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冯友兰)资料讲解课件.ppt
,2019年12月1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文的演讲时曾引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ARVARD世开太平”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我中华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横渠句友兰,横渠四句为释义:为为人类社会创造历史文化,为老百加姓谋取幸福,为以往的圣人传承发扬他们已经中断了的学问,为后代万世开创太平天下冯友兰认为,一个人能这样做了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有关张载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为自己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亦是张载哲学的大纲。,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990,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等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等职务,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他除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外,还撰写了大量哲学与哲学史著作,学术暑作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等,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论著编为三松党全集。Bace目,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金庸的人生四境界金庸同样对人生有过层次境界的划分,他明写武学上的成就,实际上巧妙地点出了人生的境界第一层手执宝剑,所向披靡。第二层手执轻剑,举轻若重。第三层手执重剑,举重若轻第四层手执木剑,无需兵刃BaicAI,金庸笔下那些使着奇奇怪怪兵刃的人,多数不是一流高手。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南海鳄神,再比如李莫愁,都不是一流高手。一个没有出场的大侠叫独孤求败是真正的一流高手,他的武功包含了武功的几层境界第一阶段,他年轻的时候,使用一把非常锐利的宝剑。所向披靡,削铁如泥。这代表一种少年气盛的境界,见谁跟谁过招。这和大多数人年轻时候大体差不多,喜欢跟别人辨论,显示自己的学问,以打败别人为荣。其实,那是一种不成熟,幼稚的表现。第二阶段是一把轻剑,功夫长了,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了。仿佛人到中年,沉稳了,又有创一番大业的决心与信心。第三阶段,改用一把重剑,重剑无锋,举重若轻,功夫又进了层第四阶段,他用一把木剑,没有刃,不能伤人。但说明他已经不用兵刃,达到无剑伤人,无招胜有招的程度了。武功练到大成,不依赖于外物,什么东西都是他的兵刃,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这绝不仅仅是武功的境界,其实它是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认苟人监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徳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徳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