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红鹿子百合课件.ppt
艷紅鹿子百合小檔案學名:Lilium.speciosum Thunb.var.gloriosoides Baker科名:Liliaceae(百合科)別名:藥百合生態:海抜六百公尺以下岩壁地形分佈: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台灣東北部豔紅鹿子百合的原生地(九份、平溪、石碇、三峽、基隆、萬里),慈母峰(平溪),孝子山(台北),遙遙相對,艷紅鹿子百合的生態環境分布地點:台北縣及基隆巿山區。海抜高度:200-600公尺的低海抜山區。年降雨量:3200-5300公釐,雨量豐沛的恒濕型氣候。(迎風坡面多雲霧)年均溫度:19.5-23,地質地形:裸露岩石的65到90度坡地(慈母峰是80度的坡地)全天光空域:25-50%。土層質地:黑腐質土層(五節芒及臺灣蘆竹死後化之)伴生植物:五節芒及臺灣蘆竹。,豔紅鹿子百合倍模型,豔紅鹿子百合植物的構造:多年生草本,肥大的地下鱗莖和白底紅斑的花朵,植物各個器官如下:1.鱗莖:卵形或近卵形,鱗片肉質,黃白色,邊緣重疊,形成鱗莖。2.莖:光滑無毛,成熟葉腋轉為紅褐色,莖軸上偶有珠芽。3.葉:散生,具短柄;長712cm,寬24cm,葉脈35脈。,4.根:粗壯,白色,分為鱗莖下根與鱗莖上根。,鱗莖上根,鱗莖下根,鱗莖:覆瓦狀排列,中心點有短縮莖,約10片,外面沒有像洋蔥一樣的保護層。鱗莖休眠鱗莖下根6個月,抽莖鱗莖上根(支持、固著、吸收)取代鱗莖下根鱗莖下根不再長出新根地上莖因花重而下垂 鱗莖繁殖:土內:發芽需要15度C,為地上子葉型。(大陸、日本之藥百合是地下子葉型,幼年由年縮短為年)土外:珠芽繁殖。,地上子葉型,珠芽,鱗片葉休眠抽莖2個生長季2年 鱗片扦插後,子葉自鱗莖左側發出,簇生型態發芽後第一、二年有簇生型態,即先長成簇生葉。,5.花:下垂,花被反捲,白底,其內部1/21/3有紫紅斑點,綠色蜜線兩旁有流蘇狀突起(吸引昆蟲的指標),有3-3-6-3之口訣。3:外有3片狹長的萼片。3:較寬的花瓣3片。6:雄蕊6支。3:3心皮融合成一子房(雌蕊1,子房1),開花室外2天 室內冷房3天一星期,艷紅鹿子百合的開花調節艷紅鹿子百合開花期為七月到十月,為配合本次特展,將艷紅鹿子百合 花期提前三個月,調整到四月底開花。艷紅鹿子百合開花調節原理,是利用它本身會進入休眠以及解除休眠的特性來調控,而調控方法就是將百合鱗莖行低溫處理。,臺灣原生百合1.臺灣百合2.鐵炮百合3.艷紅鹿子百合4.細葉捲丹(絕種,又稱臺灣野百合,為亞洲型百合,另一種姬百合其葉片多),註:卡薩布蘭加=豔紅鹿子百合+天香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