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 李伟,1.认识燃烧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3.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制得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4.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课标要求,燃烧和灭火,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知识点1:,知识梳理,燃烧条件实验装置,现象,创新装置,优点,燃烧和灭火,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破坏燃烧的条件,移走可燃物,隔绝空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知识点1:,知识梳理,真题为例,(15北京)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4P+5O2 2P2O5,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2015广州)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巩固提高,D,2(2014日照)对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A室内不慎起火,迅速打开门窗B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D,3.(2015日照)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4.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乙,5.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是某同学在万一发生火灾时设计的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关闭天然气,再灭火请根据该同学的应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应急方案方案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_ _;(2)在灭火和自救措施中,有一条不够妥当,该措施是_填序号)理由是_ _;(3)方案补充:因电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时,应先_ _ _,再灭火;(4)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中的道理是_ _,打报警电话119,开门窗空气充足燃烧更旺,切断电源,防止吸入烟尘,火灾自救的方法,1.拨打火警电话119。2.高楼起火不能坐电梯,不能往上跑。3.火势不大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放低身体跑离着火区。4.浓烟太大无法跑离时到有水的房间关闭并打湿房门,打开窗户用鲜艳的衣物呼喊。5.情况危急时可以把床单撕成条状接在一起,固定起来沿床单下滑。,1.爆炸产生的原因:2.引起爆炸的物质:,知识点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性的气体、液体可燃性的粉尘,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气体迅速膨胀引发爆炸。,知识点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1)举出二个放热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与水反应。,CaO+H2O=Ca(OH)2,C+O2 CO2,(2)举出一个吸热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CO2 2CO,(3)使燃料充分燃烧要注意以下2点:,1.充足的氧气,2.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含C元素,属于 物。,主要含C、H元素,属于 物。,主要成分是。,煤的干馏属于 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 变化。,混合,混合,化学,物理,CH4,NO2,SO2,3.新能源:,酒精,C2H5OH,燃烧时发热量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1.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放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热量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巩固提高,2.下列各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天然气燃烧 B.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C.镁与稀盐酸反应 D.蜡烛燃烧,D,B,3.(15烟台)瓦斯是煤矿矿井里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检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巩固提高,C、D,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汽化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CO、H2、CO2中的几种组成,将某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再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CO、H2 BCH4、CO CCH4、H2、CO DCH4、H2、CO2,D,盘点收获,?,燃料,定义,灭火,实验活动,化石燃料及利用,新能源,利用开发,思维导图,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能量变化,1.(13日照)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2)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 灭火,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拓展提高,CH4+2O2点燃CO2+2H2O,湿抹布,C2H5OH+3O2点燃2CO2+3H2O,乒乓球碎片,谢谢大家!,中考真题体验,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2.(2013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C室内着火时,立刻打开所有门窗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形成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