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渔业资源及投资机遇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doc
厄立特里亚渔业资源及投资机遇厄立特里亚(以下简称厄)地处非洲东北部,踞于红海和印度洋之间的战略要冲,1991年独立,1993年全民公决后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承认。总人口约420万(200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1.5%,城市人口约占18.5%。土地面积12.43万平方公里。厄国内分为三个地形区:中心高原、西部低地和东部海岸平原。高原地区气候温和,东部和西部低地气候炎热干燥,红海沿岸平原呈沙漠状态。厄濒红海1200公里海岸线边共有12.1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有经济区,其中包括5.2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350个中小岛屿。主要海港有马萨瓦、阿萨布等。厄红海领海是一片富饶的、未被污染的、美丽的海域,蕴藏着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反映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之一。红海所有的如水温高、盐度高、相对其他海域的封闭性等特征造就了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地域独特性,给投资者在捕鱼和旅游领域提供了众多机遇。一、厄宏观经济简况厄在上世纪40年代曾是南撒哈拉第二大工业国,有一定工业基础。独立后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居非洲国家前列,受1999-2000年埃厄边界冲突影响,国防支出大大增加,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05年农业(包括渔业)和工业均占GDP的22.6%,80%公民全部或部分收入和国家20-30%的出口收入依赖农业。厄有可耕地21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6.6%,使用率为23%,谷物产出量低于1吨/公顷。据世界银行最近资料,2006年厄GDP总量为9.28亿美元,财政赤字占GDP的46%。社会发展水平在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57位(UNDP)。二、厄海洋生态系统和资源简况厄岛屿海岸总长超过1300公里。马萨瓦港和也门的克兹(koz)的直线距离约200海里,是红海最长的截面。达赫拉克群岛(Dahlak Archipelago,北纬15 o 22- 16 o 33,东经39 o 26-40 o52)是由珊瑚礁构成的岛屿和岛礁群,珊瑚礁呈条带状同群岛海岸线平行分布在25-35米深的水中。周长52公里的达赫拉克礁是最大的珊瑚礁,坐落科比尔岛南海岸外深达90米的海床上,并一直生长到海面。群岛从大陆边缘开始,被马萨瓦港的南北两个航道分开,这两个航道构成了出入马萨瓦港的主要航运线。(一)、厄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厄具备大红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厄南北海岸外斜温层约在100米深左右,2、3月份南北水面温度约为25度和26度。沿岸水底地形呈极不规则、不平坦的状态,特别是沿北部海岸狭窄的大陆架部分。南部达赫拉克群岛大陆架是开阔沙质海底,适合拖网捕鱼。(二)、大陆架。厄有红海国家最宽的大陆架,水深在0-200米之间。其中,达赫拉克群岛海台占据了四分之一的面积,水深在0-35米。大陆架宽度不等,在达赫拉克群岛附近达到最宽的120公里,而在群岛北部和南部分别为15公里和30公里。(三)、两个鱼汛季节:凉季(从10-11月到次年4月)和热季(5-9月)。热季渔场较远,鱼群主要集中在深水,捕鱼行程长,捕鱼需要多种技术相互配合。凉季捕鱼条件较好,渔场集中在海岸和礁石附近水深在10-35米的区域里。热季捕鱼水深达90-150米,主要集中在南部。工业和传统捕捞量在每年4-5月达到顶峰后,随着热季的到来而下降。(四)、厄渔业资源。红海饵料丰富,海洋物种繁多,已知约有1000种鱼类和220种珊瑚,一些稀有海洋物种在该海域占据了较高的比例:1、高价值的珊瑚鱼群。在珊瑚礁和石质海底地区最优质的鱼种是笛鲷和石斑鱼。产量约为每年5000吨。种类有红色笛鲷、血笛鲷、岩鳕鱼和石斑鱼。2、软体底层鱼。在厄海域可用拖网捕捞底层鱼的海洋面积约为5700平方公里,底层鱼潜在捕捞量为每年1000到1.8万吨。一艘240马力的尾拖捕捞渔船每天的捕捞量为2.2吨到3.3吨。3、小表层鱼。沙丁鱼和凤尾鱼的资源量约为每年5万吨。过去捕捞主要依靠海岸大围网,只有在少数地点才能捕捉到靠近海岸的鱼群。鱼群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出现,捕鱼季节到次年的3-4月结束。每年渔季马萨瓦的渔船都前往鱼群集中的阿萨布海域。4、大表层鱼。鲭科鱼群、印度洋马鲛鱼群在全年多数时间都在厄海域存在,但尚未进行工业捕捞。金枪鱼只是在10-5月才追随沙丁鱼和凤尾鱼群到岸边巡游,并在3至6月离开近海。1975年,也门的非近海捕捞金枪鱼、马蛟鱼的产量大约在7000吨左右。在此基础上,据保守估计,厄海域内的产量可达到5000吨。表一、1994年到1998年厄特的红海邻国渔业产量统计 单位:吨年度吉布提埃及以色列沙特苏丹也门1994320103,52611033,4594,00082,5581995350107,11915022,8894,000102,9641996360109,22822522,5374,500102,2411997340121,71217123,2165,000112,8341998350137,25713725,4625,500110,000注:也门的红海鱼产量占其鱼产总量的30%。 沙特的红海鱼产量占47%。5、甲壳类海产品,包括龙虾、螃蟹和大虾。厄海域大虾的主要产地是祖拉湾(Zula Bay)、赫蓟格海湾(Hergigo Bay)和廓尔谷松渔场(Gurgusum Ground)。主要的捕虾季节在冷季,在6至9月的热季难见虾群。据调查,虾群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定区域,估计每年的捕捞量约500吨。据推测,具有商业捕捞数量的大螯虾主要集中在笛福内岛(Difnei Island)、哈维岛(Harwil Island)和拉斯卡萨湾(Ras Kasar)、拉黑塔湾(Raheita)、巴拉索湾(Barasole)和阿萨布湾。据估计,如使用龙虾笼,年捕获量可达140吨。在40-60米的水深,可以长期保持的最大龙虾捕捞量在500吨以上。200米到550米深的达赫拉克群岛北部大陆架的斜坡(1.7万平方公里)从未进行过海底资源调查。但一些探测活动和商业捕捞活动已证明,在亚丁湾和吉布提海域存在价值很高的各种深水虾类和龙虾资源。表二、2006年各类鱼产品在总捕捞量中所占比例序号俗 称学 名总重(吨)百分比1蛇鲻Synodontidae all3691452线鳍鱼Nemipteridae all969123梭鱼Sphyrenidae all59974虾类Shrimp mixed54375鲹鱼 Carangidae all30646沙丁鱼Sardinella all29347石鲈鱼Haemulidae all27038印度洋鲭鱼Rastrelliger Kanagurta26939海鲶鱼Arius thalassinus236310皇后鱼Scomberidae commersonnianus233311皇帝鱼Lethrinidae all184212鲨鱼Carcharhinidae spec.164213金枪鱼 Scombridae all150214石斑鱼Serranidae mixed139215银石鲈鱼Pomadasys argenteus1121总计8158100 6、其他资源。1、锥形海螺可被制成 “珍珠纽扣”(用于高档衬衫),六十年代后期的年捕捞量约220-250吨,主产地在马萨瓦港附近。2、马萨瓦岛赫蓟格湾及周边海域可捕捞天使鱼、盒子鱼、蝴蝶鱼和鹦鹉鱼等品种的观赏鱼和珊瑚。马萨瓦附近的捕捞设施和捕捞条件优越,但这些鱼和珊瑚广泛分布在厄海域的所有岛屿和珊瑚礁附近。3、海鸟和其他濒危海洋生物,如儒艮和海龟,以及较为特别的动物,如海豚和鲸鱼等。表三、厄海域海洋资源量、增加值和税率表资源可长久保持的最大开发量建议指标(吨)价格(每吨美元计)潜在总价值(单位:百万美元)软底层鱼18000145005508.00小表层鱼捕捞500002500050012.50珊瑚礁区底层鱼50004000650026.00大表层鱼捕捞50004000550022.00甲壳类海产品1000100080008.00鲨鱼700700350000.49海参10001000100002.00其他10010070000.70总数808005030079.69上岸后增加值(按增加值为33%计算)26.29增加的相关产业的服务产值(按增加值为25%计算)19.90总体的潜在价值125.87政府收入(对鲨鱼、金枪鱼、石斑鱼等征收20%的税;对虾、乌鱼、螃蟹、龙虾、鱼翅,海参等征收30%的税;其他为10%)6.00注:、出口价格参照2003年EMPC出口数据库。 鲜鱼翅和干鱼翅的换算率为2%,此价格为干品。鲜海参和干品的换算率为0.2,本价格为干品。三、厄渔业生产现状和产品市场(一)、生产现状。93年,12家外籍公司获得了在厄特海域捕鱼的许可证,捕捞中小型的软体底层鱼。95年开始,外籍船舶减少,目前在厄作业的外船主要来自埃及。按厄法律规定,外籍公司必须同厄特本地的企业合资合作,才能获得捕鱼许可。渔产品全部由厄国家渔业公司(NFC)垄断出口(授权船只可直接出口)。2006年厄特共捕捞海产品1.1万吨,同比增长49.4%,其中90%出口到国外,给政府带来了340万美元和230万纳克法的收入。其中传统手工捕鱼697吨,出口干品白/黑海参180吨(05年为199吨);工业捕虾546吨,海蜇132吨,螃蟹17吨,石斑鱼1083吨,梭鱼、金枪鱼1056吨,歧须鮠鱼和线鳍鱼4763吨,沙丁鱼368吨,其它1785吨;在厄注册本国和埃及工业化拖船75艘(05年70艘,下同),小渔船506艘(435);注册本国渔民985(1100)人,外国水手2135(1965)人。表四、传统和工业捕捞的鱼产统计表 单位:吨年度传统捕鱼产量工业捕鱼产量总计19923990399199338644430199438822752663199536632623628199656024553015199773238770199886950313721999959565766162000130311309126122001107577468821200217635472723520031434513065642004117359937166(二)、市场。厄国内市场需求量不大。由于传统和宗教原因,海鲜产品仅在近年才逐步走进厄平民百姓的餐桌。厄渔业部和EMPC在首都有两个鱼市场,主要鱼货为虾、石斑鱼、梭鱼、皇后鱼和金枪鱼等。厄现大力提倡增加海产品消费以期替代部分其他农畜产品,加快实现其粮食安全计划。海产品主要通过两个渠道销售到邻国和欧盟:在岸工厂制成冷冻成品和半成品出口;授权的外国船只不经上岸即出口。由于授权的外国船只增加和厄海产品公司(EMPC)对在马萨瓦和阿斯马拉的两家加工厂进行了改造,近年来出口陡增90%。但出口产品中,成品和半成品仅占总量的5%。授权外国船只占厄出口的绝大多数。目前有三家工厂负责出口加工:出口整鲜鱼、鲜或冷冻的分割鱼(半成品鱼)、鲜或冷冻鱼排、其他高价值海鲜(如虾和龙虾)到中东和欧洲市场。主要和潜在的出口市场包括:1)埃及市场。是线鳍鱼和歧须鮠鱼的主要市场,对表层鱼产品需求较大;2)沙特和海湾市场。珊瑚海域鱼品、虾和龙虾在该市场售价较高。3)欧盟市场。厄向欧盟的德、意、法、英和荷兰出口鲜活冷冻渔货利润较高,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近期厄被临时列入向欧盟出口海产品的一级国家名单,即厄海产品通过欧盟任一个口岸入关后,不必经其他检测便可在欧盟内部市场上销售。表五、1997-2003年6月厄出口鱼产统计年份传统捕鱼出口工业捕鱼出口总计1997123.2-123.21998621.9-621.91999448.65434.558832000510.211387.111897.42001271.96761.170332002599.6668172802003/6291.0351305421.63四、渔业生产领域的投资及相关政策厄渔业基础设施在战争中已经毁坏殆尽。独立和边界战争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日本海外协力基金、非洲开发银行等支持厄特修复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果。厄政府也参与到渔业生产、加工和销售领域,但计划最终将该领域全部私有化,国有资本退出,由私营企业接手。渔业投资政策。独立后,厄先后实行了准入协议和租赁协议,吸引外国船只,目前这两种协议正被逐步淘汰。外国船只必须同厄公司合作才能进入这一领域。政策变化导致近年厄工业捕捞产量变动幅度较大,从2000年最高峰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谷,此后触底反弹。厄政府鼓励中国企业来厄投资捕鱼和加工,有关政策正待出台,现可具体商谈。(一)、厄本国投资。1、NFC现拥有并运营18条玻璃纤维渔船以及8条新采购的30米长的现代捕鱼船,后者中的最后两条船将于今年五月交付使用;公司在马萨瓦、阿萨布、提奥、艾迪和格拉罗等沿海地区和首都阿斯马拉共建有六座加工厂。2、EMPC下辖:19艘玻璃纤维捕虾船;Erifish有虾产品独家捕捞和加工权,在马萨瓦有欧盟认可的加工厂; Lega Fish 和 Sea-farm Co.,等两家公司,从事鱼货加工和在阿斯马拉的分销业务;Eripearl 主要从事用圆锥形螺壳制造纽扣的业务;Refco 冷藏公司和马萨瓦制冰厂,为海产品提供冷冻保鲜等业务。3、红海渔业和海产品私营公司是厄少有的几个工业化捕捞的私营公司之一,有5条带有制冰设备拖网渔船,还同23艘埃及船签有捕捞协议,计划在马萨瓦港建冷库。4、Amin Fishing PLV(11艘埃及船)和Eri-Navy(Harat)Co.的部分船只。(二)、外国直接投资。有制冰设备的埃及船捕捞软底层鱼和虾,每10-14天便返回埃及一次。全部鱼货被马萨瓦的厄方签约公司销往埃及,由埃方的代理商处理。鱼货最长经过20天才能到达埃及。五、厄渔业管理体制厄实行渔业部总负责,NFC代理商务管理职能的体制,后者下辖EMPC等有国营背景的公司和其他的私营企业。渔业部建立于1994年,由资源开发司、资源管理司等两个司组成。具体业务由中央省、北红海和南红海省等三个地区管理机构负责,国内共有提奥(附带加工设施)、格列罗和埃迪三个海产品登陆登记站。渔业部负责发放捕捞许可,对底层鱼捕捞设立预防性的TAC(总体允许捕捞量),渔网尺寸规格控制和管理,设置拖网捕鱼的禁渔区,建立捕鱼量的登记系统,健全与渔业相关的法律体系,设立渔业咨询委员会。1998年通过的关于开发渔业资源的法律文件、文告和管理条例是渔业管理的基础文件。(一)、许可证。厄海域捕鱼的超过4米的机动船舶必须获得捕鱼许可证(国家渔船登记条例),外籍船只管理参照外籍船只管理条例(法条号33/1998)。 (二)、监督控制。为防止过度捕捞、保护海洋环境,渔业部对工业捕捞采取了一系列的规范措施:加强对渔具、渔场的管理,禁止在硬底渔场拖网作业。1998年的第104号渔业文告具体提出了一些渔业管理的措施和监督、管理渔业活动的程序,也授予渔业部以颁布管理条例的权限,例如宣布禁渔期和投资控制等。渔业部向每艘持证的捕捞船派遣1到2名监督员,登记捕捞次数、捕捞量等数据。(三)、渔产品检验和质量保证(98年105号有关鱼产品质量的文告),厄拥有法国援建、欧盟提供技术支持的海产品质量检验室,执行试验和具体的操作程序执行ISO17025标准。(四)征收税费。根据1998年国家渔业文告第104号征收:1、登记费和船只许可证费。国内船只、船员都应进行一次性登记,外国渔船和船员则根据合同协议每年交登记费。具体费率根据文告规定、渔船大小、类型、国别和岸上的设施等进行征收。在厄注册的渔船和在厄海岸有加工设施的船主享受优惠政策。本国的船只用当地货币支付,外国船支付流通外汇。2、捕捞许可证费。费用随渔具的复杂程度变化,愈复杂则费用愈高。每年颁发一次。费率随渔船大小、类型、国别和岸上基础设施等条件而变动。在厄注册的渔船和在岸有加工设施的船主享受优惠政策。3、产品税。按产品品种FOB价格征收流通的外汇(税率见表二)。4、出口许可。出口许可相当于原产地证书,无证书禁止出口。5、检验和证书费。六、关于开展我对厄渔业领域投资合作的分析和建议在厄开展渔业领域合作的有利条件和意义在于:(一)、渔业资源是厄除矿产以外已查明的仅有重要资源。对其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摆脱困局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2006年11月,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结束后,厄总统伊萨亚斯在致胡锦涛总书记的信中,将两国渔业合作项目置于重要地位,体现了厄政府高层对此的重视。为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来厄考察投资渔业项目提供了较好的政治基础和条件。(二)、我国内对开发建设海外农业基地极为重视,鼓励农业“走出去”,双边渔业合作可得到国家一系列政策性的支持。(三)、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我在厄建立基地,为服务我对非战略及全球战略,将能起到重要铺垫作用。厄具备渔业开发的基本条件和外在市场,具备短期盈利的可能性。欧盟、埃及及厄邻国对厄渔产品持积极欢迎态度,厄亦享有相关优惠政策,市场条件优越。厄目前每年接近1万吨的捕捞量和7-8万吨的资源蓄积量显示其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资源量可供中型船队饱和生产。具体建议:(一)鼓励国内具有资质的渔业企业利用“走出去”专项政策和资金来厄开拓市场,投资规模宜由小及大,在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及惯例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可租赁在岸基础设施,如提奥码头拥有日加工能力10-20吨的加工、冷藏设施,自05年年中建成后,尚未启用,可满足我产品出口加工需要。我企业还可考虑参与厄渔业企业私有化进程。(二)厄海湾众多,出产品质上佳的海参、虾类和贝类,具备海产养殖的天然条件;厄农业基础薄弱,缺少动物蛋白饲料和肥料,我企业可从大农业着眼,探讨陆地种、养殖和海洋捕捞、养殖综合开发,产品可着眼于欧洲和中东市场。也可供应我国内市场,尤其是高档鱼产品,如金枪鱼、石斑鱼、龙虾等。(三)建议在我对LDC国家440项产品零关税项目、双边、多边培训和援助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同厄渔业部门关于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的交流和合作。 综述,中非和中厄双边关系健康发展为两国渔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走出去”、开拓厄特市场,取得互利双赢的业绩。 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