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核心课:8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课件.pptx
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张 丽 萍 教授,第8周,讲授提纲,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概述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自然资源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或依据,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空间分布、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和估价。,单项自然资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自然资源质量评价,自然资源经济评价和区域资源综合评价,分类,定义,(173),在自然资源评价过程中,必须避免进入四大评价误区,为评价而评价,实用性不强罗列数字不进行实质性评价单一目的的评价从局部利益出发进行评价,代表按年度基数值估算的平均资源丰度 代表平均资源丰度比(地区平均资源丰度/全国平均资源丰度);代表农业资源有效面积;代表地均农业资源丰度。,由上两表可知,中国各地区平均农业资源丰度的总趋势:沿海高于内地,南方高于北方,平原高于山地,浅山地区高于深山地区,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基本上符合中国农业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相对承载力的提出是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相对于周边地区,研究区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地域系统,区内外存在着资源的流通和交换;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充。,相对于传统的资源承载力,优点:强调了研究区的开放性,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之间的互补性,人类能够消费的大多数滋养、能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折算成生产和消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的生物生产性面积。,划分消费项目,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消费量;利用平均产量数据,将各消费量折算为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通过当量因子把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通过产量因子计算生态承载力,并与生态足迹比较。,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基本思路,均化处理,计算步骤,1999年中国西部12省区,浙江省19932002年,注意事项,数据基础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均衡因子国际上有统一的取值,但产量因子各地差异大区域贸易差异的调整问题;数字的静态特征,不能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所得结论具有瞬时性。,思考题,1、资源丰度的含义,区域资源丰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生态足迹、资源承载力和资源丰度三种资源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改进。,建议参考资料,张丽萍,自然资源学基本原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167-186页.武吉华.自然资源评价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章和第4章.谢云 等.自然资源评价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章.,本讲结束,周三(2016-4-120)讨论课主题:现有资源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讨论,讨论问题,1、资源丰度和资源有效空间评价在合理利用资源及承载力分析中的作用。2、生态足迹概念的引入在资源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存在有那些问题。,思考思路,自然资源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或依据,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空间分布、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和估价。其目的是从整体上揭示自然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建议,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提供科学依据。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很多,它们各有其侧重,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其作用。综合评价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开发利用潜力的大小,限制性因素及其强度,并指出克服的途径,从而为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服务。,参考阅读文献,姚章民,张建云.水资源评价研究进展.水资源研究,2009年2期,16-18页。王雅静.环境与自然资源评价方法的比较及启示.环境保护,2007年20期,67-70页.陈芙蓉.省际自然资源总丰度评价研究.硕士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10-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