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消防知识培训 .doc

    • 资源ID:3691081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防知识培训 .doc

    一. 火灾的分类: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1) 自然火灾:指建筑物或可燃物遭受台风、地震、雷电等自兢现象侵袭高热引起火成灾。特点:无法预防、不可抗拒、而无责任。 (2)过失起火成灾:指责任人麻痹大意、不负责任、违反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或机械操作规程,致使物质引燃起火成灾。特点:可以预防而没有防止。(3) 故意纵火成灾:指敌对势力或破坏分子乘机放火成灾。特点:蓄意破坏、够成放火罪。 二. 预防火灾的重要性:火灾具有很大破坏作用,它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烧毁大量物资和建筑物,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事故,影响人民正常生活,为了有效地和火灾斗争,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财产生命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第四章第19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的时候,都应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扑救,起火单位必须及时组织力量,扑救火灾”。根据火灾试验表明,从起火后至火势越过房窗向外蔓延所需的时间为5-7分钟,随即转入最猛烈燃烧阶段,火灾最高温度可达1000以上,。由此可见,起火后5-7分钟内是及时扑灭初期火灾的最有利时机,要在这个有利时机及时扑救火灾,公安消防队难以做到,这就是提出要“起火单位必须及时组织力量,扑救火灾的根本原因”。及时,就是要求单位的负责人在起火后5-7分钟内组织好职工进行扑救火灾。组织:就是先控制后灭火的战术原则,堵截包围、内外夹攻,上下合击,重点突破,逐步逐片消灭的战术方法,组织本单位职工完成好报警,灭火、救人、疏散物质、防爆、防塌、排烟、救护、警戒等任务。三. 燃烧常识(一) 燃烧的必要条件1. 可燃物。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如:固体的木材、纸张等;液体的汽油等;气体的氢气、煤气等。2. 助燃物。凡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如:空气中氧,以及各种氧化剂。3. 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的燃烧的热能源(足够的温度和热量),叫着火源。一般有明火、灼热物体、电火、雷击等。(二) 燃烧原理在消防方面的实际应用1. 防火。防火的一切措施,都是以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为目的,其基本方法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 控制可燃物。如以难燃或非燃材料代替易燃材料,对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加强通风、排气、排除或减少爆炸混合物的形成和数量、对可燃气体、易燃液体采用容器密闭,管道输送;对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采用分仓、分堆存放保管等。 隔绝助燃物。容器真空排除空气中的氧;充入惰性气体等。 消除着火源。隔离控制火源,严禁烟火。2. 灭火。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结合在一起的燃烧三个条中一个或两个条件为依据的。灭火基本方法有: 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不燃烧的物质分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这样可使火源孤立,由于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如关闭可燃气体阀门,使可燃气体不再进入燃烧区;拆除与可燃物相连的易燃建筑物等都是利用隔离的原理灭火。 窒息法:阻止助燃的氧化剂进入,使可燃物质因缺乏氧化剂而停止燃烧。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汽等惰性气何灌入着火的容器中,笼罩起火物,封闭着火的建筑物的门窗和设备的孔洞;用湿棉被、黄砂等覆盖在燃烧物的上面,都是利用窒息法灭火。须注意,因炸药不需外界供氧即能燃烧与爆炸,所以窒息法对炸药不起作用。 冷却法: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其降到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如果水或干冰等冷却灭火剂喷到燃烧物上即可起冷却作用。 化学抑制: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反应中起抑制作用而使燃烧停止。.(三). 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是指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时,生成不能再燃烧的产物,如二氧化碳等叫完全燃烧产物;生成的产物能继续燃烧的(第二次燃烧)叫不完全燃烧产物。如一氧化碳。在各种塑料、人造化学纤维广泛应用,从宾馆、酒店、茶楼、商场装饰到家庭用品,举目皆是。然而,这些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使人中毒、薰倒窒息而死亡或因此而不能逃生,然后被烧死的,屡见不鲜。 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无色、无味、有强烈毒性,难溶于水,比重为0.97。空气中含量0.5%时,人呼吸半小时有死亡危险;1%时,吸气数次,便会失去知觉,12分钟便可毒死亡。 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比重为2.2。它能刺激眼睛的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当空气中含量0.05%时,人在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 氯化氢。有刺激性气体,它是金属和非金属含氯化物遇水分解产物。如含氯的杆脂及其塑料制品,在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气体。它具有酸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引起人的上呼吸道炎和下呼吸道水肿。 硫化氢。有强烈的臭蛋味、无色、可燃。人长时间接触具有毒害细胞作用。当空气含量0.02%时,强烈刺激眼睛、鼻孔和气管;0.10.3%,人吸入时中毒死亡。 氮的氧化物。主要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毒。硝酚、硝酚盐类分解,硝化纤维燃烧后产生的。在空气中含0.10.48%时,短时间的刺激人的气管,长时间有生命危险。

    注意事项

    本文(消防知识培训 .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