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基广场B1、B2号楼中央空调系统及备用发电机调整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资源ID:3746676
资源大小:1.47M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富基广场B1、B2号楼中央空调系统及备用发电机调整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8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10环境质量状况14评价适用标准17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8环境影响分析21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1结论与建议3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富基广场B1、B2号楼中央空调系统及备用发电机调整项目建设单位广州市富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关宝伟联系人关宝光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小港路163号联系电话13688877298传 真/邮政编码510220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北路以东地段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122391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4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5%评价经费(万元)1.0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富基广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芳草围地段,是由广州市富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分期建设内容包括富基广场一期6栋商住楼和1栋幼儿园、富基广场二期A7A9栋联体商住楼、富基广场B1、B2号楼。富基广场一期工程于2002年5月取得环评批复,文号为穗环管影2002237号;富基广场二期工程于2004年9月取得环评批复,文号为穗环管影2004273号;富基广场B1、B2号楼于2006年9月取得环评批复,文号为穗环管影2006313号,。富基广场B1、B2号楼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北路以东地段,建设规模为:2栋地上44层(裙楼部分5层、另有地下2层)的商住楼(自编号为B1、B2),总建筑面积122391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957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2821平方米。该项目原各楼层功能设置如下:地下二层设汽车库、水泵房、水池、风机房、冷却塔房、中央空调机房等;地下一层设汽车库、超市(不加工熟食)、备用发电机房、风机房、公变房、高压房等;地上首层至三层设商铺、书店、居委会、药店、报刊亭;四层及五层为餐饮区;六层为架空层,地铁市二宫站B端空调机;七层至四十四层为居民住宅。该项目配套铺助设备:1台800Kw风冷式柴油发电机组;中央空调系统,配套2台500Kw冷水机组,2台冷却塔。设置99个机动车位。现因拟设置的冷却塔和发电机不足以满足项目的营运需要,建设单位对富基广场B1、B2号楼的中央空调系统和备用发电机进行调整,以上设备设置变更前后服务范围及时间均不改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的相关规定:所列的U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现以广州市富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建设单位,富基广场B1、B2号楼中央空调系统及备用发电机调整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为项目名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查。二、调整项目的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对中央空调系统和备用发电机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如下:1、空调制冷机组数量由2台调整为3台,单机制冷量仍为500Kw,位置不变,位于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内;配套的冷却塔位置由地下二层设备房变更为六层避难层靠北面的位置,冷却塔运行时段为8:0022:00,年运行约5110h(14h/d、365d/a),数量由2台调整为3台,每台循环水量为525m3/h。2、备用发电机数量由1台调整为2台,每台功率仍为800Kw,在停电应急时同时使用,位置不变,位于地下一层的备用发电机房内,采用的燃料从含硫率为0.2%的柴油变为含硫率为0.035%的柴油。项目调整前后变化情况见表1。表1 项目调整前后变化情况一览表调整内容调整前调整后中央空调制冷机组2台,单机制冷量500Kw,地下二层制冷机房3台,单机制冷量500Kw,地下二层制冷机房冷却塔2台,每台循环水量525m3/h,地下二层设备房3台,每台循环水量525m3/h,六层避难层靠北面的位置备用发电机1台,功率800Kw,柴油含硫率小于0.2%,地下一层备用发电机房2台,功率800Kw,柴油含硫率小于0.035%,地下一层备用发电机房三、项目位置与四至情况富基广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北路以东地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5'55.40",北纬23° 6'37.14",地理位置见附图一。目前项目建筑物已建成,其四至情况如下:东面隔25米规划路为益丰居民住宅区(79F);南面隔33米未命名道路为百利华庭住宅楼(31F);西面为小港路,小港路西侧隔低矮居民屋为江南大道北;北面隔60米为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教学楼(4F)。建设项目平面四至图见附图二。本项目调整后的冷却塔位于六层避难层靠北面的位置,冷却塔四至情况如下:东面为楼梯,隔24米为室外规划路;南面隔4米为管理用房、避难间和屋面绿化;西面隔20米为地铁市二宫站B端空调机组;北面临近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操场,隔60米为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教学楼(4F)。项目调整后的制冷机房和备用发电机房位置均不变,其四周为设备房、车库等。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由四至环境分析可知,本项目所在的富基广场周边主要为居民住宅、文教区,无明显的环境污染源。距离本项目所在的富基广场最近的交通主干道为江南大道北路,距离约为50米,之间有建筑物阻隔,因此道路上产生的机动车噪声和尾气会对本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源主要是江南大道北路噪声、富基广场B1、B2号楼项目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餐饮含油废水、餐饮油烟废气、备用发电机尾气、机动车尾气、设备噪声、生活垃圾等。其各污染源产污和治理措施分析如下:1、现有项目废水污染源分析现有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污水和餐饮含油废水,其中生活污水来源于居民住宅楼、商场、居委会、书店、超市等配套设施内的人群,含油废水来源于裙楼餐饮功能楼层的餐厅厨房。根据富基广场B1、B2号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有项目污水具体情况见表2。表2 现有项目污水情况一览表序号来源规模水量(m3/d)备注1居民住宅楼560户617.4生活污水2商场等配套17504m258.3洗手污水3餐厅1660个餐位531.2一日两餐合计1206.9由上表可知,现有项目污水排放总量为1206.9m3/d,其中生活污水为675.7m3/d,含油废水为531.2m3/d。该废水中各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表3 现有项目外排废水及污染物产生情况项目水量(m3/d)指标pHCODCrBOD5SSLAS动植物油生活污水675.7浓度(mg/L)693002002001030产生量(kg/d)70.9547.3047.302.367.09含油废水531.2浓度(mg/L)695003002001060产生量(kg/d)93.0055.8037.201.8611.16合计1206.9163.90103.1084.504.2218.25现有项目属沥滘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治理措施:生活污水经过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含油废水经过油水分离器处理后,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至沥滘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后排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由于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水水质成分相对简单,达标排放后不会对纳污水体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水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现有项目废气污染源分析现有项目产生废气主要包括餐厅油烟废气、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以及地下车库的机动车尾气。(1)油烟废气现有项目裙楼的四层及五层拟开设餐厅,餐厅采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属于清洁燃料,充分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很少,因此餐厅厨房主要产生油烟废气。根据富基广场B1、B2号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四、五层建筑面积均为4300平方米,各设置830个餐位,每层餐厅厨房按照10个基准炒炉配置,则现有项目油烟废气产生情况见表4。表4 现有项目油烟废气核算表来源规模计算系数日产生量餐厅厨房10个基准炉头/层,2层2500m3/h·炉头,6小时30×104m3/d项目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量为5×104m3/h(30×104m3/d),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治理措施:废气经过烟罩收集后,使用高效静电油烟净化器和活性炭吸附处理,油烟废气排放浓度2mg/m3,去除效率85%,分别由B1、B2预留专用内置烟井引至44层楼顶天面朝西排放,排放高度约150米,高于周围80米范围内的其他建筑,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2)发电机尾气现有项目设有1台800Kw备用柴油发电机(风冷式),位于地下1层备用发电机房内。发电机采用含硫率小于0.2%的优质轻柴油为燃料,耗油率取0.228kg/Kwh。工作时间按每月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96小时计,则年耗油量为17.51t/a。据富基广场B1、B2号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相关数据,发电机的大气污染物产生量见表5。表5 现有项目发电机尾气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污染物SO2NOXCO废气(m3)产生量(kg/t油)21110.2515000年产生量(t/a)0.0350.1980.18527.0万柴油发电机废气经水喷淋装置处理后通过B1栋预留内置烟井引至44层楼顶天面朝西排放,烟色可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林格曼烟色黑度1级)。该尾气排放口距离最近住宅约40m,排放高度约150米,高于周围80米范围内的其他建筑,周边环境开阔,且备用发电机仅在市电停电时使用,使用机率很低。因此,备用柴油发电机尾气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3)机动车尾气现有项目设地下停车库,共设置机动车位99个。由于汽车在车库内经过怠速、慢速行驶的过程,这两种工况恰恰是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的状态,为了保证车库内的空气质量,地下车库设有机械送风系统,根据汽车库设计规范车库换气率为6次/时。根据富基广场B1、B2号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见表6。表6 现有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产生情况一览表污染物NOXCOTHC浓度(mg/Nm3)0.4026.2002.600小时排放量kg/h0.0340.5300.220每日时排放量kg/d0.81612.7205.280年时排放量kg/a0.2974.6421.927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地下车库设有机械送风系统,通过风机抽排出地面,避免在地下室聚集。由于项目地面周边环境开阔,通过大气扩散稀释后,则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3、现有项目噪声污染源分析现有项目主要噪声污染源为备用发电机、中央空调制冷机、冷却塔、水泵、风机及地铁配套的风冷式空调机组等机电设备运行时的噪声,以及进出原项目的机动车噪声,上述各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值范围为60-95dB(A),详见表7。表7 现有项目噪声产生情况一览表 dB(A)序号噪声源噪声级dB(A)位置备注1发电机组105地下一层800Kw2空调机组85地下二层2台×500Kw3冷却塔6070地下二层/4水泵7681地下二层/5风机7075相关楼层/6机动车7075/7地铁风冷式机组70六层西北角3×140.5Kw注:表中数据出自富基广场B1、B2号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了保证自身及周围的声环境质量不受影响,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治理措施:a、优化选型,选用低噪声级的设备;b、备用发电机、制冷机组、水泵、风机等设备设在专用设备房内,并对设备房设置隔声门窗;c、对备用发电机、冷却塔进行减振、消声、吸音等综合治理措施;d、对地铁配套的冷水机组进行减振、消声处理,并对五层楼顶做好防振措施等。通过上述措施后,可以保证项目边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排放标准要求,则不会对周围和项目内的居民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4、现有项目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现有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居民住宅楼及商铺、餐厅、书店、药店等配套设施内人群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垃圾成分包括废纸、瓜果皮核、腐烂的食物、饮料包装瓶、包装纸及快餐盒等,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0t/d。现有项目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放置并暂存于加盖垃圾桶内,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日产日清。建设单位应对垃圾箱定期消毒,以免散发恶臭、孽生蚊蝇,则不会对周围的卫生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北路以东地段,其地理坐标是东经113°15'55.40",北纬23° 6'37.14"。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区南部,北部与荔湾、越秀、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荔湾(原芳村)、番禺区相望。区域的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海珠区古称“江南洲”,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二、地形、地貌、地质海珠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海珠区本岛及东南官洲岛和丫髻沙岛是由古珠江小海经不断沉积逐渐扩大而成的沙洲,海珠区本岛多为沉积扩展成陆地的水网低洼地,其东中部现仍有七星岗古海岸海蚀遗址可证明。东、北、西三面均起伏着小丘经长期海水浸蚀而成的低缓台地。全区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一般地面标高在24米,其中以圣堂岗最高,为海拔54.3米,以南端大沙围堤内地面最低,低于正常水位l米左右。海珠区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母质为砂页岩,形成砂页岩赤红壤。主要分布于赤岗、凤凰岗、石榴岗等低丘陵上,由于大部分经过人工耕作,土壤性质已发生变化,一部分成为菜园果园,一部分已成为城市建筑用地。平原区域的土壤为三角洲沉积土,经长期人工耕作,土壤熟化程度高,地势较高的成为果园、菜地,其次为菜田,地势低洼者为菜塘。三、气候本项目所在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较热,冬季温暖,热量充沛。低温、阴雨天气集中在 12 月,年平均气温 21.8,7 月份平均温度 28.4,绝对最低温度 0,最高温度 38.7。年平均降水量 17002000 毫米,4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80.4%,46 月以雷雨为主,79 月台风较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2%,全年主导风为北风,春季以东南风及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秋季以北风、东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居多。年平均风速 1.9 米/秒,静风频率 29.3%,日照 1895 小时,年总太阳辐射量 105 Kcal/km2。平均年径流深 800 毫米,年陆地蒸发量 700 毫米,年水面蒸发量 1300 毫米。年平均雾日 6 天,轻雾 208 天。四、水文海珠区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环绕。北支称前航道,由白鹅潭往东至黄埔;南支称后航道,包括南河水道、沥滘水道、官洲水道,由白鹅潭往南经洛溪大桥、官洲沙至黄埔。辖区内的水网则自成体系,主要由三大水网系统组成:西北部的海珠涌(马涌)水系,东北部的黄埔涌水系和南部的赤沙滘水系。前、后航道上游受来自流溪河、北江和西江的部分径流影响。北江以芦苞、西南等水道和平洲、大石涌流入广州前、后航道的年径流量平均为300亿立方米。下游受来自南海经虎门进入的潮汐作用,因此前、后航道属径流潮流共同作用的河段。洪水季节以径流为主,枯水季节以潮流为主。潮汐类型属于不规则半日混合潮,每天有2次涨潮和2次落潮,由虎门进入的潮流经狮子洋至黄埔附近分两支进入前后航道,潮汐动力也开始沿程递减。区内河网纵横,大部分平原区地势低洼,有些围堤的农田甚至低于珠江正常高水位。本项目所在位置属于广州河段后航道。五、植被区内的森林植被主要是分布在村落附近台地上的杂木和人工栽种的马尾松林、小叶桉林、台湾相思林、竹林和一些被称作“风水林”的树木。果园主要分布在辖区东部和东南部,瑞宝、东风、土华、小洲、官洲、仑头、北山、龙潭、黄埔、琶洲、赤沙等经济联社,传统种植杨桃、荔枝、龙眼、香蕉、甜橙、番石榴、黄皮、木瓜、菠萝、乌榄、柿、李等果树。六、水生生物项目所在地评价区周围的水体的水生生物主要含有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水生维管束植物等5类,后航道及官洲水道的水生生物生长良好,前航道的水生生物生长较差。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表8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属性表编号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划分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广州河段后航道,非饮用水源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噪声环境功能区属2类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4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风景名胜保护区否6水库库区否7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属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8管道煤气干管区是9是否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敏感区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行政管辖及人口海珠区隶属广州市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州市政府于1950年7月,将原海珠区城区部分的3个区(蒙圣、洪德、海幢)合并,成立河南区人民政府。以后30年间,其称谓多次变动。1980年7月称海珠区人民政府至今。1986年6月,赤岗街和新滘镇划入海珠区。1988年起,广州市管辖8区4县(8区:越秀、东山、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芳村;4县:番禺、花都、从化、增城)。截至1993年,市属4县先后撤县设县级市。海珠区全区面积为 90.45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046.47 公顷,人口 123.73 万。2000年,海珠区共有14个行政街、1个镇,设389个居民委员会、20个村民委员会。2001年底,全区有16个行政街和1个镇、418个居民委员会和19个村民委员会。至2005年,设18个行政街、25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二、经济状况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1.4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亿元,增长8.3%;税收收入181.56亿元,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640.81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45亿元,增长12.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增加(开发)就业岗位9.96万个。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缩减82%,申领营业执照的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全区新登记商事主体1.97万户,增长15%。加快区域金融体系建设。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分别占全国的40.9%和52.8%。3家企业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审核。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7家。建立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出台农村“三资”交易实施细则,全年区“三资”交易平台共交易1804宗,成交金额18.63亿元,溢价2.85亿元。三、民生福利2014年,海珠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帮助3.56万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2.8%。在全省率先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中心,案件调解率全市第一。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五大险种”参保人数216.2万人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放低保金4018万元。新增养老床位1125张、养老机构4个、日间托老机构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3个。建成区级精神残疾人康复中心并投入使用。筹集保障性住房300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322户,1538户保障对象家庭获分配公租房。制定直管公房危房改造五年计划,完成直管公房危房改造42幢5367平方米。四、教育事业文化实力不断提升。连续2年以十香园为主题举办广州市园林博览会。举办新年迎春花市。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查。区图书馆分馆增至11家,实现全区省特级文化站全覆盖。区属体育场馆每周免费开放14小时。完成305条健身路径维护、4片足球场改造。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海珠客运站、广州塔成为广州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试点单位,珠江琶醍艺术创意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9件(套)可移动文物被定级为国家三级文物。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字化试点,推进古琴艺术(岭南派)数字化保护工作。全区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2016年)。五、文化事业 2015年新建 4 个社区文化广场,新增 3 家图书分馆和 2 个流动图书服务站,图书通借通还数居全市区级馆首位。举办“南粤幸福活动周”、首届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走进星海的故乡文化惠民合唱进社区”、第三届广东珠三角咸水歌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区图书馆总藏量 29.18 万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 9173 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 172163 册次;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 200 余次,参加人数达 15000人次。六、市政基础设施广州文化馆、美术馆地块征收基本完成。开展琶洲征拆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征拆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争取市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环岛路(三围油库至科韵路段)建设。广州首条有轨电车线路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万胜围至广州塔)开通运行。洲头咀隧道建成通车。海珠儿童公园建成开放。七、卫生事业全区成为广东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顺利通过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整合区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珠江医院、广医二院、市红会医院4个医联体。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覆盖率100%。在全市率先试点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66.7%。免费为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糖尿病人、重性精神病人提供健康检查服务31万人次。八、文物古迹在工业大道与昌岗交界处、同福路海珠区少年宫对面分别发现恐龙蛋片化石,对研究海珠区的地质地貌、矿产资源以及史前生物史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19541955年,在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学校园内红岩土岗出土属于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等物,证明广州河南(今海珠区)范围内早有人类居住。1996年7月,在海幢公园南门西侧发现的汉代瓦窑遗址,可证明海珠地区早在汉代就有手工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区内数处出土汉墓45座,墓中各类文物也可见今海珠地区在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区内文物建筑,反映了海珠地区建筑艺术及社会发展的文明史。现存的旧址、纪念雕塑已成为海珠区爱国爱乡教育的基地,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可贵资源。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于沥滘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项目产生的污水最终经市政管网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汇入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粤环201114号文),广州河段后航道执行类水质标准。为了解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2014年6月14日6月16日长洲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数据,详见下表。表9 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长洲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水质项目pHCODMnDONH3-N2014.6.146.922.253.250.292014.6.156.852.312.580.362014.6.166.882.232.390.3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6-91031.5 根据监测结果,长洲断面pH、CODMn、NH3-N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DO略有超标,可能受到生活污水污染,说明项目所在地水环境质量现状一般。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处于广州市海珠区,按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穗府201317号文)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及标准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区域属二类区,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报告采用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官网发布的2016年4月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公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0 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 单位:g/m3(CO mg/m3)地区SO2NO2PM10PM2.5COO3海珠区103550271.0158广州市103849311.116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604070354160 注:广州市为10个国控点统计值,其中CO为24小时均值和O3日最大8小时均值,其余均为年均值。根据监测结果,除广州市O3平均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外,其他指标均达标。说明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一般,随着市政府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区域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将会得到改善。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的富基广场距离西侧的江南大道北约50米,按照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穗府199558号文),该项目属居住、商业混合区域,属于2类区,其四周边界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情况,环评单位于2016年8月4日对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进行监测,在富基广场B1、B2号楼四周边界外1米各设置一个监测点,噪声监测方法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0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仪器采用积分声级计,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Lep作为评价量,分昼、夜间监测四周边界噪声。监测数据结果见表11。表11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编号监测地点昼间夜间测值标准测值标准1#东边界58.96048.8502#南边界63.06047.3503#西边界64.16048.5504#北边界56.66046.650从上述监测数据可以得知,项目昼间东边界和北边界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南边界和西边界临近江南大道北所以昼间有超标现象;夜间各边界噪声测值介于46.648.8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说明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好项目所在区域附近地表水、空气、声的环境质量,采取合理有效的环保防治措施,使其在建设和营运期中不会对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具体保护目标如下:1、水环境保护目标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是本次水质保护的目标,控制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的排放,使其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并将生活污水接驳到市政管网后,排至沥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以保护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不因本项目的建设遭受不良影响。2、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是周围地区的大气环境在本项目运营后不受明显影响,使其能在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建设项目运营后,建设项目周围声环境不受明显影响。4、敏感点本项目不在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也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重要文物。本项目主要环境敏感点见表12所列,主要受到的影响为大气和噪声污染。可详见附图二的卫星图标示。表12 项目所在地附近主要敏感点编号敏感点名称性质影响因素方位距边界最近距离(m)1富基广场B1、B2栋住宅楼居住大气、噪声2益丰居民住宅区(79F)居住大气、噪声东面803百利华庭住宅楼(31F)居住大气、噪声南面834低矮居民屋(13F)居住大气、噪声西面485广州第二十六中学教学(4F)学校大气、噪声北面60*此处所指的距离是指污染源排放处与敏感点相距的最近距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即:CODcr30mg/L,NH3-N1.5mg/L,BOD56mg/L;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即:SO2 24小时平均值150g/m3、NO224小时平均值80g/m3、PM10日均值150g/m3;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 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表13 (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 (单位:mg/L)pHCODCrBOD5NH3-NSSLAS69500300400202、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表14 (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单位:mg/m3)SO2NOXCO烟气林格曼黑度50012010001级标准3、 营运期各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4、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标准表15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单位:dB(A)房间类型 时段噪声敏感建筑物环境所处功能区类别A类房间B类房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0403040301403045352.3.445355040说明:A类房间是指以睡眠为主要目的,需要保证夜间安静的房间。包括住宅卧室、医院病房、宾馆客房等 B类房间是指主要在昼间使用,需要保证思考与精神集中、正常讲话不被干扰的房间 包括学校教师、办公室、住宅中卧室以外的其他房间等。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调整项目,无新增外排污水,不新设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物:SO2:0.0196t/a;NO2:0.0581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次项目调整,其中央空调冷却塔、制冷机组和备用发电机营运时为主要产生的污染源,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运行设备安装维护噪声、尾气、水喷淋循环水主要污染工序:由于建设需要,本次对项目部分设备进行调整,调整内容为:800Kw备用发电机数量由1台调整为2台,位置不变;空调制冷机组数量由2台调整为3台,位置不变;冷却塔数量由2台调整为3台,位置由地下二层设备房变更为六层避难层靠北面的位置。本项目水喷淋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因此调整项目不新增外排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备用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燃油尾气和噪声及冷却塔运行时产生噪声。1、大气污染排放源分析本项目拟在地下一层的备用发电机房内增设1台800Kw的备用柴油发电机,调整后项目共有2台800Kw的备用柴油发电机,燃料均采用含硫率小于0.035%的优质轻柴油,耗油率取0.228kg/Kwh。项目备用发电机仅在应急时使用,并同时使用,其工作时间按每月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96小时计,则年耗油量为35.02t/a。根据环境统计手册提供的参数,每燃烧1千克柴油将释放15m3的烟气,则烟气年排放量为5.25×105m3/a。参考燃料燃烧排放污染物物料衡算办法计算各污染物的产生量如下:SO2产生量:GSO2 =2×B×S 其中GSO2二氧化硫排放量,kg;B消耗的燃料量,kg;S燃料中的全硫分含量,%,本项目取值0.035%。则SO2的产生量为0.0245t/a(0.255 kg/h),浓度为46.67mg/m3。NOX产生量:GNOx = 1.63×B×(N× + 0.000938)其中GNOx氮氧化物排放量,kg;B消耗的燃料量,kg;N燃料中的含氮量,%,本项目取值0.02%;燃料中氮的转化率,%,本项目取值40%。则NOX的产生量为0.0581 t/a(0.605 kg/h),浓度为110.67 mg/m3。黑烟:烟气黑度1.0级林格曼黑度。备用发电机尾气的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16。表16 备用发电机尾气中各污染物产生情况发电机总功率SO2NOx黑烟产生速率(kg/h)产生量(t/a)产生浓度(mg/m3)产生速率(kg/h)产生量(t/a)产生浓度(mg/m3)烟气黑度800kw×20.2550.024546.670.6050.0581110.671.0级林格曼黑度排气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