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口婚姻家庭结构课件.pptx
第十章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2017年 5月 17日,第一节人口婚姻家庭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人口的婚姻结构(一)婚姻和婚姻质量(二)婚姻的测量二、人口的家庭结构(一)家庭和家庭制度(二)家庭规模(三)家庭生命周期(四)家庭的发展变化,第二节中国的婚姻家庭结构,一、中国人口的婚姻结构 中国是一个崇尚婚姻和家庭的国度,其婚姻家庭状况与人口变迁有紧密联系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初婚年龄偏早(二)婚姻具有普遍性(三)离婚率相对较低(四)婚姻挤压和婚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二、中国家庭结构(一)中国家庭结构变迁(二)中国家庭正从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三)从夫居传统正在变化(四)少子化老龄化的产生(五)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与家庭的分化,三、对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的研究第一,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第二,对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强调家庭之本土功能的研究第四,有关婚姻家庭结构的性别取向,谢谢大家!,(一)婚姻和婚姻质量(1)婚姻的概念:婚姻是男女两性依一定的法律、伦理和风俗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2)婚姻制度概念:所谓的婚姻制度是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具有特定的婚姻制度。(3)婚姻制度建立的原因:婚姻制度一直是人类建立稳定的两性关系进行人口生产再生产的最有效方法。(4)人类社会曾经出现过的婚姻制度(5)现代婚姻制度条件,(二)婚姻的测量(1)婚姻状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15周岁及以上人口在婚居方面的构成。人口过程中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丧偶(配偶死亡,本人并未再婚)、离婚(与配偶已解除婚姻关系,本人未再婚)、再婚等。,(2)婚姻测量指标:通过对结婚率、平均初婚年龄和离婚。结婚率: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结婚事件的发生数,即全年结婚对数。公示表达:平均初婚年龄:指初次结婚者的平均年龄。人口学强调女性初婚年龄。用公式表达:离婚率: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15岁及以上人口中离婚事件发生数。公式表达:离婚比:指一年内结婚对数与离婚对数之比。不婚率:指已达到育龄期末仍未结婚的人数占相应年龄组总人数的百分比。一般指达到育龄期末处于未婚、丧偶或离婚状态的人,(3)婚姻结构变化表现婚姻类型多样处于非再婚状况的人口占有相当比例:离婚率上升:非婚生子女数增多 亲生抚育原则发生变化,(一)家庭和家庭制度1、家庭概念: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史婚姻的结果,也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费老认为:家庭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是指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家庭的功能主要包括生育功能、经济功能、和满足情感需要的功能,并且生育功能是家庭最基本的功能。)2、家庭制度概念: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关系、功能、权力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是整个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社会都有一套相关的家庭制度。,(二)家庭规模1、家庭规模也成为家庭户规模。家庭可以分为大家庭和小家庭,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人口较多的成为大家庭,人口较少的成为小家庭。大家庭多于生产力低水平想联系,当生产力发展时,家庭规模逐渐缩小。2、一夫一妻是基本的家庭模式。从家庭模式上来看,一夫一妻是主要的家庭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划分为完整家庭和破损家庭。完整家庭是指夫妻和子女都存在的家庭,破损家庭是指夫妻和子女三方中至少缺少其中一方面的情况,包括丧偶、离婚、未婚生育子女或者子女夭折的家庭。3、单立门户,(三)家庭生命周期1、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家庭生命周期是反应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的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是强调家庭随着时间的各种变化。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六个阶段。标志着每一阶段人口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见图表101,p230.2、家庭生命周期和个人生命周期的关系家庭生命周期和个人生命周期有着内在和永久性的关系。例如我们刚观察一对新婚夫妻,他们的家庭会经历一个人口由增长到减少的过程。一般来说,从结婚到生育子女,一般家庭在婚后5到20年内达到某一最大值,此后随着孩子的离开家,家庭再次萎缩,直至人口死亡。一个家庭生命周期的完结,个人的生命周期也随着会接近尾声。在不同的文化中,每个周期的长度存在明显差别。,(四)家庭的发展变化家庭的额发展变化和人口的再生产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家庭的性质、功能与结构会直接影响人口生产与再生产的状况;另一方面,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状况也会影响到家庭制度。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构成了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家庭制度成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制度。,(一)初婚年龄偏早在中国文化中,生育只能在婚内进行,因此婚姻制度成为影响生育的间接因素。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条件下,婚龄影响着生育率,早婚提前了男女结合的时间,延长了妇女一生的性生活和再生产周期。传统农业社会对男性劳动力的大量需要便导致了初婚年龄较早,期盼早育。古代社会自女子最小的13岁可结婚,男子15岁可娶妻。民国时期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未满18岁,女未满16岁不得结婚。1950年新中国颁布的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才能够结婚。1980年的心婚姻法规定婚育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并且鼓励晚婚晚育。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自2005年之后我国的年青一代的婚龄正在后移。,(二)婚姻具有普遍性所谓婚姻的普遍性是指进入婚龄大多数人口迟早都会选择婚姻。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在婚率极高,尤其是妇女人口。p234.与婚姻的普遍性相对的是中国的终身不婚者少。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已婚者多。p234.,(三)离婚率相对较低中国的离婚率一直较低,虽然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结婚离婚对数逐年上升,但是离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见图表104,表明:当年我国的初婚有配偶人口数和再婚有配偶人口数的比例占15岁以上人口数的比例约73%,这一占比说明我国已婚人口数量较多。105,表明:当年绝对的离婚对数有所增加,但时点上的数据能更准确的说明人们的婚姻状况。106.表明:中国的离婚状况不高,二十多年来,3034岁的离婚增长率最快,且个年龄组男性离婚比例高于女性。总之,中国人的生活依然以婚姻生活为主,人口的在婚状况呈现稳定性。,(四)婚姻挤压和婚配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现象婚姻挤压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的数量不平衡现象,表现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现象。婚姻挤压最典型的状况就是在择偶的过程中,某一性别的人口供给增加,但找不到相应的需求;或者某一性别人口需求增加,但找不到相应的供给。婚姻挤压体现了现代婚姻制度和人口增长、性别结构变动、婚姻制度以及妇女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p236.,(一)中国家庭结构变迁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开始转型以来,家庭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是平均家庭户规模显著减小;核心家庭比例大幅度上升;三代家庭户仍是中国家庭最重要的家庭类型之一。1930年1940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5.6人,1953年为4.3人,1982年为4.36人;1990年第一次下降到4人以下,为3.94人,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3.45人,比1990年下降了12.4%。生育率下降和居住安排的变化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从表107能够得知:当代中国的核心家庭已经成为主要家庭结构类型,虽然2000年时比例有所减少,但核心家庭的核心地位仍然没有改变。,(二)中国家庭正从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中国的家庭规模有不断缩小的趋势。1953年,家庭户平均为4.33人,1964年为4.47人,1982年为4.51人,1990年为3.97人。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政策的变化深深地影响着家庭规模。有调查表明,80年代以来,家庭规模与总和生育率的相关数为0.6934。1930年1940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5.6人,1953年为4.3人,1982年为4.36人;1990年为3.94人,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3.45人,比1990年下了12.4%。2005年降至每户3人。生育率下降和居住安排的变化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三)从夫居传统正在变化 在传统中国,从夫居普遍存在,父系血缘和女到男家的居住方式构筑了一个广大的亲属关系体系。虽然在农村已婚女性对于娘家人来说是外人,但是和丈夫一起独立门户改变了已婚女性的家庭角色,同事一些地方也开始出现男到女家的情况。(例如:倒插门现象),(四)少子化老龄化的产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人口年龄结构转型,2005年老龄社会的形态基本形成,突出特点是中国老龄化的速度过快、时间过短,相比于其他欧美国家老龄化用了60年不等而言中国的老龄化只用了20年的时间。快速的老龄化主要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总和生育率下降,是一种综合性的老龄化,即“少子老龄化”。同时,人均寿命的普遍延长,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较男性长达4年之久左右,这种现象在大城市表现的更加突出。,(五)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与家庭的分化计划生育的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2007年的7081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7.2倍,年均实际增长7.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也反应在家庭上面,贫困和低收入家庭成为市场化转型后特别引人注意的社会问题。社会的两极分化是以家庭为单位表现出来的,这使家庭带有了更强的阶级、城乡不平等的特性。,第一,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 有关婚姻稳定性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注择偶、婚姻稳定性和离婚研究。有的学者用“阶层内婚制”来解释中国人的婚姻中同类联姻现象普遍,即人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一婚配模式。在社会变迁的条件下,基于职业、教育和收入的差别使得新生的阶层等级出现,阶层多元化,同时阶层内婚制越来越明显。还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婚姻匹配结构趋于相近性匹配模式,即“门当户对”,婚姻双方的个人经济条件和家庭经济地位呈高度正相关。,第二,对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家庭社会学中的现代化理论认为家庭的发展和变迁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会对传统的家庭制度、家庭功能、家庭结构产生全面影响。家庭功能弱化,普遍的核心家庭以及关系平等成为现代家庭的普遍形式。在这一理论下,诸多学者将中国婚姻家庭模式中的婚龄推迟、生育意愿下降、家庭规模缩小、等等视为社会变迁的同步发展。换句话说将婚姻家庭的变迁上升到了社会的变迁的一部分,将现代有关理性、自我、进步的理念融入到对人口变迁的理解中。,第三,强调家庭之本土功能的研究 这一研究秉承费老的“乡土本色”的视角,强调社会变迁是人们从空间上熟悉的社区向陌生人社区的变化;而人与人之间关系反应为基本结构上的“差序格局”,人们在“格局”上的差异会引出不同的道德观念,形成各自的规范信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国国家、市场、家庭以及个人存在一种“网络”,具有相对性,而不是严格的有着边界的存在,因此人们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与其有关的“社会网络”里的事。,第四,有关婚姻家庭结构的性别取向 这一研究取向强调不同性别在家庭与工作之间有不同的选择。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人们劳动性质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有报酬的劳动和无报酬的劳动,其本质是家庭和劳动场所的分离,前者多是社会的有组织的劳动而后者多是家庭内部的劳动。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中,家庭成为商品的消费场所,而不是生产场所,家务劳动变得“不可见”了。家庭共同利益和男女两性间不同的利益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