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20).doc
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14-2020)核心思路意见征求稿前 沿商贸业功能地位:商贸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商贸服务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对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引领消费、促进生产、高效率配置社会资源、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对外辐射能力、竞争力意义重大。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善和服务民生、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商贸服务业竞争力的可靠保障。规划编制缘起: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引导下,谋求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关注、重视、重新审视商贸服务业功能、作用,并高起点、系统性规划它的未来发展。为形成适应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的商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并强化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商贸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增强西安商贸业的区域影响力,努力把西安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流通节点城市、全国十一个主要商业功能区核心城市、国际商务城市、中国西部商贸服务中心城市(包括消费中心、时尚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产业服务中心),根据国务院、商务部、陕西省政府关于加强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业发展、强化内贸发展规划的精神和部署,遵循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修定本规划,规划时限2014年至2020年。文本目录1. 总则1.1 规划背景1. 2 规划依据1. 3 规划对象、范围1. 4 规划期限2 . 规划的指导思想3 . 规划的原则4 规划目标4. 1 战略定位4. 2 发展目标5 . 布局规划5. 1 布局规划总体概括5. 2 城市中心商业区布局规划5. 3 区域商业中心布局规划5. 4 社区商业和城镇商业布局规划5. 5 零售商业网点布局规划5. 6 购物中心布局规划5. 7 商业街布局规划5. 8 商贸功能区布局规划5. 9 中心商务区(CBD)布局规划5.10 地铁商业网点布局规划5.11 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5.12 农产品流通体系布局规划5.13 商贸物流基地布局规划6 推进措施6.1 调控手段6.2 政策促进6.3 管理措施1. 总则1.1 规划背景 城市骨架成倍拉大,商业网点需全域覆盖,以适应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及生产性服务的双重需求,这是城市扩张对商贸业的内在需要; 建设符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要求的商业体系,市场结构亟需优化、业态结构亟需调整、空间布局亟需多元,适应城市提升发展的要求;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核心是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商贸服务业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要件,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手段; 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加速转型,要充分发挥商贸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先导性、基础性及发展带动作用;引导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并强化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商贸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1. 2 规划依据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业网点规划术语商务部零售业态标准、城市商业中心等级划分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陕西省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2020)西安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西安市轨道交通网线发展规划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安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1. 3 规划对象、范围商业网点界定:指从事商品流通,为生产经营和生活服务的单体商业经营场所或在同一区域内统一开发、统一经营或统一管理的综合商业经营场所,包括商品流通类网点和服务类网点。大型商业网点重点规划百货店、综合超市、建材家居电器类专业店、购物中心业态,以及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流通市场、商贸物流基地等。在商业空间结构上重点规划各级商业中心布局。在产业集聚板块上重点规划商业街区、商贸功能区、中心商务区。西安市商业网点规划站在点(网点)、线(街区带)、面(商圈功能区等)三个层面,以商业网点为基本出发点,就西安市域的商业发展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商业功能、市场结构、空间布局、组织方式、建设规模、产业服务需求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统筹设计,指导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发展。规划范围为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城区、副中心、城市组团、村镇,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主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规划满足2020年主城区600万,市域范围1000万人口规模的消费需求以及城市发展对商业的内在需要。1. 4 规划期限为中期规划2014年-2020年,与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截点时间一致。远期展望为2020年-2030年。2. 规划的指导思想(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建设总方针;(2)充分反映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主导思想;(3)体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消费服务方式、改善产业服务功能、提升商业竞争力、服务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3. 规划的原则(1)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规划原则;(2)以人为本、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3)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改造与新建相统筹的原则;(4)商、文、旅融合发展的原则;(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大型商业设施建设与中小商店生存发展相结合的原则;(7)规划的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原则;(8)技术进步的原则。4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4. 1 战略定位 建设国家重要的流通节点城市、全国十一个主要商业功能区核心城市、国际商务城市、中国西部商贸服务中心城市(包括消费中心、时尚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形成网点充分、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商业体系。国家重要的流通节点城市:西安处于我国内陆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全国交通、信息、航空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处于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的中心,是连接东西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2009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将西安确立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承载物流集散和流通中枢角色。西安建设国家重要的流通节点城市,发展路径主要依靠大型商贸功能区、大型批发市场、大型物流基地支撑。全国十一个主要商业功能区核心城市:在“十二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中,全国建设形成11个主要商业功能区,发挥商品集散、价格形成、消费集聚、产业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形成一批国内贸易的重要增长极。关中天水商业功能区建设要强化商品特别是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和流通枢纽地位,提升商品集散和消费集聚功能。西安作为关中天水商业功能区核心城市,发挥消费聚集、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播中心职能。国际商务城市: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品牌招商、对外经贸合作、国际性会议展览举办、国际商业文化旅游活动等方面走向世界。中国西部商贸服务中心城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格局由沿海向内地纵深发展,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态势,决定了在未来10至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增长新的热点将出现在西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载明要把西安建设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城市禀赋、发展空间、影响力、现有基础等诸多要素,以及西安与西部各大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综合分析考虑,西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商贸、物流、会展和金融中心,成为辐射黄河中上游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商贸中心。建设中国西部商贸中心城市,要形成区域性消费聚集中心、品牌汇集的时尚中心、商务会展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六大中心功能,尽快把西安打造成为辐射西部、影响黄河中上游区域、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商贸服务中心城市。4.2 发展目标(1)社销额总量预测:2012年西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9%。2012年西安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36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279.99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以2012年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6亿元为基数,20132020年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速度按10%-12%测算,预计到2020年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4500亿元人民币,人均社销额45000元人民币。 (2)商业用地规模预测:参照同类城市人口与商业营业面积的匹配标准,结合人口自然增长、城镇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旅游消费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加、汽车拥有量提高等因素,确定西安市人均占有商业营业面积标准为1.01.5平方米/每人。预计2015年商业营业总面积可达1000万平方米;2020年西安市商业营业总面积应控制在1500-2000万平方米之间,大型百货、超市、专业店的营业面积300-400万平方米之间。其中:2020年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商业营业面积宜控制在1000万平方米,所需商业用地约6000-8000亩;市区其余区域商业营业总面积宜控制在200250万平方米之间,所需商业用地约1500亩2000亩。(商业用地包括零售、餐饮、住宿、娱乐等商业服务用地。)(3)商业网点功能结构目标:按照西安市城市布局形态和完善现代服务体系的发展要求,形成以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为主的三级商业服务网和以副中心、城市组团、城镇商业为主的外围商业网络。在商贸产业发展方面,形成商贸功能区、中心商务区、商贸物流基地、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为载体的产业结构体系。近期目标:到2016年实现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商业体系,基本建成西部商贸中心城市的框架体系。中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与国内外接轨的现代商业体系,实现商业发展战略目标。5. 布局规划5. 1 布局规划的总体概括 5.1.1商业发展空间模式:根据西安商贸服务业聚集发展的历史传统、分布规律、功能作用、交通网络、辐射人群,以及规模、密度和业态结构的不同,大西安商业布局呈现“向心环带”的空间模式,包括中心商业带、中心外缘带、中间商业带、市区边缘带、外围城镇带五个层级。 (一)中心商业带范围:皇城以内,包括东南西北四条街区和解放路,以及其他特色商贸文化旅游街网。商业设施高度集中,是大西安的商业核心区,发展具有国际都市水平的现代商业中心。(二)中心外缘带范围:由环城线至二环路以内中间范围众多综合商贸街区、特色商业街区组成, 整个区域呈环带状发展,商贸业以商贸经济街区为主要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具备都市级商业影响力的综合商贸街区和特色商业街区组团。(三)中间商业带范围:除中心商业带、中心外缘带之外(二环外)的主城区范围。区内零售业、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具有一定的整体营业规模,客流主要是本区域内的居民、部分本市其他地区及本市以外的居民;商业较为集中,零售业以中型百货店、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为主;餐饮、金融、居民服务业较为齐全。该区域重点发展成以满足本区域消费的区级商业中心。(四)市区边缘带范围:三环外主城区内发展区域。随着西安的东南西北等多个客运站的集中外迁至该区域,重点发展物流集散功能园区、专业市场、生态休闲商业。(五)外围城镇带范围:主城区以外的临潼、阎良、户县副中心、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5个城市组团。确保每个组团县有1个商业中心区。5.1.2商业等级体系划分:根据商业分级设置规范和城市商业中心等级划分国家标准,西安商业体系分为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形成等级分明、功能互补的布局体系和不同级别的城市的消费中心,是西安商业网点规划体系的重点。市级商业中心位于明城墙内和小寨、曲江旅游休闲区,区域商业中心位于中间商业带和外围城镇带的副中心、城市组团。5.1.3 商业网点聚集形态:根据商业网点的聚集形式及功能作用,西安市商业网点在空间布局上分为商业街区(分特色商业街、专业街、综合型商贸街区)、中心商务区(CBD)、商贸功能区(商品市场集群板块)、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四类形态。 5.1.4商业能级划分:根据老城区、新建区不同情况,繁华区和发展区的不同情况,存量改造和增量建设不同情况,结合不同地域资源优势和商业发展态势,西安商贸业未来发展任务在城市地理空间上划为示范区、增强区、提升区、发展区、建设区五类板块,确定不同的商业功能、差异特色、发展目标、建设规模等。(1)中心示范区:皇城商贸旅游区,都市商业中心区,成立西安皇城商贸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统一区内商业规划、商业设施提升改造、商业发展促进。(2)优化增强区:雁塔区小寨商圈、曲江休闲商业区,大西安商贸副中心。(3)调整提升区:土门商圈、三桥商圈、经开凤城商圈、高新科技路商圈,以增量建设为主、存量改造并行,突出消费、商务两大功能。(4)充实发展区:阎良、临潼、户县副中心,及高陵、蓝田、周至郊县,发展目标以充实商业网点为主要任务,注重业态结构优化调整。(5)拓展建设区:以规划新建的泾渭商圈、浐灞商圈、大明宫商圈、韩森寨商圈、大兴新区商圈、长安新城商业中心、航天城商业中心、常宁、洪庆城市组团商业区为承载区域,主要体现增量建设。5.1.5 规划总括:根据西安商业发展的空间模式、等级体系、聚集形态,以及商业发展能级划分,大西安商业布局在空间结构上布局规划为一核一轴两副两带,一港九心十区十二圈,形成“时尚购物在皇城、区域商业有中心、便民便利社区行、物流集散绕三环”的服务网络。(按照终端消费服务和商贸产业板块的不同,大西安商业布局在空间结构上表述为一核两副九心十二圈,一轴两带一港十区,形成消费集聚发展板块和产业集聚发展板块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商业体系。)一核:皇城商贸旅游区级别:超广域,都市商业中心,充分彰显富有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商业区,西安商业发展名片。功能:大西安商业中心,西北地区商业发展的风向标。一轴:由未央路-北关正街-北大街-南大街-长安北路-长安南路连贯形成的南北商业发展轴线,贯通西安市区,是大西安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也是彰显西安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商业经济主轴线。两副:小寨商圈、曲江休闲商圈级别:超广域,市级商业中心,大西安商业副中心。功能:都市时尚消费、青年消费、文化休闲消费、商务经济活动的复合型商业聚集区。两带:二环商务经济发展带、三环商贸物流发展带。二环商业带重点发展商务楼宇经济,三环商业带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一港:国际港务区级别:超广域,西部最大的现代商贸物流聚集区。功能:大西安商贸功能核心区、辐射西部的商贸物流聚集区、中国内陆商务港。九心:区级商业中心, 级别:主城区内区域商业中心,广域。包括:经开凤城商业中心、北城大明宫商业中心、西咸三桥商贸中心、城西土门商业中心、高新商业中心、长安新城商业中心、韩森寨商业中心、航天城商业中心、浐灞生态休闲商业中心。功能:满足区域消费需求的商业中心。十区:六个商贸功能区+四个中心商务区。主体商贸功能凸显,产业集聚,是打造西安商贸业辐射力、带动力、对外影响力的核心抓手。 商贸功能区:以批发交易、批零兼营、物流配送为核心功能,以商品展示、信息服务、金融结算等为辅助功能的产业集中区,通常表现为商品交易市场集群,是一个城市流通业发展水平和商贸实力的集中体现。西安商贸功能区主要建设国际港务区、长乐路轻工商贸功能区、太华路建材家居商贸功能区、三桥汽贸流通商贸功能区、朱宏路五金机电商贸功能区、草滩农产品流通商贸功能区。中心商务区(CBD):又称商务中心区,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和通讯条件的现代商务活动场所。中心商务区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西安中心商务区主要建设高新国家级示范中央商务区、曲江西安中央文化商务区、浐灞金融商务区、经开行政商务区。十二圈:副中心、次区级商业中心(商圈)。包括:临潼、户县、阎良三个副中心商圈,以及北客站商圈、龙首商圈、大兴商圈、大唐西市商圈、电子城商圈、电视塔会展商圈、胡家庙商圈、纺织城商圈、韦曲商圈九个次区级商圈。功能:弥补区域商业中心数量不足,对社区商业网点不足的有效补充。业态:大众百货、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综合市场、餐饮。(专栏一:西安市商圈规划建设一览) 5. 2 中心商业区布局规划要点:按照西安城市发展传统和新城建设发展方向,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特色,西安中心商业区为明城墙内皇城商贸旅游区、小寨商圈、曲江休闲商业区组成的“一核两副”发展区域。西安中心商业区建设发展突出商旅文特色,坚持名街名店名品原则,加快调整改造,优化结构、聚集品牌、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布局:皇城商贸旅游区、小寨商圈、曲江休闲商业区。级别:市级商业中心,朝着国际商业中心发展。皇城商贸旅游区范围:8.84平方公里的明城墙内建设一级商业服务网,包括东南西北四条大街、解放路和若干特色商业街、综合商贸街。特征:名街、名店、名品组成的中高档购物街区,以及旅游文化休闲特色街组成的特色商业街网。功能:大西安商业中心,西部地区商业发展的风向标。业态:大型百货店、品牌专卖店、数码电子等专业店,文化娱乐商业网点,购物、餐饮、休闲、文化特色街。近期加快东大街、解放路等重点商业密集区的新建和改造步伐,充实城区内各种新型业态,对现有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和提高,,不断完善城区内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和解放路商业街服务网。中期加快发展以南北大街为轴,解放路与洒金桥大街相对,东西五路、莲湖路与东西大街相对“中”字型中心商业区,开发商业功能区,将传统特色和现代气息相结合。 远期规划以钟楼为中心,北到莲湖路,西到南北广济街,东到端履门、柏树林,南到南城墙的“田”字型中心商业区内大型百货商场、时尚专卖店、专业商业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在内的,融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商业街区体系。要改善城内道路环境,减轻交通压力,塑造高尚街区形象,完善餐饮、金融等配套服务设施,使之成为中国西部商业的一颗明珠,形成集高尚购物、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特色的未来西部核心商业区域。 小寨商圈范围:由北起南二环,南至丈八东路,东起翠华路,西至朱雀大街组成的区域。级别:大西安副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特征:体现青春时尚和文旅休闲特色的新型商业形态。功能:大都市时尚消费、青年消费、商务复合商业区。业态:大型百货店、品牌专卖店、专业店,文化娱乐商业网点、特色购物、风味餐饮、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特色街区,文化创意、商务办公产业集群。区内零售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的整体营业规模较大,在城市内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客流主要是市内及周边地区的收入群体和相当数量的旅游者,有很强的夜间经济活动。曲江休闲商业区范围:以大雁塔景区和大唐芙蓉园景区为核心,以景区周边商业区位连接的地域范围,包括大雁塔北广场、西广场、大唐通易坊、大唐不夜城、芙蓉新天地等。级别:大西安休闲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特征:彰显盛唐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商业区。功能:大都市旅游文化休闲商务复合商业区。业态:专业店、百货店、综合超市、专卖店、商务酒店、文化餐饮设施。5.3 区域商业中心布局规划要点:根据城市结构、区位条件、交通网络、商业基础、资源特色,牢牢把握区内消费人群结构和收入水平,发展各具特色的商贸服务业,完善商业网点的覆盖面,实现区域商业有中心(辐射50万人口消费,商业营业面积在60100万平方米之间)的发展目标,满足城市发展对商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既减轻中心商业区的购物压力,也是对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化布局,同时是对社区商业网点业种业态不足的有效补充。业态:百货店、超市、城市综合体、专卖店、专业店、餐饮娱乐文化。布局:加快土门商业中心、三桥商业中心、经开凤城商业中心、高新商业中心的业态调整和层次提升,突出消费、商务功能。充实发展阎良、临潼、户县副中心城市,以及高陵、蓝田、周至城镇商业中心,增加商业网点数量质量,注重业态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浐灞商业中心、大明宫商业中心、韩森寨商业中心、大兴新区商商业中心、长安新城商业中心、航天城商业中心、泾渭商业中心,以及常宁、洪庆城市组团商业聚集区拓展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专栏二:西安市区域商业中心分布)5. 4 社区商业和城镇商业发展规划社区商业发展要点: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和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社区,是商业体系的毛细血管。按照商务部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基本实现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就能得到基本满足。规划新建社区超市、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含早餐)店、美容美发店、家政服务店、维修店、洗染店、医药店、回收(再生资源)站、休闲娱乐等居民生活必备商业网点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社区商业要具备六大基本服务功能:购物功能,主要提供主、副食品和生活日用品;餐饮服务功能,包括早点、快餐及送餐服务;理发、洗寓洗染、服装加工、医疗保舰废旧物资回收等综合服务功能;家政服务功能,如钟点工、保姆、家教和中介服务等;日用品维修服务;社区商业并将完善新型的网上购物、电话预约、代缴收费等现代服务功能。大型社区商业业态和业种一般在15种以上,包括1个以经营粮油副食品、小百货等生活日用品为主的综合超市,1个菜市场,2-3家连锁便利店和1-2个综合便民商业服务网点。要按照服务人口的规模不同合理配置大型(3万人以上)、中型(2-3)万人、小型(1-2万人)和微型(1万人以下)社区商业不同的业态。社区商业布局要求:建设居民驱车15分钟可达购物中心、步行10分钟可达超市和餐饮店、5分钟可达便利店和各类服务网点的“15分钟便民商圈”。着手实施社区商业示范区、示范社区、示范店工程,在中心城范围内重点打造80个社区商业中心(3-5万人一个中心)。推进措施:一是积极推进家政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大中型服务企业建立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提供安全便利的社区家政服务;二是加快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完成放心早餐二期工程,增加网点覆盖面;三是支持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和品牌店进社区,整合、改造现有社区商业资源,规范发展方便居民日常消费的经营网点;四是继续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增加新社区商业服务网点,方便居民就近购物;五是健全旧货流通网络,鼓励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六是鼓励社区商业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及时提供服务内容及价格等信息,方便居民查询和预约。七是政府出资购买一部分商业用房,用于支持社区菜店、菜市场、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等居民生活必备的商业网点建设,按照实际需要开辟免费使用的早晚市和周末市场。(专栏三:西安市社区商业建设功能要求与业态配置)城镇商业发展要点:以镇一级商业网点体系建设为工作重点,以中心镇为示范带动。推进镇超工程、万村千乡工程深入发展,鼓励设置生鲜食品超市、便利店、专业店、餐饮网点、生活服务网点,升级改造综合市场,积极发展文旅商高度融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商业布局要求:中心镇商业是指商业一定程度集聚,主要配置居民和村民日常生活消费所需的商业服务网点,以及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的商业中心。其主要设置在该镇的人流集中处,服务对象为本镇的居民、周边村民以及外来消费者。服务人口约2-5万人,基本商业面积为2万平方米。中心镇商业区内鼓励设置超市、餐饮网点、小商品市场、产地农贸市场以及农资供应商店配套以生活服务、图书报刊、邮电、文化娱乐等商业网点。5. 5 大型零售网点布局规划要点:大型零售网点是市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也是商业网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型百货、综合超市、电器家居医药IT通讯专业店业态的投资引导。积极引进具有国内外品牌知名度的百货店在西安设立网点,引导百货店业态创新向购物中心方向发展。预警并防止大型超市零售企业的市场垄断行为,限制超市业态在同一区域的集中选址。引导电器连锁店的升级转型。继续推进并不段完善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制度。布局:引导中心商业区百货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百货店朝区级商业中心聚集,加大政策措施推动超市业态朝着社区商业中心方向发展。在数量控制上,按照市级商圈5-8、区级商圈2-3个左右的标准引导百货店拓展网址;全市百货店营业面积参照每百人10平方米的规模保持在100万平方米内(以每店平均3万平方米计算,全市百货店数量控制在35个以内)。作为社区商业的核心配套,按照10万人口拥有一个1万平方米的综合超市,或者9平方公里的社区地域面积一个超市的配置标准规划超市业态的网点布局,全市超市数量控制在100个100万平方米以内。鼓励专营店向商业街区聚集;鼓励电器类专业店朝地下商业发展以减少运营成本;引导鼓励大型家具家居店向二环、三环沿线布局;引导医药类专业店向社区化方向发展;引导IT通讯类专业店在商业街区集中发展为专业性商业街,鼓励IT通讯类专业店在西部大学城、高新区集中发展。5. 6 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布局规划要点:商业地产投资开发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引擎,要积极鼓励引导大型购物中心(1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综合体)微型商圈业态创新和建设发展,挖掘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对消费聚集和餐饮、休闲、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积极发展多功能、多业态、一站式、体验型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在业态组合上要打破按照商品门类布局的传统组织方式,发展室内街区和岛式组团模式。布局:引导鼓励大型购物中心在区域商业中心投资建设,在远离闹市区的城市生态休闲区鼓励投资RBD休憩式商业(建设曲江二期雁梦湖-杜陵、浐灞湿地公园、大兴新区汉城湖等集城市休闲、文化、购物为一体的大型购物公园),区域商业中心建设的大型购物中心数量不超过3个,限制社区范围盲目投资建设大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购物中心,鼓励按照3万平方的规模建设社区商业中心。(专栏四:西安市大型购物中心重点建设项目)5. 7 商业街(区)布局规划要点:商业街区是各级商业中心建设发展的基本形态,要把商业中心区商业街、专业商业街、特色文化商业街、综合型商贸街建设培育纳入各级政府商贸规划的任务当中,推进商业街认定评价管理,引导专业店、专卖店、特色休闲餐饮设施选择商业街区发展,促使商业街成为古都西安城市形象的名片。布局:主城区内重点发展培育20条购物名街、30条专业街、40条综合型商贸街区、50条特色文化商业街。2020年西安市主要商业街总长度达到810万米,营业面积达到400-500万平方米,主要商业街对全市商贸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布局方面,环城路至二环路的中心外缘带板块是城市中心商贸区向区域商贸组团过度的过渡区,处于中心商贸区的外围,是西安市综合性商贸街、专业街组成的城市街区经济集中发展区,呈现环形带状分布,共21条,如雁塔路IT街、文艺路轻纺街、长乐路服装街、朱宏路机电街等。皇城内发展购物名街和特色文化旅游商业街区网络,东西南北大街、解放路主干道重点发展百货店、品牌专卖店、著名餐饮店,组成名街名店名品格局,其余次干道、巷街发展特色商品、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曲江新区全力发展富有盛唐文化气息的文化休闲商业,打造大西安最具规模和仿古建筑艺术的文化商业区。其他景观及水系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休闲餐饮娱乐特色商业街,旅游景区内积极发展民俗文化及地方特产的商业街。文化旅游、休闲餐饮、特色商品商业街发展在建筑艺术、街区园艺、文化氛围、休憩设施方面要突出古城历史文化风韵。(专栏五:西安市商业街建设目录)5. 8 商贸功能区布局规划要点:发挥商贸功能区的市场集群、信息中枢、物流集散、价格形成、品牌会展功能,将商业功能作为提升西安市流通业整体实力和区域辐射力的核心抓手。以西安国家级物流节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动商品市场的整合、迁移和园区化、集约化发展,全市重点形成轻工服装、建材家居、五金机电、农产品等领域的商贸功能区,重点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显著的商品市场集群和要素市场,引导商务楼宇、会展设施、商务服务业向商贸功能区集聚。将商贸功能区作为整体加以规划发展,加速功能区内商品市场的硬件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研究对商贸功能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布局:形成以国际港务区现代商贸物流聚集区为龙头,草滩农产品流通中心(雨润全球采购中心)为特色,长乐路轻工服装商贸功能区、太华路建材家居商贸功能区、朱宏路五金机电商贸功能区、三桥汽贸流通商贸功能区组成的大西安商业功能区体系。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中国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升级改造:长乐路轻工服装市场集群、太华路建材家居市场集群、朱宏路五金机电市场集群。(专栏六:西安市商贸功能区建设与提升改造一览)5. 9 中心商务区(CBD)规划布局要点: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贸、金融、商务办公、企业和高端服务业总部最集中的区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承载,其强大的集聚功能、服务功能和交流功能,使得中心商务区成为一个城市的智慧中心和经济中心。中心商务区因其较高的开放兼容度和极强的集聚辐射力,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集聚资源、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因此也是大都市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的核心手段。积极将中心商务区(CBD)规划建设纳入西安商业布局当中,发挥中心商务区总部经济和产业服务功能,科学引导楼宇经济发展。布局:建设高新科技主导型、金融服务主导型、文化传媒主导型、商务服务主导型的专业性、功能性中心商务区。形成以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央商务区(CBD)、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总部经济区,曲江新区创建西安中央文化商务区(CCBD)、以文化传媒产业为特色的文化商务区,浐灞生态区创建西部金融商务区(BCBD)、以现代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聚集高地,碑林区创建长安路都市中心办公区(COD)、以中高端商务服务业为支撑的商务服务业集中区,经开区创建西安行政商务区(CBD)、以行政中心及对外交流为主的城市行政商务区。避免商务区盲目建设,突出功能差异。(专栏七:西安市中心商务区规划建设一览)5.10 地铁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要点:地铁交通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特征,轻松实现了人流的大规模聚集和转移,正日益对西安市民的出行方式、就业和生活、消费与旅游,乃至对城市空间结构、房地产发展、商业布局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当前西安地铁网线建设正加速推进,地铁商业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大事。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城市商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地铁商业资源开发及运营管理需要我们前瞻性、系统性布局设计,从而推动地铁事业持续发展。布局:西安地铁商业(设施)网点总体布局、重点发展的地铁商轴、地铁商圈规划布局。在地铁网线交汇的节点鼓励建设地铁上盖物业,发展地铁商圈经济,在地铁站厅内部适度发展便民便利商业网点。5. 11 商品交易市场布局规划要点:本规划所指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占地超过100亩或者室内营业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有上百家以上经营者入场经营,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统一经营管理,实行集中公开商品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消费品综合市场、农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类型。西安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以交易为核心功能,以设施现代化、交易信息化、管理标准化、集群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发挥资源聚集、信息集散、市场调节、价格形成、生产引导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商品交易市场投资立项、运行监测、市场管理、商贸统计制度。布局:控制发展区:二环内范围是批发市场的控制发展区;二环内不再新建生产资料市场和大型生活资料市场,引导二环内批发市场向外迁移;禁止在二环沿线、人口密集区和商业中心区建设任何批发市场。重点发展区:三环商业带为批发市场重点发展区,引导鼓励市内商品市场的迁移、改造、升级、新建。重点关注轻工服装、汽车贸易、建材家居、五金机电、农业生产资料五类商品交易市场投资发展,实施三环商业带市场壮大工程,培育20家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以上的骨干市场。引导发展区:国际港务区为商贸物流的集聚区,黄良、草滩、阎良为农产品流通的集中发展区。升级改造:文艺路纺织品市场、长乐东路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伞塔路自行车市场等,引导向三环商业带聚集。朱雀古玩市场引导向大雁塔、大唐西市等文化旅游区迁移。(专栏八:西安市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一览)5. 12 农产品流通体系布局规划 要点:聚集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农副业产业优势,发展西安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地位,大力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形成横贯东西,服务全国的西部农产品流通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积极筹建西北农副产品流通交易所。加强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整合迁建和升级改造,完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强化集散能力,承担对接全国、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作用。布局:一核五园。构建以大型农产品流通市场为起点,城区(县城)农贸市场为节点、社区(乡镇)菜市场为终端,连锁生鲜超市、社区网点为补充的统一、有序衔接、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实行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定点报备制度,建立以草滩生态产业园雨润全球采购中心为核心,发展(北)浐灞禾和农副果品物流中心、(南)长安黄良农产品物流中心、(西)大兴新区方欣商圈、西三环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中心、(东)临潼西北农产品物流中心五大园区,引导大型农产品流通朝着定点区域聚集发展,限制乃至禁止农产品流通市场散乱无序发展和盲目建设。(专栏九:西安市农产品流通市场重点建设项目)5.13 商贸物流基地布局规划要点:本规划所指的商贸物流基地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集中建设的商贸物流设施群或物流企业集结地。西安市以建设全国物流节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发展园区型物流聚集区和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以核心物流园区为基地,以专业流通配送中心为承载,以信息化为手段,以骨干企业为实施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布局:三大园区、五个中心。核心发展国际港务区物流聚集区、六村堡空港物流中心两个物流基地。重点发展纺织城纺织品物流中心、三桥汽车物流中心、草滩果品物流中心、大兴(北石桥)生活资料物流中心、京东西安高新西北区域总部和西北运营中心基地。引导鼓励物流向三环外发展,限制三环内建设货运型物流基地,禁止高污染、高危险物流项目(能源类、重金属回收类)在主城区内投资建设,禁止在交通枢纽1000米内范围建设物流项目。6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