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践中的思考课件.ppt
过程体验:,酝酿准备的过程相当的长。(半年以上)写作的过程相当的短。(不到两天)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写点什么,但做完后感觉是那么回事,就有了写的冲动。算是“歪打正着”。,思考源于实践:,由校本课程产生的联想:任务、头痛、无奈两次不太成功的校本课程实践:0506学年第一学期的探寻欧洲文明 0506学年第二学期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初是由富鲁马克(A.M.Furumark)和麦克墨伦(I.McMullen)等人于1973年7月在英国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的。它被称作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叫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进行的,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课程开发活动。思考前提:不是以学校为主体,来论述学校校本课程的整体设计策略与实施过程,而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谈谈在具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的困惑与收获。,校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第一,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不见人。学校固然可以通过有限制的自主选择使校本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发展的个体需求和差异性发展,但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却没有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参与性和满足学生的需求。,校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第二,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不见人。因为在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没有尊重学生的需求,所以校本课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低,甚至部分学生厌倦或逃避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第三,校本课程的评价不见人。因为上两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导致校本课程的评价也就无法实现促进老师专业提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甚至有的时候不得不把学生的出勤率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思考指导实践:,理念的调整: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倡导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与共享;校本课程动态生成。理论的支持: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使教学获得成功。,思考指导实践:,理论的冲突:校本课程能否动态生成呢?校本课程是一种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的课程形态。(1)校本课程要求老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学生的需求,对可把握的客观环境中的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资源”能否被发现,其价值能否被认识到以及它能否被开发出来,关键在于人。显然,资源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所谓资源的价值,亦即资源之于人的意义,它能否被发现和利用,取决于人的需要及其强度。这无法预设。(2)从课程的学习过程来说,校本课程必须注重人的实践,坚持实践第一、感受第一和体验第一的原则,力求达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那么在探究实践中,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新问题,这也无法预设。(3)基于上述两点认识,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也就需要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方案,以反映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持续发展。,思考指导实践: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的开发实践,课题的确定如何在校本课程中,既能发挥老师的专业特长,又能满足学生认知需求和个性表现与发展的欲望?考虑到学科特点和地域特点,笔者以“从身边的了解广州的历史、时代的变迁”为主题,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从反馈来的信息看,答案中有岭南文化、粤菜等,但更多集中于广州丰富的代表性建筑,如骑楼、西关大屋等。基于此,笔者确定了新的校本课程的课题“从广州典型建筑了解广州历史、时代的变迁”。,思考指导实践: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的开发实践,积累素材这于老师不是难事,但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参与的教材的编写中来?恰逢暑假,笔者设计了“影像广州,发现广州”的假期活动,建议大家自由组队,利用假期带上相机去寻访广州的典型建筑,收集相关背景材料,整理后以各自擅长的电子呈现方式及时地通过网络上传给笔者。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一百多位学生提交了自己的作品。考察的建筑对象逐渐成群。观察事物的角度多了我的收获:思路更加清晰,线索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课程已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学科,而辐射了地理、建筑设计等其他学科领域,淡化了校本课程的学科性,呈现出非学科性的特点。,思考指导实践: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的开发实践,整合资源:课题小组的确定通过比较,笔者选择了视野更为开阔、思辩更为严谨的由翟恒辉、葛璎萍、纪俊生三位同学组成的课题小组,以该小组为主体组编课程教材。我的指导在组编课程教材的大方向上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为线索选择和整合同学们所收集的建筑信息,提炼其“典型化”的历史特征;二是在论证中尽可能用一手资料,如实地拍摄相关建筑的相片等;三是尽可能的多角度分析影响广州建筑发展的因素。,思考指导实践: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的开发实践,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的文字稿。校本课程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的PPT版。,思考指导实践: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的开发实践,在老师主导、学生参与下,完成了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也许课程内容中还有一些不完善、欠周详的地方,这恰恰赋予了该课程的持续动态生存的推动力,也将进一步促进老师的专业提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至于课程的实施,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其中一部分或某一个时期典型建筑的主讲者,因为他是课程内容开发的参与者,他有发言权,老师为什么要剥夺呢!,非常感谢中大附中08届高中学生,特别是最后提交广州建筑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文字稿和PPT版的翟恒辉、葛璎萍、纪俊生三位同学!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请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