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工程原理-课件.ppt
第二章 基因工程原理,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第二节 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第三节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分离第五节 基因与载体的重组与导入受体细 胞第六节 重组体的筛选,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基因决定性状(一)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基因决定性状(二),家蚕能够吐出蚕丝为人类利用,基因决定性状(三),豆科植物的根瘤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定向基因改造设想,设想一,能否让禾本科的植物也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能否让细菌“吐出”蚕丝?,设想二,能否让微生物产生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珍贵的药物?,设想三,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返 回,一 基因工程概念,基因工程: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所需要的基因产物。,主 页,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常和以下名称混用,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克隆(gene cloning);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基因操作(gene manipulation);重组DNA技术(recombination DNA technique)克隆(clone):作名词时指含有某目的DNA片段的重组DNA分子或含有该重组分子的无性繁殖系.作动词时是指基因的分离与重组过程。,二、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或(步骤),1、从复杂的生物有机体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分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在体外,将带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连接到能够自我复制的并具有选择记号的载体分子上,形成重组DNA分子。3、将重组DNA分子转移到适当的受体细胞(亦称寄主细胞),并与之一起增殖。4、从大量的细胞繁殖群体中,筛选出获得了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克隆。5、从这些筛选出来的受体细胞克隆,提取出已经得到扩增的目的基因,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使用。6、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基因工程过程示意图,从细胞中分离出DNA,限制酶截取DNA片断,分离大肠杆菌中的质粒,DNA重组,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培养大肠杆菌克隆大量基因,返 回,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的基因工程包括基因的分离、重组、转移,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的保持、转录、翻译表达等全过程。基因工程的实施至少要有4个必要的条件:工具酶、基因、载体和受体细胞。,三、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发生器,第二节 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就其用途可分为3大类,即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修饰酶。,2.1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一类以环状或线形双链DNA为底物,能识别DNA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具有3-OH和5-P集团DNA片段的内脱氧核苷酸酶。,Restriction enzymes,As biological scissors,2.1.1限制性内切酶在DNA分子上的识别序列,限制性内切酶在双链DNA分子上能识别的特定核苷酸序称之为识别序列,有时称之为识别位点。识别序列多数由4、5、6个核苷酸组成,如Dpn、Apy和EcoR的识别序列分别是GATC、CCTGG和GAATTC。,2.1.2 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限制性内切酶具有特定的酶切位点,即限制性内切酶在其识别序列的特定位点对双链DNA进行切割,由此产生特定的酶切末端。,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三种情况,1.产生3突出粘性末端(cohesive end):以EcoR I为例:5-G AATTC-3 5-GP OHAATTC-3 3-CATAAA G-5EcoR I 3-CTTAAOH PG-52.产生5突出粘性末端:以Pst I为例:5-CTGCA G-3 5-CTGCAp OHG-3 3-G ACCTC-5 Pst I 3-GOH p ACGTC-53.产生平末端(blunt end):以Nru I为例:5-TCG CGA-3 5-TCGp OHCGA-3 3-AGC GCT-5 Nru I 3-AGCOH pGCT-5,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点上将DNA 分子切断。目前已发现的限制酶有200多种。,返 回,几种最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 binds to the GAATTC sequence andcuts the DNA,creating DNA fragments.,2.1.3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系统,限制性内切酶反应底物是DNA分子,但只含识别序列的寡核苷酸是不会被切割的。如只含GAATTC的寡核苷酸不会被EcoR切割,只有在识别序列两侧个延伸1个或几个核苷酸后才能被EcoR切割。所以人工合成的EcoR连杆不是GAATTC,而是GGAATTCC。限制性内切酶反应系统的缓冲液因酶而异,常用的缓冲液有A、B、L、M、H等几种,厂家出售限制性内切酶时提供相应的缓冲液。限制性内切酶反应温度多数是37,少数低于或高于37。,2.2 DNA连接酶,用于将两片段乃至数段DNA片段拼接起来的酶称为DNA连接酶。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酶是T4DNA连接酶,它催化DNA5磷酸基与3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其用途是:连接带匹配粘末端的DNA分子。使平端的双链DNA分子互相连接或与合成的寡核酸头相连接。,DNA连接酶的作用过程,返 回,2.3 用于基因工程中的修饰酶2.3.1 DNA 聚合酶,目前常用的DNA 聚合酶是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大片段(Klenowfragment)、噬菌体聚合酶、噬菌体聚合酶以及耐高温的聚合酶(如TaqDNA聚合酶)等。反转录酶是一种依赖于的聚合酶。反转录酶在基因工程中的用途主要是以真核mRNA为模板合成cDNA,用于组建DNA文库,进而分离为特定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另外,将与偶联建立起来的反转(),使真核基因的分离更加有效。DNA聚合酶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简称末端转移酶。在二价阳离子存在下,末端转移酶催化dNTP加于DNA分子的羟基端,主要用于给载体或cDNA加上互补的同聚尾,便于外源基因重组。,第三节 分子克隆的质粒载体,质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质粒载体的构建及类型;常用质粒载体举例;,一、质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一)、质粒DNA1、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的DNA分子。2、编码抗菌素抗性基因的质粒叫R质粒。R质粒可将其抗性转移到缺乏该质粒的适宜的受体细胞,使后者也获得同样的抗菌素抗性能力。2、质粒DNA分子可以持续稳定地处于染色体外地游离状态,但在一定地条件下又会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地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3、质粒DNA不仅能在细菌中复制,并且在添加真核复制信号和启动子后,可以构建出能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均可复制的穿梭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因此这类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应用广泛。4、环形双链的质粒DNA分子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开环DNA(ocDNA),线性DNA(cDNA),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可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分开。,(二)、质粒的拷贝数与不亲和性,1、质粒的拷贝数是指某种质粒在一个细菌细胞内的数目。根据每个寄主细胞中质粒拷贝数的多少,把质粒分为严紧型复制质粒(拷贝数少,为1-5个)与松弛型复制质粒(拷贝数多,可达10-200份拷贝)。因此,作为载体的质粒应该是松弛型的。2、质粒的不亲和性,有时也称为不相容性,是指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两种亲缘关系密切的不同质粒,不能够在同一个寄主细胞系中稳定地共存的现象。在细胞的增殖构成中,其中必然有一种会被逐渐地排斥(稀释)掉。这样的两种质粒称为不亲和质粒。,二、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三、质粒载体的构建及类型,质粒载体的发展概况;质粒载体的特点(基本条件);遗传标记基因质粒载体的类型,(一)发展概况,1.第一阶段(1977年前):天然质粒和重组质粒的利用,如pSC101,colE1,pCR,pBR313和pBR322(1977,Bolivar et al)2.第二阶段:增大载体容量(降低载体长度),建立多克隆位点区和新的遗传标记基因。如pUC系列载体。3.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载体功能以满足基因工程克隆中的不同要求,如M13mp系列载体,含T3,T7,sp6启动子载体,表达型载体及各种探针型载体。,(二)载体特点,1、至少有一个复制起点,因而至少可在一种生物体中自主复制。2、至少应有一个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3、至少应有一个遗传标记基因,以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4、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注:前三个特点必不可少。,(三)遗传标记基因,1、标记基因的作用 1)指示外源DNA分子(载体或重组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 这种指示可以是选择性的(Ampr,Tetr,Kanr),也可以是非选择性的(如lacZ)2)指示外源DNA分子是否插入载体分子形成了重组子。*这种指示也可以是选择性的(如TcS),也可以是非选择性的(lacZ),绝大多数为后者。,2、标记基因的种类 1)抗性标记基因(可直接用于选择转化子)主要是抗生素抗性基因:Ampr,Tetr,Cmlr,Kanr,Strr 2)生化标记基因 其表达产物可催化某些易检测的生化反应,如lacZ3、常用的遗传标记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1)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Tcr)Tetracycline 可结合在核糖体30s亚基中的一种蛋白质分子上,抑制核糖体的转位过程。四环素抗性基因编码一种399 AAs蛋白质,与细菌细胞膜结合,阻止四环素分子进入细菌细胞。2)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Apr)Ampicillin可抑制细菌细胞膜上参与细胞壁合成酶类的活性。Apr抗性基因编码一种分泌到细菌细胞周间质的酶,可特异地切割氨苄青霉素的内酰胺环,使氨苄青霉素失活。,3)氯霉素抗性基因(Cmlr,Cmr)Chlorophenicol可结合在核糖体50 S亚基上,阻止蛋白质合成。Cmr基因编码氯霉素乙酰转移酶,使氯霉素乙酰化,导致乙酰化的氯霉素不能结合在核糖体上。4)卡那霉素(Kanr),新霉素(Neor)和G418抗性(G418r)基因 Kanamycin,Neomycin和G418均属脱氧链霉胺氨基葡萄糖苷类抗生素,可结合在核糖体上阻止蛋白质的合成。Kanr等抗性基因均可使这类抗生素磷酸化,使之不能进入细胞内。,5)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lacZ中含有多克隆位点,当无外源DNA片段插入时,质粒表达半乳糖苷酶的-肽,与缺失突变体宿主菌(不能编码-肽)表达的lacZ基因产物(链)互补,产生有活性的半乳糖苷酶,在含有指示剂X-gal和诱导剂IPTG的存在下,菌落呈现兰色;外源基因的插入后,破坏了lacZ-肽基因的结构,细菌内不能产生半乳糖苷酶活性,菌落呈白色。,LacZ基因的结构与产物,(四)、质粒载体的类型,1、根据载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划分(1).质粒型载体环状dsDNA分子,自主复制(2).病毒型载体环状、线状、ss-和ds-DNA分子,形成病毒颗粒(3).混合型载体具质粒和病毒特性,特性的转换依赖于宿主细胞生物学特性,2、根据载体功能划分(1).普通型载体 1)特点: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克隆位点和两个标记基因,其中一 个用于转化体选择,另一个用于重组子检测。2)用途:基因组或cDNA文库的构建;次克隆(subcloning)或限制酶谱分析;外源DNA扩增。例子:pBR322和pUC载体。上述两例中的非重组子来源有两个:a.酶切反应时仍未被作用的pBR322或pUC18分子 b.酶切后的载体分子经自我连接又形成载体分子,普通型载体pBR322的结构图,pUC18和pUC19载体,(2)、表达型载体(expression vector)1)特点: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和终止子序列;b.一般无检测标记基因;c.克隆位点是确定的(即位于启动子序列后);d.重组分子用凝胶电泳检出(依赖于分子量差异)。2)结构:a.转化单元-宿主细胞转化 b.表达单元-外源基因表达 3)类型:型:转录起始区(调控序列+启动子)+终止子 型:转录起始区+翻译起始区(核糖体结合序列和起始密码子)+终止子 型:转录起始区+翻译起始区+信号肽链编码区+终止子(常称之为表达分泌型载体),三种表达型载体结构图,显然,不同类型载体中所缺少的部分必须由外源基因提供。换言之,被表达的外源基因一旦确定,表达载体的类型也就确定了。4)用途:a.表达外源基因以产生大量外源基因产物 b.用于构建cDNA文库,四、常用质粒载体举例,1、pBR322载体2、pUC载体,1、pBR322载体,优点:1、分子量较小,为4363bp,不仅利于自身DNA的纯化,可容纳的外源DNA也较大。2、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可供转化子的选择记号。3、具有较高的拷贝数,经过氯霉素扩增后,每个细胞中可累积1000-3000个拷贝,为重组体DNA的制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筛选重组子的示意图,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筛选重组子的过程,2、pUC18和pUC19,pUC系列质粒载体具有三个显著特点:(1)、分子量更小,仅为2.7KB,容纳外源DNA量增大;具有更高的拷贝数(不用氯霉素扩增,每个细胞含500-700个拷贝)。(2)、含易于检测是否有外源DNA插入的标记基因LacZ,可利用-互补原理进行蓝白筛选。(3)、多克隆位点区(MCS)由人工合成的多个单一酶切位点构成。每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会产生不同的粘性末端,可选用两种内切酶组合在质粒载体和外源DNA上产生相同的末端,进行双粘端连接,既提高克隆的效率,又可以定向克隆。其MCS区与M13mp噬菌体载体的相同,可使pUC上克隆的目的基因直接转移到M13mp载体,进行DNA测序和体外突变等研究。,pUC18和pUC19载体,利用菌落颜色筛选重组子,分子克隆载体的选择,1.选择克隆载体的几个重要参数(1)实验对象(2)实验性质(3)载体容量(4)合适克隆位点(5)载体的稳定性(6)载体DNA制备的难易(7)外源基因表达产物产量、产物特点等,2.实验对象,(1)供体:遗传背景与DNA特点等,其中包括染色体DNA大小,基因大小与结构,碱基组成,目的基因的产物特点以及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等。(2)受体:各种中间宿主与终宿主的遗传背景,如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包括人为的方法),DNA限制修饰系统,DNA重组基因特点,基因产物修饰系统,即转录与翻译后修饰系统。如常用于基因工程的宿主菌E.coli,菌株不同,基因型亦不同,不同载体要求不同菌株。如:E.coli DH5、E.coli DH5、E.coliDH5F 1)三者均有限制-修饰系统和重组基因缺陷,外源DNA可存活,且不发生重组2)DH5和 DH5F都具有一个可供遗传标记lacZ检测的遗传背景3)DH5F可供M13mp系列载体配套使用,M13病毒的感染需要 F的存在,3.实验性质,分子克隆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步:(1)分离供体DNA或RNA(mRNA)和载体DNA(2)构建基因文库或cDNA文库(3)目的基因或cDNA 克隆的筛选(4)目的基因或cDNA片段的鉴定:限制酶谱,次克隆,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结构分析等(5)基因表达与调控机理的研究,1)建立文库用载体 常在E.coli 进行 i.目的基因与供体基因大小 小质粒载体,操作方便,鉴定简单 大或cos质粒载体,甚至pYAC载体(为减少文库规模,即使基因组小的也可用和cos载体)ii.筛选方法)互补法:可表达,选一般载体;不表达,选表达载体(外源基因必须表达,表达产物必须具备活性)免疫法:与上同,但表达产物不一定具生物活性)杂交法:各种载体均可2)目的基因的鉴定 次克隆:选用质粒载体,限制酶谱分析,基因结构分析等 定序:定序载体(M13mp系列),其他质粒载体(如pUC系列,pBR322,T3,T7,SP6启动子载体)3)基因表达与调控 外源基因可表达普通载体;不表达表达型(分泌)载体,4.载体容量 M13mp载体 4 kb 细菌质粒载体 10kb 载体 23kb cos质粒载体 48kb P1载体 95 kb pYAC载体 1000 kb5.合适的克隆位点 单克隆位点和多克隆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