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复习课件.ppt
2、检测蛋白质用,呈现.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呈现。,双缩脲试剂,紫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反应,3、缺维生素A 缺维生素C 缺维生素B1 缺维生素D和钙 缺铁,夜盲症坏血病脚气病佝偻病贫血,4、人消化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消化道包括、.等消化器官。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消化管 消化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胆 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5、最大的消化腺是。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肝脏,小肠,6、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7.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8、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脂肪最终分解为、.、蛋白质最终分解为。,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淀粉、蛋白质,脂肪,口腔、胃、小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9、,10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有消化功能的地方有:有吸收功能的地方有:。,无吸收养分的功能;部分的水和酒精;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口腔、胃、小肠。,胃、小肠、大肠,11、和 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1)长:5-6米(2)面积大: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消化的表面积(3)多:含有的消化液多,有肠液、胰液、胆汁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1)长:5-6米(2)面积大: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3)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第九章、物质的运输,1、血液包括,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主要功能是,.和;红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白细胞:形态结构:;功能:;血小板:形态结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废物,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防御和保护,吞噬病菌,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和血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2、贫血:血液中,或者;血液的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和保护和调节体温。,红细胞数量过少,血红蛋白含量过少,3、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二、血量、输血和血型 血型:(1)ABO血型:四种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一般以 为原则,,输同型血,三、大力提倡无偿献血:1、一次献血 mL(5%)是不影响健康。(注意:献血一般不超过血量的10%(约400毫升),200300,2、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铁,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血流的流动的管道-血管,血管分为:。及其结构特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无瓣膜;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有静脉瓣膜;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无瓣膜。,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1)两种循环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2)体循环流出的是,流回的是;肺循环流出的是,流回的是 3)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变成动脉血,5、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 的 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值叫做高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低于正常值叫做低血压脉搏: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脉搏.(正常75次,变动范围60-90次,正常与心脏跳动次数一样。)6、血液循环系统由 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体循环,动脉血,心脏和血管,静脉,第十章、人体的呼吸,1、食物的 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的热价最高。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其次为,还是储备的能源物质。,热价,脂肪,糖类,脂肪,脂肪,2、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动力,细胞,3、呼吸系统包括 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等器官。肺的作用是:。,呼吸道、肺,鼻、咽、喉、气管 支气管,气体交换的场所,4、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它具有的特点:.,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5、呼吸道的起点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鼻,咽,咽,6、外界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呼吸运动是胸廓的 的运动。所以,通过 实现了。,肺通气,扩大和缩小,呼吸运动,肺的通气,7.气体扩散:气体从 的一侧向 的一侧转移的运动。,浓度高,浓度低,8、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通过 实现,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由 实现。通过肺的换气使 血变成了 血。通过组织气体交换使 血变成了 血。,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气体扩散,静脉,动脉,动脉,静脉,9、胸廓由、组成。,脊柱,肋间肌,肋骨,胸骨,呼吸的全过程:,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使胸廓的横径加大;膈肌收缩,膈顶下降,使胸廓的纵径加大。这样,由于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体外。,10、人体吸气时,胸部发生什么变化?,11、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与 结合,以 的形式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 中运输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呼吸运动包括 两个过程。,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血浆,吸气和呼气,第十一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1.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最主要的途径),包括大部分水、尿素、无机盐-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尿液,汗液,呼吸系统,2.代谢废物排出的意义:,将废物排出的同时,调节体内 平衡,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水与无机盐的,3.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形成尿液)(运输尿液)(贮存尿液)(排出尿液),4.肾脏的基本单位是。包括 和 肾小体又包括。它们分布在肾脏的 部分;肾小管分布在 部分。5.尿的形成需经过 和。滤过作用:除 之外,其余物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囊形成。和血液很接近。重吸收作用: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皮质,髓质,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6、如果尿液中出现蛋白质、血细胞:原因出在(炎症)。如果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原因可能是:(1)出现问题。,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7、皮肤分为 和。表皮无毛细血管,所以划破手指流血至少伤到了。,表皮,真皮,真皮,第十二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大脑,小脑,脑干,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元包括 和。突起包括 和。,胞体,突起,树突,轴突,3、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是人体通过 对 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神经系统,刺激,4、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为,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为。,神经节,灰质,白质,5、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是能够对 和 的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语言,文字,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6.视觉的形成:,7、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远视眼多因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眼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8、耳的基本结构,耳的基本结构,外耳,中耳,内耳,耳廓:,外耳道,收集声波,鼓膜,听小骨,鼓室,传递声波,半规管,前 庭,耳蜗:,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感受声波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