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聚焦纤维透镜课件.ppt

    • 资源ID:3749269       资源大小:3.27M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聚焦纤维透镜课件.ppt

    第 六 章聚焦纤维透镜,前言 6.1 聚焦纤维透镜的折射率分布 6.2 聚焦纤维中的光线轨迹 6.3聚焦纤维透镜成像特性 6.4聚焦纤维透镜的像差及测量 6.5聚焦纤维透镜的应用,内容提要,均匀介质 传像光纤集束技术光纤图像传输 位相变换器传统光学工程:光学玻璃、塑料,折射率梯度为零。非均匀介质梯度折射率平板 棱镜,前言,径向梯度折射率分布透镜 轴对称层状梯度折射率平板柱透镜 光线沿光纤作正弦曲线变化,这样不仅较阶跃光纤损耗小,而且避免了阶跃光纤中不同模传播速度不同的弊病。非均匀介质光线轨迹满足费马原理:ds:沿AB微分元。,梯度折射率光学,轨迹:x(s)、y(s)、z(s)非均匀介质中的光线方程,聚合物光纤自聚焦透镜阵列,进行梯度聚合物光纤的元器件如梯度折射光纤透镜的研制,对其成像和像差等相关特性的研究,在扫描仪、复印机等设备中得以应用。同时该研究对提高局域网用聚合物梯度折射率光纤的带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光纤传感斐索自聚焦光纤透镜干涉仪,SI与GI POF的色散机制,1.25 Gbps 梯度折射率光纤(传输实验),图1 GI聚合物光纤损耗特性,图2 GI聚合物光纤,图3 50G示波器测量的1.25Gbps电调制信号眼图,图 4 直接调制650 nm LD 的1.25Gbps光信号眼图(Back to back eyediagram),6.1 聚焦纤维透镜的折射率分布,聚焦纤维:一种对光线能起会聚作用的梯度折射率纤维,它的折射率是离纤维轴逐渐减小的。纤维成像条件可用下式表示:,如图6.1.1所示,式中ds为离轴距离为r的光线轨迹的长度元,由折射率定律得:,(6.1.1),图6.1.1 光线通过聚焦纤维的轨迹,式中n(0)为纤维轴上折射率,为光线离轴线最大距离,是光线与z轴之间的夹角,是光线最大振幅处的折射率,(6.1.2),可将式(6.1.2)改写成:,由于dr/dz表示路径曲线在某点切线的斜率,所以有:,(6.1.3),(6.1.4),(6.1.6),由此可求得光线的微元ds,(6.1.5),将方程(6.1.5)代入式(6.1.6)可得:,(6.1.7),因为光线在纤维中的轨迹是弯曲的,如果是一种正弦振荡,即:,(6.1.8),式中 特性参数,为周期长度,考虑到z=0时,。所以,这里,(6.1.9),(6.1.10),而由式(6.1.5)和式(6.1.10)有:,(6.1.11),由此可得:,(6.1.12),将式(6.1.7)和式(6.1.12)代入式(6.1.1),则有:,(6.1.13),(6.1.14),令,则式(6.1.13)变换后再进行积分,结果是:,这个结果显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不同的 而改变。如果考虑近轴光线,有cos 1,而sin 1,故式(6.1.14)就为:,(6.1.16),(6.1.17),(6.1.15),说明在轴上一点所发出的近轴光线聚焦在zl的一点。对于近轴情况,方程(6.1.12)折射率分布函数为:,上式分布称为抛物线型分布,通常用作波导的梯度折射率光纤的折射率是按抛物线分布沿径向递减的。,如果假定折射率分布是一种双曲函数形式,即:,用这种分布函数,方程(6.1.1)就为:,(6.1.20),(6.1.19),(6.1.18),在上式中,令,则式(6.1.18)就为:,由方程(6.1.2)和(6.1.17)有:,所以,(6.1.22),(6.1.21),因此式(6.19)就变为:,很显然,该式对 为任何值的光线均符合说明轴上点所发出的任何子午光线均聚焦在沿轴距离 处。式(6.1.17)为子午精确分布式。很清楚,当 时,方程(6.1.17)简化为方程(6.1.16)。,对于螺旋光线(即以螺旋型路线通过纤维而离纤维轴距离保持不变的一种光线),行进路程中的折射率是不变的。为了满足路程长度不变,光线在每绕轴一圈时必须沿轴行进距离,光线可以在一平面上展成一直线,路程的长度等于,(a)(b)图6.1.2 螺旋型空间光线及展开,所以路程长度不变的条件为:,即,(6.1.24),(6.1.23),这就是螺旋光线的精确分布式。由此可知,对于子午光线是理想的折射率分布而对于螺旋光线就不是理想的,反过来也一样。所以要建立完全理想的成像系统是不可能的。,通常只考虑子午光线,只要不把严格的成像系统作为问题,即使忽略 以上的高次项,在计算成像时也没有问题。因此,折射率分布都可近似为二次抛物线分布,和公式(6.1.16)是相同的。,6.2 聚焦纤维中的光线轨迹,聚焦纤维的折射率分布一般可用式(6.1.16)的近似式表示:,(6.2.1),为使公式简单,上式把折射率沿径向的变化n(r)表示为n,轴上折射n(0)表示为,A是折射率变化特性常数,r是纤维上某点至轴的距离。这里只考虑近轴的子午光线,非均匀介质中的光线方程为:,式中r为光线路径上点的位置矢量,s为沿光线上弧长,是梯度算符,如图6.2.1所示。现在用直角坐标来讨论,仍取z为轴向,对近轴光线,ds近似于dz,则xoz平面内的光线方程为:,(6.2.2),(6.2.3),图6.2.1“非均匀介质”中光线方程说明图,柱形纤维中的折射率对z轴对称,式(6.2.1)可该写成:,(6.2.4),因折射率n沿轴向z不变,即,且假定,由式(6.2.4)得纤维透镜中得光线方程:,(6.2.5),它的通解即光线轨迹为:,求导可得光线轨迹曲线得斜率:,(6.2.7),(6.2.6),其中积分常数B、C可由初始条件确定。,其中积分常数B、C可由初始条件确定。,设入射光线在聚焦点z=0处,以斜率 入射在x=点,则求得B=,C=/,代入式(6.2.6)和(6.2.7),则有:,轨迹曲线(6.2.8)也可改写为:,(6.2.9),(6.2.8),(6.2.10),由此可知,通常情况下子午光线的轨迹是一个初相位不为零的正弦曲线,入射的斜率 越大,振幅r越大;而特性常数A越大,振幅r越小。所以,当一般非平行于z入射时,为了使光线在轴线附近进行,应使A值大一些,也就是要使聚焦纤维透镜的折射率变化快一些。,把式(6.2.8)和(6.2.9)表示为矩阵形式:,(6.2.11),聚焦纤维透镜的光线矩阵:此式表明给出了光线的初始条件,位置 和斜率,我们就可确定光线在聚焦透镜中的传播情形。,下面对两种入射情形作具体讨论:,(1)光线斜入射在聚焦纤维透镜轴上的情形。在子午平面内,设入射光线和聚焦纤维轴成 角入射,进入透镜后与轴成 角,则有,这时光线轨迹方程为:,可知这时光线在聚焦纤维透镜中的轨迹是初位相为零的正弦曲线,如图6.2.2所示,(6.2.13),(6.2.12),图6.2.2 斜入射于轴上时光线的轨迹,曲线振幅为:,周期为:,聚焦纤维端面最大孔径角可以用过轴的光线来讨论。聚焦纤维的数值孔径:聚焦纤维端面所处的媒质的折射率n的最大接收角正弦的乘积,即:,(6.2.14),在聚焦纤维中光线轨迹的最大振幅:等于纤维的半径即,故有:,(6.2.15),(6.2.16),(6.2.17),所以可得:,若,则近似有:,(6.2.19),(6.2.18),假定聚焦纤维边缘折射率为,则:,这样有:,(6.2.20),(6.2.21),特性常数A:知道了聚焦纤维半径 和折射率的最大差值n值及中心折射率 就能计算。显然在折射率差值相等的条件下,纤维直径越小,A值就越大。由于,(6.2.22),得:,(6.2.23),(6.2.24),所以由式(6.2.15),有:,如果介质为空气,则=1,且n1时,可近似有最大接收角:,周期长度为:,(6.2.26),(6.2.25),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聚焦纤维的数值孔径是随着入射光线的入射位置不同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入射在轴上时孔径角最大,入射点离光轴越远,孔径角变得越小,在透镜边缘处为零。考虑到一般情况,数值孔径可表示为:,(6.2.27),当=0,r=0时,数值孔径最大。,D=r/r0,光线入射面与相对轴上子午面的角度,(2)光线平行于聚焦纤维轴入射的情况。设光线平行于轴入射在x0点,显然初始斜率p0=0,这时光线的轨迹方程:,从方程可知,这时光线在聚焦纤维中的轨迹是余弦曲线,其振幅为初始入射位置,如图6.2.3所示。如果要得到平行光线出射,则应有:,(6.2.29),(6.2.28),图6.2.3 平行入射时光线在聚焦纤维中的轨迹,(6.2.30),(6.2.31),所以,显然n应取正整数。可知当聚焦纤维的长度等于其半周期长的整数倍时入射平行光线出射时仍为平行光线。从图6.2.4可以看出,当聚焦纤维的长度等于其1/4周期长度的奇数倍时,入射光线若平行于轴,则出射光线将在聚焦纤维出射端的轴心处会聚。反之,若点光源置于1/4周期长度的聚焦纤维端面轴心处,则出射光线为平行光线。,图6.2.4 出射光线平行于聚焦纤维轴的情况,6.3 聚焦纤维透镜的折射率分布,聚焦纤维透镜:聚焦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光线传输介质,不同于普通的光纤,光线再聚焦纤维中的轨迹呈现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对于沿轴向传播的光线不改变方向,而对于与轴平行和与轴成一定角度的子午光线,聚焦纤维的作用是使光线有规则地与轴相交或离散,就像光学系统中的透镜一样,因此这种聚焦纤维能够聚焦和成像。,聚焦纤维透镜的成像原理可以用图6.3.1来说明。目标OM为物,OM即为像。,图6.3.1 聚焦纤维透镜的成像原理,设OM位于聚焦纤维透镜入射端面前的 处,其高为,为了方便,取目标的像在纤维轴的另一端处。我们考虑几条光线的轨迹:,沿聚焦纤维透镜入射的光线,进入聚焦纤维透镜后方向不 变,沿轴出射,a光线平行于聚焦纤维透镜轴,其入射位置为,斜率为零;,b光线和轴成一定角度,其入射位置为x=0,斜率为 进入聚焦纤维透镜后为。如果求得a,b光线出射处的位置和斜率,则能得出a,b光线出射后的直线方程,然后求得其交点,这样像位置也就确定了,根据前面所述,a的轨迹方程为:,其斜率方程为:,(6.3.1),(6.3.2),a光线在聚焦纤维透镜出射端的位移若为,斜率为,则出射后的斜率按近轴光线近似,所以a光线出射后的直线方程为:,(6.3.4),(6.3.5),(6.3.3),或:,设a,b光线在聚焦纤维透镜外交于(L,x)点,则上式可改写为:,同样,b光线的轨迹和斜率方程为:,(6.3.7),(6.3.8),(6.3.6),b光线若在聚焦纤维出射端的位移为,斜率为,则出射后的斜率为:,所以b光线出射后其直线方程为:,(6.3.9),(6.3.10),(6.3.11),即:,以L代z,同样得交点处的关系式为:,联立两点处的关系式(6.3.5)和(6.3.11),用行列式解得两直线的交点坐标L和x为:,(6.3.12),(6.3.13),所以可求得:,(6.3.14),(6.3.15),此处 即为物距,L为像距,为物高。线放大率m定义为像高和物高之比,即:,(6.3.16),其中,L0为实像,L0为正立像,m1为放大像,|m|1为缩小像。由此就能基本成像公式来讨论聚焦纤维透镜的像特点,焦点:假设有一段长度为z的聚焦纤维透镜,当光线平行于其轴入射时,其初始位置为x=,斜率为p=0,此光线经过纤维透镜传递后,其出射光线和轴线交于一点,此点即为焦点。,如图6.3.2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轴OO,它在透镜内部的路径是余弦曲线AB,射出透镜后的路径是直线BF,F即为焦点,将直线BF沿反向延长,交DA的延长线于C点,作CH平面垂直于OO轴,此平面即像方主平面,HF=f是自聚焦透镜系统的焦距。,焦距:焦点到主点的距离。,下面利用几何光学的理想光具组的概念,来分析自聚焦透镜的焦点和主平面位置,并导出焦距公式,在讨论中,设纤维透镜置于空气中。,图6.3.2 聚焦纤维透镜焦点位置的确定,从图6.8中可知出射光线的位置为:,(6.3.18),(6.3.20),(6.3.19),(6.3.17),仍考虑近轴光线,且设周围介质为空气,仍有前面已用过的近似关系:,设焦点位置到出射端面的距离为s,由,于是有:,(6.3.21),得:,(6.3.23),(6.3.22),同样可由焦距定义求出焦距f,由 得:,公式(6.3.21)和(6.3.22)都说明焦点位置是随着聚焦纤维透镜的特征常数A和长度z而变化的,图6.3.3是方程(6.3.22)的图解表示。,图6.3.3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和焦距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6.3.14)可以讨论聚焦纤维透镜几种特殊成像情况:,(1)如成像在无限远处,即L,则式(6.3.14)中分母必为零,故有:,显然 就是焦点的位置s,说明当物距等于焦点位置s时,目标成像于无限远处。,即:,(6.3.24),(6.3.25),(2)如成像在出射端面上,即L=0,有:,(6.3.26),(3)如成像在主平面位置上,即线放大率|m|=1的位置上,则由公式(6.3.15)可定出物距,此处用h代替。若m=1,则:,(6.3.27),上述的一些公式除了焦距f是以主点为基准外,其余的公式都是以端面为基准。,如果把物距 和像距L也表示成以主点为基准的公式,就可得到以主点为基准得物距 和像距 为:,(6.3.29),(6.3.28),于是我们得到:,(6.3.30),这和光学透镜成像公式是一致的。,成像特性:聚焦纤维透镜的长度z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它的,成像情况。把聚焦纤维透镜的一个周期长度分成四个区域和四个特殊点分别来讨论。关于 为变量的正弦和余弦曲线我们表示于图6.3.4。,图6.3.4 以z为变量的正弦和余弦曲线,利用这个图和式(6.3.14)和(6.3.15)我们就能定出成像的性质: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正立像还是倒立像等等。,(1)在 时,。当 时,有L0,m0,为正立的虚像,如图6.3.5所示。当,即 时,此时L,成像在无限远处。,图6.11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小于1/4周期的成像,(2)在 时,。此时有L0,m0,为倒立的实像,如图6.3.5所示。利用这一情况可制成超短焦距透镜.其,图6.3.5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等于1/4周期的成像,(3)在 时,当 时,有L0,m0,为倒立的虚像;当 即:L=0,故成像在出射端面上.,当 时,有L0,m0,为倒立的实像,如图6.3.6所示,图6.3.6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在1/41/2周期之间的成像,(4)在 时,。此时有L=0,m=-1,故为倒立的放大率为1的虚像。当=0时,L=0,m=-1,故倒立成像在出射端面,放大率为1,如图6.3.7所示。,图6.3.7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为1/2周期的成像,(5)在 时,当 时,有L0,m0,为正立实像;当 时,L0,m0,为倒立的虚像;为图6.3.8所示。当 时,同样成像在无穷远处。,图6.3.8聚焦纤维透镜长度为1/23/4周期,(6)在 时,此时有L0,m0,为正立的实像。如图6.3.9所示。,图6.3.9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为3/4周期的成像,(7)在 时,当 时,有L0,为正立的虚像。当 时,同样此时成像在端面上,为正像。当 时,有L0,m0,为正立的实像。如图6.3.10所示,图6.3.10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为3/41周期的成像,(8)在 时,。此时有L=-0,m=1,故为正立的放大率为1的虚像;当物距=0,两端面共轭,在端面成一个放大率为1的正像。,图6.3.11 聚焦纤维透镜长度为1个周期的成像,上面就聚焦纤维的长度、中心折射率、特性常数以及物距和像距组成不等式进行了讨论,但必须注意 的正负号在不同的区间是不同的.,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自聚焦透镜成像的另一些优点:,1。可以在透镜端面上形成实像,2。容易获得与物体同样大小的直立实像,3。能够得出在光学成像上相当于几个球透镜的单个透镜,,6.4 聚焦纤维透镜的像差及测量,聚焦纤维透镜,无论其折射率是抛物线分布:,还是双曲线分布:,(6.4.1),(6.4.2),像差,光学系统并不能使来自物点的全部光线都会聚于一点,也不能使像与物的形状完全相似,球差慧差像散综合高级像差,场曲畸变,都会产生像差,这里仅讨论自聚焦透镜的球差,如图6.4.1所示,从物平面上点追迹一条实际光线,求得其在理想面上的交点,改交点到轴的距离TA 称为这条光线对于近轴光线的横向球差,而这条实际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到理想像面的距离LA 称为这条光线的纵向球差,显然LA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图6.4.1透镜的球差,由几何关系:,而:,其中 为近轴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到出射端的距离,为实际光线与光轴交点到出射端的距离。,(6.4.4),(6.4.3),单独存在球差时的波像差初级项可表示成:,(6.4.5),式中第二项是考虑进离焦时的波面误差。,测量普通光学透镜像差通常有刀口法和哈德曼法,由于自聚焦透镜口径小,仅有12mm,用上述方法很不方便,所以这里介绍一种用全息双频光栅测量自聚焦透镜像差的方法。,全息双频光栅测量方法:,全息双频光栅是用双曝光技术,在全息干板上记录两套空间频率像差甚微的正弦光栅。这样入射光波面在两套光的1级衍射方向上就被剪切开了一个小量,产生波面剪切干涉。对两套空间周期分别为 和 的光栅,双频光栅对入射光波面的角剪切量有:,(6.4.6),(6.4.7),定义其拍频的空间周期d为:,若观察屏到光栅的轴间距离为z,则横向剪切量:,对旋转对称光学系统,可只对其中一个方向进行剪切,这时式(6.4.5)波像差函数可写成:,由剪切引起的在观察屏上某点x处形成干涉的两相干光线x1和x2的光程差(如图6.4.2所示)为:,(6.4.9),(6.4.8),(6.4.10),图6.4.2双频光栅测透镜像差原理图,在观察平面上,暗条纹处每点对应一对光程差为/2奇数倍的相干光线,亮条纹则为偶数倍。其中,暗条纹或亮条纹的位置坐标x按下式求得:,(6.4.11),通过对第n级暗(亮)条纹及其位置坐标x的追迹,可以得出数组式(6.4.10)的方程组,两两联立求得数组 和,最后取式(6.4.10)中的系数a和b分别为数组 和 的平均值,记为 和:,这样,对应不同位置坐标x处的干涉现场中的条纹间距x可以按下面方法计算:,(6.4.13),(6.4.12),相对于位置坐标x,由几何关系可以求出 和,对应一个x值,有一组A,B的值.,取A,B的平均值,则求出球差的函数式:,用于测量自聚焦透镜像差的实验装置如图6.4.3所示,,图6.4.3 测量自聚焦透镜像差的剪切干涉光路,(6.4.14),He-Ne激光束直接耦合待测自聚焦透镜GRIN,双频光栅DH放置在自聚焦透镜的焦平面附近,其拍频周期d=0.008mm,平均衍射角=27.8,K为观察屏。当轴间距离z=119.5mm时,横向剪切量x=9.9mm,图6.4.4 自聚焦透镜的 球差曲线,图6.4.4是用双频光栅剪切干涉法测量的自聚焦透镜的球差曲线。,该自聚焦透镜的直径是1.33 mm,数值孔径是0.15,1/4周期长度是12.36mm。透镜本身的长度是11.38mm。实验表明这种测量自聚焦透镜像差的方法是简单、有效和方便的,6.5 聚焦纤维透镜的应用,随着聚焦纤维透镜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和透镜质量的不断提高,聚焦纤维透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应用,透镜链,低像差透镜,微型纤维透镜,应用光学系统中。例如准直透镜,摄影物镜,显微物镜,光通信中的耦合、连接、开关及复印传真机中的纤维透镜阵列等等,在集成光学中,在同一元件上做成微型激光器、光波导、光放大器、光开关、光耦合器,6.5.1 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在光纤通信中,除了要有理想的光源、光导纤维和接收元件之外,还要解决各部分之间的光耦合、连接、分路等问题。因聚焦纤维透镜端面使平面,它能直接粘合到光纤或其它元件上,而得到一个紧凑、稳定和牢固的整体结构。,下面介绍聚焦纤维透镜在耦合器和波分复用器中的应用,1.耦合器,如果在激光器LD发光面和光纤端面之间用聚焦纤维透镜耦合就可以把发光面成像到光纤端面上。从而增加光纤端面的光功率密度,使耦合效率提高到50%。,图6.5.1 聚焦纤维透镜的耦合作用,体积小,便于密封在激光器内,使激光器封装起来,重要特点:作平行透镜对使用,两个聚焦纤维透镜对之间的准直光束中插入偏振器和法拉第旋光器,就可以做成隔离器,隔离器是用来阻止从光纤端面和其它器件反射回来的光束进入光源,使光源稳定,从而可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图6.5.2 聚焦纤维透镜隔离器,从左边入射的光束经过聚焦纤维透镜称为大致平行的光束,经=0的偏振器后,唯有偏振方向与光轴平行的光能继续前进。其偏振光在法拉第旋光器中旋转45,经=45的偏振器和聚焦纤维透镜后与光纤耦合,从光纤一端反射回来或从器件反射回来的光经=45的偏振器后即变成与光轴成45的偏振光。由于偏振光不能在=0的偏振器中通过,从而起到隔离的作用,另外,由于这种连接器聚焦纤维透镜之间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聚焦纤维透镜之间准直光束中可插入衰减器,聚焦纤维透镜还可以用作光开关,光开关是使光信号从一条传输通道转换到另一条传输通道的器件。这里介绍一种棱镜移动机械式开关,图6.5.3所示的是用全反射棱镜和聚焦纤维透镜做成的一组转换开关。,图6.5.3 聚焦纤维透镜光开关,移至上方,移动透镜,光波就在上方光纤和中间光纤中进行耦合,光就在中间光纤和下方光纤之间的耦合,移至下方,2.波分复用器,波分复用器是使大量的光信道以不同波长在一根光纤中传播的技术,目前光纤通信中使用的波分复用方法较先进的是密集波分复用。例如在1.55m波段的15401565nm之间使用32各波道,每个波道之间间隔在1nm左右,使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提高几十倍。,根据波长敏感元件,一种是采用干涉滤光片的波分复用器,如图6.5.4所示。,图6.5.4 干涉滤光片型波分复用器,这种结构紧凑、稳定而且容易制作。缺点是复用路数不多,另一种是衍射光栅型复用器的结构如图6.5.5所示。聚焦纤维透镜一端有光栅,另一端与输入输出光纤对准。光束从光纤入射聚焦纤维透镜后变成准直光束,再射入衍射光栅。衍射一个角度(各波长角度不同)后再通过聚焦纤维透镜变成会聚光,然后分别耦合到不同的输出光纤中。,图6.5.5 衍射光栅型波分复用器,优点:复用路数多,损耗低但一般只能作分路器,不能作合路器,6.5.2 在复印机中的应用,对于横向放大率m=1的聚焦纤维透镜,在式(6.3.16)中,设L=,则有:,这里一旦加上正立、倍、实像的条件,图6.5.6表示 与L的关系曲线。从6.5.6可知,透镜长 必须介于和2之间,把这种透镜排列成直线形式,就可以进行1:1的图像变换。,(6.5.1),图6.5.6 与L的关系曲线,以前,一直使用着将3块球面透镜组合的方法,在传送大幅图像时,就需要将作用距离放长。为了得到1:1的目标像,其共轭长度一般是焦距的四倍。采用聚焦纤维透镜阵列后可大大地缩短其共轭长度如图6.5.7所示,图6.5.7 聚焦纤维透镜共轭长度,聚焦纤维用热拉伸的办法可做成锥形聚焦纤维透镜。在垂直于轴的任意截面上,它的折射率仍呈抛物线分布,可用下式表示:这里r=r1-kz,k=(r1-r2)/z,r1、r2是锥形透镜两端的半径,z是长度。如图6.30所示。,6.5.3 锥形聚焦纤维的应用,(6.5.2),图6.30 锥形聚焦纤维示意图 锥形聚焦纤维可用作光 耦合器,多路复用等场合。还可以用作传光,比普通光纤优越的地方在于,它传送的波前不被扰乱,这样就保证了超高速光脉冲低畸变传送。同时,聚焦纤维外表的缺陷不影响光传送。,r1/r2=25,=632.8,=0.4%。光二极管接收单位面积光强可大大增加。,

    注意事项

    本文(聚焦纤维透镜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