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经典传统小段.docx
相声经典传统小段传统相声小段 目录 单口相声 兵发云南 都是名字惹的祸 逗你玩 怎么回家 追 对口相声 起名字 谁有理 说子 捡钱 智商 雇车 见人矬寿 聋子打岔 三生有幸 三言五语 群口相声 好好好 单口相声兵发云南 这场是单口相声。相声分很多种形式,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大家经常见是俩人说的,那叫对口相声。三、五个人的叫群口相声,十几个人的,化妆相声。二、三十人的,那大概叫相声剧,四、五百人的,那是听相声!也没有四、五百人一块儿说相声的,那成相声大合唱啦! 相声艺术表演上必须精练。可话又说回来了,其他的艺术也得精练,您看,说书、唱戏,要是不精练,书也甭说了,戏也甭演了。有这么句话嘛,叫“说书的嘴,唱戏的腿”,怎么讲呢?就是说:评书演员嘴快,戏曲演员腿快。说书的一说,甭管这件事情多长时间,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算行了。一拍醒木,“秋去东来”,这四个字儿半年过去了,说书的嘴快。唱戏的呢?腿就得快。您看京戏,甭管这地方离这儿几千里几万里,几个人在台上一绕弯儿,就算到了。 京戏里有一出戏叫反云南,一员大将带着四个打旗儿的,这员大将一传令: “众将宫,兵发云南去者!” 唢呐一吹,这个曲牌叫“三枪”,仓才仓,各龙冬仓,各龙冬依冬乙冬仓令才,仓各来才依各台仓!四个打旗儿的围着这台绕了一个弯儿,又回到原来站的那地方,四个人不动了。这员大将装模做样的还问哪: “我军为何不行?” 哎,这不是废话吗?再行掉台下去啦! 这儿一回禀:“兵至云南!” 哎,这就到啦!您瞧快不快?可也别说,也就得这么快。不这么快,这戏就没法唱了。你说我们这演员演戏演得真实,你再演得真实,也分演到什么地方,演到这个地方,没法真实。这员大将一传令: “众将官,兵发云南去者!” 打旗儿的一举旗儿,“嚄”,跟台上的大将一块儿唏哩呼噜都进后台啦,把后台把行头一脱,行李卷儿一打,奔火车站买票,上云南啦!这么演倒是真实啦,可听戏的受得了吗?坐了半天,不见人出来,这位问那位: “哎,老王,这戏还演不演了?” “不知道哇。” 正纳着闷儿呢,剧场服务员过来了。二位一想:问问他吧: “同志,这戏散了吗?” “没散。” “没散,怎么半天不见人儿啊?” 这服务员还给解释哪: “啊,您没听明白吗?兵发云南去者他们都上云南了!” “啊?真去啦?” “您不知道,我们这儿演员演戏演得真实。” “他真实了,我们怎么办呢?” “那看你们几位想听不想听了,要是不想听,就回家睡觉去;要是想听呢?也好办,跟他们一块儿上车站买票,也上云南吧!” 嗐! 单口相声:都是名字惹的祸 我姓吴,口天吴。我妈生我的时候,在辽宁。我爸姓吴,我也得姓吴。算我倒霉。给我起个名字叫,各位都乐了,吴辽。我不叫吴辽,我不要叫吴辽。哎。还好,我爸后来调动,到了太原。我爸太聪明了,楞没让我叫吴太。给我取名叫“吴原”。 叫吴原,惨啊。快三十还打光棍呢。对象谈一个,吹一个。后来我发现了,都是我这名字闹的,吴原。我再也不能叫吴原了,再叫下去就没人要了。改名吧。叫什么可就犯愁了。我爸知道了,对我说,小子唉,你不愿叫吴原也行,不就是娶不上媳妇吗?那你就叫吴独吧。见我没明白,我爸解释说,吴独就是不孤独,叫这名字,你小子一准能相到中意的对象。要不说,还是我爸聪明。好吧,我就叫吴独了。改了名,我满心喜欢,频频约会,可就是没一个愿意跟我结婚的。总算赶上个愿意的了,可人家爹妈不乐意,还是没成。我不明白呀。分手前人家告诉我,女方的妈可说了,无毒不丈夫,你这样的人靠不住。 单口相声“逗你玩” 母亲:“宝宝,妈妈忙去了,咱外边晾的衣服呢。你看着别让人偷了去,有事就叫我。” 宝宝:“嗯” 来了一小偷,对孩子:“几岁啦?” 宝宝:“5岁” 小偷:“你叫什么名字啊。” 宝宝:“我叫小虎” 小偷:“你认识我吗?” 宝宝:“不认识” 小偷:“咱们俩一起玩吧,我姓逗,叫逗你玩,你叫我,叫我。” 宝宝:“逗你玩” 小偷:“好,太好啦。” 小偷拿走了衣服,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褂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好好看的” 小偷拿走了裤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裤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这孩子。一会我揍你,好好看的别叫啦” 小偷拿走了被单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被单子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母亲:“这孩子。再不老实,我揍你。” 小偷走了,母亲出来了:“咱们的衣服呢?” 宝宝:“拿走啦”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单口相声 怎么回家 给大伙说一个小段,也是个小笑话。 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干什么工作,都要讲正气,办正事,如果不然就会像下面这位一样。 我们村有个街坊姓张,大伙都管他叫张二能,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他原名不叫张二能,叫张文龙,大伙就因为他是除了嘴能外,什么也不能,才给起了这么个雅号。人长的可不一般,腰粗腿短肚子大圆脸,多好的形象啊!家里家外的活不想干一点,钱肯定也争不来,嘴还挺馋的,能不那样吗?那地里的活儿谁干呢?都是他老婆干。他整天价进东家出西家,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盖房子、修院墙、小孩子过满月之类的事,他准去凑热闹混顿酒喝,是不是还传播个小道消息,大伙心里都烦他。没办法呀!用我们当地的话说,他是好汉子不系得惹,赖汉子又惹不起,滚刀肉啊! 有一天,大伙听说村西头牛大头家要了一条大狗很凶,见了生人就咬,便想用这凶狗吓吓张二能,找人透信说牛大头家明天有喜事。 张二能听了喜滋滋的,心想明天这顿好酒又有着落了。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他背着手哼着小曲来到大头的家门前,院门大畅里边没有什么动静,他想进去看个究竟便进了院,看了一下,家门紧闭,狗在睡觉,老猫在洗澡,不像有喜事的样子,便灰溜溜的走了。心里还在嘀咕,这小子敢忽悠我,看我怎么收拾他。 他走后,老猫对狗说:哎!哥们,你不是挺厉害的吗?怎么来了生人也不咬了?狗睁开一只眼说:我早就知道来生人了,你没闻着他连人味都没有,我还费那个事干嘛。老猫说:可也是啊,还不如睡会觉呢,养足精神好抓耗子。您听听,这人都混到什么份上也够可以的啦。 这一天,因为好些日子没混到酒喝了,心里痒的难受,便借了头毛驴,想借着看老丈人的名义到老丈人家混顿酒喝,当他骑着毛驴来到老丈人家时,已近中午,丈母娘把饭基本做好了,老俩口看到“好女婿”来了,因为她们知道女婿的品行,从心里也不愿意待见他,但又不敢怠慢,赶紧请进屋吃饭吧。 张二能在院里赶走鸡鸭栓好毛驴,洗了把手便进屋上炕,老丈人拿出一小塑料桶散酒让他喝两杯。这张二能看着已摆上桌的粗茶淡饭,也没有加菜的意思,心想没有酒肴怎么喝酒呢?他也知道自己的地位,也不敢张嘴要啊。他沉思了半天,便瞅着院子里的大公鸡对老丈人说:岳父啊!咱把毛驴杀了下酒吧? 岳父不解说:你把毛驴杀了怎么回家呀? 张二能说:没有关系,我我骑着公鸡就回家了。 岳父说:看看把你能的。 单口相声 追 去年秋天啊有这么一天,下午五点来钟,正是下班的时间,马路上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交通非常繁忙。在这个路口上,人就更多了,民警同志呢,站在马路中央的一个木制的指挥台子上指挥交通,忙的呀手脚不停。 正这时候啊,由打路口不远处的马路上跑过一个人来,行人应该走便道啊,他不是,在马路上跑,来往的车辆都躲他,什么人呢一个胖子,穿一身儿旧的蓝制服,脸上这肉都嘟噜着,边跑边喊“截住他,截住他,别让他跑了!”,胖人嘛脖子粗、声带厚,所以呀喊出来的声音就发紧“截住他,截住他,别让他跑了!”,跑的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追谁呢?前面不远处啊,跑一瘦子,这瘦子是慌慌张张、慌急慌忙。 胖子追瘦子那没法追。周围这大家伙一看大胖子追瘦子这么费劲,有这个好心的、热心肠的三、五个人呼啦一块儿帮忙儿追过去了;指挥台的民警同志一瞧,马路上,胖子追瘦子、这么多人跟着追民警也从指挥台上下来了,也追过去了 有这个跑得快的在前面伸腿一绊这瘦子“叭唧!”瘦子摔那儿了,大伙这么一围,形成一堵人墙,再想跑可跑不了了。民警追到跟前儿“起来!起来!”起不来了,大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啊,等着吧,等这胖子吧 胖子追上来,众人闪开,胖子过去一把把这瘦子摁住了“这回看你往哪儿跑?!调完级,加工资了,你不请客!” 对口相声 起名字 甲:请问你有名字吗? 乙:这话问的,当然有了!谁没名字呀! 甲:那你可知道给你起名字时,你爸费了多大劲吗? 乙:起名字还用费劲呀! 甲: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为了给你起名字,你爸是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憋了三天,终于憋出一个名字来. 乙:叫什么? 甲:狗剩! 乙:那是小名.你那时不是叫狗蛋吗? 甲:那还是我爸四天没吃饭想出来的呢! 乙:是呀! 甲:你想想,起个小名都这么费劲,就更别说起个好名字了! 乙:这名字不都一样吗?哪有什么好坏之分呀? 甲:这就不知道了吧!一个好名字能让你的身体充满活力,学习充满兴趣,生活充满福气,事业充满机遇,婚姻充满甜蜜,让你的朋友充满妒忌. 乙:有这么好吗!那名字起的不好呢? 甲:那可不得了了!从小打针又吃药,爸爸不疼妈妈不抱,上学天天都迟到,成绩直线往下掉,同学对你不礼貌,天天给你起外号,毕业工作找不到,想娶老婆没人要,街坊四邻把你笑,你现在呀. 乙:怎么样? 甲:就想去上吊. 乙:有这么惨吗!照你这么一说,还真的要下下功夫,给孩子起个好名字. 甲:那当然啦!全家上下,亲戚朋友齐上阵,先饿上三天三夜,给孩子起名字. 乙:这是要绝食! 甲:不这样不行啊!你那狗剩还憋了三天呢!要起个好名字至少饿上三个月! 乙:三个月呀!非出人命不可,我倒有个办法,你看行不行? 甲:什么办法? 乙:你觉得谁家给孩子起的名字好直接拿过来,不就得了! 甲:噢,直接照搬. 乙:那多省劲呀! 甲:是省劲了,可有些照搬过来他不合适! 乙:怎么不合适呀! 甲:就拿我们邻居说吧!看人家孩子叫王腾,就想让自己孩子也叫这名. 乙:我先问问,是哪个"腾"字? 甲:"腾"就是腾飞的"腾",就是希望孩子能腾飞发展,以后能有出息. 乙:这名字不错呀! 甲:可我们邻居这姓他叫这名不合适! 乙:那你邻居姓什么呀? 甲:我们邻居姓魏、蜀、吴的魏. 乙:那孩子叫魏腾(胃疼),这名字可不好,这胃老疼谁受得了呀! 甲:是呀!这一开始家里人也没注意,天天就在家里这么叫,可有一天,隔壁大妈找来了.(开始装大妈) 乙:大妈,您有什么事吗? 甲:我呀,也没什么事,我就是说呀!这家里有病人就去医院看看,别硬扛着. 乙:我们家没人得病呀? 甲:没人得病,那怎么整天"胃疼,胃疼."的喊,吵的我休息不好.你看误会了不是! 乙:还真是的,那就改名字吧! 甲:要说还是我们邻居,马上在"腾"字前面加了一"子"字,改名叫魏子腾,这名字不错吧! 乙:魏子腾,是不错. 甲:我把这事给我们同事一说,我同事也想照搬这个名字. 乙:想让自己孩子叫子腾. 甲:是呀!可后来一想,没有叫这名,还是姓和名不合适. 乙:那你的同事姓什么呀? 甲:姓"杜甫"的"杜". 乙:那孩子叫杜子腾(肚子疼),是不合适. 甲:你看照搬不行吧!就得下功夫,省不了劲. 乙:你等会儿,现在不是好多孩子的名就是母亲的姓吗!姓是爸爸的姓,名是妈妈的姓,那起名字不就省劲了吗? 甲:你说的我知道,那也要看两个姓放一起合不合适. 乙:这也有不合适的? 甲:你听着,爸爸姓"杨",妈妈姓"毛".孩子叫什么? 乙:叫杨毛(羊毛),是不合适. 甲:爸爸姓"贾",妈妈姓"钱". 乙:贾钱(假钱),这孩子迟早让银行没收. 甲:爸爸姓"何",妈妈姓"尚". 乙:何尚(和尚),这孩子一起名就出家了. 甲:爸爸姓"孙",妈妈姓"侯". 乙:孙侯(孙猴),还八戒呢! 甲:爸爸姓"姜",妈妈姓"师". 乙:姜师(僵尸),这更不象话了!照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甲:本来就是吗! 乙:看你对起名字这么有研究,我求你一件事. 甲:求什么,有什么事尽管说. 乙:我们邻居前不久刚添一小孩,还没起名字,人家让我帮忙想个好名字.今天遇上你了,你受累给起一个? 甲:没问题. 乙:那太好了. 甲:你邻居姓什么? 乙:胡. 甲:他爱人姓什么? 乙:郭. 甲:俩姓一合,孩子叫胡郭. 乙:糊锅,这做饭老糊锅,怎么过日子呀! 甲:不太合适.我再想一个. 乙:再想一个. 甲:要让孩子样样超过别人,盖过别人,有了,叫胡盖. 乙:壶盖儿呀!得,又成茶壶了. 甲:这也不合适,再想想,让孩子走仕途之路,以后当大官,孩子叫胡途. 乙:糊涂呀! 甲:让孩子谦虚谨慎,叫胡虚. 乙:胡子茬子呀! 甲:让孩子能说会道,叫胡说. 乙:你再胡说我抽你,信不信?这太不象话了,什么乱七八糟的! 甲:别生气,别生气,这次我好好想想.对了,这孩子父母对孩子有没有什么期望? 乙:这个吗!希望也不高,就希望儿子能挣大钱,一个月能挣个一、两万的就行. 甲:这还不高.一万,两万,两万就是二万,有了,孩子叫.(乙马上说) 乙:你可别告我孩子叫胡一万,小心我抽你! 甲:哪能呀!不是还有二万了吗! 乙:叫胡二万,我照样抽你. 甲:有了,放心绝对和一万、二万没关系. 乙:好,这还差不多,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甲:听好了,叫胡对倒! 乙:去你的吧! 相声垫话儿 谁有理 甲 人要是生气,没完。 乙 怎么啦? 甲 前几天我生了一肚子气。 乙 为什么? 甲 您知道我们家房后头是一条街,房后头经常有人扔西瓜皮,烟头儿、纸屑,乱七八糟的, 苍蝇嗡嗡直叫,甚至于有人在房后头解小手。 乙 多不卫生。 甲 有一天,我起了个大早儿,把垃圾都打扫干净了。洒上点石灰。拿粉笔在墙上写上了几 个字。 乙 写的什么字? 甲 “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乙 好。今后再有人想解手,一看这条儿也就不尿了。 甲 对。 乙 拾掇完了,弄个小板凳往那儿一坐,心里挺痛快。 甲 那当然。正坐着哪,由那边过来一位,看了看那条儿,站那儿就尿。 乙 耶? 甲 我说:“这位,怎么回事?这儿写着条儿哪,你看见了没有?” 乙 啊! 甲 你要是说没看见不就完了嘛! 乙 对呀! 甲 他冲我一乐:“看见了!” 乙 看见了? 甲 那儿写着,不叫尿。“不,上头写着叫尿。” 乙 叫尿? 甲 “好,你念念,上头如果写着叫尿,就算白尿;如果写着不叫尿,咱得找个地方说说去。” 乙 对! 甲 “您别着急。你是怎么念的?”“我这么念的: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您这么念当 然不叫尿了。我给您念。” 乙 他怎么念的? 甲 “听着:行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乙 那意思? 甲 那意思:行路人实在等不得了,就在此尿吧! 乙 嗐! 相声 说子 甲 中国字哪个字用得最多 乙 哪个字 甲 子,一个了加一横 乙 是吗 甲 就说你们家,房子,屋子,车子,桌子,椅子,瓶子,罐子,儿子,老子,孙子, 乙 是不少 甲 你今年多大 乙 58 甲 你身上就有58个子 乙 58,不可能 甲 脑瓜子、头皮子、脑门子、眼珠子、嘴巴子、耳朵眼子、下巴壳子、舌头根子、中间是个大鼻子,下巴壳子下面是颈子,颈子上面有个嗉子。 乙 去,我是鸡呀 甲 噢,嗓子,肩膀头子、手膀子、手腕子、爪子 乙 去,你才爪子 甲 指头子、肺子、肚子、肚脐眼子、肚子、腰子、中间是一挂大肠子 乙 还差三个 甲 你犯了罪,出了漏子,被戴上了手铐子,脚上戴上了脚镣子 相声垫话 捡钱 甲 人的脾气不一样,爱好也不一样。 乙 麻辣凉香,各有所好嘛! 甲 可是就怕入迷。 乙 那是。 甲 听书的有书迷,听戏的有戏迷,喝酒的有酒迷,另外还有一种财迷。 乙 还有财迷? 甲 这种人净琢磨着怎样能发财,老想着出门要是捡俩钱儿才合适。 乙 哪儿有那事呀! 甲 在我们那边有哥儿俩,在街上走着走着就聊起来了。 乙 聊什么? 甲 大爷跟二爷说:“今天我要捡着一千块钱有多好,我一定给你三百,我来七百。”二爷说: “凭什么你来七百呀?见面分一半儿嘛!我得来五百。” 乙 这就争上啦? 甲 “你也太难了,我捡的钱,给你三百就不错了,你别不知足。”二爷说:“要不叫我跟着 你,捡钱哪,你也配!” 乙 这就吵上啦! 甲 “冲你这么说,我一个子儿也不给你!”“他姥姥的!你不给,我打你!”“你敢!”叭!那 位给这位一个大嘴巴,这位把那位的头发揪住啦。 乙 这值当的吗? 甲 两人打了有一个钟头,警察来啦:“撒手!怎么回事?”大爷说:“我捡了一千块钱,给 他三百都不行,非要五百不可。您瞧,他把我耳朵给咬下半拉来!”警察问:“钱 哪?”“啊!还没捡哪!” 乙 啊? 相声智商 甲 今天我们两个为大家说段相声 乙 哎 甲 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轻松轻松 乙 哎 甲 娱乐娱乐 乙 哎 甲 说相声 一个人是逗哏 一个人是捧哏 乙 哎 甲 我这个捧哏只会一个字 “哎”。 不信,咱再试试。今年是建国60周年 乙 哎 甲 中华大地,举国欢腾 乙 哎 甲 怎么样?今天天气不错 乙 哎 甲 男女老少,喜气洋洋 乙 哎 甲 哎 乙 哎 甲 哎 乙 哎 甲 儿子 乙 哎!你干什么,啊,你讨人便宜不是 甲 我是证明你这个人智商有问题,只会一个字 多一字不会说 乙 你太小瞧我 甲 那好,爸爸几个字 乙 两个字 甲 你说说看 乙 爸爸 甲 声音大点 乙 爸爸 甲 哎 乙 去你的 甲 我说得没错吧,就是智商低,句容叫傻 乙 傻?谁傻? 甲 你们看他这样,傻 乙 你才傻 甲 不承认。说个故事,从前,有个傻子,不会说话,人家跟他说话,他只会两个字,没有,你吃过了吗?没有。你上班了吗?没有。你多大了?没有。这个故事你听过没有? 乙 没有。 甲 对不对?这个傻子就是智商低,他反应不过来 乙 你这故事讲完没有? 甲 没有。 相声垫话 雇车 甲 您看生活当中这说话就有个规矩。 乙 什么规矩? 甲 比如两人见面客气一下:“您来啦,请坐吧!”“您走哇?不进啦!” 乙 是这样说。 甲 “您来”是正字得有个“啦”,“请坐”得有“吧”,“您走”有个“哇”,“不送”有个“啦”。 乙 有虚字儿衬着。 甲 这样儿显着客气。 乙 没有虚字儿也一样! 甲 那听着就干得慌了。这么说:“你来!坐下!走!不送!”“干什么你!” 乙 打起来了。 甲 妇女说话也有规矩,一句话的前头爱加个“哟”字。 乙 “哟”字儿当先。 甲 “哟!大娘您还没吃饭哪!”“哟!大娘您做什么活儿哪?”“哟,大娘您没上街呀?” 乙 是这么说,“哟”字儿在话前边。 甲 如果你把“哟”字放在一句话后边,听着就不舒服了。 乙 那也没什么。 甲 这么说:“大娘,您还没吃饭哪?哟!” 乙 吓我一跳,怎么回事儿? 甲 这儿踩猫尾巴了。 乙 嗐! 甲 如果你注意的话,街上雇三轮,研究起来很有意思。 乙 您说说。 甲 一个是拉车的,一个是雇车的,两个人两个心理 乙 什么心理。 甲 雇车的总想少花俩钱,拉车的总想多挣俩钱。 乙 是这么两种心理。 甲 比如这儿一叫车:“三轮儿!”“哪儿您哪?”“西四牌楼。”“您给五角吧!”“什么五角,这 么几步儿要五角钱?两角。”“您给四角怎么样?”“两角伍。”“您多给一角我拉快点 儿。”“三角!多了不要。”这听了多干脆。 乙 对!是这样。 甲 如果你把两个人心理掉一个儿,雇车的总想多给钱,拉车的总想少要钱,您听着就可笑 了。 乙 怎么说? 甲 “三轮儿!”“哪儿您哪?”“西四牌楼。”“您给两角行吗?”“什么两角?瞧不起我,一块 六。”“哎,要不了,您给一角就够了。”“什么一角,三块八!别捣乱。”“干脆您上车我 白拉您得了。”“白拉干吗?这么着吧,给你五块钱,你拉别人去吧,我溜达着走啦!” 乙 嗐! 相声垫话 见人矬寿 甲:说话不容易。 乙:那有什么不容易的,就随便说呗。 甲:随便说?在新社会没什么,话说得对不对的,同志之间都有个谅解,说得太不对了,有 了意见交换交换,完了。 乙:是啊。 甲:在旧社会你要是不会说话,就容易得罪人。 乙:是吗? 甲:在旧社会,会说话的专门奉承人,讲究见人矬寿,见物增价。 乙:什么叫见人矬寿呢? 甲:比如说这位老大爷今年六十三岁,你过去一问,你要是会说话,他就高兴。 乙;怎么说? 甲:“噢,老大爷,您今年高寿了?” 乙:他说什么? 甲:“唉,我今年还小哪,六十三了!” 乙:噢,六十三啦! 甲:六十三了他为什么还说小呢? 乙:是呀! 甲:这就是客气,一方面说,我呀虽然六十三了,比你也大不多少。 乙:噢。 甲:另一方面说,我呀离死还早哪。 乙:你这不是废话吗! 甲:一听他说六十三啦,你要是会说话,他就高兴啦。 乙:怎么说? 甲:“您不像六十三的,您体格多好,您这是留胡子显的。” 乙;噢,真会说话。 甲:“您要是不留胡子,顶大像五十来岁,您看您的腰板还没塌呢。我爸爸那年三十五岁, 腰就直不起来了。” 乙:怎么呢? 甲:罗锅。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您年轻的时侯好练吧?”“唉,可不是,托您福。”这他爱听。 乙:噢,就是把岁数往小里减,叫见人矬寿? 甲:对了,不过矬寿你也别太矬喽,太矬了他也不太乐意! 乙;怎么? 甲:你见着六十多岁老大爷,你问:“老头儿!几岁了?”“啊!几岁了,比你爷爷还大呢!” 乙:不愿意听。 甲:不愿意听,所以也不能太矬寿了。 乙:对。那么什么叫见物增价呢? 甲:比如你买这条手绢,我问:大哥,您买的? 乙:啊。 甲:多少钱买的? 乙:五毛。 甲:五毛!不对吧! 乙:这我还说瞎话吗! 甲:卖手绢的和您认识? 乙:不认识。 甲:不认识怎么这么便宜呀?上回我买的花十五块。 乙;是手绢吗? 甲:不,被面。 乙:这不是废话吗! 甲:您这手绢现在卖,还能值五十块。 乙:就这条手绢? 甲:再搭上一件皮袄。 乙:你呀!外边溜达溜达去吧! 甲:他爱听。 乙:没法爱听!你都给捧假了。就这条手绢值五十块? 甲:反正这么说话他不生气,不信你给两边换过来,非打起来不可。 乙:怎么换? 甲:见人增寿,见物矬价。那就不行啦。 乙:您来来! 甲:比如说这位老大爷六十三,你一见先来这么一句。 乙:哪句? 甲:“嗬!还活着哪?” 乙:这像话吗? 甲:“今年高寿了?”“唉,我还小哪!”“噢,还没满月哪?” 乙:啊!什么叫还没满月哪!人家那是客气话。 甲:“你多大岁数了?”“唉,六十三啦。”“六十三还小啊!你想活多大,你是赶上好年头了” 乙:怎么? 甲:“秦始皇那年头,六十岁不死活埋。” 乙:这是怎么说话呢! 甲:“眼神儿还行吗?”“唉,眼神儿还行啊。”“噢,眼神儿还行,你看这是几个?” 乙:啊!那甭说是老头儿,小伙儿也看不见。你说这是多少? 甲:“牙口儿还行吗?”“行啊!”“牙口儿还行,我这儿有个铁球,你把它嚼了吧!”“你呀! 玩儿去吧!” 乙:那能不让你玩儿去吗?有这么说话的吗? 甲:见物矬价也不行。比如说你这条手绢,我问:大哥,这条手绢多少钱买的? 乙:五毛啊。 甲:啊!多少钱? 乙:五毛钱。 甲:五毛钱!就买这一条手绢五毛钱!你可真有钱,这叫什么玩意儿!像小孩儿尿布子似的。 乙:你呀,拿过来吧! 甲:我们那小孩儿花一毛五买的,比你这个还好。你呀!你纯粹地瓜! 乙:你才是地瓜呢! 相声垫话 聋子打岔 甲 您贵姓? 乙 我姓叶。 甲 噢!你姓聂呀!是不是三耳聂呀? 乙 嗳!我姓叶。 甲 噢!您姓岳,岳飞那个岳呀? 乙 我姓叶。 甲 噢!姓疥呀! 乙 有这个姓吗?您聋子。 甲 什么?红子。那是鸟儿呀,好玩意儿。红子、靛颏儿、XX 黑儿嘛! 乙 嗳!我说你耳聋。 甲 噢!二红呀? 乙 什么二红呀! 甲 结婚啦!嫁了个工人,听说还不错。 乙 你耳背。 甲 小魏? 乙 啊? 甲 小伙子满有出息,去年参加海军啦!听说在天津哪! 乙 你听不真。 甲 陈子贞? 乙 合着他谁都认识。 甲 说相声的呀!陈子贞,广阔泉嘛,早就死啦,您找他呀? 乙 我找他干什么呀!你听不见? 甲 上法院?没多大的事可别打官司。 乙 上法院我告谁啊? 甲 噢!告贼呀!为什么事呀?最近小偷少多啦,丢了什么呀? 乙 我说,这是哪儿? 甲 为了件布衫儿呀? 乙 这是哪儿跟哪儿? 甲 噢!布衫里还有盒烟卷儿啊! 乙 你不是东西! 甲 你才不是东西哪。 乙 这回你怎么听见啦? 甲 你骂我还听不见! 相声垫话 三生有幸 甲:您贵姓? 乙:我姓李。 甲:噢!咱们还是当家子。 乙:您也姓李? 甲:我姓赵。 乙:嘿!那叫什么当家子啊。 甲:都在百家姓上,不是当家子吗? 乙:不像话,百家姓上都是当家子呀! 甲:这您也不至于瞪眼哪!行了,您说吧赵同志。 乙:哎,您听吧李同志又换姓了! 甲:怎么啦? 乙:什么呀?应该是您姓您的李,我姓我的赵 甲:对了。 乙:不对,他是我姓赵哇不是您不是姓李不他是我呀姓赵嗐! 甲::您愿意姓什么哪? 乙: 我愿意姓赵,嗐!我姓赵干吗呀,我愿意姓李我不管你了. 甲: 您姓李? 乙: 对了. 甲: 您那儿老爷子姓什么? 乙: 姓刘您走吧!有这么问的吗? 甲:又怎么了? 乙:我姓李,我爸爸也姓李。 甲:父子同姓? 乙:啊! 甲:这可就矛盾了。 乙:不!这完全合乎发展规律。 甲:是呀!您这李是弓长李呀?还是立早李呢? 乙:嗐!弓长,立早那都是张。 甲:噢!那么您姓哪个张? 乙:我姓弓长张,嗐!我姓那个立早李!也没这么个字呀?我姓十八子的那个李。 甲:这是跟您开玩笑,认识您,您叫李XX。 乙:对! 甲:相声演员李XX就是您。 乙:是呀! 甲:哎呀!说相声您可有年头儿了,您说相声都四五十年了,在这四五十年中 乙:您等等吧!哪儿有四五十年哪!我今年才多大? 甲:有六十几? 乙:没那么大岁数,我今年才二十八岁。 甲:二十八岁?您长得面嫩。 乙:也就像二十一二的吧? 甲:像七十几的! 乙:那叫面嫩哪?那叫面老! 甲:本来嘛?二十多数的人留这么长胡子。 乙:是呀。我不是该刮脸了吗您没睡醒哪?我哪儿有胡子呀? 甲:让各位瞧这不是胡子吗? 乙:这叫胡子呀?这是眉毛。 甲:您也有眉毛? 乙:废话。没眉毛多难看哪! 甲:对了, 您要是不留眉毛那更年轻了。 乙:眉毛有留的吗?这是长的! 甲:您要是不长眉毛 乙:您会说中国话吗?谁也得长眉毛哇! 甲:知道,您对说相声可算是老经验了。 乙:那可谈不上有经验。 甲:久仰您的大名,不亚如驴贯耳。 乙:如驴干吗呀!如雷贯耳。 甲:对,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天下第一,全球无二,久想遇会尊颜。今日一见,真乃是三 生 乙:有幸。 甲:也不怎么样。 乙:我叫你捧我来着?捧高高的把我摔下来。 甲:三生有幸。 乙:哎! 甲:您是一位优秀的相声演员。 乙:不敢当。 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乙:这个光荣的称号,更担当不起了。 甲:您是我们相声界的第二代呀! 乙:第二代?我是小孩儿呀! 相声垫话 三言五语 甲:在旧社会,咱们说相声的多数是文盲。 乙:家里穷念不起书嘛! 甲:学艺时专讲究“口传心记”。 乙:那是。 甲:演出时候专讲善于灵活运用,这就得“心灵嘴巧”了。 乙:那当然了。 甲:所以说,一个相声演员首先必得聪明,心灵口巧。 乙:那是呀!您就拿我说吧,我这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聪明。甲:我问你了吗? 乙;我这是自我介绍啊!为了叫大家知道我的机灵劲儿。 甲:就是你真机灵,也不应当自己往外说呀! 乙:谁说呀? 甲:应当我给介绍。 乙:那不是一样嘛! 甲:那怎么能一样呢!比方说,您有优点,我给介绍就顺耳:“您看我们先生非常聪 明” 乙:您夸奖。 甲:我夸你干吗! 乙:没有吗? 甲:这是打比方,你当我真夸你哪!你本来就没这个优点嘛! 乙:我说我比你们强一点儿。 甲:那看强多少啦? 乙:强不了多少,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甲:您还不如说是强百分之百哪! 乙:那就显着不客气了。 甲:这你也没客气呀! 乙:客气着哪。 甲:要是不客气呢? 乙:要是不客气,我就要说比他们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甲:行啦行啦!我看您这不叫自我介绍。 乙:叫什么? 甲:自我吹牛了。 乙:我吹牛干吗,本来就机灵嘛! 甲:这么办,咱们当场试验。 乙:怎么试验? 甲:学话说你行吗? 乙:那怎么还不行呢! 甲:我说什么你学什么。 乙:不就是那绕口令吗? 甲:不是。咱们要学说普通话,不单你我说得上来,大家都能说得上来。 乙:那更没什么了! 甲:还不用多学,就三句。 乙:咱们先来三十句 甲:您先等会儿再吹。 乙:这是表明我真机灵。 甲:三句都学对了我请客。 乙:你就准备好了钱吧! 甲:一个字也不许差的。 乙:就连高矮音、动作都能完全一样。 甲:由现在开始:我吃饭我也请你吃饭。 乙:我吃饭我也请你吃饭。 甲:我喝茶我也请你喝茶。 乙:我喝茶我也请你喝茶。 甲:错了不是。 乙:没有啊! 甲:重新来。我吃饭我也请你吃饭。 乙:我吃饭我也请你吃饭。 甲:我喝茶我也请你喝茶。 乙:我喝茶我也请你喝茶。 甲:错了不是。 乙:没有啊! 甲:我说咱们规定学几句? 乙:三句呀! 甲:还是啊!怎么第三句这“错了不是”你就不学呢? 乙:怎么,这也算一句呀? 甲:那当然啦!应当是我说“错了不是”,你也得说“错了不是”才对呢。 乙:我寻思我真说错了呢! 甲:我说你这个机灵劲儿好吗? 乙:刚才我是一时大意。 甲:下一回怎么样? 乙:这回精神集中了,不带错的。 甲:这回咱们学说五句。 乙:才加两句呀? 甲:这回是我问你答。 乙:你问什么我答什么? 甲:不!这回是要所答非所问。 乙:怎么叫“所答非所问”呢? 甲:比方说我问你“您贵姓”? 乙:我姓X。 甲:这就错了。 乙:我真姓X嘛! 甲:因为你答对了。 乙:答对了就是错了。 甲:对。 乙:行,打岔谁还不会! 甲:记住了可是五句。 乙:没错儿。 甲:我要问啦? 乙:问吧! 甲:您贵姓啊? 乙:我吃饭啦! 甲:怎么刚吃饭哪? 乙:电灯够亮的了。 甲:干吗这么些灯? 乙:这是扇子。 甲:几句了? 乙:三句。 甲:又错了不是? 乙:怎会又错了呢? 甲:那还不错!我问你“几句啦”? 乙:啊,我说三句噢!这也是一句呀! 群口相声 好好好 甲乙丙丁戊 甲:亲爱的观众,报告您一下,我们的学生要毕业了,快要发文凭了。在没有发文凭之前呢,请大家给做一个鉴定,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是不是把好话说透,好话说够,光说好话,不说反面话。如果谁做到这一点,希望大家给他鼓鼓掌,鼓励鼓励他们。我可不是吹,我那学生都个儿顶个儿的才貌双全,一见面准把您给震住。同学们,集合! 乙丙丁戊合:哒哒哒哒 甲:怎么都一顺撇儿出来的!同学们好! 乙丙丁戊合:老师好!好得很!好的不得了!我们老师就是好! 甲:看来我这班没白办。同学们,把咱们“好好好”说话培训班的座右铭背诵一遍。 乙丙丁戊合:是!顺情说好话,整治讨人闲! 甲:啊,这就是我们办班的宗旨。同学们,咱们把学习的功课咱们复习一遍。 乙丙丁合:是。 戊:我有一个问题。 甲:什么问题呀? 戊:咱们看见人光说好话,不说坏话。 甲:啊。 戊:那人家有缺点也不给指出来,人家犯错误怎么办? 乙丙丁合:对呀。 甲:还对哪? 乙丙丁戊合:啊。 甲:你管他干嘛呀? 戊:干嘛不管? 甲:犯错误是他的事,不说好话是你们的事啊。明白了吗? 乙丙丁戊合:明白。 丁:什么心眼啊! 甲:啊同学们,咱们把学习的功课呢,在这儿复习一遍。 乙丙丁戊合:是。 甲: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 乙丙丁戊合:嗯。 甲:我说东。 乙丙丁戊合:我说东。 甲:我说西。 乙丙丁戊合:我说西。 甲:我说狗。 乙丙丁戊合:我说狗。 甲:我说鸡。 乙丙丁戊合:我说鸡。 甲:我吃西瓜不吃瓤儿。 乙丙丁戊合:老师专啃西瓜皮。 甲:我说冬天特别的冷特别热! 乙丙丁戊合:最好钻进冰箱里。 甲:我说夏天特别的冷。 乙丙丁戊合:应该穿上皮大衣。 甲:我说电线杆子上能结苹果。 乙丙丁戊合:结电线杆子上结苹果?老师这怎么说呀? 甲:你说“完全可以没问题”。 乙丙丁戊合:对,完全可以没问题。 甲:我说那树上能长鸡蛋。 乙丙丁戊合:啊?老师,这也不会了。 甲:你说“鸡蛋都是带把儿的”。 乙丙丁戊合:对,鸡蛋都是带把儿的。 甲:我说那开水特别的凉。 乙丙丁戊合:老师,那更不会了。 甲:你说“里边还能养活鱼”。 乙丙丁戊合:啊?开水里养活鱼?哪有这事儿? 甲:停!停! 甲:老四你怎么回事? 戊:我,我不明白呀。 甲:教你半天你怎么过去过去过去过去! 戊:那开水里养活鱼那事儿。开水里怎么能养活鱼呢是不是? 甲:站好了站好了。我怎么教的你都忘了。 戊:忘了 甲:开水里养活鱼嘛! 戊:养不了啊那个 甲:老三! 丁:有! 甲:过来。你给他解释解释。 丁: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丁:老师我解释什么呀? 甲:开水养活鱼。 丁:哎,好了。师弟。 戊:哎。 丁:你也太笨了。老师教咱们这么长时间了,你说你长这么胖,学问怎么这么瘦呢? 戊:不是,我 丁:不就是河水里养点鱼吗? 甲:开水! 丁:对,海水呀。海水里边还能养虾。 戊:哪儿就海水?开水! 丁:开水也开水? 戊:啊。 丁:老师,是开水吗? 甲:开水,“咕嘟咕嘟咕嘟”冒泡的。 戊:听见没有?开水,怎么养活鱼? 丁:啊,这就容易了。 戊:怎么容易了? 丁:你想啊,这个开水它肯定它是开的。 戊:废话。凉水是凉的呀。 丁:这个鱼哪它又是活的。 戊:对。 丁:这个活鱼要是放到开水里, 戊:那就死了。 丁:对。 戊:是啊,怎么养活鱼呀? 丁:怎么养活鱼呀? 戊:我问你哪。 丁:你说哪? 戊:你别让我说,我问你哪。 丁:我当然知道啊。 戊:你知道你告诉我啊。 丁:这个道理太简单了。这个开水里边养活鱼它这不是瞎掰么这不是!老师,不是,弟子这个不明白 甲:去!站那儿去!老二,过来!你去,给他们解释解释去。 丙:别笑了!你看看你们俩那形象。吃的肥头大耳的。这叫营养过盛!你呢?傻得发愣!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都说不上来。 戊:不知道。 丙:什么问题来着老师? 丁戊合:他也不知道。 甲:开水里养活鱼。 丙:啊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这个开水里面养活鱼啊?开水里怎么能够养活鱼呢? 丁戊合:就说是。 丙:哎呀呀呀呀呀,人家老师说能养那就肯定能养的嘛! 丁戊合:怎么养活呀? 丙:你听我告诉你们哪。这个开水呀,这个这个,这个开水不是一般的开水呀。这个这个得够一百度才叫开水呢。你想这个一百度的开水这个鱼到里能不死吗?啊对对对对,老师说死不了它就肯定死不了。它这个死不了它也得活呀不是活也活不了它就熟