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学前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ppt

    • 资源ID:3678959       资源大小:12.74MB        全文页数:3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前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ppt

    学前心理学,1,PPT学习交流,学前心理学课程体系,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2,PPT学习交流,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1、心理过程(基础作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应用实验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产生。,3,PPT学习交流,二、人的心理实质(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唯心主义观点:心理即灵魂。唯物主义观点:早期认为是由心脏决定的。后期认为是由脑决定的。(二)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基础(即人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1、脑的结构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最发达的是大脑。2)大脑皮层分为四个部分,即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其中额叶是最新发展起来的部分。,4,PPT学习交流,2、人脑的机能1)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储存和提取各种信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皮层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是具体信号,包括各种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刺激物等。二是抽象信号,如人类的词语。总之,心理现象就其产生而言,是两种现象的有机结合。,5,PPT学习交流,(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反映内容 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她们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但是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举例:狼孩等。2、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反映形式 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小结:人的心理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6,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0-6、7岁)心理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包括:(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三)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7,PPT学习交流,二、内容:有人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三个W:What?When?Why?(一)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三)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8,PPT学习交流,三、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解剖生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9,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能够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2、为辩证唯物论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3、是人类发展的需要,10,PPT学习交流,(二)实践意义:1、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为儿童医务、儿童文艺、儿童玩教具设计等应用领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3、为父母亲提供教养孩子的心理学知识,11,PPT学习交流,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原则 客观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12,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1、定义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13,PPT学习交流,(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14,PPT学习交流,(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儿童心理学的课题,比较多地集中于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这种类型的研究称差异研究。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查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15,PPT学习交流,(四)双生子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6,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研究学前心理的具体方法(一)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1.定义:就是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儿童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从而判断儿童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2.类型:(1)从时间,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2)从范围,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3)从规模,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17,PPT学习交流,3.观察法的实施 确定要观察的问题 制定观察计划 选择观察内容 设计观察提纲 进行观察 观察记录的程序和格式 观察记录的语言 观察者的反思 撰写观察报告,18,PPT学习交流,案例:“师生接触”观察记录表,19,PPT学习交流,20,PPT学习交流,21,PPT学习交流,(二)实验法1.定义: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2.类型(1)自然实验法:在儿童的自然活动中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2)实验室实验:就是在具有专门装置的实验室中利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22,PPT学习交流,(三)测验法:用编制好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测验法的使用必须具备的两个要求: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某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23,PPT学习交流,如:婴儿的智力测验: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69年)测量2个月至2岁半的婴儿。它包括:心理量表;动作量表;婴儿行为记录比纳西蒙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B量表)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1967年),24,PPT学习交流,(四)调查法包括问卷法、谈话法 1、问卷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以书面形式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让被试回答。2、谈话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者让儿童做一个简单的演示,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其心理特点。,25,PPT学习交流,(五)作品分析法:这是了解儿童心理的辅助方法。儿童的作品有作业、绘画、手工、日记等,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分析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兴趣、能力和性格等。,26,PPT学习交流,27,PPT学习交流,28,PPT学习交流,29,PPT学习交流,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方法学习儿童心理学要关注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学习。关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运用主题讨论进行学习。认真做好读好笔记。课后思考题要重视。,30,PPT学习交流,作业:谈谈你对学前心理学的认识?(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有什么感想/悟、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有什么影响等等)要求:800字以上,31,PPT学习交流,第三章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32,PPT学习交流,二、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1、稳定性的表现:儿童的大脑发育有一个稳定的顺序和阶段,它是从后向前发展的。人类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顺序性,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大脑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33,PPT学习交流,2、可变性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儿童所生活的时代不同,也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也会有所变化。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34,PPT学习交流,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现行阶段的划分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阶段的划分1、婴儿期(又称乳儿期):01岁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月 婴儿早期:06个月 婴儿晚期:6-12月,35,PPT学习交流,2、先学前期(前幼儿期):1-3岁3、学前期(幼儿期)3-6岁 幼儿初期:3-4岁 幼儿中期:45岁 幼儿晚期:56、7岁4、学龄期:6、7-18岁 学龄初期:6、7-11、12 学龄中期:11、12-14、15 学龄晚期:14、15-17、18,36,PPT学习交流,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一)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我们把可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称为危机期,37,PPT学习交流,(二)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错过这个时期就很难形成,这个使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迅速发展的时期就是关键期。(三)敏感期或最佳期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38,PPT学习交流,(四)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称为儿童的第一水平,后者称为第二水平。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的,同时,每一时刻又都在发生变化;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好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学。,39,PPT学习交流,第二节学前期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一、人生第一年,婴儿期或 乳儿期(0-1岁)(一)初生到满月1、适应新生活2、依靠无条件反射呼吸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40,PPT学习交流,收缩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身体直向反射;,41,PPT学习交流,3、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4)心理的发生 4、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1)认识世界的开始(2)人际交往的开端,42,PPT学习交流,(二)满月到半岁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2、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动作混乱阶段无意抚摸阶段无意抓握阶段手眼不协调的抓握手眼协调的抓握。4、开始认生。,43,PPT学习交流,(三)半岁到周岁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a.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c.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远近规律)d.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e.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无有规律)。,44,PPT学习交流,(2)坐、爬、站、走的发展 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612个月期间学习的,45,PPT学习交流,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2)双手配合。(3)摆弄物体。(4)重复连锁动作。3、语言开始萌芽4、依恋关系日益发展,46,PPT学习交流,二、13岁(先学前期)(一)学会直立行走(二)使用工具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47,PPT学习交流,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四)出现独立性,48,PPT学习交流,三、36岁(一)34岁(小班)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49,PPT学习交流,(二)45岁(中班)1、更加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50,PPT学习交流,(三)56岁(大班)1、好问、好学2、抽象思维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知方式4、个性初具雏形,51,PPT学习交流,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最初发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感知觉。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出生以后就有了感知觉。,52,PPT学习交流,二、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儿童最初的2年,即言语形成之前,主要依靠感知觉来认识世界。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以感知和思维相比,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然占有优势。,53,PPT学习交流,总之,在幼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幼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它出现早,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达到成人水平。,54,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感知过程必须从对所感知对象的分析或分解开始。儿童最初的感觉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已带有分化的成分。但是分化性很差。,55,PPT学习交流,(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儿童出生后已经开始有不同感觉器官的协调活动,如视与听、触与视等组合而成的知觉。出生后第一年,对时间和空间的知觉,对整个事件、物体和场所的知觉迅速发展起来。学前期,这些复合和复杂的知觉也有较大发展。(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感知过程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既能对客体进行细致的分化,又能分清主要和次要,并且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的反映,把主次特征组成系统。,56,PPT学习交流,(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儿童的感知从一开始就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不断增长,儿童感知的目的方向性不断增强。(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感知过程分化和综合水平的提高,感知过程系统性和目的性的增强,儿童感知过程的效率逐渐提高。,57,PPT学习交流,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儿童一出生就有感觉,如新生儿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这些是生理性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儿童最初的感觉是无条件反射。在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很低。,58,PPT学习交流,(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水平逐渐提高。2岁左右,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性逐渐向思维的概括性过渡(三)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岁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提高,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59,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一、视觉的发生与发展(一)视觉的发生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个体视觉可能在45个月的胎儿期内已经发生。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出生后便能立即察觉眼前的亮光。新生儿还能区分不同明度的光,只是敏感性远低于成人。,60,PPT学习交流,(二)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视力主要依靠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61,PPT学习交流,新生儿的晶状体不能变形,不能聚焦,因而投射到婴儿视网膜上的形象比成人模糊。即便是从近处看人的面孔,也是模糊的。,62,PPT学习交流,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是视敏度迅速发展的关键期。2岁儿童的视敏度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45岁以后视力趋于稳定。要注意: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文字图画要大些,教室采光要足,这样有利于幼儿视敏度的发展。父母和幼儿工作者要注意了解视力有障碍的儿童。,63,PPT学习交流,儿童视力减退的原因(了解)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与近视有密切的关系;光线照明不足或光线过分强烈;儿童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合适,读写姿势习惯不好等;缺乏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不注意及时休息等;,64,PPT学习交流,2、颜色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称辨色能力。颜色视觉与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有关。新生儿是看不见彩色的。在他们的眼里,世界被知觉为黑、白、灰的世界。一般认为,儿童从3、4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65,PPT学习交流,5岁的儿童基本能区别各种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掌握颜色顺序是:基本色混全色颜色名称。幼儿对颜色的辨认,主要在能否掌握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66,PPT学习交流,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一、儿童听觉的发生(一)胎儿听觉的发生5、6个月胎儿就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他们对不同的乐声有不同的反应;(二)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正常健康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67,PPT学习交流,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 缪尔和菲尔德(1978)做了一项实验,把玉米粒装在塑料瓶子里,摇动瓶子,发出响声,全部新生儿在大多数试验中,都能把头转向声源。出生后半个月,听觉与视觉就能协调。,68,PPT学习交流,三、幼儿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增长,在学习语言、接触音乐环境和接受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迅速发展。幼儿中期,儿童可以辨别语言的细小差别;幼儿晚期,儿童基本上能辨别本民族语言所包含的各种语音。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69,PPT学习交流,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一、儿童触觉的发生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70,PPT学习交流,二、口腔的触觉孩子出生后,不但有口腔触觉,而且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可以说,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71,PPT学习交流,三、手的触觉探索(一)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儿童出生就有本能触觉反应。儿童出生后,有本能的触觉反应,比如,抓握反射就是手的触觉的表现,72,PPT学习交流,(二)视触的协调 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亦即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活动的出现,是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大约出现在生后5个月左右。,73,PPT学习交流,四、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婴儿期也已经出现听觉和触觉的协调。不满6个月的婴儿,其听觉对手的动作的指导比视觉记忆更为正确。,74,PPT学习交流,五、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极低,痛觉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高。新生儿存在痛觉,但痛觉感受性较低,而且反应时间也较长。,75,PPT学习交流,六、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动觉,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觉,也就是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感觉。动觉的发展使婴幼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系统训练有利于提高动觉感受性。注意: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较晚,对幼儿写字、画画等活动的精确性不能要求过高。,76,PPT学习交流,第六节 学前儿童对物体的知觉,一、学前儿童形状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1、范茨与视觉偏爱 范茨用视觉偏好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爱。结果发现:(1)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即婴儿更喜欢看复杂的图形。(2)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3)婴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或角。,77,PPT学习交流,2、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12月的婴儿还不能把视觉刺激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34个月能知觉到形状;9个月能把近似轮廓的光点知觉为形状;12个月能根据有限信息建构图形;3岁儿童基本上能根据范样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78,PPT学习交流,上:出生三周的儿童喜欢看左边构图简单的大格子棋盘,出生8-14周的儿童更喜欢看右边构图复杂的小格子棋盘。下:左边的有黑白格,右边是一个灰色、无对比性的图形,出生几周的新生儿明显地喜欢看左边那个像棋盘的、对比性大的图形。,79,PPT学习交流,我们成年人可以看出,一个正方形处在图形的中间,虽然并没有边线。7个月的儿童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80,PPT学习交流,仔细看,a图像一个走路的人,b图是a图的颠倒,c图则什么都看不出来。心理学家的实验发现,9个月的儿童就已经能够看出这个“走路的人”!,81,PPT学习交流,幼儿辨别图形的难易程度:圆形 正方形 半圆形 长方形 三角形 五边形 梯形 棱形 幼儿对形状的知觉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名称在后 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的很快,小班:已能辨别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中班: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把两 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大班:能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和圆柱形等,并能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纸片折成三角形。,82,PPT学习交流,二、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对图形大小判断的正确性,必须依靠图形本身的形状而定,知觉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物体比较容易,知觉形状差异较大的物体比困难 如幼儿判断圆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小比较容易,判断椭圆、长方形和菱形的大小比较困难。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在一定背景条件下,婴儿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3岁的儿童能按照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和小皮球。67岁的儿童大多数能用视觉从一堆积木中指出大小相同的。,83,PPT学习交流,三、幼儿对物体属性感知标准的掌握所谓感知标准,是指社会上通用的感知物体的范型和尺度。比如,几何图形,是人们通常用以作为感知物体形状的标准;基本颜色,是社会上通用的感知物体颜色的标准。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属性的知觉发展到了系统化阶段。幼儿在前几年所积累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学会按社会通用的感知标准去反映物体的属性。,84,PPT学习交流,第七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一)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前后、左右、上下及东、南、西、北的知觉。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儿更多的依靠视觉、听觉及动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85,PPT学习交流,3岁的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的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86,PPT学习交流,(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距离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婴儿很早就有深度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87,PPT学习交流,他们设计了一个“幻觉悬崖”,悬崖是一块盖着玻璃的平板,板上方格图案的设计使“悬崖”的一边形成一种深度的错觉,另一边没有错觉。实验中,婴儿在没有错觉的一边很快就爬过去了,但是他们不肯向看上去有深度的那一边爬过去,甚至,他们的母亲站在那边招呼他们过去时,婴儿也拒绝爬过去。实验说明了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88,PPT学习交流,经验对距离知觉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沃克(1978)的研究表明,孩子开始学习爬行的年龄,影响深度知觉的发展。1013个月才开始爬行的幼儿,其深度知觉与正常的79个月婴儿相似,因为他们积累的经验太少。小婴儿常常爬到床边,并掉在地上,大婴儿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也是与经验有关。,89,PPT学习交流,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特点: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47岁儿童感知时间是顺序是,最早感知的是一日中的早中晚,然后是感知一周内的时序,最后是认识一年四个季节的时序。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物相联系。生活制度在幼儿对时间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90,PPT学习交流,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儿童先理解的是“天”和“小时”,然后是“周”、“月”、“分钟”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元。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昨天”、“明天”。先理解“现在”,再理解“已经”和“就要”。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91,PPT学习交流,5、幼儿常常不能把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常常用事物的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皮亚杰实验:两只机械蜗牛的运动。给幼儿看桌子上放着的两个机械蜗牛,实验者同时使两个蜗牛启动爬行,其中一个蜗牛爬得快,另一个蜗牛爬得慢。当快的蜗牛已经停止时,慢的蜗牛还在爬,可是最终仍没有赶上快的蜗牛。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能正确的再现究竟是那个蜗牛先停下。大部分幼儿都说慢的蜗牛先停止,因为它走的路程比较短。,92,PPT学习交流,在皮亚杰的实验里,4.55岁的儿童还不能把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区分开来;56.5岁的儿童开始把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分开,但仍然不完全;78.5岁的儿童才最后把时间与空间关系分别开来。在幼儿教育中要注意:幼儿的时间知觉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有规律的幼儿园活动能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通过讲故事,可以使幼儿掌握从前、古时候、后来、很久很久等有关时间的词汇。,93,PPT学习交流,第八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观察的发展(一)观察的目的性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知觉和观察常常容易受到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干扰。到了中大班,开始能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观察。(二)观察的持续性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容易转移注意对象,这与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关。,94,PPT学习交流,(三)观察的细致性幼儿初期,观察的细致性较差,只能观察到事物粗浅的轮廓,只能看到面积大的和突出的特征。而到了中晚期,观察逐渐细致,能从事物的一些属性来观察,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来观察,不再遗漏主要部分。(四)观察的概括性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幼儿初期,在观察中得到的是零散的、孤立的现象。中晚期能够有顺序的观察,从而获得事物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95,PPT学习交流,(五)观察方法 幼儿的观察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的,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的知觉活动。幼儿观察方法的特点:1、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序性的观察发展。2、幼儿掌握观察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如指导不当,反而阻碍幼儿观察的发展。3、成人的指导语,往往影响幼儿观察图画的水平。,96,PPT学习交流,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二)激发观察兴趣那么幼儿喜欢观察什么呢?1、喜欢活的、动的东西,不喜欢静的东西。2、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不喜欢无色彩或不鲜艳的东西。3、喜欢大而且清晰的物体和图像。4、喜欢新奇的、未见过的事物。(三)教给幼儿观察方法(四)运用多种感官观察,97,PPT学习交流,感知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一、适应现象是指感觉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如光适应现象、暗适应现象,嗅觉适应现象二、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包括先后对比(继时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98,PPT学习交流,1、先后对比:如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觉苹果发酸;尝过苦味之后再和纯净水,会感觉纯净水是甜的。所以,为幼儿准备膳食要考虑味觉的对比现象。2、同时对比:比如,灰色的图案方在白色的背景上,显得比较暗一些,放在黑色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这叫明度对比或色彩对比。教学过程中,考虑到颜色对比,可以使教室的美术装饰互相衬托,让幼儿看得更清楚。,99,PPT学习交流,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则不易被区分。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婴幼儿爱看活动的东西,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尽量的使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幻灯、录像等活动教材,帮助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100,PPT学习交流,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在绘图时,要保证图形之间的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使幼儿易于区分。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有些直观材料光让幼儿自己观察不一定能获得好的效果,如果加上教师讲解,幼儿就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师运用直观材料时,必须与教师正确的言语讲解结合起来,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便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101,PPT学习交流,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试分析下面儿童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有一名男孩,5岁半进入小学二年级,成绩优异,6岁半在围棋大赛中名列前茅。他2岁时玩积木可以连续玩上几个小时;2岁后,看图书都能坚持半天不分心;入学以后,上课注意听讲,不做小动作。,102,PPT学习交流,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复习)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主要特征。指向性: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能使人有选择地反映事物,从而获得清晰印象。集中性:指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或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即心理活动在一定方向上的强度和紧张度。,103,PPT学习交流,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动作的出现2、无关动作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反映并接受更多信息。2、维持功能,使儿童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3、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变化,调整行为,为应付外来刺激作相应准备,从而能更好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104,PPT学习交流,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注意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呢?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第二、注意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活动前,注意可以“激活”儿童的意识,使之进入活动的准备状态;活动中,则可以保持“警觉”,使精力始终指向活动任务,加强与完成任务有关的行动的力量。大量调查表明,婴幼儿在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的,不见得都是智商很高的孩子,而往往是注意力发展水平较好的孩子。,105,PPT学习交流,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注意与知觉的关系特别密切。首先,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其次,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106,PPT学习交流,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没有注意的知觉,一般只进入短时记忆的水平,不能进入长时记忆。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注意能加强行动力量和坚持性。幼儿只有在集中注意时,才能坚持某一行动。,107,PPT学习交流,五、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注意是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注意的范围、稳定性、分配、转移等品质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习的效果。,108,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定向性注意指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就是最初的定向性注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109,PPT学习交流,(二)注意选择性的发生发展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少的现象。选择性注意在新生儿时已出现,其发展表现在两方面: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注意的选择性最初取决于刺激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向为刺激物对儿童的意义,即满足儿童需要的程度。,110,PPT学习交流,2、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注意的事物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是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复杂化。,111,PPT学习交流,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对比、运动变化、新异性。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对无意注意有影响。,112,PPT学习交流,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注意。儿童在2岁以后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幼儿期开始发展。有意注意依赖于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有:(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5)良好的意志品质。,113,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新生儿的注意,一、新生儿定向反射的表现新生儿已经出现注意。注意,从它的发生来说,是一种定向反射。外来的新刺激或环境中特别明显的刺激会引起婴儿的全身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定向反射。婴儿的全身反应是研究注意的极重要的指标。因为,第一,定向反射是婴儿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第二,对这些生理指标可以直接测量,不需要用语言报告,而婴儿是没有能力用语言报告自己的心理内部活动状态的。,114,PPT学习交流,常用的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一)觉醒状态(二)习惯化(三)心率变化(四)瞳孔扩大(五)吸吮抑制研究婴儿的注意,一般依靠多种指标。,115,PPT学习交流,二、新生儿注意的选择性 新生儿已对刺激物有一定的选择性反应。黑斯(1980)提出,新生儿总是在积极寻找信息,而不是消极等待外界环境去推动他的心理活动。其他研究也表明,新生儿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偏爱。如:1、对简单鲜明图案的偏好。2、对人脸的偏好。,116,PPT学习交流,第四节 1岁前儿童的注意,一、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倾向婴儿注意的选择性带有规律性的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力面,也称为视觉偏好。(一)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婴儿注意的选择,有以下偏好: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4.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5.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得刺激物。,117,PPT学习交流,(二)婴儿注意选择性的变化头三个月婴儿对简单几何形体的注意有两个明显发展趋势:1.从注意局部轮廓到注意较全

    注意事项

    本文(学前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