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要素与空间思维课件.ppt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地理学家的观点:,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现象、一切地理事件、一切地理效应、一切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的基础之上。地理学的探究必须朝向寻找空间的秩序。,心理学研究的结论,空间能力对学习的影响,可能超越其他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空间能力是可以是可以被训练的,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可以增强空间能力。启示:应当加强地理空间能力的“适当教学设计与安排”的途径与规律的研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上海历史学科高考命题组组长):老师不要总去押题和应对高考的题目,而是首先要把课本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弄清楚,并且不要死记知识点,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基本的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和线索有个梳理,对基本的理解力进行训练。,一个基本想法(假设),从“空间要素”着眼,立足“空间认知”这一维度,探寻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适当教学设计与安排”,是否是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呢?,第二部分:空间要素及其“操纵”,空间的要素,在一般意义上,空间需具备五大要素:距离;可接近性;集聚性;大小规模;相对位置。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要素主要包括:位置、距离、方位、类型、形状、大小和配置等。,空间观念,空间观念就是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类型、配置等空间特性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表象。,一、空间之构成要素一:形状,地理空间要素所涉及到的形状主要有:区域轮廓空间排列状态空间形式(包括空间形态如景观特征、空间结构等;也包括空间运动的过程状态。)对如上各类“形状”的识别,是地理教学应当把握的重要方面之一。,阅读:区域轮廓,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我们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根据轮廓形状判断区域时首先要识别各种行政轮廓,侧重识别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其次要识别海陆轮廓,主要指大洲、大洋的轮廓;对一些著名的湖泊(如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死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也要关注。,佐证:对“形状”的识别是地理高考命题角度之一,对区域轮廓的识别在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地理空间排列状态的识别占有相当的比重;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形式的识别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案例:对区域轮廓的识别(1),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 B基尔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B,案例:对区域轮廓的识别(2),读图,在下列选项中,各湖泊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马拉维湖、死海、青海湖、贝加尔湖 B马拉维湖、咸海、维多利亚湖、日内瓦湖 C坦噶尼喀湖、死海、咸海、日内瓦湖 D坦噶尼喀湖、咸海、维多利亚湖、贝加尔湖,C,案例:对区域轮廓的识别(3),下列各图表示的工业区中,其工业布局主要是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是,D,案例:对区域轮廓的识别(4),图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的是()。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案例:对区域轮廓的识别(5),读某地区山河分布图,图中格利特峰海拔2472米,是该地区的最高峰,左上角的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海域的名称是,B山脉的名称是。(2)图中B山脉以东区域的地势特征为;图中B 海岸带的地貌特征是,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这对当地发展 有重要作用。(3)图中B山脉以西区域的气候类型是,简要说明该地气候形成的原因:(4)B山脉以东、西两侧的河流,其水系特征有何明显不同?(5)此时该区域的昼夜长短状况:判断理由是;此时北京时间是。,案例背后的规律,对局部地区区域轮廓图形状的识别,是识图的重要认识任务之一。教学上要立足使学生形成观察、想象、记忆区域轮廓形状的能力。,区域轮廓识别的“教学策略”示例,空间排列状态,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球表层呈现的空间形状、有序的方位顺序等分布状态。通常可以按形状、不同的“参照系”加以识别和总结。,阅读:觉察地理事物空间排列状态的主要“参照系”,以纬度作参照,对空间有序性进行归纳概括以经度为参照,对空间有序性进行归纳概括以空间方位为参照,对空间有序性进行归纳概括以相对位置为参照,对空间有序性进行归纳概括以垂直方向为参照,对空间有序性进行归纳概括以人为划定界限为参照,对空间有序性进行归纳概括,案例:对空间排列状态的识别(2),下图中,表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的是:,案例:对空间排列状态的识别(1),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分析判断13题,1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维多利亚湖大自流盆地科罗拉多大峡谷潘帕斯草原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温带落有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案例:对空间排列状态的识别(3),读下面自然保护区、宗教名山、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不含六大古都)分布。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宗教名山图、古都图、自然保护区图、历史文化名城图 B历史文化名城图、自然保护区图、古都图、宗教名山图 C自然保护区图、历史文化名城图、古都图、宗教名山图 D历史文化名城图、自然保护区图、宗教名山图、古都图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B,案例:对空间结构状态的识别,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案例背后的规律,地理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排列状态有一种敏锐的观察、想象、抽象与概括能力;应当教会学生按不同的参照系对“空间形状”进行归纳。,空间排列方式“教学策略”示例,以问题驱动的地图与略图观察、探究策略多媒体形象与动态呈现策略对空间排列状态的“形象加工”与引导观察策略按不同的参照系进行归纳与表述的策略其他,案例:对空间形式(空间形态地貌景观)的识别,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案例:对空间形式(空间形态人文景观)的识别,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1回答12题。,案例:区域轮廓与景观形态组合(2005年天津文综卷),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用实例评价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3)某旅游团从天津出发参观图中景观,最后抵达c省。请写出北、东方向连接c省省会的两条铁路线名称。,案例:对空间形式(地形实际状态)的想象,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案例:对空间形式(地形图所反映的实际地形状态)的想象,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图3中的 A.a点B.b点 C.c点D.d点,案例:对空间形式(运动状态)的空间想象,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314:,13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 B东经90 C西经70 D西经:11014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直射点,直射点,地球公转轨迹,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黄赤交角,案例背后的规律,规律:对地理事物空间形式(形象、形态)的识别,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上要立足使学生形成观察、想象地理事物空间形式的能力。,空间形式“教学策略”示例,重视学生画图、识图、析图和组合图能力的培养直观手段的组合运用,画图,让学生经常做这样的练习:根据地图、图表、文字表述等所反映的已有表象或将想象中的空间格局正确地画出相应的图形。例如,根据文字描述画出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根据有关北美洲三个南北纵列带的文字描述,绘出其分布略图;根据非洲气候分布图,绘出其分布模式图等等。,识图,让学生根据地图、图表、文字表述等所反映的已有表象想象出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空间关系与空间格局。重视培养从景观图中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读中国山脉分布图想象并概括出山脉分布的网格状格局;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想象并概括出其半环状空间排列状态等等。,组合图,能够将地理事物在不同区域空间分布加以综合,想象和概括出其一般分布规律。例如,地中海气候在地中海沿岸、非洲南端、澳大利亚西南部、南美洲智利中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均有分布,学生能够将其在头脑中加以综合,想象并概括出其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一般规律。,析图在分析的基础上想象出空间形式,在A、B两地钻孔,何地能钻到煤层?_,原因是_。,直观手段的组合运用,以略图与其它直观手段的组合为例:略图与板画的组合略图与联系图表的组合略图与统计图表的组合略图与略图的组合略图与文字的相互配置平面与立体的相互转换,平面与立体的转换,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问题,判断图中各点之间是否为最短距离:AB CD EF 图中甲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甲,乙,二、空间之构成要素二:大小,先思考几个看上去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学习大洲、国家以及一些区域的时候,要认识其面积的大小?为什么学习某些地理事物的分布时,要关注其空间展开的范围的大小或宽窄?为什么有的地理事物要从全球的角度去加以认识,有的要放到“地方”的角度加以阐释?,理论依据:“尺度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改变分析的空间尺度能提供深入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的洞察力,能了解地理过程和现象在不同尺度上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地理学家认为地理区域的内部复杂性和差异性是由尺度决定的。,更为详尽的阐释,一般说来,高级分异规律是下级分异的背景。而低级分异的有规律联系又是构成高级分异的基础。地理环境在不同尺度分异规律的作用下,分化为一系列等级和规模不同的区域单位。大尺度分异形成等级高、范围大的区域,在其背景下,中小尺度的分异又形成级别渐低、范围渐小的区域,使地球表面形成一个由多级区域单位构成的复杂的镶嵌体系。,案例:从不尺度看城市,由于观察的尺度不同,实际区域空间结构的类型也不同。例如,一个城市,若从宏观尺度考虑,它往往被视为一个点,而若从较小的空间尺度观察,它则表现为不同功能区组成的空间,其内部又有空间结构,如扇形结构、星形结构等。,城市扇型结构,教材编制案例:日本地理教材对尺度的直观呈现,小尺度:置身机场内分布的细节尺度稍变大一点儿:起飞到一定高度后空间变大有些细节“淡”了尺度再大一点儿:机场变为一个点了尺度再大一点儿:?,案例:从北京生态环境与绿色奥运一文看基于不同“尺度”的分析,从大的尺度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史称“北京湾”。从大的地理背景看,北京湾的北面是燕山,跨过燕山即是辽阔的内蒙古高原,西面则是太行山,跨过太行山即是黄土高原。进而分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成为北京沙尘的重要来源地。结论:周边不利的大环境(与其自身的沙地和大面积裸露地),加重了北京的空气污染,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就北京自身的气候而言(尺度缩小了),北京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大陆季风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气团影响。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高温高湿相结合。结论:北京这一气候特点与海洋性气候截然不同,降水不均、温度变化较大、高温高湿相结合的气候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极其不利,草坪草的引种受到极大的限制。,从地形条件看,北京60%以上的山地呈环状围绕在北京的东北、北、西、西南,只有东南面为平原。北京的山地分属于燕山和太行山。结论:地形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十分不利。东南风把污染物吹向北部或西部,但因山地阻隔而难以扩散,只有西北风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地理空间大小的主要表现归纳,地理空间的大小通过“地理事物的大小和范围”反映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区域尺度、面积的大小地理事物和现象展开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宽窄“地理事物的大小和范围”反映着地理空间的“等级观念”。,总结:尺度的大小反映了基本的地理学思想,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根据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地理位置中的大位置、中位置、小位置也包含有尺度大小的意涵。,佐证:对“大小”的识别是地理高考命题角度之一,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展开范围的比较及其原因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对地理区域尺度识别占有相当的比重。,案例:空间要素之“大小”的考查 2001年广东卷,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简要分析,此题对于两地气候不同特点,答案要点是从地理事物的展开范围上来归纳的。其背后反映的是对地理事物空间大小这一角度的把握。这对我们的地理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掌握这一点,会使得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案例:空间要素“大小”之原因的考查2004年,图中两斜线区域面积不同,试从地形、洋流两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2005年高考地理(上海卷),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1分),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多项选择)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总结:围绕空间展开范围大小命题体现了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范围内,但以这一分布规律对照在各洲的分布区,则其所跨纬度幅度互有差异,这便会启迪人们对各分布区作进一步探索。对于地理命题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地理观点的“设问点”。为什么某一地区的地中海气候超出或略小于这个纬度范围?,案例:空间尺度,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3,回答911题。,9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从较小的尺度着眼,分析“细节”,10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 素11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比较:,如果从全国尺度着眼分析气温分布特点,则山东半岛的一月份气温分布图中的两个闭合区域这一“细节”则被忽略。,由“大小”想到的教学要点,其一:致力于使学生懂得划分不同尺度的区域是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一种方法,学会从尺度大小的角度分析概括区域的整体性。并努力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学习地理。其二:致力于使学生按“大小”分析总结地理空间的有序性规律;其三:致力于使学生形成对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特定区域所占比重大小的敏感性;其四:致力于使学生形成对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同区域展开范围的大小、宽窄等差异的敏感性。,三、空间之构成要素三:方位,方位主要指地理空间位置关系,关注方向、邻接关系、所处部位等内容。常见与方位有关的词汇:地球上的八个方位(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在周围;绕;在附近;在范围内;内陆、边缘;中央,中心,中间;向四周等等。,案例:在地理表述当中,方位不可或缺,南美洲的半荒漠与荒漠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处于大陆东岸位置的干旱区,它与以西的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南段区,正处于相反位置,二者在气候、植被等方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大陆东岸中纬偏高的干旱区,年降水量大部分不足250mm,加以多风且风力强劲,所以呈现干旱。而它以西的安第斯山南段区,则体现温凉湿润的特点,由“方位”想到的教学要点,要使学生知道,正确说明方位,首要的是要确定表征地理事物方位(位置)的参照物。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特征,也要结合(借助)方位通过练习,学会借助表征方位的词汇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方向、邻接关系、所处部位等的方法,案例: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与概括通常要结合方位这一空间要素,“点”状分布通常按如下两个角度加以描述和概括:其一,“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其二,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案例: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与概括通常要结合方位这一空间要素,“线”状分布着重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案例: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与概括通常要结合方位这一空间要素,“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四、空间之构成要素四:距离,距离有不同的内涵:几何距离:两地间的直线距离。运行距离:两地间的实际运行里程。文化距离:相似的文化可以削减距离。时间距离:两地间旅行和运输耗费的时间。经济距离:两地间旅行和运输的总耗费。人们最关心的是经济距离。,距离为何重要?,如何解决距离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距离的影响:距离衰减规律,一般地,距离越近,分布的概率越大,距离越远,流量分布的可能性越小。这一规律称之为距离衰减。,旅游与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衰减规律是旅游地理学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即游客流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距离越远,客源地游客对规划景区的出游率小,游客量就少;距离越近,客源地游客对规划景区的出游率大,游客量就多。出游半径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平均状态,它反映了距离衰减的速度。出游半径越大,距离衰减越慢;反之也成立。,因为,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客源地游客对规划景区的认知度逐渐减少,出行成本相应增加,同时游客可选择的目的地景区数量较多,余地较大。当然,这只是旅游空间流动的一般规律,并不对所有景区都适用。,案例:出游半径,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一般而言,随距离增加,出行人数下降。但由于各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同,空间上表现出到访率的波动,造成游憩活动空间的不连续性。在距离衰减现象中,存在着一小距离,在此范围内,旅游者不认为他们是在离家出行,这一距离称为出行阀值。“行游比”即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旅行时间与在目的地游览观光娱乐的时间之比。一般地,只有当双程行游比小于等于1.5时,旅游者才会做出旅行的决策。,文化扩散与距离衰减规律,文化的扩散作用随着与源地的距离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呈现时间一距离衰减现象。,企业扩张与距离衰减规律,受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企业外部扩张对象的选择和内部扩张地域或对象的选择必然要考虑地域上的临近性和区域文化环境的相似性,以及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等因素。,阅读:铁路提速催化同城效应缩短城市间经济距离,铁路时代,100公里以内当天往返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但南京和上海之间300公里,按照以往轨道交通速度,这个距离并不近,可以说不在一个城市圈的通勤半径之内。现在,情况有了新变化:铁路经过几次提速,尤其是大面积提速之后,上海与周边城市“经济距离”大大缩短,同城效应进一步显现。“所谓同城效应,实际上是指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扩散效应。”铁路大提速,强化了这种辐射和扩散效应。,案例:关于距离的试题,右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游客数的百分比,圆心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问题。,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从t0t1再由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ABCD,案例:考查空间要素中的“距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图中AB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出现“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分),案例:考查空间要素中的“可接近性”,理论上的表述:研究地理事件在一个地理区域内的空间分布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在一般水平上的空间规划问题。因为对于一个区域来说,规划的重要任务不但要求知道应该布置些什么,尤其应该知道什么是这些设施的最恰当分布。这后一个要求,从地理意义上认识,既牵涉到人口的分布变化,又牵涉到以区位为基础的可接近性研究。牛文元,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图3中,为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8-9题。,8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l、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 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 单位重量的M1、M2,9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 BP CQ DR,案例:考查空间要素中的“集聚性”,图14、15分别为某高科技园区空间结构和用地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该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是功能区,其环境绿化用地比例大,主要原因是。(2)除环境绿化用地外,该高科技园区用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用地,其主要原因是。(3)高科技产业地域分布一般具有集聚的特点,这有利于,第三部分: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地理空间认知,地理空间认知是人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地理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依存关系以及它们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就是通过阅读地图来实现人对地理空间的认识。,基于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1999年王家耀院士把地图空间认知的基本过程分为:感知过程、表象过程、记忆过程和思维过程。,其认知过程可用下面框图表示(张本昀等,2007):,对教学的启示:根据这一基本过程,探寻提高学生空间能力的有效策略,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过程的特点,1)具有明确的空间认知目的:2)根据认知目的整体阅读研究区地图,形成对研究区地理空间的整体认识,并且在阅读地图时对于研究目的有关的地图内容具有较强的选择性。3)形成与研究目标关系密切的专题地图。4)与原有目标心象地图对比,发现问题,提出假设。5)深入进行图形细部分析,分析问题原因,结合已有知识,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给出问题答案。,由基于地图的空间认知特点所想到的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明确“空间认知”目的指导学生选择基于“空间认知”目的的地图内容,教给相应的方法与原有目标心象地图(认知结构)对比,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深入进行图形细部分析,得出结论,案例:基于地形图总结北美洲地形特点,把前面总结的教学要领“套用”一下结合空间要素给方法,引导学生明确“空间认知”目的:总结概括北美洲的地形特点,怎样引导?,基于认识目的选择有关的地图内容,怎样选择有关的地图内容?其思路是什么?,从“大小”这一空间要素着眼,选择相关地图内容就要将其划分为次一级的尺度。有了尺度的“透镜”,西部、中部、东部地形类型构成、地势特点、空间排列状况如何就进入了视野选择性体现出来了。,基于空间认知目的,与原有心象地图对比,发现问题,提出相关假设,深入进行图形细部分析,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给出问题答案。,2007全国文综卷,图 8 为某国简图。读图 8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 洋。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3)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根据题中文字及图示信息,可依次得出答案:煤铁图示有丰富的铁、煤矿产资源;东北密集铁路网(隐含条件)便利的运输;辽河水源、水运;辽河平原(隐含条件)农业资源丰富;辽宁超级大城市个数居全国首位劳动力资源丰富。,读图8,回答下列问题:(27分),(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和。(3)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第四部分:空间思维培养一个世界教育热点,空间思维正受到更多的关注,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和科学界开始关注空间素养(也称空间能力)。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全美研究委员会(NRC):空间素养在当今的信息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学的组成部分。,空间思维的重要性,概括而言,空间思维作为一种渗透力极强的思维形式,对于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来说它的地位首当其冲;现代社会的工作者拥有了它那就如虎添翼;而在日常生活中则是处处皆可触及。,空间思维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第一,空间思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第二,空间思维与职业工作息息相关。第三,空间思维能力在很多伟大的科学发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日常科学研究都广泛地依赖空间思维过程。第四,空间思维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多学科学习。,案例:空间思维与日常生活,打越洋电话必须掌握时区和时差并计算出适当的通话时间,这需要有空间观念。,空间思维与职业工作,有经验的出租车司机大脑中存有的城市交通图让他们更能在关键时候找到捷径。,空间思维与科学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以及当年所有竞相探寻基因分子结构的科学家希望能发现一个满足相关标准的三维立体模型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获得这个发现的过程中,空间思维能力的作用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空间思维与学生的多学科学习,空间素养是学习地理、地球和环境科学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事实上,不仅仅对于地理、地球和环境科学,更有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空间素养都与学习者的优秀成绩息息相关。,学生空间组织能力的发展,有学者认为,空间发展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为知觉层面:包含知觉空间与表征空间第二为思考或想象层面:可分为拓朴空间、投射空间与欧氏空间。,拓朴空间,所谓拓朴空间即是指五种拓朴关系,包括邻近、分离、次序、环绕、持续所构成的空间。发展特征:开始以简陋的图画来描绘现象。一般而言,他们已能想象出路线,并且能将简单的地上标志附加于它所通过的路线。,投影空间,逐渐领会到外形和区位,形状变得较为正确且物体也能大略绘在正确的位置上。学生不再单独的思考一件物体,而开始考虑物体与观察点之间的关系,并且已能开始统合空间分开的部分(如路线、土地标志等)。,欧氏空间(平面空间),学生的空间理解力已臻成熟,开始能正确描述区位。这些能力的结合使学生表现出具备理解力和综合描述自地图、照片、图画及言语陈述中获得的空间关系、空间分布、空间区位的能力。,地理空间思维及其构成要素,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全美研究委员会(NRC)在一份报告中将空间思维定义为:有能力理解空间关系,知道地理空间如何展示,能对有关的空间概念进行推理并做决策。,所谓空间思维,是指基于空间,从空间的事物着眼,对空间事物迅速高效地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应对及再调整处置完整谋事的思维过程。,空间认知能力成分,Thurstone将空间认知能力分为三个部分:(1)当对象从不同角度呈现时能认出对象的能力;(2)能想象外形运动或想象其各部分之间转换的能力;(3)对观察者自身与所处空间之间关系的思考能力。,M ichasl等概括出了两种类型的空间认知能力:(1)空间想象力(2)空问定向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空间分析和空间表现三个方面,它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关键。,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想象力空间想象力地理空间想象力,想象力,人们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去构建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较为通俗的定义:想象就是在头脑中模拟事物的形象、模拟事情的发生,或者说在头脑中做实验。这种模拟事物形象、模拟事情发生,以及在头脑中做实验的能力,我们就称之为想象力。,想象力的意义,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赵鑫珊: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是创造力和智慧的必要背景。,影响想象力的因素,热情:热情可以极大地促进想象力的发展,而情绪不高则会使想象力的发展受到抑制。与逻辑思维地结合度:逻辑思维会对一个人的想象力进行规范,这会使得他构想的方案更加合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想象力是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的过程机理?,在头脑中进行搜索联想,考虑采用什么。在头脑中将采用的各要素进行组合。考虑不同的情况在头脑中展开故事情节。,想象力的技巧,想象要进行大量的搜索、联想以及反复组合等等思维活动。进行搜索联想时为不致使搜索的范围过大,可以优先搜索与我们距离很近、就在手边或很方便采用的东西,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搜索范围。,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主要是指在头脑中要能浮现出真实物体的形状或形象。空间想象能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之一:地理空间想象力指以地图、图表、文字表述等所反映的已有表象为根据,通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概括性空间结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案例之二:地理中的空间想象力是指对地理事物的形状、结构、大小、位置关系的想象能力。案例,之三:是根据文字等描述的条件画出正确的略图及其他图形,根据地图以及其他图像想象出直观形象的能力;正确地分析出地图等图表中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的能力;对地图等图表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形的能力。,具备空间素养的学生具有以下的特征:,1具有空间思维的心理准备和思维习惯他们知道何时、何地、怎样以及为什么进行空间思维。2具有在获取足够信息的情况下运用空间思维的能力对空间概念和空间呈现方式有广泛且深入的了解,掌握空间推理方法,以及利用辅助工具和技术进行空间思维。,阅读:检验空间视角是否形成的角度,对地理现象、状况是否会因空间、场所而有程度上的差异表现出应有的关注;了解空间历程对于所关注的现象的分布、类型及活动特性有着重要意义;注意所研究议题、现象、或状况与其所在的区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