是同行在学校环境下对他们的活动进行研究,以实现改进教学的目的。(1992)行动研究是一种奇特的方式,它说,让我们研究学校里发生的事,再决定如何使它变得更好。(1994)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过程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2、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教育行动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师研究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它强调以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学校教师为研究的主体,针对自己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所出现种种问题,在校外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方案,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结果不佳,或出现其他的问题,再进行诊断、分析,制定进一步方案,进行实施和评估,如此循环往复,使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行为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教育行动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题材,以教师行为的改进为重心,包含“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四个互相连接循环往复的阶段。,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3、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教师是研究者:行动研究是适合基层教师开展的一种研究模式,是教师自己的研究,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研究结果的消费者。研究的起点:来自教师自身工作中的问题,而非出自外部专家的理论设计和假设。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专家的理论假设,而是为了改进或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管理行为、使教师养成对自己工作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教师的专业敏感性,促使他们更加有效地工作。教师与专家的关系:研究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校外专业教育研究人员只是在幕后提供技术性和专题性的咨询和指导,体现了专业教育研究人员和学校教师之间的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研究过程:包含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四个循环往复的阶段,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4、教育行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区别,理论假设,了解理论,校外专家,基层教师,专家为主、基层教师为辅的教科研模式(基础研究),学校取样,基层教师,提供样本,提供原始资料,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假设证实或修正,基层教师,基层教师为主、专家为辅的教科研模式(行动研究),发现问题,了解现象/概括问题,基层教师,校外专家,诊断问题,校外专家,协助归因,指导措施,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校外专家,校外专家,促进反思,5、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行动研究流程示意图,发现问题,问题的定位(意义),问题的初始调查,问题的归因,制定措施并行动,评估与反思,重新发现问题,以此类推,意义不大,对问题作再归因,效果不佳,以此类推,1、问题的提出,2、问题的归因,3、措施与行动,4、评估与反思,二、教师如何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养成从实际工作中去发现问题的习惯。教师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并将问题作为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去研究。问题的类型和基本判断标准:学科教学方面:以国家新颁布的政策为依据 班级管理方面:以班集体建设理论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为依据 心理健康方面:学生日常心理问题、症状与诊断 其实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可以有两种模式:一是从个人的实践感觉出发,参考相关文献和同行意见,确定问题的价值;二是从学校的总体导向出发,反思自己的实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学校的选题,自下,而上,学校的总课题,教师的研究需求调查,重点子课题,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分解渗透,教师的研究需求调查,形成行动研究课题的两种启动模式,自由申报模式,指导性申报模式,个人型 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科研发展的关系合作型 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科研发展的关系,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方式,自上而下合力 模式,个人型,自下而上动态模式,合作型,行动研究需求表:课题来源原始资料,要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一方面确定问题在自己实际工作情景中的严重程度及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为今后措施和行动之后的成效评估提供问题的初始参照。,模糊的想法和反思,确认是问题,明确问题当事人,明确问题表现指标,明确调查方法,调查并分析结果,得出问题的初始值,问题的初始调查流程示意图,问题的初始调查:,1、理论的来源2、经验的来源3、调查的来源,(二)问题的归因,(一)经验的来源,1、教师的原因,2、学生的原因,(二)理论依据,1.理论与经验的启发,2.反思排查、确定重点,3.调查求证,4.确定原因,问题的归因流程,书本、经验要重视,但是它只是为调查提供了可能的线索和思路,不能代替调查。调查来的原因才是最真实的。许多教师在归因时,习惯于将问题的原因推给学生、家长或社会,这种心态无助于教师自我反思,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1、措施与归因的结果相对应2、措施应该结合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有操作性。3、制定的措施不应该以加重学生负担为代价 4、注意对措施的实施进行日常的监控 在这部分,可以看到传统的教研活动的内容,如措施要结合到备课和教案中去,日常资料的收集包括课堂实录、课后反思、教学日记、叙事。展示措施与行动还会涉及评课与说课等活动。因此,科研和教研的结合在这一部分体现得最为明显。,(三)措施与行动,所谓评估,指的是研究者根据在新措施实施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材料,在实施过程结束后对新措施、新方法的实施是否解决了问题,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作出基本的分析与判断。,(四)评估与反思,教育行动研究“小课题”结束之前,研究者还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反思,一是措施的副作用分析,二是措施的替代分析,从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或对成效不彰的个案进行初步的重归因,为下一轮教育行动研究奠定基础。,现有措施,解决或改善问题,预料外不良结果1,预料外不良结果N,发现新问题,现有措施,解决或改善问题,其他措施1,其他措施N,归因,再归因,不论是新问题的出现,还是老问题的再研究,研究者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副作用分析和替代分析,既标志着一轮教育行动研究的结束,也可能预示着新一轮教育行动研究的开始。因此,评估与反思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呈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过程的特点。,措施的替代分析,(五)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1、题目的表述行动研究选题的表述:要尽量突出措施和问题解决之间的因果关系,避免文学化和情感化的选题表述方式。(1)以问题为中心的开放性研究,如“解决问题的尝试”、“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关于问题的行动研究”、“关于问题的个案研究”等等。(2)突出从某个具体措施入手去解决问题,如“从入手,解决问题”。,2、摘要与关键词3、正文的组成(1)问题的提出(2)问题的归因(3)措施与行动(4)评估与反思,4、致谢5、附录问题初始调查的具体设计,包括问卷的内容、谈话纪录、观察纪录等。问题的归因调查的具体设计。措施与行动部分的具体支持材料,包括具体的教案、课堂实录、观察纪录、等。评估调查的具体设计。,三、职业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电子线路项目化教学的行动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装潢专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中职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行动研究混合式学习促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模块教学之行动研究,听了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想一想,你工作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开始行动研究吧!,谢谢!欢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