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课件.ppt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一)人格理论和人格发展观 本我 自我 超我,(二)心理发展的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 出现有“恋父情节”的“恋母情节潜伏期生殖期,(三)对弗氏心理发展观的评价,肯定:1.对开展儿童早期经验、早期教育和而同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有极大影响。2.人格结构划分对开创心理动力学、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意识轻无意识的倾向有重大贡献。否定:1.典型的本能理论 2.理论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二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讨论:弗氏与艾氏理论的区别,弗氏强调本能的作用、本我的力量,自我只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艾氏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弗氏仅把儿童放在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艾氏则把儿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弗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而艾氏则将其扩展到毕生,贯穿人的一生;弗氏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氏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善也不恶。,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心理发展观的共同点:强调行为,反对以那些不可捉摸的内部过程为研究对象;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力量塑造起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量的增加,没有质的变化。,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环境定论决1、否认遗传的作用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教育万能论,教育万能论,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之特定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一个乞丐或窃贼。,对“教育万能论”的评价,积极:在某种意义上批驳了种族歧视和种族优越感。消极:否定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夸大教育作用,忽视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华生的实验,华生的儿童教育思想,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注意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护理工作的要求;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施行正确的性教育。,对华生行为主义的评析,贡献:使心理学从哲学的边缘跳入科学之林;使心理学研究从主观内省转入客观经验研究;使心理学走出学院的围墙进入广泛的实用领域;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原则局限性:把复杂的心理简单化;强调客观的、实证的、可重复的实验研究,排斥任何形式的内省,不可避免地造成研究方法的单一;其环境决定论是片面的。,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强化的作用(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 1、育婴箱 2、行为矫正 3、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强化的种类: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1、攻击性行为2、亲社会行为3、性别角色的获得,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一、创立“文化历史发 展理论”“维列鲁”学派二、文化历史发展观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四、“内化”学说,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亦称“维列鲁”学派,俄语意思为“三人在一起”。维果斯基创立,由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为首组成。,二、文化历史的发展观,(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1)低级心理机能:指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的心理机能,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2)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在于以“心理工具”,即以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二)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三)发展的原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最近发展区”思想(二)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三)学习的最佳期,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指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目的是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桃子”。,四、内化学说,阐明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一切高级心理机能乃是内化了的社会关系,对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的评析,贡献: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其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极富指导意义;开创了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局限性:过于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过分强调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第五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皮亚杰及其日内瓦学派二、皮亚杰理论体系的支点三、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四、发展的结构与因素五、发展的阶段六、皮亚杰的方法学 七、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Jean Piaget,18961980),二、皮亚杰理论体系的三个支点,逻辑学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起着中心的作用,他采用符号逻辑来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相对论 任何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辩证法 提供了发展的动力或成长的原理.,三、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即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生物学上的适应,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状态,二是指过程.这里主要把适应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同化和顺应.,同 化,定义::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 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 应,定义: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认知结构发展的两个机能羽翼。,四、发展的结构与因素,(一)认知发展的结构皮亚杰所说的认知结构指的是动作或心理运算所概括形成的抽象结构。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认知结构,一块木头,由于人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不同,对其看法也不一样。儿童:很好的玩具,可穿根线作成小车拉着走雕塑家:很好的木纹,可雕刻成人、鸟植物学家:是香樟、白桦,有多少年的历史,取之于树的南面,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主体自身动作和运算中的逻辑数学经验的协调,即一种双向建构。双向建构,即动作和运算内化以形成认知结构(内化建构),同时,已形成的认知结构运用于客体以形成广义物理知识的结构(外化建构)。,认知结构理论的内容,在儿童智慧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结构特征认知结构的形成机制 产生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认知结构具有阶段的特征,(二)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和习得经验3、社会经验4、平衡,五、发展的阶段,(一)划分阶段的依据运算 这个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具备四个特征:1.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2.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3.运算具有守恒性;4.是一个整体结构.,(二)阶段的具体内容,感知运动阶段(0 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的和运算的智慧。思维的萌芽最大的成就:获得客体永久性观念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是形成“客体永久图式”;二是空间时间的组织也达到一定水平;三是因果性认知的萌芽.,前运算阶段,产生标志表象性思维的出现 即儿童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在头脑里进行思维,通过一种意义所借达到意义所指.符号本身(意义所借)与符号所代表的东西(意义所指)两个方面的联系不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仅存在于儿童的主观意识中.凳子 火车意义所借 意义所指特点: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具体运算阶段,初步的逻辑思维可逆性(守恒性)群集运算 A+A=B(鸟+兽=动物)B A=A(生物动物=植物)A A=0(鸟鸟=0)A+A=A(鸟+鸟=鸟),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形式与内容相对区分能进行假设演绎的推理,六、皮亚杰的方法学,1.临床法的特点(1)丰富多彩的小实验皮亚杰作业(2)合理灵活的谈话 a.纯语言的.b.半语言半实际的.c.通过实验操作,询问儿童每一个现象的原理.(3)自然性质的观察(4)新颖严密的分析工具,2.临床法的贡献与局限,贡献 a.反映思维发展心理学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b.是对传统观察法、测验法的一个革新局限 a.主观性太强 b.被试太少 c.临床谈话不标准化,七、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前道德阶段(出生至3岁)2、他律道德阶段(37岁)3、自律道德阶段(712岁)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皮亚杰理论对教育的影响,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重要作用强调智力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贡献: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质的演变,对正确认识儿童心理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引进心理学;丰富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体系;为辨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供佐证。缺陷:从生物适应的角度解释儿童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社会生活的影响;认为形式运算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忽视了成人思维进一步成熟的现实;低估了婴幼儿的认知能力。,新皮亚杰主义简述,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修订,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一原因;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是促使其发展的第二个原因;日内瓦学派本身的变革是促使其发展的第三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