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课件.ppt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本讲的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概念、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定的语法条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判别,以及前置类型的辨别。,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从古到今变化不大。但是,古代汉语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另外,在古汉语里,由于需要加以强调或由于习惯,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就是所谓的宾语前置。甲骨文中由于语序很不固定,宾语的位置很灵活,往往可以置于动词之前,特别是代词宾语,先秦汉语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一点。,1、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因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而前置,“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后 句疑问代词“孰”充当动词“令”的宾语而前置。“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参考: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才能前置,如果宾语是名词或以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名词性词组,则一般不能前置。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帝曰: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洛阳。”史记三王世家)在上古汉语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比较严格的,有人视为一种语法规则,尽管有例外,但极少。,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这类必须包含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等。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在“莫之许”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许”的宾语而前置。“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则未之闻也。”(论语卫灵公)在“未之闻”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闻”的宾语 而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格。例如,同样是在诗经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有的前置,有的则不前置: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这类前置的宾语前还常加上副词“唯”字表示限制范围,构成“唯之”或“唯是”的格式。,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庄子达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都是前置宾语。5、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一言”为“以”的前置宾语。“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辨别“前置”和“倒装”,所谓“倒装句”,指的是谓语位于主语之前的句式。比较多见的是两种情况:,一是表疑问的句子,如:“谁与,哭者?”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哭的人是谁啊?),二是表感叹的句子。如:“大哉,尧之为君!”通常句式是“尧之为君大哉!”(尧作为一个君长真是伟大啊!),这种句式也叫做主谓倒装句。由于古代汉语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因此就把谓语处于主语之前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它是强调谓语的一种修辞手段,即出于表达的需要而把谓语临时提到主语之前来。,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它是一种正常的语序,决不是什么“倒装”。因此必须把“前置”和“倒装”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区分开来。,小结,课堂授课环节:课本P289-297页内容。网络教学环节:http:/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