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课件.ppt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钦宗112527,徽宗110025,哲宗108500,仁宗102263,英宗106367,神宗106885,真宗9971022,太祖960976,太宗976997,想一想:,宋太祖是如何登上帝位的?登上帝位后他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的?,陈桥兵变,赵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史称宋太祖.,宋太祖(927-976),杯酒释兵权,“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材料2: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不能止”。,材料1:“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思考:(1)材料1、2反映北宋中期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并分析原因?,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激化阶级矛盾,原因:统治者纵容土地兼并,(2)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封建土地私有制,(1)阶级矛盾尖锐,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原因:,北宋时主要税收表,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都有”。,图表说史:,思考:该图表说明了什么?,农民负担沉重,(1)阶级矛盾尖锐,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赋税沉重战事灾害频繁,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原因:,表现:,失败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阶级矛盾激化:表现,王小波、李顺起义,“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北宋时期中国形势示意图,辽,西夏,地图说史,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民族矛盾的激化:,(2)民族矛盾激化,(1)阶级矛盾尖锐,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其实质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朋党之争,请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北宋当时的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8分),参考答案:西夏、辽威胁宋,战争连年;赋役、徭役繁重;官吏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反抗不断,材料: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模拟高考,(学法指导:分段法、分层法),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唐朝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很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图文说史,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图文说史,中书门下,皇帝,三司使,参知政事,中央,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集中行政权,集军权,集中财政权,养官战争赔款,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积弱,积贫,1004年,辽军(契丹族)在举攻宋,直抵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取得胜利,但皇帝急于求和,1005年双方议和,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两边人户不得交侵,澶渊之盟,宋夏议和,1044年,宋册封夏国主(党项族),每年给夏7万2000两,绢15万3000匹,茶3万斤,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虽然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但却导致官僚机构的迅速膨胀。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集军权、更戍法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政权,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积弱,冗兵、冗官、冗费,积贫,增加财政负担,强化专制集权加强统治,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989105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曾任枢密院枢密使,积极主张对辽、西夏用兵,整顿北宋吏治。失败后与欧阳修等被贬官。,新政措施:,改革文官升迁制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和考试内容慎选地方官减轻徭役、重视农桑等,中心措施,三,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目 的:,缓和矛盾,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结果:,改革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思考:宋仁宗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整顿吏治,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原因,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积贫积弱)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攻击措施“太猛”“更张无渐”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农民无获明显好处,议一议,课堂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激化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役繁重 民族矛盾:辽、西夏的侵扰 集中军权、更戍法 积弱 集中行政权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集中财政权 冗兵 积贫 冗官 冗费 目的:挽救统治庆历新政 措施:中心措施:整顿吏治 结果:改革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