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学概论课件.ppt
物流管理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Managemen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一章 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一、什么是物流 物流即实物分配,包括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活动。物流首先作为“第三利润源”而引起重视的,所谓第三利润源,是针对企业的利润来源而言的,企业第一利润源来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第二利润源是生产成本(针对制造商而言)或者进货成本(针对流通商而言)的降低,而由物流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润则成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在这里,物流被定义为对物资的流通配置,包括制造商、流通商的装卸、运输、仓储、搬运等一系列的过程,对物流的重视被提高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高度,成为物流定义的第一个转折。,(一)第一方物流中国物流第一方物流(1PL)指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进行物流网络及设备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供应方或者厂商一般都需要投资配备一些仓库、运输车辆等物流基础设施。卖方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而建设的物流设施是生产物流设施,为了产品的销售而在销售网络中配备的物流设施是销售物流设施。总的来说,由制造商或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物流活动称为第一方物流。,(二)第二方物流目前对第二方物流的定义,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种,最常见的一种说法认为,第二方物流,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和管理。严格地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分销商。而最常见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第二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聘请车队、仓库来做仓储、货运,属于功能性的服务;无论从哪一种说法来理解第二方物流,这种概念都已经脱离了企业自身的自我服务,从自给自足开始向分工合作转化。,(三)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四)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Fourthpartylogistics)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的领导力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二、国外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aker)认为,“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达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最早文献记载”。1922年,克拉克(FE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美国的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军事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军事后勤的理念和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管理中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Canadian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定义物流“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成本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从上述介绍的物流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物流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最早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一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见Donald J.Bowersox 1986出版物流管理)第三、物流无论从实物供应(Physical Distribution)还是后勤的内涵中都强调了“实物流动”的核心。第四、物流的功能主要以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所构成。,三、我国和国外物流发展趋势(一)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物流业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使物流的总需求增长很快。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物流业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物流业的基础性支撑。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我国已形成由国有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外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国有物流企业加快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民营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外资物流企业利用其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物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农业物流,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与农产品物流得到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物流基础性设施建设,物流通道明显改善,物流信息化工程加速推进。物流标准化。按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300项左右物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已完成物流术语、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等基础性标准的制订。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到2007年底,已有273所本科院校设立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200多所高职、1000多所中专开设物流专业,在校生达到50万。物流外部环境。建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涉及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战略和规划。“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二)外国物流的发展趋势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有长期的物流市场管理经验和一套完善的法制管理体系,所以其物流业能够始终走在世界最前沿。专业物流与共同配送: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共同配送则是经过长期发展和探索优化出来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高新技术: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电子物流: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绿色物流: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等;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发达国家政府还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系统。,第二节 商流与物流,一、商流的概念商品在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时,商品社会实体的流动。表现为商品与其等价物的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活动。简称商流。(一)商流活动的内容交易前收集商品信息,进行市场调查按照市场调查的结果,对商品生产计划、数量、质量、销售渠道等因素进行调整买卖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交易交易的履行过程。,(二)商品流通的渠道按商品的种类进行分类 按流通的特点进行分类按有无中间商的情况分类(三)商品流通的过程1、市场调查过程 确定调查的目标和调查的范围制定调查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报告结果,2、商品调整过程产品开发产品标准化价格决策 销售渠道(1)开放性销售渠道(2)选择性销售渠道(3)专有性销售渠道促销手段3、买卖交易过程交易磋商(询盘、发盘、接受)签定合同合同的履行,二、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又互相分离。(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究其根本原因世上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商品交易中,也存在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总之,物流和商流构成了商品流通的两大支柱。三、商流、物流、信息流三者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中必然包含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商品流通的原始阶段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产品交换,从三流来看主要以物流为主而商流、信息流紧紧伴随其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货币的产生,在商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以钱买物”的方式,但人们遵守的交货原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规模进一步扩大,商业信用随着发展起来了,商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钱庄”、“银行”这样专门从事货币中介服务以及货币买卖业务的行业,使得物流可以与商流分离,出现了多种交易的付款方式:如预付款方式、定金方式、支票、汇票、分期付款、延期付款、托收承付等方式。随着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品流通的水平得到提高,人们可按照资金(货币)和实物各自的运行规律去组织,从而不仅提高了流通的速度,也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此间,信息流的地位也突出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的前期、中期、后期,交易的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都要尽力掌握对方和中介方的有关商品交易的各种信息,如商品信息、支付能力、商业信誉等。随着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在商品流通的第四阶段,信息流已明显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对整个商品的流通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三节 物流活动的构成,物流活动由物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情报等项工作构成。一、包装活动包装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制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换装、分装、再包装等活动。包装大体可分为商品包装与工业包装。,二、装卸活动 装卸活动包括物资在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进行衔接的各种机械或人工装卸活动。在全部物流活动中只有装卸活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三、运输活动运输活动是将物品进行空间的移动。物流部门依靠 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要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四、储存活动储存活动也称为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距离而形成的。物品通过储存活动产生了商品的时间效用。保管活动是借助各种仓库,完成物资的保管、保养、堆码、维护等工作,以使物品的使用价值下降到最小的程度。,五、流通加工活动流通加工活动又称之为流通过程的辅助加工。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功能。六、配送活动 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七、物流信息活动 物流信息包括上述各种活动的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对物流信息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法,以保证指导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现代信息采用网络技术、电子计算机处理手段,为达到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化提供了技术条件。,第四节 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物流自始至终构成流通的物质内容,没有物流,也就不存在实际的物资流通过程,物资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一、物流的性质(一)物流的生产性质从事物资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等物流工作与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工业企业虽然在生产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得,但都具有生产性质。无论是生产企业的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物流都是一样。这是因为::1.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 2.物流同样具备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物流的社会性质 物流的社会性质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性质。(三)物流的服务性质物流的核心是服务。二、物流的作用(一)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其设备进入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始终是潜在的。为了能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物资必须借助其实物运动即物流来得以实现。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二)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物流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物质资料,对于消除迂回、相向、过远等不合理运输,节约运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物流,还可以减少库存,加速周转,更充分地发挥现有物资的效用。物资的储存应在满足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储量越少越好。三、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二)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三)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第二章 物流管理,第一节 物流管理概述,一、物流管理的定义(一)现代物流的特征(1)科学性(2)系统性(3)准时性(4)服务性(5)专业性专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中的一个部门,另一个是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企业。专业部门 专业企业(6)协作性物流部门内部的合作;物流系统外的协作(7)高科技性,(二)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物流管理是对物流的计划实施评价反复进行的过程。物流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即采购、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等环节的管理;(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3)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经济管理、物流质量管理和物流工程经济管理等。,二、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快速反应2最小变异3最低库存4物流质量5周期不同目标不同三、物流管理的步骤(一)物流计划阶段的管理(1)确定物流所要达到的目标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2)分析研究在物流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外界影响,尤其是不利因素,并确定这些不利因素的对策;,(3)制订出贯彻和指导实现物流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措施。(二)物流实施阶段的管理(1)对物流活动的组织和指挥(2)对物流活动的监督和检查(3)对物流活动的调节(三)物流评价阶段的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对照、分析,这便是物流的评价。按照对物流评价的范围不同,物流评价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按照物流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物流评价又可分为物流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第二节 物流管理组织,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一、物流管理组织的分类(一)根据物流组织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划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组织和流通领域的物流组织(二)按物流组织在物流管理中的任务不同,可以划分物流管理的行政机构和物流管理的业务机构(三)按物流管理组织的设置与职权划分1中央一级的物流管理组织 2地方的物流管理组织3企业的物流管理组织,二、物流管理组织的结构形态物流管理组织的设立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可归为三种组织结构形态:直线型组织、参谋型组织和运用型组织。(一)直线型组织这是一种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当物流活动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较为重要时,企业一般会采取这种模式。(二)参谋型组织这也是一种按照职能不同设定的组织,但由于物流活动往往贯穿于企业组织的各种职能之中,它只把有关物流活动的参谋组织单独抽出来,基本的物流活动还在原来的部门中进行,物流管理者起一个“参谋”的作用,负责物流与其他几个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三)运用型组织运用型组织属于一种非正式物流组织,因此它的运作常常需要建立一些激励机制,或是成立一个协调委员会来促进合作。三、企业物流管理组织(一)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应考虑的有关因素:1、企业所属类型因素 2、企业的战略因素 3、企业的规模因素 4、企业的技术因素 5、企业环境的因素,(二)物流管理组织设计的原则要保证一个管理组织的正常有效地运行,组织设计必须科学合理。管理组织设计的一般原则有:系统效益原则,优化原则,标准化原则和服务原则。我们还必须根据企业物流工作的特点,考虑企业物流组织特有的一些原则,包括任务目标原则,分工协作原则,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精干有效的原则等等。(三)物流管理组织的职能范围设计物流管理机构的组织活动,要明确物流管理的职能范围。关于职能范围,虽然各个企业不尽相同,但基本包括物流业务与系统协调两大部分。,物流业务主要在于物流活动计划和计划的调整实施,执行结果的评价等。物流管理部门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价物流系统现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办法,对能够改变物流现状的物流系统本身进行设计和改造,并制定新的物流计划,确定出控制标准,以保证合理的物流活动的继续。物流管理部门还额外承担进行系统协调的“非正式职能”。这主要因为物流管理与企业其它 的管理职能紧密相关,且具有交叉性。(四)企业物流组织的新趋势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关注使组织达到目标的过程更加简便化。在企业物流组织建设中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1结构压缩2设立企业物流总部3成立单独的物流分公司4任务小组结构,第三节 物流成本管理,一、物流成本概述(一)物流成本的特征(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二、物流成本构成及分类物流成本按其范围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物流成本指由于物品实体在场所(或位置)不同而引起的有关运输、包装、装卸等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的位置转移及价值交换而发生的全部成本。,(一)物流成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供应销售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2)生产要素的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通信联络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3)企业内部仓库保管费、装卸搬运费;(4)有关设备的折旧费;(5)物流信息费;(6)贷款利息;(7)回收废弃物发生的物流费用。(二)物流成本分类,三、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1进货路线及方向的选择2运输工具的选择3存货控制4货物保管制度5产品废品率6管理成本开支的大小7资金利用率四、物流成本管理策略(一)控制物流成本(1)绝对成本控制(2)相对成本控制(二)压缩物流成本,压缩物流成本是指在规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改进物流活动效率,实现物流合理化。其途径有二:(1)物流途径简短化就是通过合理设置仓库和配送中心等物流据点使物流途径简短化。该措施不仅可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费,还可将分店和营业场所处理的业务移交配送中心完成。一个配送中心承担多处营业场所的物流业务,实现配送中心配送的大批量化,将大大降低物流费用支出。(2)运输共同化,扩大运输量在运量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与同行或其他行业进行联合运输,可以扩大运输量,保证交货日期,这是压缩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三)设定合理库存量(四)适宜的包装和科学的装卸采用包装价格与包装要求相吻合的包装材料、包装方式;采用标准化的装卸工具与科学的装卸方法,使装卸过程省力化,节约装卸时间。(五)科学的维护保养措施(六)平衡物流能力与客户期望(七)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第四节 物流费用管理,一、物流费用的构成物流费用传统上指产品空间位移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企业物流费用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1.按费用支出形式分类,分为直接物流费用和间接物流费用。2.按物流活动的基本构成分类,分为物流环节费用(包括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保管费、加工费等)。3.另外还可按物流的整个运作过程分类,包括企业物流活动的筹备费用,企业生产物流费用、销售物流费用和逆向物流费用等。二、物流费用的控制物流费用控制是指运用成本会计的方法,预定费用限额,将实际物流费用与限额作比较,纠正不利的差异,提高经济效益。从总体来说,物流费用的控制由局部控制和综合控制组成。,(一)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 包括:运输费用控制、卸搬运费用的控制、储存费用的控制、包装费用的控制、流通加工费用的控制等。(二)物流费用的综合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对物流费用进行预测、计划、分析、反馈、决策等全过程的系统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综合控制有别于局部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战略性的特点,有较高的控制效率。综合控制的目标是局部控制的集成,促使企业物流费用趋向最小化。(三)物流费用的局部控制和物流费用的综合控制二者的关系,成本,较小批量,最优批量,批量大,库存成本,总成本,运输成本,效益背反,三、企业物流费用管理的新思维1.从流通全过程的视点来降低物流费用2.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来削减费用3.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降低企业物流费用4.通过参与共同配送降低物流费用5.削减逆向物流费用,第五节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一、企业战略与企业物流战略根据决策内容的特点,企业战略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司级战略、部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外部因素,企业战略(公司级),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职能级战略,制造战略,物流战略,企业物流战略与企业战略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企业战略统观企业经营的全局,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确定目标,指明方向。其次,有效地实现企业战略需要企业物流战略等职能级战略的支持和保证,企业战略需要由具体的职能战略来具体落实。二、企业物流战略的环境因素分析和定位(一)企业物流环境的分析1.同业竞争者的物流水平 2.技术评价3.物流渠道结构总之,企业是在环境的约束下生存的,战略及战略计划的制定不可不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二)企业物流战略定位企业物流战略是为企业总体战略服务的,企业的物流总体战略一般又可以分为三类:过程战略、市场战略和信息战略。1过程战略的目标是达到从原材料到成品全过程物料转移的效率最大化;2市场战略重视客户服务质量,因此会把与客户服务直接相关的销售和物流活动设立专门机构来统一管理;3追求信息战略的企业一般销售网络和分销组织较广泛,因此物流的投入主要在于通过信息管理,协调各个分支网络的物流活动。根据以上这些不同的战略定位,企业就可以对物流成本和物流运作水平作出相应的定位,从而制定物流战略。,三、企业物流战略的目标和内容及基本战略框架(一)企业物流战略的基本目标与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在于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最低化。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各个目标的实现来达到。1.维持企业长期物流供应的稳定性,低成本,高效率;2.作为产品的个性谋求良好的竞争优势;3.对环境的变化为企业整体战略提供预警和功能范围内的应变力;4.以企业整体战略为目标追求与生产销售系统良好的协调性。,(二)企业物流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意图的行动性文件,由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步骤组成。在制定战略计划前,首先要得到企业其它职能部门的支持,搜集各种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如需要:1.市场部门提供有关产品的价格,销售数量,顾客的类型和区域,对顾客的售后服务政策等方面的信息;2.制造部门提供有关产品的制造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的原料供应商,产品的生产规模,品种和生产地点等;3.财会部门提供关于成本的预测信息和不同物流方案的成本评价,对物流设施的规划作投资预算等;,四、企业物流重组企业物流重组的目标是为了增强企业物流活动的一体化来提高物流的效率 企业物流重组的关键是确定基准 企业物流重组要发展以活动为基础的度量体系 企业物流重组致力于物流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以上对企业物流重组有关因素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纳出指导一个企业进行重组的基本程序。(见图21),目标识别,细化并开发度量体系,内部分析,确定外部基准,评价,实施,图21 标准重组程序,第三章 物流形式,第一节 企业物流概述,一、企业物流的概念(一)企业物流的内涵和范畴(1)企业物流的内涵(2)企业物流的范畴(二)企业物流的过程(三)企业物流的结构(四)企业物流的分类(1)按企业的性质不同,企业物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工业生产企业物流。工业生产企业物流是对应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包含四个子系统: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及废弃物物流子系统。,农业生产企业物流。(2)按物流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同,企业物流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几类。二、企业物流的特征 随着当今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企业的物流环境也随之改变,所以企业物流也有了不同于传统物流的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企业物流思想的新要求和企业竞争的新策略。1.传统企业物流的特征2.现代企业物流的特征 简要地说,现代企业物流的特点概括为: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响应敏捷、服务满意。,三、企业物流合理化(一)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概念(二)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1)减少库存,压缩企业对流动资金的占用。(2)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3)降低物流费用,从而减少产品成本。(4)通过物流来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方法途径(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四、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原则(1)优先原则(2)近距离原则(3)在制品库存最少原则(4)避免迂回和倒流原则(5)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原则(6)简化搬运作业、减少搬运环节原则(7)合理提高物料活性系数原则(8)利用重力原则(9)合理提高搬运机械化水平(10)人机工程原则(11)系统化原则(12)自动化原则(13)柔性化原则(14)环保的原则,第二节 城市物流,城市物流可表述为:在一定的城市行政规划条件下,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发展特点而组织的区域性物流。城市物流属中观物流,其研究目标是实现一个城市的物流合理化问题。,一、城市物流的特征城市物流与其他物流形式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一)城市物流的繁杂性(二)从物流的密度和流量上观察,城市内要大于城市间(三)城市物流节点多、分布广 二、城市物流系统城市物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某城市的物流企业、物流工作者、物流设施、物流对象和物流信息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组织城市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一)城市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港、车站、码头、物流基地、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库、加工中心和物流通讯网络、物流信息中心等。2.物流机械装备。主要包括运输车辆、装载工具、装卸设备、仓储设备、检测设备和流通加工设备等。3.物流网络。主要包括各种运输线路的配置,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分布与组合等。4.物流管理。主要体现各层次物流管理部门对城市物流的各层面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和调节,并从城市物流总体优化高度上协调各物流部门之间的关系。,(二)城市物流系统的功能1.城市运输中的主要方式公路运输2.城市物流的主要运作方式配送 3.城市物流与为实现“零库存”目标 城市物流之所以能够实现“零库存”,可以降低库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城市物流的运行方式(主要依靠配送运作方式),使第三方物流的供应代替了企业内部的供应工作,从而企业可以不依靠或减少企业内部的供应库存也可以保证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行。第二、城市物流可以进行集中库存从而取代或部分取代各个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库存,这样以较低的集中库存量取代了较高的分散库存量,同时又提高了供应的保证程度,这是企业“零库存”或降低库存的另一原因。,城市物流可实现“零库存”或降低库存的主要运作方式有:(1)委托保管方式(2)协作分包方式(3)及时配送方式 4城市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物流信息系统 城市物流系统中的相互衔接是通过信息予以沟通的,而且基本资源的调度也是通过信息的查询来实现的。(三)城市物流系统规划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是要通过对城市物流的初步调查和客观分析,概要审查系统的目标与需求,选择一组标准,分析城市物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估计系统实现后的效果,排除开发中的主观随意性。,系统规划是项目开发的依据;是系统分析的依据;是编制工作计划的依据;是筹集资源及分配资源的依据;是评审系统的依据;是协调各部门工作的依据。总之,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的目的是论证城市物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如果可行,还要提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的工程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等。三、城市物流中心(一)城市物流中心的含义1城市物流中心的概念货物在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在物流中心进行一系列的物流处理,或集中或分散、或储存或运输。城市物流中心是以城市为物流的作业范围的场所或组织。,2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要求(1)城市物流中心主要面向社会服务(2)城市物流中心的物流功能应相对健全,它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应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和全面性(3)城市物流中心应具备存储能力大、吞吐能力强(4)城市物流中心的幅射范围大(5)城市物流中心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 经营方式(6)城市物流中心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并取得好的经济效益(7)城市物流中心必须建立有完善的信息网络,(二)城市物流中心的作用 1城市物流中心表现为物流生产力的高度集约。2城市物流中心可以将铁路和公路,甚至航空运输等不同运输方式有效地衔接起来,进一步实现不同节点、不同用户的有效衔接。3城市物流中心对联合运输起着支撑和扩展作用。4城市物流中心可提高物流水平,实现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城市物流中心以大规模、集约化的作业方式,减少了尾气、噪音和货物对环境的污染。6城市物流中心通过物流成本的下降,减少企业的物流负担,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促进了城市发展。,(三)城市物流中心设置的原则 1规模适当的原则 2位置合理的原则3功能需要的原则4选择物流技术的原则,第三节 国际物流,一、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国际物流是指物资进口国与物资出口国之间形成的物流,属大宏观物流。具体的说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二、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物流系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系统已经超出了一国的范围,但国际物流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物流全球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但国际物流重心局限在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所普遍接受,国际物流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建设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当今经济竞争中的一个焦点。三、国际物流的特点(一)国际物流环境存在差异性(二)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三)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四)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四、国际物流的形式(一)从国际物流的形成的角度观察,国际物流的形式1.工厂企业通过出口部门,向进口国出口产品。2.商业公司等出口部门,在进口国设置分公司或其它驻外机构,进行销售活动。3工厂企业与进口部门直接交易,组织物资出口。4工厂企业在进口国设置驻外机构,将商品部件出口,在进口国内组装或进行其它加工。5工厂企业在进口国设立工厂,其原材料基本在进口国内解决,少部分从出口国输入。,(二)从物资输送方式看国际物流的形式 1.陆路输送2.海路输送3.航空输送4.管道输送5.多式联运6.邮购输送五、国际物流中的通关通关又称为报关,是指出口商或进口商向海关申报出口或进口,接受海关的监督与检查,履行海关规定的手续。办完通关手续。经海关同意,货物方可通关放行。,(一)报关单证1、进出口货物报关单2、进出口货物许可证或国家规定的其它批准文件3、提货单、装货单、运单4、发票5、装箱单6、减免税或免验证明7、商品检验证明8、海关认为必要时应交验的贸易合同及其他有关单证。(二)报关期限我国海关法规定,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在装货的24小时前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天内向海关申报。逾期罚款,征收滞报金。如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三个月未向海关申报,其货物可由海关提取变卖。如确因特殊情况未能按期报关,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向海关提供有关证明,海关可视情况酌情处理。,(三)出口货物报关程序对一般进出口货物,海关的监管程序是:接受申报、查验货物、征收税费、结关放行。而相对应的收货人、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的报关程序是:申请报关、交验货物、缴纳税费、凭单取货。(四)商检 商品检验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为了鉴定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以检查卖方是否按合同履行了交货义务,并在发现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不符时,买方有权拒绝接受货物或提出索赔。1商品检验的范围(1)现行的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所规定的商品。(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所规定的商品。(3)船舶和集装箱。,(4)海运出口的危险品的包装。(5)对外贸易合同规定的由商检局实施商品检验的进出口商品。我国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的范围除以上所列之外,根据商检法规定,还包括其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经商检机构或其他检验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口商品或检验项目。2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在对外贸易合同中,关于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有三种不同的规定:第一种规定是,以离岸品质和重量为准。第二种规定是,以到岸品质和重量为准。第三种规定是,两次检验、两个证明、两份依据。,为使检验顺利进行,预防产生争议,买卖双方应将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在合同条款中具体说明。3商品检验机构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检验工作,一般是由专业的商品检验部门或 检验企业来办理的,他们或称谓“公正鉴定人”(authentic surveyor),或称谓“宣誓衡量人”(sworn measurer)或实验室等,统称为商检机构或公证行。从事商品检验的机构主要有:(1)官方结构,这是由国家设立的检验机构。(2)非官方机构,这是由私人和同业公会、协会等开设的检验机构。(3)工厂企业、用货单位设立的化验室、商品检验室。,六、营造我国国际物流系统(一)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二)与国际物流标准体系接轨(三)建设以海港为核心的国际运输枢纽(四)加强多功能口岸物流基地的建设(五)营建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带(六)推动物流信息网络化建设,第四章 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