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一古书的注解课件.ppt

    • 资源ID:3676596       资源大小:2.27M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一古书的注解课件.ppt

    古书的注解标点与翻译,【教学目的】本章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书注解的类型;掌握古书注解的常用术语;学会利用古注阅读古书。了解什么叫句读及标点古书的原则与要求,掌握标点古书的方法,了解古文今译的原则,能正确标点和翻译文言文。【教学重点】古书注解的类型、训释的术语;古书标点、翻译的基本要求与训练。【教学难点】古书注解的阅读与区分、古文标点、翻译的基本功【教学方法】讲授与提问结合【所用课时】6课时,古书的注解,【教学内容】一、古书的注解与训诂、训诂学:二,古注出现的原因,作用,意义三、古注的源流及历代名家注。四、古注的体例、内容五、古注的方法六、古注的术语(名词)七、阅读古注应注意的问题八、如何利用训诂方法解释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古书注解与训诂、训诂学:,古注,古代叫训诂,它同音韵、文字构成古代文献语言学的一个整体。说文言部:“训,说教也,从言,川声。”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曰训。”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训诂与训诂学定义,训诂:对古代文献所作的一切解释、说明工作都可称之为训诂。训诂学:以古代书面语言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任务)培训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障碍。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训诂的体制和义例、方式和方法,原则和运用,以便更好地指导训诂以及与此相关的古文教学。古籍整理,词典编纂等工作,以体现其系统性、实习性、综合性特征的应用科学。,古注出现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洪诚说:“训诂起于语言之变。”A、历史与语言隔阂的原因。例如:(1)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刘熙注:“折枝,若今之案摩也。”朱熹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谬),(2)秦韬玉贫女:“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险梳妆。”唐诗选:“俭,俭朴”,“时世,当代”当为:爱也,时世:时髦,险:怪异。(3)诗小雅采绿:“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方言“詹,至也。楚语也”(4)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家家养乌龟,顿顿食黄鱼”。尔雅义疏:鸬鹚,蜀人畜以捕鱼。,(5)逸书光殷:“武王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孔晁注:“轻吕,剑名”汉书作径路,匈奴的宝刀。(6)周礼有翻译官叫“象胥”、国语称为舌人。周秦有“遒人”,即“行人”之官,每年出外采访代语方言。(刘歆与杨雄书),B、表达的需要,公羊传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重大之辞大也。墨子:“梦者,卧而以为然。”韩非子有解惑喻老,荀子有“天论、礼论、乐论”。,2、古注作用与意义,古注可靠。如诗经,古注有毛传、郑笺、朱熹诗集传、(元)马瑞辰毛诗传笺通解。今注之源。(1)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安国尚书大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十人: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及文母。”,(2)左传隐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3)论语:(子)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孔颖达论语注疏:“邦君,诸侯也;屏谓之树,人君别内外于门,树屏以蔽塞之,大夫当以帘蔽其位耳。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于坫上,大夫则无之。今管仲亦有反爵之坫,僭滥如此,是不知礼也。”,3、古注源流沿革,A、古注是层加式的。春秋三传杜预集解 孔颖达正义 刘知几史通:“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孔子既着春秋,而丘明受经作传。盖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后人。或曰:传者,传也;所以传示来世。案孔安国注尚书,亦谓之传;斯则传者亦训释之义乎。”,毛传:毛亨对诗经的注释。“传”指阐明经义。,郑笺:郑玄对诗经的注释。“笺”有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孔疏:孔颖达对诗经原文以及毛传、郑笺等的注释。“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注释,也叫做“正义”。,B、古注的发展,先秦萌芽时期。尔雅产生为标志。两汉唐。初兴到保守。(汉学)十三经注疏集大成;宋元明。改革到衰落。(宋学)朱熹;陆九渊的“六经皆我注脚”;清复兴到鼎盛。(复兴汉学)。王氏父子、四大家、新十三经注疏。近现代从打倒到再复兴。,古注的别称,古注名目繁多。如:故、训、传、记、注、解、笺、章句、集解、校注、说、诠、述、学、订、校、考、证、征、集传、隐、疑、义、间诂、义疏、疏证、音义、正义、音训、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等等。,(一)传“传”最早用于对经书的注解。秦汉之际,人们把儒家的易、书、诗、礼、乐、春秋等著作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例如“毛传”就是毛亨对诗经的注释,“孔传”是孔安国对尚书的注释。另外,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也被认为是对春秋经的解说,所以都也称“传”,但是这和我们一般所说的用于注释的“传”性质不同。,(二)笺 东汉时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对诗经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的注解称为“笺”。“笺”本来有补充和订正毛传的意思。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在诗经周南关雎“郑氏笺”下注云: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余经无所遵奉,故谓之注。”郑玄所以称笺不称注,有进一步“表明毛意”,“遵畅厥旨”,且有表示自谦的意思。但后来所谓的“笺注”、“笺证”都只是“注解”的意思,不一定限于对别人的注的阐发与补充。,(三)注 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一般不称“传”而称“注”。注,流注、著明的意思,用在注释古书时,是指使文意如水之流注,畅通明晓。另外,“注”还可以是古书注解的通称,如十三经注疏的“注”,就包括“毛传”和“郑笺”。,(四)疏“疏”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注解方法。它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古人的注解作注解。“疏”是疏通、疏解之义,因此“注疏”通常都是先注后疏。例如周礼注疏是汉郑玄作注,唐贾公彦疏;尔雅注疏是晋郭璞作注,宋邢昺疏。(五)正义“正义”的意思是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疏”也可以叫“正义”,如孔颖达五经正义,就是为五经分别作的疏。因为这是孔颖达奉皇帝之命作的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材料,所以称“正义”。,(六)章句“章句”是离章辨句、分析章节句读的意思,它是在训释名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注释方式。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句意,分析其中的含义。章句于每章之末还有章旨,总括该章主旨。如 汉赵歧孟子章句在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后注:“章指:言神农务本,教于凡民。许行蔽道,同之君臣。陈相倍师,降于幽谷;不理万情,谓之敦朴。是以孟子博陈尧舜上下之叙以匡之也。”,(七)集解、集注、集释 此三者都是汇集众家之说(有时也加上自己的注解)的一种注释方式。这是一种集大成的工作,它汇集众家之说,省去了人们的翻检之劳。如 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等。,古注的体例 要想利用古人的注解来阅读古书,就应该首先掌握它的基本注解体例。古人对古书的注解首先是从训释经书开始的。起初,可能由于各训释者学有师承,众家并出,不敢自专,各种注本与经别行,自成一书。约从东汉开始,为了阅读方便,方有经注合一的经注本。经注合一的注本,一般采用正文单行大字排列,注释双行小字列于正文单行大字之后的体例。古注分两类:随文注疏;释词专著。,随文注疏的分类:传注体、注疏体、集解体共同点:a、多收集众家之说亦为一体,查一书而众说必得。b、形式上,都是正文与注文夹杂,以单双行区分。不同点:a、传注体重在词句,勾通原文词义。注疏体重在阐发章句旨趣。贯通上下文意,疏不破注。集解体重在罗列众说,时下己意。b、文字繁简不同,传注最简略,集解正义最复杂。诗经鄘风相鼠为例谈经书注疏的体例。,古注的内容:以诗毛传为例,A、解释题意:1、关睢:“是以关睢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睢之义也。2、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 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3、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4、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吞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如大鼠也。”,B、离析章句:“关睢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C、说明章旨:豳bn风.东山序:“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也,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D、解释词义:1、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毛传“遵,循也”“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枝曰条,干曰枚”。2、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行”。传:“行,行道也”。3、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传:“雍雍,雁声和也。”4、大雅文王:“有周不显。”传:“有周,周也。不显,显也”。,E、解释语句1、君子偕老:“鬓发如云。”传:“如云,言美长也。”2、绿衣:“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传:“古之君子,实得我之心也。”3、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po)。”传:酌之用匏,俭以质也。”,F、记述典章制度1、周南葛覃:“言告师氏”。传:“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容,妇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祖庙既毁,教于宗室。”2、左传隐公元年:“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杜预注:“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G、引证故事、史实。小雅巷伯:“哆do兮侈ch兮,成是南箕。”传:斯人自谓辟嫌之不审也。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平旦而蒸尽,屋而继之。自以为辟嫌而不审矣。如其审者,宜若鲁人然。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男子不六十不间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曰:“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是也。”,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传:古公处豳,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君子不以其所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于无君?”去之,逾梁山,逸于岐山之下。豳人曰:“仁人之君,不可失也。”从之如归市。,古注的方法,张之洞輶轩语语学:“汉学所要者二:一音读训诂,一考据事实。音训明,方知此学为何语;考据确,方知此物为何物,此事为何事,此人为何人,然后知圣贤此言是何意义。”,训诂方法,1、声训:即用声同声近的字进行解释。A、声训的方法。a、利用形声字。论语:政者,正也。荀子:君者,群也。尔雅:古,故也;诰,告也。说文:夹,大合祭先祖亲疏远近也。释名:颊,夹也,面旁称也,亦取挟敛食物也。皮,被也,被覆体也。消,削也,言减削也。涧,间也,两山之间也。,b、利用音同音近字。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坎,陷也。孟子:洚水者,洪水也。说文:天,颠也;旁,溥也,祈,求也。释名:广平曰原,原,元也;烦,繁也,物繁则相杂挠也;星,散也,列位布散也;日,实也;月,缺也。,c、利用同形字。诗大序:风,风也。孟子滕文公:彻者,彻也。周易:比者,比也;蒙者,蒙也。,B、声训作用,a、追溯语源,探求同源词。如:上文的“政”和“正”、“诰”和“告”、“夹”和“合”、“挟、颊”与“夹”、“涧”与“间”、“烦”与“繁”。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b、求本字 尔雅:樊,藩也;粤,于也。诗郑风扬之水:“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毛传:“迋,诳也。”论语阳货:“阳货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归,馈也,时,待也。小雅斯干:“秩秩斯干。”毛传:“干,涧也。”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毛传:“调,朝也。”朱子语类:“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皆其生时所禀气数如此定了。”集韵:“厕,侧也”。,C、声训的弊端,一、不直观。如:天,颠也;颠,顶也;天,显也;天,坦也。山,产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二是太随意。如:地,施也;地,低也。霾,晦也,海,晦也。释名:姊,积也。犹日始出积时多而明也。妹,昧也,犹日始历时少而尚昧也。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亦言受也,以受手也。埤雅:猫,鼠害苗,猫捕鼠,去苗之害,故字从苗。猴,善侯,故其字从侯。鶏可系,故谓之鶏;鸭可押,故谓之鸭。,2、义训用通行词义训释古语词或方言词,互训:珍,宝也;宝;珍也;玩,弄也;弄,玩也。疾,病也;病,疾加也。同训:之,逝、于、适、徂、往也。递训:尔雅,速,征;征,召也。芣苢fuyi、马 藛xe;马 藛,车前。歧训:广雅:济,渡也,成也,益也。周礼天官: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郑玄注:典,常也,经也,法也。周礼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注:诏,告也,助也。,推源:释名: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说文:马,怒也,武也。诗小雅巧言:君子信盗,乱是用暴。毛传:盗,逃也,郑笺:盗,谓小人也,春秋传曰:贱者穷诸盗。义界:耳,主听者也;口,人所以言食也;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牙,牡齿也;步,行也;若,择菜也。,3、形训分析字形以解释词义,说文:而,颊毛也,象形;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被,寝衣也;从衣,皮声;京,人所为绝高丘也。,自汉人注释古书开始,师师相传,还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注解术语。这些术语各有自己的一定用法,若缺乏了解,会妨碍我们对古注的参阅。但由于这些术语不是一时一书一人之所用,含义并不完全统一,后人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只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术语介绍给大家。,古注的常用术语,释义术语,1、曰、为、谓之被释词在后,用来直陈词义、分别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国语越语下:“田野开辟,府仓实。”韦昭注:“货财曰府,米粟曰仓。”国语周语下:“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2、谓被解释的词放在前面,主要用于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体名释总体名等。左传隐公元年:“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杜预注:“厚谓土地广大。”左传成公二年:“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杜预注:“大国谓齐。”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3、言 一般用于串讲句意,如果古书原文中有难词需解释,则先注释难词,然后用“言”串讲句意。左传隐公元年:“公曰:无庸,将自及。”杜预注:“言无用除之,祸将自及。”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买也。言 己勇有余,欲卖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墓之木拱矣。”杜预注:“合手曰拱。言 其过老悖,不可用。”,犹 一般是被解释的词放在“犹”前、用同义词作注。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纯孝也。”杜预注:“纯,犹笃也。”周礼夏官司马形方氏:“大国比小国。”郑玄注:“比,犹亲也。”、义隔而通(即用远引申义来解释)。周礼天官序:“体国经野。”郑玄注:“体犹分也。”、以今语释古语。荀子劝学:“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杨倞:“是犹此也。”文选报任少卿书:“谚曰:谁为为之?”李善注:“谁为犹为谁也。”、用常用字释非常用字(表示同一意义)。例如: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直犹但也。”文选七发:“淹沈之乐,浩唐之心。”李善“唐犹荡也。”,貌、之貌 古注中这两个术语主要用于注释形容词,一般放在形容词或动词之后,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的样子”。例如:诗经大雅瞻卬:“藐藐昊天。”毛传:“藐藐,大貌。”楚辞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朱熹注:“纷,盛多貌;总总,聚貌;斑,乱貌。”,释语源术语:,之言、之为言 古注中使用这两个术语时,一般是“声训”,即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解,两者音义相通,一般是同源字的关系。被释词要放在“之言”、“之为言”的前面。诗经大雅泮水:“思乐泮水。”郑玄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注意 用“之言”注释的词,释词和被释词之间,有时两者只是通其音,而不通其义。通其音而不通其义的字,不是同源字的关系,而是本字和通假字的关系。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郑玄笺:“载之言则也。”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抑此皇父,岂曰不时。”郑玄笺:“抑之言噫。噫是皇父,疾而呼之。”,注音术语,读若、读如 古注中“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主要用于注音,被释词放在术语之前,释词放在术语之后。说文:“冲,涌摇也。从水中。读如动。”周礼大宰:“以利得民。”郑玄注:“利,读若上思利民之利,谓以政教利之。”注意:“读如”也用来解释通假字。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读为、读曰 古注中这两个术语主要用来明通假,即表明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是通假关系。被释词放在术语之前,释词放在术语之后。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周礼春官司几筵:“祀先王昨席,亦如之。”郑玄注:“玄谓昨读曰酢,谓祭祀及王受酢之席。”注意:古注中偶尔也有用“读为”来注音的。例如礼记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闻也。”郑玄注:“居,读为姬姓之姬,齐鲁之间语助也。”,如字 这是古注中标明多音字读音的术语。一个字若有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其中表示常用义的读音叫“本音”,其余的读音都算是变读。“如字”表示这个字在当前语言环境中应读它的本音。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注:“从,如字。从,随也。”,校勘术语,当为、当作古注中这两个术语主要用来改正古书中的错字。礼记丧大记:“君之丧,大胥是敛。”郑玄注:“胥,乐官也,不掌丧事。胥当为祝,字之误也。”周礼考工记:“作舟以行水。”郑玄注:“古书舟作周。郑司农云:周当作舟。”注意:有时古注中“当为”、“当作”并非用来正误,而是用来表明通假。例如礼记文王世子:“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郑玄注:“兑当为说。说命,书篇名,殷高宗之臣付说之所作。”按:尚书说命上:“高宗梦得说。”陆德明音义:“说,本又作兑。”,衍、脱(夺)“衍”即“衍文”,又叫“衍字”,古注中用此注明因传抄、刻印而误添的字。“脱”即“脱文”,又称“夺”或“夺字”,古注中用此注明因传抄、刻印而脱漏的字句。潜夫论思贤:“上医医国,其次下医医疾。”汪继培笺:“下医二字衍。晋语:医和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彭铎校正:“晋语人字衍,医字蒙上省。此文医字不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郑玄笺:“家人犹室家也。”孔颖达疏:“桓十八年左传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谓夫妇也。此云家人,家犹夫也,犹妇也。”阮元校勘记:“犹妇上当脱人字。”,阅读古注应注意的问题,1、剔除糟粕 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2、去掉穿凿 诗生民不坼不副,是生后稷。说者曰:“禹契逆生,开母背而出。谶书又言: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遂生尧。”3、克服烦琐刘宝楠论语正义:“子曰”二字,注一千言汉书儒林传秦恭说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四个字就是三万言。,训诂与中学文言文教学,1、识古义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词诠:“益,副词,稍也渐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作“智于身”。方言“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知。”,2、择善说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虏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王利器史记选注:“微闻,略略所到”。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暗中听到”。尔雅释诂隐、匿,微也。汉书景十三王传:“淮南王谋反时,寄微闻其事”。说文:“覹,司也。”“司”今作“伺”。玉篇:“覹,伺也”。“覹”字亦作“微”。微,就是覹的初文。墨子谨微察之,孙诒让、王念孙都读为“覹”。,3、求确解。隆中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左传僖23年:“保君父之命。”杜注:“保,恃也”。吕氏春秋:“阻兵而保威。”高诱注:“保,恃也。”汉书高帝纪:“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肖、曹,肖、曹恐,逾城保高祖。”颜注:“保,安也,就高祖以自安”。王念孙读书杂志:“保者,依也。”,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高中教材注:“思,思绪,名词,这里指愁思。”诗大序:“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文选:“吉士思秋。”李注:“思,悲也。”淮南子:“春女思,秋士悲。”李白天马歌:“愿逢田子方,恻然为我思。”一本“思”作愁。,4、纠谬误。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广西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加,增加。”汉语成语词典:“要给一个人加上罪名。”礼记丧记:故其受禄不诬。注:“于事不信曰诬。”说文:“诬,加也。”段注:“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曰诬。”可见,“加”就是“诬妄、捏造。”,中山狼传:“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需,有人解为“供给”。考说文雨部:需,须立也。遇雨不进,止须立也。“须立,待也”。段注:“须立,待也,凡相待而成曰需。”可见“需”本义是“待”。,5、知根本。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邪?”初中教材注:“虎皮,将军座位上垫着虎皮。”左传庄十年载:鲁国公子偃蒙皋比而先犯宋师。杜预注:“皋比,虎皮。”左传僖二十八年记载:晋楚城濮之战,胥蔬把虎皮蒙在马背上进攻陈、蔡。休战时,须收虎皮以示和平。礼记乐记:“倒戟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出师表:“遂用猖獗。”赵翼陔余丛考:“今人见恣横不可制者,辄曰:猖獗,史传亦多用之,然更有别义。汉昭烈谓诸葛武候曰:孤遂用猖獗,王彪之谓殷诰曰:无故匆匆,先自猖獗。丘迟与陈伯之书:君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致于此。凡此皆有倾覆之意,与常解不同。”“猖”借为“踢”,说文:“踢,跌也”。“獗”借为“蹶”,“蹶”有“倒”义,如一蹶不振。猖獗训“猖狂”乃借“猖”为“伥”。说文:伥,狂也。成语“为虎作伥”。,左传宣二年:灵辄为翳桑之饿人,“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杜注:“宦,学也。”国语越语下:“(王)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韦注:“宦,为臣隶也。”左僖十七年:“妾为宦女焉。”杜注:“宦,事秦为妾。”说文:“臣,牵也。”诗硕鼠:“三岁贯女。”鲁诗作“宦女”。毛传:“贯,事也。”说文:“宦,仕也。”“事”与“仕”同通用。子事父,臣事君皆为“事”。今作“侍”。,6、理系统。“质”(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4)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6)“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7)“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7、系考源:斦,二斤也。斤,即斧头。两把斧头是立方体,张衡:“立圆曰浑,立方曰质”。九章算术说“斜解立方得两堑堵。”建筑物柱子下垫着的基石,即谓“质”。墨子:“两柱同质”.韩非子“公宫,令舍之堂,皆以练铜为质”。立方基石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下当基础,一是柱石相对称,引申则:斦特点1(基础)斧质、作基础之物(底子、天资)、端始 特点2(两两相对)相对语言(询问、对答)、互相交换(人质、进见之礼),参考资料书:,陆宗达训诂简论;郭在贻训诂学赵振锋训诂学史略: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洪诚训诂学诗经注疏;诸子集成,小结,课堂授课环节:课本P675684页内容。网络教学环节:http:/,

    注意事项

    本文(古书的注解标点和翻译一古书的注解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