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课件.ppt
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爱在家人间“我与父母及家庭”板块的复习与练习,一、中考真题,“2018年最美孝心少年高梓渊每天把家里消毒几遍,只为让身患白血病的妈妈保持“无菌状态;李新颖年仅13岁,却跟患病养父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担;霍培鑫身患重病却乐观阳光,学习之余拄着拐杖帮妈妈一起卖蛋糕。“下列对这则先进事迹材料拟定的标题,最恰当的是(C)(2019中考单选题)A.尽孝只在磨难中 B.尽孝事事顺父母C.孝敬父母在当下 D.家庭氛围要民主,以下是小安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我要趁扫黑除恶的机会举报老王。”“你有证据和线索吗?”“没有!我编。我就想让他日子不好过。”小安无意中听到爸爸妈妈的以上对话。(1)此时,小安的正确做法是 制止(2)理由是 要正确行使权利;或会侵犯他人的人身 权利等(2019中考情境题),二、课本知识梳理,一、家庭的含义是什么?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烟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二.如何认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三、现代家庭有什么变化?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总括)2.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从前些年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到今后一段时期内二孩家庭逐渐增多。3.交流沟通方式发生变化: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家庭氛围发生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5.家庭生活的内容发生变化: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四、家的意义是什么?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总括)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身体上)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情感上),五、为什么要孝亲敬长?1.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情理上)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文化上)3.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道德与法律上),六、如何做到孝亲敬长?1.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时间上的要求)2.孝亲敬长需要我们对父母和长辈做到尊敬、倾听、感恩。如我们要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遇到分歧,要理性沟通;要重视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多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给父母分忧;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等。(具体行动上),补充,七误区剖析:孝敬父母就是要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1)此观点错误。(2)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要勇于批评和制止,这也是孝的表现;如果父母触犯法律,作为子女,要按照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八、如何建设和睦的家庭?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主动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2.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时,我们可以充当黏合剂”,3.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4、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5.青少年要学会孝亲敬长,懂得调适逆反心理。6.传承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九、亲子矛盾或冲突有何危害?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十、产生亲子矛盾或冲突的原因是什么?1.进入初中的我们,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子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3.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根本原因),十一、如何化解亲子矛盾与冲突?(1)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总括)(2)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在沟通中要注意做到: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好方式,考虑环境。(自身*外在行动*高线)(3)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自身*外在行动*底线)(4)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自身*内在思想)(5)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对方),三 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详解,一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孝敬父母的品质二课程内容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理解)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运用),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1.如何体会父母为抚养我们付出的辛劳?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付出了他们的青春;付出了全部的爱;给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食粮。,孝敬父母和长辈,2.为什么要孝亲敬长?(1)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情理上)(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文化上)(3)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道德与法律上),孝敬父母和长辈,3.如何做到孝亲敬长?(1)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时间上的要求)(2)孝亲敬长需要我们对父母和长辈做到尊敬、倾听、感恩。如我们要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遇到分歧,要理性沟通;要重视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多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给父母分忧;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等。(具体行动上),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4.为什么要与父母平等沟通?(1)是化解亲子冲突的需要,(2)是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的需要,(3)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4)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关爱与教育,与父母平等沟通是孝敬父母的需要,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5.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1)关注事实。清楚自己想要沟通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不为彼此的态度和情绪所干扰。(2)把握时机。思考是在冲突发生时还是在冷静后沟通。(3)留意态度。有时候态度比语言更重要。(4)选择方式。可以面对面沟通,也可以通过文字沟通。(5)考虑环境。环境不同,人的心境就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不同。,调适”逆反”心理,6.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危害(1)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2)危害: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未成年人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影响家庭的团结和睦。,调适”逆反”心理,7.如何克服逆反心理?(1)知道自己作为未成年人欠缺人生经验与阅历,需要父母的教诲和指点(2)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换位思考,平等沟通,做到尊重理解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3)培养冷静分析问题、明辦是非、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4)提高自身修养,开阔视野,心胸宽广,积极乐观,不与父母计较。(5)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8.遇到下列情境时,我们应当怎么做?(1)父母对你唠叨一一克服逆反心理,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避免和父母争吵,对父母关注的问题加以合适的回应。(2)因犯错被父母批评一一主动认错、道歉,聆听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父母想了解你的想法一一敞开心扉。(4)意见遭到父母拒绝一一换位思考、理解父母。(5)自己有事要外出一一先与父母打招呼。(6)自己出门在外一一要及时向父母报平安。(7)父母误会我们一一耐心解释、与父母沟通;原谅父母,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9.为什么要培养共创共享家庭美德?(1)家庭对我们的作用和意义(2)幸福家庭的建设需要每位家庭成员的努力与付出,具备这种品德,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建设幸福家庭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塑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共同争取幸福生活。,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11.青少年如何培养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1)子女要深刻体会父母经营家庭、养育子女的艰辛与困难,各种家庭成果的背后,都是家庭成员付出的辛劳与汗水,深刻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与爱,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养成打下深厚的情感基础(2)要增家庭责任感,激发热情,从小事做起,践行家庭美德的要求,并不断反思与总结,争取为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3)我们不仅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更要结合青年人的特点及独特视角,为家庭输送“家庭书籍”“家庭健身”“家庭环保”“家庭投资”等求知、求康、求美、求富的家庭生活新信息,在为开创家庭新生活作出独特的贡献中,增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4)传承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学习借鉴美好家庭楷模的事迹。,补充,10.家庭美德有哪些基本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陸、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补充,12、如何建设和睦的家庭?(1)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2)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时,我们可以充当黏合剂”,(3)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4)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5)青少年要学会孝亲敬长,懂得调适逆反心理(6)传承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三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活动名称: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活动内容(1)每位同学在一周内仔细观察父母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十句话,记录下来,并尝试分析他们话中“源于爱”的初衷。(2)以46人为一小组,合并大家的调查,重新整理出本组同学的父母最爱说的十句话,并共同解释他们话中“源于爱”的初衷。(3)以小组为单位,做集体汇报交流。形式有小报、PPT等,发布在班级或教师博客上等。,活动注意事项,这是一次引导我们理性对待父母言论的极好机会。我们要懂得:(1)不管自己的父母有怎样的语言,他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爱我们;(2)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父爱与母爱。我们要学会:(1)接纳父母独特的父爱与母爱;(2)允许父爱母爱有偏颇或缺失,(3)学会感谢、理解与体谅;(4)学会关心父母、给父母希望,(5)并从中发现自己、壮大自己,学会责任担当。,四 模拟练习,1.学校和家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我们青春时光的美好见证。下面让我们走进康康的生活,感受他的成长历程。周末,康康准备和同学去打球,妈妈让他做完作业再去,他就与妈妈大吵了起来,妈妈很伤心,康康也很内疚。康康应该如何化解与妈妈的矛盾?(4分,答出两点即可)答案:主动与妈妈交流;体谅妈妈的良苦用心;换位思考,试着接受妈妈的意见等。,(1)请你根据红黑榜信息填写下面空格。(2分)A.红榜倡导的是共创共享 孝敬父母 的家庭美德。B.黑榜曝光了少数居民的行政(一般)违法行为。(2018安徽中考),2.下面是某社区居委会发布的红黑榜,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3.以下是涛涛同学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2018安徽中考)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组长安排涛涛和昊昊进行问卷调查。做完问卷调查,昊昊说:“今晚我们庆贺一下,我请你玩个遗宵,不回家了。”(1)涛涛的正确做为婉言谢绝;或劝阻等。(2分)(2)涛涛的解释应是未成年人夜不归宿是不良行为;或父母担心等。(2分),4.青春是我们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欢笑与泪水,收获与失去,我们在一次次的拼搏中见证成长的足迹小美从小就是孝顺的孩子,虽出身贫寒,父母均患有残疾,但她洗衣、做饭、照顾父母,样样在行。小美的生活事迹向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4分)答案:自立自强;不畏挫折,敢于战胜困难;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积极承担责任,具有共创共享的家庭美德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6情境一:放学回到家里,小武发现妈妈忙里忙外,而且还有一大堆没有处理完的家务。(1)小武应该:积极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2分)(2)理由: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2分),7.情境三:彬彬放学后与同学一起玩到很晚才回家,被爸爸说了几句,就生气顶撞了爸爸,说自己长大了,不用他们管了。(1)彬彬应该: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主动向爸爸认错,与爸爸进行有效的沟通。(2分)(2)通过这件事彬彬认识到:要调适逆反心理,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沟通要讲究方式策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