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临江仙-苏轼课件.ppt

    • 资源ID:3720942       资源大小:1.17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江仙-苏轼课件.ppt

    第1张,临江仙(夜归临皋),第2张,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独特词风。2.了解词作的写作背景及对苏轼这一时期创作的影响。要点聚焦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2.苏轼面对苦难的超然洒脱心态及其原因。,第3张,一、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第4张,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1061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1061年 任凤翔府判官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9年 返京;任职史官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101 年,北返;往常州;逝世,享年66岁,第5张,苏轼在政治上,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湖北 广东 海南,第6张,政治上的失意和命运的磨难却成就了他的书法、文学业绩,使他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巨匠。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第7张,扩大了词的题材,使得词这种文学样式几乎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到了他这个时代,词才真正突破了“花间”、“尊前”的藩篱,从离怀别绪和男女爱情的狭窄范围里跳脱出来,走向社会人生的广阔天地。创造性地“以诗为词”,尝试用散文的句法写词,在词里发表议论,并企图打破声律对词的束缚。他的词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而以豪放刚健为主。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作品对于词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豪放词:苏东坡开创的词风,不同于五代以来婉转绵丽的抒情风格,体现出慷慨磊落、纵横豪爽的气象,故后人将这一派的词称之为“豪放”词。词存三百余首,集名东坡乐府。,苏轼对词的重大发展,第8张,二、临江仙夜归临皋写作背景,这首临江仙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三月,即苏轼坐“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诗人一次夜饮大醉后回到长江边上的住所临皋亭,倚杖门外,静听那不息的滔滔江流声,在无边的天籁里,思想的火花瞬间闪现,于是写下了这首妙词。此词透过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而表达出超旷与潇洒,成为东坡词的代表篇目。,第9张,“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有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出身卑贱,却能因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赏识,成为当时文坛大学士,引起了许多贵族文人的不满。再加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引起了身居要职的许多官员的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有谋反之心。苏轼因而被逮捕,差点遭杀害,后被贬谪黄州。这首临江仙就创作于黄州。或许是逆境造就了伟大的文学家,在黄州的时候,苏轼达到了他文学创作的顶峰。他给后世留下了四篇无与伦比的文学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调寄浪淘沙),三篇散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承天寺夜游。,第10张,临皋,临皋,又称临皋亭,位于湖北黄州的长江边上的一个水驿官亭。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被贬黄州后迁居临皋亭。此后两年多苏轼都居住此处。,第11张,“东坡”来历,东坡,原指郡中旧营地之东的数十亩荒地,后成为诗人躬耕与栖身之所。,第12张,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 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第13张,三、课文分析,上片叙述过程。“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起首两句交代夜饮的地点、畅饮的状况和归家的时间。苏轼自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之后,处境很艰难。但他个性旷达洒脱,热爱生活,因此不但没有哭哭啼啼,反而在黄州很好地安顿下来。元丰四年,在离住地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花木果蔬,名曰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五年,他又于东坡营建雪堂。写这首词时,雪堂尚在建筑之中,所以词人夜饮东坡,仍要回归皋住宿。“醉复醒”三字很别致,也很有概括力,醉而又醒,醒而复醉,可见这一天他开怀醉饮的豪情。这样尽兴地夜饮,归来自然很晚了,但究竟是什么时间,他的记忆有些模糊,“仿佛”两字点出词人醉态,但又不是那种酩酊大醉,并不妨碍他的一番哲思。,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第14张,写由于归家太晚,家童已酣然入睡,鼻息雷鸣,一点都听不见主人敲门的声音。于是他便走到长江边上,倚杖静听那夜色中的江流声。在这简单的叙述里,主与仆宽松的关系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家童的鼾声、江流声皆能入耳,又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在白昼喧闹的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静谧的境界。置身于这个境界,人的精神放佛才能真正得到一个空间,尘世的荣辱得失、功名利禄都可以暂时抛在一边,任凭自己心灵超然、自由地翱翔。于是,对自由人生的向往便也产生了。,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第15张,下片写静夜伫立于长江边上的一番感悟。“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当词人纵情酣饮之后突然置身这样一个静夜时,他首先慨叹的是人生总是受到各种关系的牵制,不能忘情于名利的纷扰。这是全词中最具哲理意味的句子。苏轼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这两个句子不但在思想上与庄子相统一,连语辞也从其中化出。上句语出庄子知北游:“汝身非汝有也。”下句出自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苏轼对官位的升降并不在意,但他非常重视心灵的自由,“此心安处是吾乡”,他在人生能否适意这个问题上总是特别敏感,对自由人生境界的渴求是贯穿他整个人生的主旋律。,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第16张,夜阑风静縠纹平”是紧接着这一番哲理思索之后的词句。表面上看,似乎仅是写了夜深了,风也静了,江面上只有一些微波,细如皱纱。但从更深的意义上看,这是词人获得了对人生真谛的感悟之后,他的超乎寻常的安宁心境的外化。没有了尘世的烦恼忧愁,他的心境也正如这风平浪静的江水一样,波澜不兴,恬美、悠远、自由自在。,夜阑风静縠纹平,第17张,在这种情景下,结尾两句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关于这两句,还有一则很有趣的轶事。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载:东坡在黄州时,“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辞,挂冠服江边,挐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这位郡守显然没有理解,苏轼所写的是心灵的历程。在精神上,当时他确已乘一叶扁舟遨游于江海之上,脱离了那不能忘情于营营的世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第18张,这是一首重在理趣(理趣是指,表现哲理的诗歌,要写出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的词作。此词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理趣盎然。这种理趣,不在于理的高深,而在于趣的点化。所谓“趣”,就是以超然而幽默的眼光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特别是“小舟从此逝”两句,以行为的放纵旷达(想象中的),表现心灵的自由解放,诗人面对苦难的那一份洒脱和幽默跃然笔端。此外,本词这种以哲理如词、以古语入词的手法,也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力,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19张,(1)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悟(2)以超然而幽默的眼光观照人生,观照自我。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基本上属于豪放飘逸风格的作品,但同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豪放不及而飘逸过之。这首词所表现的处世态度是旷达背后带执着,所以在风格上表现为飘逸之中含悲凉。因为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处处流露出诗人的“出世”思想。“夜饮东坡”,醉听江声,都是为了忘世解愁,最后诗人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遐想,则是由“忘世”而欲“出世”。,四、基本内涵,第20张,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诗人看成一个消极的出世主义者,因为在他的这种“出世”思想的后面,依然深藏着一颗渴望“入世”的火热的心。他之所以要忘我兼忘世,是因为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个现实世界,他发出“何时忘却营营”的感叹,是因为世事难以忘怀,理想未能抛却。这种内在的矛盾,就使得词中所表达的“出世”思想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它真实地、典型地反映了诗人贬居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态度。,第21张,五、写作特点,(1)以哲理入词、以古语入词(2)写景、抒情和说理融合无间(3)充满理趣而又放纵不羁,第22张,思考题提示,1.苏轼此词中“长恨此生非我有”、“小舟从此逝”数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以想象中的行为的放纵旷达,对抗现实人生的桎梏与不自由,表现心灵的自由解放,诗人面对苦难的那一份洒脱和幽默跃然笔端。2.分析词中有“趣”的笔墨。如“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句,颇可见出作者的幽默与安适。,第23张,3.你能举出苏轼作于此时的其他作品吗?这些作品中是否也有富于理趣的笔墨?黄州时期为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为人称颂的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赋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富于理趣的句子也颇多,如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第24张,东 坡 轶 事,第25张,名慑举子,(东坡)初赴制举之召到都下,是时同召试者甚多。相国韩魏公语客曰:“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此语既传,于是不试而去者,十盖八九矣。宋人轶事汇编,第26张,心中有佛,所见皆佛,苏轼和佛印经常一起谈诗论道、参禅打坐。他经常拿佛印打趣。一日,二人打坐,苏轼忽问佛印:我坐似何?佛印:似佛。苏轼:你坐似何?佛印:不知。苏轼:似牛粪。佛印合十不语,苏轼大笑。苏轼回到家里,把这事说给小妹听。小妹冷笑道:佛印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大哥你所见为牛粪,胸中何物?苏轼正色无语。,第27张,不合时宜,一次苏轼吃完饭,扪着肚皮问家人:“内装何物?”有的说是文学才华,有的说是满腹学问,唯侍妾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遂引为知己。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栖禅寺,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第28张,苏轼与高俅,高俅原本是苏东坡府中的小吏,苏学士见高俅的文章颇具风采,故而很欣赏他。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知府,便将他举荐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曾布府中属僚本已不少,所以没有接纳,苏轼又将高俅转而荐于驸马都尉王晋卿。高俅在王府中一住就是七年,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端王。事有凑巧,一个月后,哲宗驾崩,端王继皇帝位为徽宗,高俅数年后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高敦复升为节度使,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其子弟皆为郎官,一门荣耀至极。,第29张,再说苏轼由于朝廷内部党争,屡屡遭贬。直到徽宗即位(1101),才遇赦北归,不久死于常州。可以说,高俅飞黄腾达之日,正是苏轼遭遇灭顶之灾之时。此后二人之间尚有何联系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始终对苏轼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苏学士奖拔之情,每当苏轼的子孙亲友来京师时,高俅都要亲自抚问,赠以金银财物,以周济其贫。由此看来,苏轼把高俅荐给王晋卿,并非是由于厌恶他轻薄浮浪,恰恰是出于对他才干的欣赏。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第30张,人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富于戏剧性,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对谁都以诚相待,才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第31张,本课结束,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临江仙-苏轼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