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相互作用的系统流域水文循环课件.ppt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写一首诗将进酒叹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到了大海真的不回去了吗?,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第一节 水文循环 第二节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量的平衡 第四节 研究水量平衡的意义 第五节 人类活动会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影响,教学目标,1.能够陈述水文循环定义、水文循环的分类。2.能用说出表示出水循环的过程。3、能够运用水文循环更新的知识解释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4、能够推导出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全球水量平衡。,第一节 水文循环,从海洋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大陆而成降水。其中一部分以径流的形式从河流汇归海洋;另一部分重新蒸发返回大气。这种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或外循环。,朴素的水文循环,朴素的水文循环概念,中国古籍吕氏春秋中写道:“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国道也。”提出了朴素的水文循环概念。,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海洋里,或陆地上的水经蒸发凝结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局部的水文循环称为小循环或内循环。,从海洋直接输送到内陆的水汽,通过陆地内循环,水汽逐渐向内陆输送,在输送过程中会沿途损耗,故内陆距海洋越远,输送的水汽量越少,降水量越小。,思考:1、水文循环发生的原因?2、“人类社会的水循环”?,水文循环发生的原因,内因:“三态”转化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人类社会的水循环,人类社会的水循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中不断地取水、用水和排水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尺度,全球水文循环:大陆、海洋相互作用的系统流域水文循环:流域降雨径流形成过程水土壤植物系统水文循环:土壤、植物 和水分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水文循环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意义:,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2、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3、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4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改变地表形态。,第二节 地球上的水,二、水文循环的更新速度,两组概念辨析,静态水资源: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污染,短期内不易恢复的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如:大气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可再生资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被开发利用速度的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不能循环再生,或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再生。(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第三节 水量的平衡,一、,佩罗,佩罗(16081680)Perrault,Pierre,法国水文学家。科学水文学的创始人。1608年(一说1611年)生于巴黎,1680年卒于同地。当过律师、政府行政人员和作家。在塞纳河河源至艾涅勒迪克的流域作过3年降水观测,研究流域的降水量和径流量,提出河流的年径流量只是年降水量的16,首次科学地证明了河水来源于降水和降水补给河流是有余的观点。研究成果包含在其著作泉水之源一书中,结论得到后来科学家精密观测的证实。此书被认为是科学水文学的开端。,二、流域水量平衡,进入水系统的 W1流出水系统的 W0时段内的降水量 P时段内本地区蒸发量 E时段内地表流入本地区水量 RsI时段内地表流出本地区水量 Rs0时段内地下流入本地区水量 RgI时段内地下流出本地区水量Rg0时段内用水量 q,式中:0、0 分别是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蒸发系数。,三、全球水量平衡,对于某一时段t全球的整个大陆:,全球的整个海洋:,对于多年平均全球的整个大陆:,全球的整个海洋:,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的89,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水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地球与宇宙联系,地球从宇宙空间获得水量的可能途径:一是随降落的陨石带来;二是在地球大气图上层由太阳来的质子而形成的水分。,地球向宇宙空间逸散水分的机理主要是地球大气圈上层的水汽分子在太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消失在宇宙空间中。,第四节 研究水量平衡的意义,定量的揭示水文循环过程与全球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水资源现状评价与供需预测研究工作的核心,为工程规划提供基本参数,并可以评价工程可能产生的实际效益,第五节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影响,人类生产及生活用水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影响,跨流域的调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