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区间及临界值如何验证或建立课件.ppt
精品文档,检验报告单的比较:,2,A院检验科,B院检验科,检验报告单:需要关注,1.我们提供的参考区间、临界值或临床决定值是否合适?2.最好能提供检验方法、试剂厂商的信息!,3,内 容,4,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5,参考文献1.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Defining,Establishing,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Approved Guideline-Third Edition CLSI Document EP28-A3c(ISBN 1-56238-682-4).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940 West Valley Road,Suite 1400,Wayne,PA,19087-1898,USA,2010.2.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 WS/T 402-2012.,参考区间:CAP认可的要求,COM.50000:参考区间的建立/验证 Phase 实验室建立或验证参考区间。注:适用时,实验室对于每个检测项目及每种样品类型(如血,尿及脑脊液)均须建立或验证参考区间;如果建立或验证不可行,则需谨慎评估公开发表的数据作为参考区间。符合性证据:参考区间研究记录或验证厂商参考区间的记录,或实验室主任批准的其他方法。,6,参考区间:CAP认可的要求,COM.50100:参考区间评价 Phase 实验室评价参考区间的适宜性,若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注:参考区间需要评价的情况包括:1.增加新项目;2.检测方法发生改变;3.患者人群发生改变。如果确定参考区间不再适用患者人群,则须采取纠正措施。符合性证据:评价记录,适用时纠正措施。,7,参考区间:CAP认可的要求,COM.40620:体液验证 Phase 体液分析方法已经过确认或验证。注:对于可能无法获得“正常”的体液样品。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必须附有如下注释。“该体液的参考区间和其他方法性能尚未确定,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解释。”,8,参考区间:CNAS认可的要求,1.实验室应规定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将此规定的依据文件化,并通知用户。2.当特定的生物参考区间或决定值不再适用服务的人群时,应进行适宜的改变并通知用户。3.如果改变检验程序或检验前程序,实验室应评审相关的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适用时)。,9,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前期准备工作:1.新仪器新项目:仪器校准、人员培训、熟悉仪器操作;2.对检验程序进行验证:包括精密度、正确度、定量限、分析测量范围、干扰等;3.制定参考区间验证方案和计划;4.提交伦理审查申请。,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10,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参考个体:方法选择:有先验性方法和后验性方法。先验性方法适用于有较好研究基础并建立了完善检测程序的项目。使用该方法选择参考个体前,需要制定排除标准和分组标准。后验性方法是在抽取样品及测试分析后进行排除和分组。适用于新的检验项目或较少开展的检验程序。填写生物参考区间验证人群筛查问卷及知情同意书,11,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参考个体:3.排除标准:常见的排除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禁食或非空腹、吸烟、饮酒、服用处方/非处方药物、血压异常,有严重心、脑、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病史,处于外伤、手术、感染等急性反应期。4.入选受试者:获取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心率、性别、吸烟,心电图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入选受试者各项相关实验室指标无异常,保留受试者体检结果。,12,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参考个体:5.分组标准:原则上根据试剂说明书进行分组。对于参考范围不受年龄和性别影响的项目:年龄范围可包括:1870岁;性别:男女各占一半。验证时每组至少20例,建立时每组一般至少120例。6.特殊情况:若通过招募受试者来选择参考个体有困难,则可从查体人群中选择临床诊断基本正常者作为参考个体。,13,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标本采集、运输、检测和存储:按SOP操作。,14,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数据分析:首先检查看有无离群值,即最大值和次大值或次小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是否超过1/3极差,如有离群值,须先去除离群值,再选择参考个体,补齐20例(验证)或120例(建立),且无离群值。,15,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数据分析:验证,16,20个结果,2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3个或4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5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2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3个结果超出待验证区间,20个结果,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Pass,Pass,检查分析程序,参考人群差异,自行建立,参考区间的验证和建立,数据分析:建立 按性别或年龄分组,进行Z检验,以确定是否需要分组建立参考区间。以非参数方法确定参考区间如2.5th-97.5th 或0-95th。,17,参考区间验证及定期评审,18,19,20,21,22,参考区间建立案例,血清IgG亚类测定现状:不同的检测方法,相同的方法不同厂家试剂其参考区间有差异。2.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使用的试剂主要为英国的The Binding Site试剂及德国的SIEMENS试剂。,23,参考区间建立案例,血清IgG亚类:参考个体:122例,男女各半,年龄范围20-65岁。,24,参考区间建立案例,血清IgG亚类:,25,参考区间建立案例,血清IgG亚类:参考区间(2.5th-97.5th),SIEMENS:选择279个参考个体(中欧)The Binding Site:IgG1IgG2IgG3IgG4SIEMENS:IgG1IgG2IgG4IgG3,26,临界值的验证和建立,27,参考文献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CLSI document EP12-A2(ISBN 1-56238-654-9).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940 West Valley Road,Suit 1400,Wayne,Pennsylvania 19087-1898 USA,2008.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Assessment of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Laboratory Tests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CLSI document EP24-A2.,临界值:CAP认可的要求,CHM.13750及IMM.33905 定性临界值 Phase II 对于依据临界值区分阳性和阴性结果的定性实验,在最初使用时应确定临界值,并在此后每 6 个月验证一次。注:此要求仅适用于某些实验,即在定量测定的基础上报告定性结果,使用阈值(临界值)区分阳性和阴性临床解释。(CHM.13750)注:此要求不适用于按照预定临界值报告定性结果的 FDA 认证/批准的体外诊断实验。仅适用于某些实验,即在定量测定的基础上报告定性结果,使用自行建立的阈值(临界值)区分阳性和阴性临床解释。(IMM.33905),28,临界值:CAP认可的要求,在初次运行检验时,应确定区分阳性结果与阴性结果的临界值,并且此后每六个月验证一次。如果校验品或校准验证材料的值位于临界值附近,则校准或校准验证的过程符合本核查表的要求。如果实验室不能从仪器中获得实际数值,则该核查表要求不适用。在分析用关键试剂的批次发生更改时也应验证临界值(除非实验室主任确定这类更改不会影响临界值);在更换主要仪器元件、对仪器进行大的保养以及当 QC 出现不寻常的趋势、偏移或超出实验室允许限,以及采取其他手段评估和纠正失控还无法识别和纠正问题时应验证临界值。,29,临界值:CAP认可的要求,用以确定和验证临界值的材料要与推荐的校准验证材料一致。注意:如果质控品是方法制造商专门设计用于校准验证,那么 QC 材料可接受。符合性证据:1.初次确定并验证临界值的书面程序,以及 2.初次确定临界值和按照规定频率验证临界值的记录,30,临界值:CNAS认可的要求,1.实验室应规定生物参考区间或临床决定值,将此规定的依据文件化,并通知用户。2.当特定的生物参考区间或决定值不再适用服务的人群时,应进行适宜的改变并通知用户。3.如果改变检验程序或检验前程序,实验室应评审相关的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适用时)。,31,临界值的验证和建立,方法首次使用时须验证厂商提供的临界值。验证方法:可通过稀释阳性样品获得临界浓度样品,分为20份。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要求阳性结果的个数为6-14,否则表明浓度配制不准确,需重新配制临界浓度再行检测,直至达到要求。再分别配制高于临界浓度20%和低于临界浓度20%的标本,分别为20份。临界浓度20%:依据方法学而定,或为临界浓度30%等。如果厂商提供了灰区,则使用灰区上限和下限浓度标本各20份。,32,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临界值的验证和建立,判断标准:高于临界浓度20%的样品检测结果要求19次为阳性,低于临界浓度20%的样品检测结果要求19次阴性,则验证通过。验证不通过时,确定20%临界浓度是否正确,可调整浓度后重新验证。验证频率:以后每6个月使用接近临界值的校准品或校准验证物质进行校准或校准验证,若校准或校准验证通过,则满足要求。,33,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决定值评价程序(PKUPHL-2-PF-033-V2),临界值的验证和建立,临界值的建立:实验室一般直接采用试剂商或国内、国际行业最新指南等提供的临界值,不需自行建立。可通过临床确诊病例的检测结果进行ROC分析,建立临界值。,34,35,临界值建立案例,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1)1个或多个器官或组织肿胀,似肿瘤性;(2)IgG4阳性淋巴细胞大量增生而导致淋巴细胞增生性浸润和硬化;(3)血清lgG4水平显著增高(135 mg/dL),IgG4阳性淋巴细胞在组织中浸润(IgG4阳性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40以上);(4)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36,临界值建立案例,临界值:国际标准:血清IgG4135 mg/dL是诊断IgG4-RD指标之一文献报道:IgG4/IgG比值0.08SIEMNES提供的血清IgG4参考区间:3-201 mg/dL 本室建立血清IgG4参考区间:8-188 mg/dL 本室建立的血清IgG4/IgG参考区间:0.006-0.13我们能采用国际标准吗?,37,参考区间和临界值建立的案例,我们的研究:分析 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共1389例入选患者(入选标准:我院患者,有临床诊断,进行过IgG亚类检测)首次检测IgG亚类的结果,其中IgG4相关疾病患者141例,非IgG4相关疾病患者1248例(包括SS、RA、SLE、PBC、结缔组织病、血管炎、肝胆胰腺疾病、肾脏疾病、肺部疾病、感染、血液病等)。,38,参考区间和临界值建立的案例,临界值:血清IgG4及IgG4/IgG比值,39,参考区间和临界值建立的案例,IgG4检测差异原因:The Binding Site:校准品使用ERM-DA470kSIEMENS:校准品使用Sanquin Internal Standard M1590 IgG4-RD诊断标准之血清IgG4临界值:没有说明检测方法及试剂厂商。,40,总 结,我们需要关注:参考区间和临界值的选择:不同检测方法、检测试剂导致的差异;参考人群的变化;先验证,必要时建立,定期评审。,41,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3发展(1)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1)1872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握全局,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A,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